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言论 > 正文

周其仁5小时讲座给中国汽车带来的思考(二)

2014-12-30 13:12出处:王鑫 [原创]责编:王鑫

  12月28日,由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寰球汽车传媒集团联合宾利中国共同主办的“放飞梦想 拥抱未来 我们的铂金20年”——周其仁教授思想盛宴分享会在北京开讲。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中心主任、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

  作为中国经济学界泰斗之一,整整一下午,在场的200多位北大EMBA学员聆听周其仁对中国经济过去与未来变革的梳理与判断。

  将近5个小时的讲座中,周其仁针对中国经济当下的宏观与微观问题进行了一一梳理,纵观中国经济前后30年,他认为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下行状态,未来包括汽车产业在内的工业制造业应由单纯的生产制造向品质进军,政府应该放开市场保护,打通发达国家市场与新兴发展中国家市场两个海平面,让国际企业技术、资金与中国成本优势相融合。

  以下是寰球汽车记者整理出的周其仁精彩语录中第二篇,看他如何评价中国经济的过去、分析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势,同时借助他对宏观经济的梳理,我们来引申思考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产业未来变革思路。

  1、习近平上台后的反腐工作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很大啊。在中国官商勾结多少年了,不过话说回来,搭上官员是方便,什么事情都好办,但现在当官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立案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法办了,开着会人就没了。一个官员牵扯着一批企业,一批企业又牵扯出一批官员,而且贪污金额触目惊心。我们党规定10万就可以抓人,但现在只要查抄,货币单位都不能用了,按吨来衡量查抄出来的现金,这对中国的经济影响能不大吗?

  V讯思考:今年反腐也涉及到了汽车产业,在此借用一位老汽车人的言论:国有车企除了肩负着市场行为外,还有社会、政治等多项责任,尤其在合资企业中的领导干部更应该自省。从爱护干部的角度,合资企业的领导需要定期调任,这对于企业的正常发展长远来看是有利的。

  2、80年代中国的外汇储备少得可怜。我记得1985年中国中央高级代表途安访问南斯拉夫,我们一行是六个人,10天的访问时间没人只带了60美元,我们到哪都是看看听听,过一下瘾知道了就走,什么都不买,连宾馆服务员的小费都给不起,现在看看倒是很符合今天的中央八项规定。

  V讯思考:周其仁提到的外汇储备问题也专门提到了上海大众合资,可以说当年的合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赚取外汇,这一故事深刻显示出当时的中国外汇压力。

  3、现在李克强一直推行减少审批门槛,但仔细研究会看到,现在的审批有哪一项是计划经济时期留下的?全部是2003年~2004年中国经济过热时为了调控出台的。审批好啊,对地方政府触及部门来说太过瘾了。我记得当时温家宝在任时一周一小会,一月一大会,就是担心经济发展过热导致翻船,每天拉着部委开会,怎样遏制经济过热.。

  V讯思考:03年~04年是中国经济高位上扬的第二时期,伴随着进入WTO,中国汽车产业也开始迅猛发展。车企快速扩张审批,合资企业项目审批,包括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艰难等等也逃不开审批一环,当时各部委为了限制经济过热,拿出行政手段来调控经济,从现在来看有历史需要的一面,但现在李克强总理减少审批也是现在的需求。

  4、谁也别跟央行对着干,央行的硬通货太厉害了,他的好多行事风格谁也不能学,谁学谁就会被抓起来。央行从80年代外汇储备将近100亿美元,到今天的几万亿美元,这是任何部门都没法比的。打个比方,央行幸亏买的是外汇,不是萝卜,他要买萝卜的话,你休想能在中国件见到一片萝卜叶。

  V讯思考:汽车产业发展牵扯着多方生产关系与资本,其庞大的生产链是未来的核心关注点,尤其在金融资本上,央行对货币的一点动态可能牵扯着所有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命脉,所以如何读懂周其仁对央行的评价,是包括汽车企业在内的中国工业制造业企业的一大思考问题。

  5、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一大劣势是大国穿透力弱,首先形成改革共识不易,现在中国出不来强硬的政治家了。其次是贯彻改革决定难,各地有各地的难处和发展特点,最终形成“政策不出中南海,经验不进中南海”,形成上下两张皮。

  V讯思考:周其仁的比喻如果与当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结合起来看十分贴切,工信部政策产业司司长冯飞曾向记者表示,中央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目的是改变能源结构,也就是节油,其次是改善环境,降低污染,最后考虑的是经济层面。但地方政府恰恰反了过来,他们首先看重的是政绩和经济,至于能源格局他们从来没有考虑。每一次新能源汽车政策出台都看起来是一次宏伟蓝图的即将展开,但最终落实到地方却形成了上下两张皮。

  6、鄂尔多斯第四任书记请我去参观,说第一任书记南北扩大30公里,第二任书记东西扩大30公里,第三任上下扩大30米!大家现在都说鄂尔多斯是鬼城,我觉得这个说法不准确。明明连鬼都没有!应该让中国所有城市的书记、市长去排队参观!

