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汽车
2013年国内销量30万辆左右,同比下滑约20%.2014年国内销量目标为36万辆。其中艾瑞泽7的营销将是奇瑞2014年的重点工作之一,现有的519家经销商也将有20%被淘汰。
江淮汽车
2014年乘用车销量目标为21.9万辆,增速41.74%。在轿车市场,江淮今年将呈现出品类开拓和新品延伸的产品格局,定位于小型SU V和悦S30的推出值得关注。
北京汽车
2013年其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突破20万辆,同比2012年增202%.2014年销量目标为37万辆,增速85%,是2014年产销目标最激进的自主品牌。新车今年计划上市C50和C60.
东风乘用车
东风风神在2013年销量突破7.3万辆,增长26.88%.2014年销量目标8万至10万辆,增速达37%。新车方面计划发布三款新产品,并在北京车展展出,分别是E30L(电动车)、D23(轿车)和G29(SU V)。
广汽传祺
传 祺2013年累计销量达到了8.5万辆,同比2012年增长突破157%。广汽传祺2014年销量目标12万辆,增速41%。新车方面计划发布四款全新车 型,包括新一代B级跨界车G A6、全新SU V传祺G S6以及G A5和GA3的改款车型传祺GA51.6T、GA3F。
长安自主品牌轿车
2013年长安汽车销售汽车213万辆,其中自主轿车销售是38万辆,同比增长71%.2014年销量目标60万辆,增速58%。新车方面,中高级SU VCS75和全新款奔奔预计在今年第一季度上市、新悦翔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上市。
海马汽车
2013年销量17.54万辆,同比增1.55%.2014年销量目标20万辆,增速达13.99%。新车方面将会推第四代福美来车型海马M 5、M 6两款轿车及SU V海马S5.
东风裕隆
2014年全年销售目标为4.5万辆,计划继续引进一款U 6 TU R BO紧凑级SU V,为完成目标助力。
观致汽车
2014年底计划经销店达到150家。今年的日内瓦车展上计划再推新车观致3五门车。
求突破
把握时机借力新能源突围
有 道是“不破不立”,在2014年,固然有车企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占有一席之地而上下求索,同样也有车企为追逐更宏大的目标孜孜以求。不过,
让接下来一年中的汽车行业带上种种悬疑色彩,并左右业界未来的,则是车企们试图对现有格局做出的突破之举。有意思的是,新能源以及混动汽车,成为诸多车企 不约而同选择的突破方向。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4-03-05 出处:南方都市报 [转载] 责编:赵颖
奇瑞汽车
2013年国内销量30万辆左右,同比下滑约20%.2014年国内销量目标为36万辆。其中艾瑞泽7的营销将是奇瑞2014年的重点工作之一,现有的519家经销商也将有20%被淘汰。
江淮汽车
2014年乘用车销量目标为21.9万辆,增速41.74%。在轿车市场,江淮今年将呈现出品类开拓和新品延伸的产品格局,定位于小型SU V和悦S30的推出值得关注。
北京汽车
2013年其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突破20万辆,同比2012年增202%.2014年销量目标为37万辆,增速85%,是2014年产销目标最激进的自主品牌。新车今年计划上市C50和C60.
东风乘用车
东风风神在2013年销量突破7.3万辆,增长26.88%.2014年销量目标8万至10万辆,增速达37%。新车方面计划发布三款新产品,并在北京车展展出,分别是E30L(电动车)、D23(轿车)和G29(SU V)。
广汽传祺
传 祺2013年累计销量达到了8.5万辆,同比2012年增长突破157%。广汽传祺2014年销量目标12万辆,增速41%。新车方面计划发布四款全新车 型,包括新一代B级跨界车G A6、全新SU V传祺G S6以及G A5和GA3的改款车型传祺GA51.6T、GA3F。
长安自主品牌轿车
2013年长安汽车销售汽车213万辆,其中自主轿车销售是38万辆,同比增长71%.2014年销量目标60万辆,增速58%。新车方面,中高级SU VCS75和全新款奔奔预计在今年第一季度上市、新悦翔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上市。
海马汽车
2013年销量17.54万辆,同比增1.55%.2014年销量目标20万辆,增速达13.99%。新车方面将会推第四代福美来车型海马M 5、M 6两款轿车及SU V海马S5.
东风裕隆
2014年全年销售目标为4.5万辆,计划继续引进一款U 6 TU R BO紧凑级SU V,为完成目标助力。
观致汽车
2014年底计划经销店达到150家。今年的日内瓦车展上计划再推新车观致3五门车。
求突破
把握时机借力新能源突围
有 道是“不破不立”,在2014年,固然有车企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占有一席之地而上下求索,同样也有车企为追逐更宏大的目标孜孜以求。不过,
让接下来一年中的汽车行业带上种种悬疑色彩,并左右业界未来的,则是车企们试图对现有格局做出的突破之举。有意思的是,新能源以及混动汽车,成为诸多车企 不约而同选择的突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