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如果坐拥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无法诞生全球最好的汽车品牌,将是中国“和平发展”美好时代的一种失责。
然而对中国市场上现存的40多家乘用车商来说,有的企业在向着“更大更强”发起冲刺;却也有的企业在日趋恶劣的竞争中挣扎求存。
在畅享了2013的丰收硕果后,面向2014年,甚至更远的未来,我们要回答的是:在日渐成为世界汽车发展中心的中国,汽车企业求生存、谈发展的机会在哪 里?现实与即将变革的汽车政策为企业的生存发展与壮大提供了哪些机会?在培育汽车产业的美好期待与现实荆棘之间,究竟还需要哪些努力才可以跨越?
在遍览了2013年乘用车商的众生相,展望2014年的投入与目标之后,那些关心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人,你们是否也与我们一样充满期待?
2013 年,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的王座上已经坐了五年。全球第一大市场早已不是悬念,然而反观国内几十家大大小小的汽车企业,其规模的分散,却逐渐成为束缚彼此发 展壮大的掣肘。在一个不进则退的市场环境中,如何充分利用政策机遇、用好自身的资源求发展,成为众多汽车企业探寻的共同命题。
求发展
巨头博弈抢占领跑位销售排位上的暗战
尽管发展的节奏有差异,2013年中国汽车行业仍延续了2012年的市场格局。第一阵营及第二阵营的合资企业保持了自身的发展速率:通用汽车继续领跑、南北大众依然牛气,北京现代的“现代速度”以及逐渐恢复元气的丰田、本田及日产都让行业大势呈现出表面的平静。
然而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放开汽车产业”的政策定调,车企之间发展的机遇也开始变得不完全“平衡”与“均等”。为了能在新时期获得更有利的业界地位与发展优势,2014年车市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第一军团的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以及一汽-大众先后抛出了更高的销量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制定的产品规划,和保障产品能够热卖的技术创新。依照上述三家企业2013年的表现,2014年各自实现160万台以上的销量并非悬念。
与 之相对,位于第二军团的北京现代与东风日产的竞争则更显激烈:2013年北京现代以103万辆的销量结束全年的增长,成为国内第四个突破百万级别的大型合
资公司,力压老对手东风日产。然而,结束钓鱼岛风波调整之后的东风日产从2013年9月份就开始显示出强大的攻势,不仅连续四个月超越北京现代,全年也完
成了92万辆以上的销量。“百万辆已成为过去,好戏才开始。”2013年12月22日晚上,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收到销售总部副总部长杨嵩的“90万辆销 量达成”的微信之后,发出了新年第一个颇值得玩味的信号。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4-03-05 出处:南方都市报 [转载] 责编:赵颖
有人说,如果坐拥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无法诞生全球最好的汽车品牌,将是中国“和平发展”美好时代的一种失责。
然而对中国市场上现存的40多家乘用车商来说,有的企业在向着“更大更强”发起冲刺;却也有的企业在日趋恶劣的竞争中挣扎求存。
在畅享了2013的丰收硕果后,面向2014年,甚至更远的未来,我们要回答的是:在日渐成为世界汽车发展中心的中国,汽车企业求生存、谈发展的机会在哪 里?现实与即将变革的汽车政策为企业的生存发展与壮大提供了哪些机会?在培育汽车产业的美好期待与现实荆棘之间,究竟还需要哪些努力才可以跨越?
在遍览了2013年乘用车商的众生相,展望2014年的投入与目标之后,那些关心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人,你们是否也与我们一样充满期待?
2013 年,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的王座上已经坐了五年。全球第一大市场早已不是悬念,然而反观国内几十家大大小小的汽车企业,其规模的分散,却逐渐成为束缚彼此发 展壮大的掣肘。在一个不进则退的市场环境中,如何充分利用政策机遇、用好自身的资源求发展,成为众多汽车企业探寻的共同命题。
求发展
巨头博弈抢占领跑位销售排位上的暗战
尽管发展的节奏有差异,2013年中国汽车行业仍延续了2012年的市场格局。第一阵营及第二阵营的合资企业保持了自身的发展速率:通用汽车继续领跑、南北大众依然牛气,北京现代的“现代速度”以及逐渐恢复元气的丰田、本田及日产都让行业大势呈现出表面的平静。
然而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放开汽车产业”的政策定调,车企之间发展的机遇也开始变得不完全“平衡”与“均等”。为了能在新时期获得更有利的业界地位与发展优势,2014年车市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第一军团的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以及一汽-大众先后抛出了更高的销量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制定的产品规划,和保障产品能够热卖的技术创新。依照上述三家企业2013年的表现,2014年各自实现160万台以上的销量并非悬念。
与 之相对,位于第二军团的北京现代与东风日产的竞争则更显激烈:2013年北京现代以103万辆的销量结束全年的增长,成为国内第四个突破百万级别的大型合
资公司,力压老对手东风日产。然而,结束钓鱼岛风波调整之后的东风日产从2013年9月份就开始显示出强大的攻势,不仅连续四个月超越北京现代,全年也完
成了92万辆以上的销量。“百万辆已成为过去,好戏才开始。”2013年12月22日晚上,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收到销售总部副总部长杨嵩的“90万辆销 量达成”的微信之后,发出了新年第一个颇值得玩味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