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C视角
未来中国汽车市场将面临需求和制度的双重转变,此前被市场快速增长所掩盖的各种矛盾将日益显现。当前需要从生产、流通和消费三个环节选取问题突出的领域作为政策着力点,建议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分别将鼓励技术创新、改善零供关系和调整消费税收作为政策切入点。
2013年,中国汽车产业和市场逐步走出2009—2012年的政策影响期,市场在连续两年低增长后,增幅出现明显回升。这既是对2011年和2012年需求非正常下滑的修复,同时也表明市场向潜在增长水平收敛。
2013年中国汽车市场回归潜在增长水平
(一)产销增幅明显回升,市场价格小幅下跌
2013年国产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211.68万辆和2198.4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76%和13.87%,增幅较上年同期提升约10个百分点。从全年市场运行看,下半年产销形势好于上半年。
从车型结构看,乘用车和商用车分别销售1792.89万辆和405.5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7%和6.4%,增幅均较上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其中商用车增速回升更为明显。
作为汽车市场的需求主体,乘用车在2013年发生了较为明显的结构变化:一是从车型结构看,运动型多功能车(SUV)增长最快,产销同比增幅达到50%左右;而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增速亦实现较快增长。二是从排量结构看,与2012年相比,2013年1.0升以下车型产销比重大幅降低,而1.0—2.0升特别是1.0—1.6升车型产销比重明显提升。三是从需求的价位结构看,与2012年相比,2013年10万元以下车型比重有所降低,而10万—20万元特别是10万—15万元价位车型的需求比重大幅提升。
从商用车结构变化情况看,客车和货车产销均保持增长,并且客车增长明显快于货车,但货车非完整车辆增幅较为明显。
2013年汽车市场价格波动相对较小,价格变化更多体现在乘用车上。由于市场回升幅度较大,乘用车价格在上半年基本保持稳定,而下半年降幅有所扩大,其中以10万—20万元特别是10万—15万元车型最为明显。2013年12月末乘用车市场综合价格指数为51.44,较上年末仅下跌1点,降幅低于近年水平。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4-04-30 出处:中国经济时报 [转载] 责编:陈冬菊
DRC视角
未来中国汽车市场将面临需求和制度的双重转变,此前被市场快速增长所掩盖的各种矛盾将日益显现。当前需要从生产、流通和消费三个环节选取问题突出的领域作为政策着力点,建议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分别将鼓励技术创新、改善零供关系和调整消费税收作为政策切入点。
2013年,中国汽车产业和市场逐步走出2009—2012年的政策影响期,市场在连续两年低增长后,增幅出现明显回升。这既是对2011年和2012年需求非正常下滑的修复,同时也表明市场向潜在增长水平收敛。
2013年中国汽车市场回归潜在增长水平
(一)产销增幅明显回升,市场价格小幅下跌
2013年国产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211.68万辆和2198.4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76%和13.87%,增幅较上年同期提升约10个百分点。从全年市场运行看,下半年产销形势好于上半年。
从车型结构看,乘用车和商用车分别销售1792.89万辆和405.5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7%和6.4%,增幅均较上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其中商用车增速回升更为明显。
作为汽车市场的需求主体,乘用车在2013年发生了较为明显的结构变化:一是从车型结构看,运动型多功能车(SUV)增长最快,产销同比增幅达到50%左右;而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增速亦实现较快增长。二是从排量结构看,与2012年相比,2013年1.0升以下车型产销比重大幅降低,而1.0—2.0升特别是1.0—1.6升车型产销比重明显提升。三是从需求的价位结构看,与2012年相比,2013年10万元以下车型比重有所降低,而10万—20万元特别是10万—15万元价位车型的需求比重大幅提升。
从商用车结构变化情况看,客车和货车产销均保持增长,并且客车增长明显快于货车,但货车非完整车辆增幅较为明显。
2013年汽车市场价格波动相对较小,价格变化更多体现在乘用车上。由于市场回升幅度较大,乘用车价格在上半年基本保持稳定,而下半年降幅有所扩大,其中以10万—20万元特别是10万—15万元车型最为明显。2013年12月末乘用车市场综合价格指数为51.44,较上年末仅下跌1点,降幅低于近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