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与上海通用一样,2014年是东风日产新车年,虽然2013年全新天籁在重重压力之下未能实现冲顶的目标,但是2014年,包括焕然一新的全新奇骏,还有T IID A和新阳光的复苏,将是支持东风日产110万辆以上销售目标最直接的动力。
虽然企业与企业之间可以宣布同样的销售目标,却没法待在同一个销量排位上。因而无论是销量冠军的宝座还是第四的排名,都将带来白热化的竞争态势。
美系的上升和日系的复苏
与 上述企业之间为“求进步”而产生的激烈争夺相对,福特汽车正在中国耐心地实施“1515计划”,到2015年累计投入15款新车,产销突破120万辆以 上。从2012年福克斯亮相开始到2013年8月蒙迪欧的推出,福特一年内把四张好牌悉数打出,也因此赢取了快速的上升势能。2014年,在进一步依托翼 虎与新蒙迪欧这两款重量级产品的基础上,福特还将推出入门级车型K a以及改款S-M A X和福克斯,共同来实现其销量的增长。
与此同时,作为日系企业的代表,广汽丰田与广汽本田将迎来多款车型的改款。而处于车型更新密集期的一汽丰田更是定下了全年66万辆的销售目标,较上年56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18%。
事实上,从长期的竞争优势来看,丰田和本田手里的王牌是混合动力,尤其是全球产销550万辆,年产销接近100万辆的混合动力成为丰田汽车占据未来技术制高点的锐器。但是,在中国,政策的导向、现实的环境令得混合动力的推广显得举步维艰。
不 过,本田的“地球梦科技”和马自达的“创驰蓝天”却似乎为打破这种困局增添了一些现实的色彩———把传统动力的技术发挥到极致。一个可以对比的数字 是,2015年honda即将推出的2.0T发动机功率高达206千瓦,而同排量的大众涡轮增压发动机功率为147千瓦,福特E coboost系列2.0T发动机高功率版本最高功率达到176kW。
而对于中国自主品牌中最优秀的企业之一长城汽车,2012年、2013年更是连续两年创下非高档品牌的利润率之最。然而自去年以来,各种对于其发展的预期与解读正以毁誉参半的方式全面展开。那么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企业们又要如何突破自身的极限,求取更大的发展?
“危”与“机”并存
事实上,除了遵循自身的发展步骤,对于奋战在中国的汽车企业,政策依然是悬在每个人头上“公平”的达利摩克利之剑。
2013年10月份的“全球汽车论坛”上因为“50:50”股比放开之争再次成为焦点,福特CEO穆拉利点炮,中汽协董扬奋起反击。一方面是全球汽车巨头垂涎在对等股比上的再平衡,另一方面是,中国为与国际接轨壮大汽车工业做出的再努力。
一 方面单从利益分配来看,“外方可以用许多手段抽取合资的利润。”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郁俊表示。大部分合资企业通过采购独资零部件产品转移合资企业的利 润。这一做法已经稀释了50%股权比例限制的效果。然而从另一个维度来看,“进一步放开”的汽车产业也为国际汽车企业向合资导入更多的车型,尤其是技术, 做出了铺垫。而更高的国产化率意味着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以及技术无声的转移,而这无疑是合资企业自成立以来,所遇到的又一次重大的发展契机。
事实上,考虑到汽车产业链条发展及利益,在这场以“国际惯例”为标准的全球游戏之中,在号称全球第一大市场的中国,汽车企业“求发展”所面临的挑战远比想象中更大更复杂,而它也为每一个准备“深度”角逐的企业提供了公平的发展机会。 采写:南都记者林憬文
[相关车企2014年发展战略]
上海大众
PO LO车型将会在2014年推出改款车型,同年末会有一款全新紧凑型新车推出;而在今后的两年内,上海大众的网络还将迎来C级车和全新SU V(7座)。上海大众斯柯达方面,今年还会推出昕锐两厢和全新明锐车型。
一汽-大众奥迪
2013年,奥迪年销量增速达到21.2%。为达到此前提出的2015年70万辆的中期目标,未来两年,奥迪依然要保持不低于20%的年增速。新品方面计划将推5款全新车型,包括国产A3三厢版及A3 Sprortback,同时还推12款改款车型。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4-03-05 出处:南方都市报 [转载] 责编:赵颖
