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行业新闻 > 正文

在找不到北的地方寻找方向--对话鲍文光

2015-07-23 09:02出处:汽车商报 [原创]责编:石腾

  北极,地球的最北端,一个找不到“北”的地方。那里覆盖着无边的冰雪,常年保持在零下20度左右。


压力最大时,知豆总裁鲍文光来到北极,在找不到北的地方寻找电动汽车的方向

  2010年,这里迎来了一位电动汽车“疯子”——鲍文光。彼时,他正在经历一场痛苦的转型时期。在刚刚建立的电动汽车业务,因为产品方向、团队出走、资金链吃紧……一系列问题让这个军人出身的硬汉一时有些茫然。

  6年后的今天,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总裁鲍文光携手第二款产在意大利米兰出席知豆全球汽车共享大会上大放光彩,和十年前创业相比,他显得兴奋而又局促。

  尽管知豆已经走向汽车发展正规,但外界对于这款电动汽车以及他的创始人了解还甚少。鲍文光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如何与汽车结缘?为何人们称他为“电动汽车疯子”?知豆名字的寓意是什么?

  7月20日,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总裁鲍文光与寰球汽车董事长吴迎秋坐到了一起,聊一聊他个人以及知豆发展中的辛酸与快乐。

    上过4次EMBA的创业者

鲍文光(左)与寰球汽车董事长兼CEO吴迎秋

  吴迎秋:鲍总,现在你和你的知豆,无疑是近期在电动汽车领域近期大家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借助知豆D2新产品上市,加上前不久在意大利米兰的租赁启动仪式,已经足够吸引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方面您与知豆都很火,但另一方面外界对于您个人与您创建这家电动汽车企业的过去又不了解,可能外界最想知道的是,鲍文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想到去做电动汽车的。

  鲍文光:我是浙江台州人,与吉利控股集团李书福董事长是老乡,他被称为汽车“疯子”,我被称为电动汽车的“疯子”,现在两个“疯子”一起合作,两股“台风”一起刮。

  浙江台州市黄岩区是中国模具之乡,我15岁就开始学习模具制作,18岁参军,在水面舰艇海军部队服役四年,复员回家又做模具相关的工作,之后主要做一些摩托车与汽车零部件的开发,在当地最大的模具工厂从一个学徒干到了技术副厂长,2001年开始自己创业。

  吴迎秋:辞职后就开始了创业吗?

  鲍文光:没有,我选择了去上EMBA。

  吴迎秋:一般上EMBA有几种人,第一种是老板,还有一种是高管,你怎么想到上EMBA?

  鲍文光:这跟我的经历有关。当兵时每打完一场仗,就要整顿一段时间,或者大战前要休整。我原来从学徒干到技术副厂长已经到头了,需要整休一段时间。再加上我准备创业,也需要休整。休整最好的办法是学习。读完北大的EMBA,我又陆续读了3个EMBA班。

  吴迎秋:一般去读一次EMBA就够了,你为什么去读4次?

  鲍文光:第一次是在北大,2007年时参加了由政府举办的黄岩前十强企业复旦EMBA班,主要学习财务方面的课程;2009年压力最大时读的长江商学院EMBA,主要学习企业战略层面课程;2011年上的是浙江大学EMBA班。

  刚开始是希望学习锻炼自己,后来从长江商学院开始希望学习一些战略思维。如果做电动自行车就不用学了,但是做汽车格局不一样,必须开阔眼界。

  吴迎秋:刚才谈到了上学,我们现在回过头来进入创业话题。创业刚开始就选择的是电动汽车行业吗?

  鲍文光:不是,因为一直从事交通工具领域技术工作,为了避免与之前的工作岗位形成竞争冲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后开始试水电动自行车电机等零部件领域。2002年在经过一年多的试探后发现,电动自行车的技术得不到大的突破,随即带着我的团队又从模具和塑料件转向了电机和控制器,把中国的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电机重新设计为无刷直槽平板电机,至今这一技术发明已经得到全面普及。

  吴迎秋:无刷直槽平板电机是你发明的,申请专利了吗?

  鲍文光:我们2002年发明推向市场时基本上所有企业都在用有刷电机,我还跟我的工程师开玩笑,要用5到8年时间,让全国电动自行车全都变成无刷的,没想到2005年全行业就到了普及。

  随着技术的普及应用,团队一些工程师要求组织律师团队保护知识产权。我问他们你研发产品的价值观是什么?除了靠它赚钱外,更希望能在全球得到应用。那么靠新大洋一家能把这个技术往全球推开吗?显然不能。技术一定要开放,开放的话全中国都用我们的,我们自然会成为行业领导者,所以我从来没有想着去申请专利。

  吴迎秋:这可能是支撑你做大的一个基础思路,是否可以这样理解?

