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行业新闻 > 正文

在找不到北的地方寻找方向--对话鲍文光(5)

2015-07-23 09:02出处:汽车商报 [原创]责编:石腾

  “一句话废掉几千万”

  吴迎秋:你刚才提到一个词叫“正向设计”。其实搞汽车的都明白,“正向设计”这条路并不好走,有的企业刚开始就是靠“逆向开发”起来的。你是怎么想的?

  鲍文光:我认为在电动车这条路上一定要另起炉灶,从零开始。电动汽车不能在传统汽车上改造,传统汽车的底盘设计是以发动机为中心的,而电动汽车的设计是以电池为中心的,包括它的电路系统也是以电池为中心。

  这两个“理论”是清华大学教授陈全世提出来的。2009年,我们的产品刚出来时给前机舱、后机舱都放了电池。他来了一看就说“你这设计错误了”,他提出来一定要以电池为核心重新设计底盘。

  他的话讲得很清楚,但是我当时已经投入了几千万,钱差不多烧光了。我就问当时研发的负责人,我说这个老爷子讲的对吗?他说对。我说那就把现有的废掉。他说你还有多少钱烧,不如先干着,等先赚点钱,然后第二款车的时候按照他(陈全世)的说法做。我说第一款推出就质量不好,牌子就砸了,你还有第二款的机会吗?

  当时他就意见不同,辞职了。他把我20%的人带走了,说我是个疯子。

  吴迎秋:这一否,原来的设计、模具可能全否了,重新开始大概损失多大?

  鲍文光:损失了几千万吧。

  吴迎秋:而且还造成了研发团队的大振荡,他们认为跟着你挣不到钱,你就是疯子,折腾。

  鲍文光:理念不同,我要造车就必须造安全可靠的车,不能生出来就带着缺陷。

  吴迎秋:为什么陈全世的一句话,能让你做出这么大的决定?

  鲍文光:当时我从网上资料里看到,1990年国务院找他成立中国第一个电动汽车研究所,他当所长,后来很多电动汽车的标准出自他那里。所以2008年,我就想拜访他。可惜当时老爷子一听我是民营企业,我去清华大学三次他都不见我,说没戏。他当时想农民企业家还干电动汽车,还是干电动自行车的人来干电动汽车。

  后来他有个学生在福建当副县长,有一次他到浙江去调研。我问他认识陈全世吗?他说,他(陈全世)是我的博士生导师。那我说你一定要帮我约上见一面。他终于帮我约上了。一开始给我半个小时的时间,后来在他办公室一聊聊了两个小时。他说你这小子有希望,思路、想法很新。

  紧接着我又请陈全世做我们公司的顾问,没想到被拒绝了。但把他请到我们公司,帮我们指导一下。来了以后,他指出来几个问题,特别是电池的结构问题,让我把电池从前机舱和后机舱移到底盘下去。但几千万已经投进去了,后来我也没跟他讲,悄悄地就内部决定了。因为决定得太猛,所以导致高层振荡,说我像头牛一样,不听下面的意见。

  半年以后我再去请他,当时他一愣,说我走了很多企业,提出来电动汽车观点,人家表面上都很客气、很尊重我,说改改改,但是他们改了十年还没改。一个民营企业还没钱,说改就改。我愿意帮你。

  所以,我们的电动汽车肯定要做正向设计,从以电池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开始。

  吴迎秋:除了电池、底盘这些,电动车和传统汽车在开发上还有没有其他不同?

  鲍文光:还以电池使用来说,你总共就这么一箱电池,所用的电器件必须要围绕它来做设计,包括空调、车载电脑、灯具等的开发,都要从一开始就考虑到电池的容量问题。比如空调,传统汽车的空调一般是3000瓦,不在乎电,只要能快速能把车凉下来就行。电动汽车如果也是3000瓦就太耗电了,特别是堵车时很容易把电用完。所以我们决定空调用800瓦,采用变频式空调,这个传统汽车是没有的,然后找空调厂一起做变频。等车内温度达到常温后,空调马上自动降到300瓦。还有其他很多技术,我们用了四年时间,花了很多钱,把这些技术开发出来。

  这一路走来,遇到的不光是技术、钱和时间的问题,更重要是愿不愿意有人跟你一起玩。那时候我们是出钱,求别人帮我开发。有些企业说你给钱也没有用,因为觉得你这个产业肯定没戏。那时候(2009年,2010年)确实很困难,因为很多人都不看好这个。

责任编辑:石腾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在找不到北的地方寻找方向--对话鲍文光(5)

2015-07-23 出处:汽车商报 [原创] 责编:石腾

  “一句话废掉几千万”

  吴迎秋:你刚才提到一个词叫“正向设计”。其实搞汽车的都明白,“正向设计”这条路并不好走,有的企业刚开始就是靠“逆向开发”起来的。你是怎么想的?