  V讯思考:中国汽车产业目前在我国分为六大产业群,其中外界解读也是各有优势,但近几年随着汽车市场的扩大,多个城市在合资企业扩产项目上争得不可开交,一个东风雷诺合资项目牵扯城市数十个,耗费时间数十年。正如周其仁所言,对于城市的建设中国政府部门的原则是为我论,以自身城市为核心,都希望能成为聚焦点,从而获得税收和政治前途。但这在长期看来的隐患很大,正如目前外界呼吁的,主管部门领导对于其在任期间所犯错误负有终身责任,这可能对于未来汽车产业乃至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至少会稍微严谨一些的发展。

  7、政策文件出台后还需要解读就是骂人,政策文件又不是理论学问,千万不能有解释,他需要的是马上看明白马上执行,我建议以后中央文件出来后,先去基层找一个老太太,他要是能读懂就说明文件制定成功了,读不懂就重新制定。未来中国政策的穿透力会随着领导人学历的提高成反比发展,现在中国政策文件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懂,有些学术思维。教授是从来不讲重复的话的,但政策是需要反复讲的,原来毛泽东要日日讲、天天讲,这就不错,讲到做好为止。大国之力的核心不能复杂,13亿人需要的是简单明了,正确的东西就需要坚持,不能政策文件出了还要再解读,这就说明政策制定者没做好工作。

  V讯思考:政策的作用在于引导,管理者和政策制定发现一些现实存在的问题后提供的引导解决方案,但读不懂就很难让人理解,更难让人接受。以目前北京与交通相关的政策为例,为了解决拥堵、环保问题,采用了限行、限购的政策,按道理,同时辅以更加便捷、低价的公共交通是题中之意,但最近又对整个公共交通进行提价,这就很难让人搞懂了。

  8、我现在很担心未来国际是否会出现战争,历史上大国格局的转变从来没有在和平中诞生。现在我们看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剑拔弩张,原来我们是被同情者,日本给予我们贷款当时认为我们离强大还早着呢,但现在我们已经威胁到了他们的发展。现在八国峰会等会议上我们一直在和其他国家商讨一些争议,这是好的表现。再怎么样开会总比打仗强。

  V讯思考:以市场换技术,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初期的战略选择,但随着自主品牌技术实力的提升,甚至对外资品牌产生威胁的时候,新的挑战又将出现,如何按照国际规则,获得我们应得的利益,这是值得思考的新问题。

  9、中国老百姓的民族情绪很高涨,记得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时美国大使馆当天就被堵得水泄不通,我打车去实地调研,一路上出租车司机叫嚣着说中央军委哪去了?为什么不开战?我告诉他中央军委下达打仗命令后谁去打?难道是中央军委吗?不是啊,是老百姓,是你出租车司机这样的老百姓。

  V讯思考:民族情绪在中国汽车产业近年来的影响并不大,除了近两年由于中日关系的紧张,出现违法的打砸日系车之外,在选择汽车产品乃至向国际车企寻求发展经验的道路上,中国汽车走得并不完美。 当前中国汽车企业似乎很少会去寻找国际竞争对手的缺点,相反却在竭尽全力的挖掘他人身上的优点:从吹捧德系神话,到日系如何做到天下第一,甚至一些国内小型汽车零部件企业都在自吹是践行“丰田模式”,跟随国际车企的发展脚步蔚然成风,对于本国汽车企业却很少能听到相互学习的声音。正如一句谚语:差距小的时候会嫉妒,差距大了就是羡慕。从生产角度讲,中国车企还处在由低成本、价格要素竞争向第二阶梯性价比靠拢,而国际车企大都已经在第三阶梯技术创新领域成熟发展。

  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了市场的宝贵,一些自主品牌已经开始向上谋求发展,这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如何摆正我们对国外车企的“仰慕”心态,避免自主品牌相互敌视斗争,无论何时,中国都不可只看重眼前的那点利益,正如老汽车人竺延风那句经典话语:“中国造车,一定要耐得住寂寞20年”。