  鲍文光:对,因为科学技术就是促进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应用,这是我们的责任。

责任编辑:石腾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在找不到北的地方寻找方向--对话鲍文光

2015-07-23 出处:汽车商报 [原创] 责编:石腾

  北极,地球的最北端,一个找不到“北”的地方。那里覆盖着无边的冰雪,常年保持在零下20度左右。


压力最大时,知豆总裁鲍文光来到北极,在找不到北的地方寻找电动汽车的方向

  2010年,这里迎来了一位电动汽车“疯子”——鲍文光。彼时,他正在经历一场痛苦的转型时期。在刚刚建立的电动汽车业务,因为产品方向、团队出走、资金链吃紧……一系列问题让这个军人出身的硬汉一时有些茫然。

  6年后的今天,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总裁鲍文光携手第二款产在意大利米兰出席知豆全球汽车共享大会上大放光彩,和十年前创业相比,他显得兴奋而又局促。

  尽管知豆已经走向汽车发展正规,但外界对于这款电动汽车以及他的创始人了解还甚少。鲍文光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如何与汽车结缘?为何人们称他为“电动汽车疯子”?知豆名字的寓意是什么?

  7月20日,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总裁鲍文光与寰球汽车董事长吴迎秋坐到了一起,聊一聊他个人以及知豆发展中的辛酸与快乐。

    上过4次EMBA的创业者

鲍文光(左)与寰球汽车董事长兼CEO吴迎秋

  吴迎秋:鲍总,现在你和你的知豆,无疑是近期在电动汽车领域近期大家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借助知豆D2新产品上市,加上前不久在意大利米兰的租赁启动仪式,已经足够吸引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方面您与知豆都很火,但另一方面外界对于您个人与您创建这家电动汽车企业的过去又不了解,可能外界最想知道的是,鲍文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想到去做电动汽车的。

  鲍文光:我是浙江台州人,与吉利控股集团李书福董事长是老乡,他被称为汽车“疯子”,我被称为电动汽车的“疯子”,现在两个“疯子”一起合作,两股“台风”一起刮。

  浙江台州市黄岩区是中国模具之乡,我15岁就开始学习模具制作,18岁参军,在水面舰艇海军部队服役四年,复员回家又做模具相关的工作,之后主要做一些摩托车与汽车零部件的开发,在当地最大的模具工厂从一个学徒干到了技术副厂长,2001年开始自己创业。

  吴迎秋:辞职后就开始了创业吗?

  鲍文光:没有,我选择了去上EMBA。

  吴迎秋:一般上EMBA有几种人,第一种是老板,还有一种是高管,你怎么想到上EMBA?

  鲍文光:这跟我的经历有关。当兵时每打完一场仗,就要整顿一段时间,或者大战前要休整。我原来从学徒干到技术副厂长已经到头了,需要整休一段时间。再加上我准备创业,也需要休整。休整最好的办法是学习。读完北大的EMBA,我又陆续读了3个EMBA班。

  吴迎秋:一般去读一次EMBA就够了,你为什么去读4次?

  鲍文光:第一次是在北大,2007年时参加了由政府举办的黄岩前十强企业复旦EMBA班,主要学习财务方面的课程;2009年压力最大时读的长江商学院EMBA,主要学习企业战略层面课程;2011年上的是浙江大学EMBA班。

  刚开始是希望学习锻炼自己,后来从长江商学院开始希望学习一些战略思维。如果做电动自行车就不用学了,但是做汽车格局不一样,必须开阔眼界。

  吴迎秋:刚才谈到了上学,我们现在回过头来进入创业话题。创业刚开始就选择的是电动汽车行业吗?

  鲍文光:不是,因为一直从事交通工具领域技术工作,为了避免与之前的工作岗位形成竞争冲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后开始试水电动自行车电机等零部件领域。2002年在经过一年多的试探后发现,电动自行车的技术得不到大的突破,随即带着我的团队又从模具和塑料件转向了电机和控制器,把中国的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电机重新设计为无刷直槽平板电机,至今这一技术发明已经得到全面普及。

  吴迎秋:无刷直槽平板电机是你发明的,申请专利了吗?

  鲍文光:我们2002年发明推向市场时基本上所有企业都在用有刷电机,我还跟我的工程师开玩笑,要用5到8年时间,让全国电动自行车全都变成无刷的,没想到2005年全行业就到了普及。

  随着技术的普及应用,团队一些工程师要求组织律师团队保护知识产权。我问他们你研发产品的价值观是什么?除了靠它赚钱外,更希望能在全球得到应用。那么靠新大洋一家能把这个技术往全球推开吗?显然不能。技术一定要开放,开放的话全中国都用我们的,我们自然会成为行业领导者,所以我从来没有想着去申请专利。

  吴迎秋:这可能是支撑你做大的一个基础思路,是否可以这样理解?

  鲍文光:对,因为科学技术就是促进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应用,这是我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