| 人物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言论 > 正文

合资股比限制政策放开救不了自主(2)

2014-04-10 10:43出处:张志勇 [转载]责编:陈冬菊

        对于国有汽车企业来说,合资公司的存在具有极大的价值。因为这些合资公司能够为这些国有的汽车企业带来丰厚的市场利润与现金流。这样的局面,往往使得国有汽车企业不用在自主品牌的发展上投入太多的精力,就能够赚得足够的令人艳羡的业绩。

        而且,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对于品牌的认知度比较薄弱,外资品牌通过合资公司“鸠占鹊巢”,挤掉了自主品牌是历史事实。上海牌汽车的退出,其中的部分原因就是为了给上海大众公司让路。

        不过,中国有关部门对于品牌的认识在1994年中国出台《汽车工业产业发展政策》之后开始逐渐上升,但是,仅仅抱有发展自主品牌的信念,却没有保障自主品牌发展的管理机制,自主品牌焉能崛起?

        中国国有汽车企业目前的管理机制是目标双轨制。什么是目标双轨制?目标双轨制就是这些国有汽车企业往往有两个必须完成的目标,一个目标是行政目标,一个是市场业绩目标。市场业绩目标比较容易理解,无非是收入、利润等等。但是市场业绩目标在一些情况下往往与企业的行政目标并不一致,而且市场业绩目标往往居于企业目标的第二位。

        当一个企业将自己的经营行为,以行政逻辑去考核时,很可能就会背离市场原则。而合资股比限制政策的存在,又可能养成了企业发展自主品牌的惰性。在这种情况下,合资股比政策只是客观上起到了一种妨碍自主品牌发展的作用,因为,如果没有合资公司的存在,一些国有企业或者被兼并收购,或者“樯橹灰飞烟灭”。

        然而,造成这些国有汽车企业自主品牌积弱的根本原因实质上是国有汽车企业的管理机制。因此,寄望于放开合资股比限制政策,以激活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并不现实。

        而且,一旦放开合资股比限制政策,国有汽车企业将因为合资公司这个大额“提款机”的丧失,失去自主品牌发展的动力。

        当然,在国有汽车企业遭遇到合资股比限制放开政策的打击之后,民营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日子并不会因此会有所改善,反而会更加恶劣。这是因为,合资股比限制政策的松动,让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独资的生产企业成为 可能。这些跨国公司将可能因为更多红利纳入自己的囊中,而有了更多降低市场价格的底气。跨国公司生产的产品价格下降的速度加快,让包括民营汽车品牌在内的中国自主品牌被迫遭遇来自外资品牌的打击。

责任编辑:陈冬菊 
V讯网

合资股比限制政策放开救不了自主(2)

2014-04-10 出处:张志勇 [转载] 责编:陈冬菊

        对于国有汽车企业来说,合资公司的存在具有极大的价值。因为这些合资公司能够为这些国有的汽车企业带来丰厚的市场利润与现金流。这样的局面,往往使得国有汽车企业不用在自主品牌的发展上投入太多的精力,就能够赚得足够的令人艳羡的业绩。

        而且,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对于品牌的认知度比较薄弱,外资品牌通过合资公司“鸠占鹊巢”,挤掉了自主品牌是历史事实。上海牌汽车的退出,其中的部分原因就是为了给上海大众公司让路。

        不过,中国有关部门对于品牌的认识在1994年中国出台《汽车工业产业发展政策》之后开始逐渐上升,但是,仅仅抱有发展自主品牌的信念,却没有保障自主品牌发展的管理机制,自主品牌焉能崛起?

        中国国有汽车企业目前的管理机制是目标双轨制。什么是目标双轨制?目标双轨制就是这些国有汽车企业往往有两个必须完成的目标,一个目标是行政目标,一个是市场业绩目标。市场业绩目标比较容易理解,无非是收入、利润等等。但是市场业绩目标在一些情况下往往与企业的行政目标并不一致,而且市场业绩目标往往居于企业目标的第二位。

        当一个企业将自己的经营行为,以行政逻辑去考核时,很可能就会背离市场原则。而合资股比限制政策的存在,又可能养成了企业发展自主品牌的惰性。在这种情况下,合资股比政策只是客观上起到了一种妨碍自主品牌发展的作用,因为,如果没有合资公司的存在,一些国有企业或者被兼并收购,或者“樯橹灰飞烟灭”。

        然而,造成这些国有汽车企业自主品牌积弱的根本原因实质上是国有汽车企业的管理机制。因此,寄望于放开合资股比限制政策,以激活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并不现实。

        而且,一旦放开合资股比限制政策,国有汽车企业将因为合资公司这个大额“提款机”的丧失,失去自主品牌发展的动力。

        当然,在国有汽车企业遭遇到合资股比限制放开政策的打击之后,民营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日子并不会因此会有所改善,反而会更加恶劣。这是因为,合资股比限制政策的松动,让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独资的生产企业成为 可能。这些跨国公司将可能因为更多红利纳入自己的囊中,而有了更多降低市场价格的底气。跨国公司生产的产品价格下降的速度加快,让包括民营汽车品牌在内的中国自主品牌被迫遭遇来自外资品牌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