事实上,与上海通用一样,2014年是东风日产新车年,虽然2013年全新天籁在重重压力之下未能实现冲顶的目标,但是2014年,包括焕然一新的全新奇骏,还有T IID A和新阳光的复苏,将是支持东风日产110万辆以上销售目标最直接的动力。
虽然企业与企业之间可以宣布同样的销售目标,却没法待在同一个销量排位上。因而无论是销量冠军的宝座还是第四的排名,都将带来白热化的竞争态势。
美系的上升和日系的复苏
与 上述企业之间为“求进步”而产生的激烈争夺相对,福特汽车正在中国耐心地实施“1515计划”,到2015年累计投入15款新车,产销突破120万辆以 上。从2012年福克斯亮相开始到2013年8月蒙迪欧的推出,福特一年内把四张好牌悉数打出,也因此赢取了快速的上升势能。2014年,在进一步依托翼 虎与新蒙迪欧这两款重量级产品的基础上,福特还将推出入门级车型K a以及改款S-M A X和福克斯,共同来实现其销量的增长。
与此同时,作为日系企业的代表,广汽丰田与广汽本田将迎来多款车型的改款。而处于车型更新密集期的一汽丰田更是定下了全年66万辆的销售目标,较上年56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18%。
事实上,从长期的竞争优势来看,丰田和本田手里的王牌是混合动力,尤其是全球产销550万辆,年产销接近100万辆的混合动力成为丰田汽车占据未来技术制高点的锐器。但是,在中国,政策的导向、现实的环境令得混合动力的推广显得举步维艰。
不 过,本田的“地球梦科技”和马自达的“创驰蓝天”却似乎为打破这种困局增添了一些现实的色彩———把传统动力的技术发挥到极致。一个可以对比的数字 是,2015年honda即将推出的2.0T发动机功率高达206千瓦,而同排量的大众涡轮增压发动机功率为147千瓦,福特E coboost系列2.0T发动机高功率版本最高功率达到176kW。
而对于中国自主品牌中最优秀的企业之一长城汽车,2012年、2013年更是连续两年创下非高档品牌的利润率之最。然而自去年以来,各种对于其发展的预期与解读正以毁誉参半的方式全面展开。那么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企业们又要如何突破自身的极限,求取更大的发展?
“危”与“机”并存
事实上,除了遵循自身的发展步骤,对于奋战在中国的汽车企业,政策依然是悬在每个人头上“公平”的达利摩克利之剑。
2013年10月份的“全球汽车论坛”上因为“50:50”股比放开之争再次成为焦点,福特CEO穆拉利点炮,中汽协董扬奋起反击。一方面是全球汽车巨头垂涎在对等股比上的再平衡,另一方面是,中国为与国际接轨壮大汽车工业做出的再努力。
一 方面单从利益分配来看,“外方可以用许多手段抽取合资的利润。”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郁俊表示。大部分合资企业通过采购独资零部件产品转移合资企业的利 润。这一做法已经稀释了50%股权比例限制的效果。然而从另一个维度来看,“进一步放开”的汽车产业也为国际汽车企业向合资导入更多的车型,尤其是技术, 做出了铺垫。而更高的国产化率意味着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以及技术无声的转移,而这无疑是合资企业自成立以来,所遇到的又一次重大的发展契机。
事实上,考虑到汽车产业链条发展及利益,在这场以“国际惯例”为标准的全球游戏之中,在号称全球第一大市场的中国,汽车企业“求发展”所面临的挑战远比想象中更大更复杂,而它也为每一个准备“深度”角逐的企业提供了公平的发展机会。 采写:南都记者林憬文
[相关车企2014年发展战略]
上海大众
PO LO车型将会在2014年推出改款车型,同年末会有一款全新紧凑型新车推出;而在今后的两年内,上海大众的网络还将迎来C级车和全新SU V(7座)。上海大众斯柯达方面,今年还会推出昕锐两厢和全新明锐车型。
一汽-大众奥迪
2013年,奥迪年销量增速达到21.2%。为达到此前提出的2015年70万辆的中期目标,未来两年,奥迪依然要保持不低于20%的年增速。新品方面计划将推5款全新车型,包括国产A3三厢版及A3 Sprortback,同时还推12款改款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