  鲍文光:我认为在电动车这条路上一定要另起炉灶,从零开始。电动汽车不能在传统汽车上改造,传统汽车的底盘设计是以发动机为中心的,而电动汽车的设计是以电池为中心的,包括它的电路系统也是以电池为中心。

  这两个“理论”是清华大学教授陈全世提出来的。2009年,我们的产品刚出来时给前机舱、后机舱都放了电池。他来了一看就说“你这设计错误了”,他提出来一定要以电池为核心重新设计底盘。

  他的话讲得很清楚,但是我当时已经投入了几千万,钱差不多烧光了。我就问当时研发的负责人,我说这个老爷子讲的对吗?他说对。我说那就把现有的废掉。他说你还有多少钱烧,不如先干着,等先赚点钱,然后第二款车的时候按照他(陈全世)的说法做。我说第一款推出就质量不好,牌子就砸了,你还有第二款的机会吗?

  当时他就意见不同,辞职了。他把我20%的人带走了,说我是个疯子。

  吴迎秋:这一否,原来的设计、模具可能全否了,重新开始大概损失多大?

  鲍文光:损失了几千万吧。

  吴迎秋:而且还造成了研发团队的大振荡,他们认为跟着你挣不到钱,你就是疯子,折腾。

  鲍文光:理念不同,我要造车就必须造安全可靠的车,不能生出来就带着缺陷。

  吴迎秋:为什么陈全世的一句话,能让你做出这么大的决定?

  鲍文光:当时我从网上资料里看到,1990年国务院找他成立中国第一个电动汽车研究所,他当所长,后来很多电动汽车的标准出自他那里。所以2008年,我就想拜访他。可惜当时老爷子一听我是民营企业,我去清华大学三次他都不见我,说没戏。他当时想农民企业家还干电动汽车,还是干电动自行车的人来干电动汽车。

  后来他有个学生在福建当副县长,有一次他到浙江去调研。我问他认识陈全世吗?他说,他(陈全世)是我的博士生导师。那我说你一定要帮我约上见一面。他终于帮我约上了。一开始给我半个小时的时间,后来在他办公室一聊聊了两个小时。他说你这小子有希望,思路、想法很新。

  紧接着我又请陈全世做我们公司的顾问,没想到被拒绝了。但把他请到我们公司,帮我们指导一下。来了以后,他指出来几个问题,特别是电池的结构问题,让我把电池从前机舱和后机舱移到底盘下去。但几千万已经投进去了,后来我也没跟他讲,悄悄地就内部决定了。因为决定得太猛,所以导致高层振荡,说我像头牛一样,不听下面的意见。

  半年以后我再去请他,当时他一愣,说我走了很多企业,提出来电动汽车观点,人家表面上都很客气、很尊重我,说改改改,但是他们改了十年还没改。一个民营企业还没钱,说改就改。我愿意帮你。

  所以,我们的电动汽车肯定要做正向设计,从以电池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开始。

  吴迎秋:除了电池、底盘这些,电动车和传统汽车在开发上还有没有其他不同?

  鲍文光:还以电池使用来说,你总共就这么一箱电池,所用的电器件必须要围绕它来做设计,包括空调、车载电脑、灯具等的开发,都要从一开始就考虑到电池的容量问题。比如空调,传统汽车的空调一般是3000瓦,不在乎电,只要能快速能把车凉下来就行。电动汽车如果也是3000瓦就太耗电了,特别是堵车时很容易把电用完。所以我们决定空调用800瓦,采用变频式空调,这个传统汽车是没有的,然后找空调厂一起做变频。等车内温度达到常温后,空调马上自动降到300瓦。还有其他很多技术,我们用了四年时间,花了很多钱,把这些技术开发出来。

  这一路走来,遇到的不光是技术、钱和时间的问题,更重要是愿不愿意有人跟你一起玩。那时候我们是出钱,求别人帮我开发。有些企业说你给钱也没有用,因为觉得你这个产业肯定没戏。那时候(2009年,2010年)确实很困难,因为很多人都不看好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