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 陈光祖
汽车产业改革需要以非常规思维应对
“两会”期间,我最关心汽车产业如何改革。我国是汽车工业大国,汽车产业全球领先,但这种领先仅仅是数量大,与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相比,我国汽车工业无论从本身实力还是国际竞争力方面,差距都比较大。如何缩短差距、进而超越成为汽车产业改革的核心。
我认为,在我国的汽车产业改革过程中,依靠过去的老办法——努力跟上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的步伐并不可靠,一定要树立非常规思维,思想要变革、科技要创新,从而实现我国汽车跨越式发展。
到目前为止,全球汽车产业经历了三次革命,第一次是大规模T型车时代,第二次是以丰田为代表的精益生产时代,现在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是大规模个性化订制时代。目前,不少发达国家正在向第三时代推进,而我国的汽车工业总体上还处在第一代和第二代之间——这在本质上是一种时代性、量级化、系统性、结构性的差距,决定了下一步的改革要努力实现跨越性发展。如果不从产业结构改革入手,我国的汽车工业就不会取得长足进步,甚至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现在外界都在讨论汽车是不是“雾霾”的罪魁祸首,但我认为这不是主要问题。据我所知,汽车尾气排放绝对不是导致“雾霾”的最主要因素。汽车保有量增多带来的城市空气恶化、拥堵等问题,是汽车工业发展中所遭遇的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许多发达国家的首都也曾面临过同样的问题,这是工业现代化国家必须经历的“负熵”。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应该肯定汽车工业是经济复兴最快的行业,汽车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容忽视。
重要的是,对汽车工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应该用创新、科技积极克服,汽车企业也要肩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但这些负面影响绝对不能成为不发展汽车工业的理由。
(刘艺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