责任编辑:王鑫 
V讯网

周其仁5小时讲座给中国汽车带来的思考(二)

2014-12-30 出处:王鑫 [原创] 责编:王鑫

  12月28日,由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寰球汽车传媒集团联合宾利中国共同主办的“放飞梦想 拥抱未来 我们的铂金20年”——周其仁教授思想盛宴分享会在北京开讲。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中心主任、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

  作为中国经济学界泰斗之一,整整一下午,在场的200多位北大EMBA学员聆听周其仁对中国经济过去与未来变革的梳理与判断。

  将近5个小时的讲座中,周其仁针对中国经济当下的宏观与微观问题进行了一一梳理,纵观中国经济前后30年,他认为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下行状态,未来包括汽车产业在内的工业制造业应由单纯的生产制造向品质进军,政府应该放开市场保护,打通发达国家市场与新兴发展中国家市场两个海平面,让国际企业技术、资金与中国成本优势相融合。

  以下是寰球汽车记者整理出的周其仁精彩语录中第二篇,看他如何评价中国经济的过去、分析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势,同时借助他对宏观经济的梳理,我们来引申思考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产业未来变革思路。

  1、习近平上台后的反腐工作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很大啊。在中国官商勾结多少年了,不过话说回来,搭上官员是方便,什么事情都好办,但现在当官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立案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法办了,开着会人就没了。一个官员牵扯着一批企业,一批企业又牵扯出一批官员,而且贪污金额触目惊心。我们党规定10万就可以抓人,但现在只要查抄,货币单位都不能用了,按吨来衡量查抄出来的现金,这对中国的经济影响能不大吗?

  V讯思考:今年反腐也涉及到了汽车产业,在此借用一位老汽车人的言论:国有车企除了肩负着市场行为外,还有社会、政治等多项责任,尤其在合资企业中的领导干部更应该自省。从爱护干部的角度,合资企业的领导需要定期调任,这对于企业的正常发展长远来看是有利的。

  2、80年代中国的外汇储备少得可怜。我记得1985年中国中央高级代表途安访问南斯拉夫,我们一行是六个人,10天的访问时间没人只带了60美元,我们到哪都是看看听听,过一下瘾知道了就走,什么都不买,连宾馆服务员的小费都给不起,现在看看倒是很符合今天的中央八项规定。

  V讯思考:周其仁提到的外汇储备问题也专门提到了上海大众合资,可以说当年的合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赚取外汇,这一故事深刻显示出当时的中国外汇压力。

  3、现在李克强一直推行减少审批门槛,但仔细研究会看到,现在的审批有哪一项是计划经济时期留下的?全部是2003年~2004年中国经济过热时为了调控出台的。审批好啊,对地方政府触及部门来说太过瘾了。我记得当时温家宝在任时一周一小会,一月一大会,就是担心经济发展过热导致翻船,每天拉着部委开会,怎样遏制经济过热.。

  V讯思考:03年~04年是中国经济高位上扬的第二时期,伴随着进入WTO,中国汽车产业也开始迅猛发展。车企快速扩张审批,合资企业项目审批,包括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艰难等等也逃不开审批一环,当时各部委为了限制经济过热,拿出行政手段来调控经济,从现在来看有历史需要的一面,但现在李克强总理减少审批也是现在的需求。

  4、谁也别跟央行对着干,央行的硬通货太厉害了,他的好多行事风格谁也不能学,谁学谁就会被抓起来。央行从80年代外汇储备将近100亿美元,到今天的几万亿美元,这是任何部门都没法比的。打个比方,央行幸亏买的是外汇,不是萝卜,他要买萝卜的话,你休想能在中国件见到一片萝卜叶。

  V讯思考:汽车产业发展牵扯着多方生产关系与资本,其庞大的生产链是未来的核心关注点,尤其在金融资本上,央行对货币的一点动态可能牵扯着所有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命脉,所以如何读懂周其仁对央行的评价,是包括汽车企业在内的中国工业制造业企业的一大思考问题。

  5、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一大劣势是大国穿透力弱,首先形成改革共识不易,现在中国出不来强硬的政治家了。其次是贯彻改革决定难,各地有各地的难处和发展特点,最终形成“政策不出中南海,经验不进中南海”,形成上下两张皮。

  V讯思考:周其仁的比喻如果与当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结合起来看十分贴切,工信部政策产业司司长冯飞曾向记者表示,中央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目的是改变能源结构,也就是节油,其次是改善环境,降低污染,最后考虑的是经济层面。但地方政府恰恰反了过来,他们首先看重的是政绩和经济,至于能源格局他们从来没有考虑。每一次新能源汽车政策出台都看起来是一次宏伟蓝图的即将展开,但最终落实到地方却形成了上下两张皮。

  6、鄂尔多斯第四任书记请我去参观,说第一任书记南北扩大30公里,第二任书记东西扩大30公里,第三任上下扩大30米!大家现在都说鄂尔多斯是鬼城,我觉得这个说法不准确。明明连鬼都没有!应该让中国所有城市的书记、市长去排队参观!

  V讯思考:中国汽车产业目前在我国分为六大产业群,其中外界解读也是各有优势,但近几年随着汽车市场的扩大,多个城市在合资企业扩产项目上争得不可开交,一个东风雷诺合资项目牵扯城市数十个,耗费时间数十年。正如周其仁所言,对于城市的建设中国政府部门的原则是为我论,以自身城市为核心,都希望能成为聚焦点,从而获得税收和政治前途。但这在长期看来的隐患很大,正如目前外界呼吁的,主管部门领导对于其在任期间所犯错误负有终身责任,这可能对于未来汽车产业乃至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至少会稍微严谨一些的发展。

  7、政策文件出台后还需要解读就是骂人,政策文件又不是理论学问,千万不能有解释,他需要的是马上看明白马上执行,我建议以后中央文件出来后,先去基层找一个老太太,他要是能读懂就说明文件制定成功了,读不懂就重新制定。未来中国政策的穿透力会随着领导人学历的提高成反比发展,现在中国政策文件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懂,有些学术思维。教授是从来不讲重复的话的,但政策是需要反复讲的,原来毛泽东要日日讲、天天讲,这就不错,讲到做好为止。大国之力的核心不能复杂,13亿人需要的是简单明了,正确的东西就需要坚持,不能政策文件出了还要再解读,这就说明政策制定者没做好工作。

  V讯思考:政策的作用在于引导,管理者和政策制定发现一些现实存在的问题后提供的引导解决方案,但读不懂就很难让人理解,更难让人接受。以目前北京与交通相关的政策为例,为了解决拥堵、环保问题,采用了限行、限购的政策,按道理,同时辅以更加便捷、低价的公共交通是题中之意,但最近又对整个公共交通进行提价,这就很难让人搞懂了。

  8、我现在很担心未来国际是否会出现战争,历史上大国格局的转变从来没有在和平中诞生。现在我们看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剑拔弩张,原来我们是被同情者,日本给予我们贷款当时认为我们离强大还早着呢,但现在我们已经威胁到了他们的发展。现在八国峰会等会议上我们一直在和其他国家商讨一些争议,这是好的表现。再怎么样开会总比打仗强。

  V讯思考:以市场换技术,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初期的战略选择,但随着自主品牌技术实力的提升,甚至对外资品牌产生威胁的时候,新的挑战又将出现,如何按照国际规则,获得我们应得的利益,这是值得思考的新问题。

  9、中国老百姓的民族情绪很高涨,记得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时美国大使馆当天就被堵得水泄不通,我打车去实地调研,一路上出租车司机叫嚣着说中央军委哪去了?为什么不开战?我告诉他中央军委下达打仗命令后谁去打?难道是中央军委吗?不是啊,是老百姓,是你出租车司机这样的老百姓。

  V讯思考:民族情绪在中国汽车产业近年来的影响并不大,除了近两年由于中日关系的紧张,出现违法的打砸日系车之外,在选择汽车产品乃至向国际车企寻求发展经验的道路上,中国汽车走得并不完美。 当前中国汽车企业似乎很少会去寻找国际竞争对手的缺点,相反却在竭尽全力的挖掘他人身上的优点:从吹捧德系神话,到日系如何做到天下第一,甚至一些国内小型汽车零部件企业都在自吹是践行“丰田模式”,跟随国际车企的发展脚步蔚然成风,对于本国汽车企业却很少能听到相互学习的声音。正如一句谚语:差距小的时候会嫉妒,差距大了就是羡慕。从生产角度讲,中国车企还处在由低成本、价格要素竞争向第二阶梯性价比靠拢,而国际车企大都已经在第三阶梯技术创新领域成熟发展。

  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了市场的宝贵,一些自主品牌已经开始向上谋求发展,这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如何摆正我们对国外车企的“仰慕”心态,避免自主品牌相互敌视斗争,无论何时,中国都不可只看重眼前的那点利益,正如老汽车人竺延风那句经典话语:“中国造车,一定要耐得住寂寞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