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行业新闻 > 正文

车界人士看“两会”(2)

2014-03-06 11:55出处:汽车商报 [转载]责编:王思

 
  中国市场学会汽车营销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薛旭

  自主品牌战略亟需自身创新


  两会前,关于合资品牌股比放开的消息已经被外界广泛讨论,但我不赞成两会期间汽车界的委员们对该政策继续倾斜,原因是在目前中国汽车市场鲜明的“合资强、自主弱”格局下,若合资股比进一步放开,自主品牌有限的生存空间将被挤压——不是任何一家本土品牌都可以像吉利控股沃尔沃一样全资控股一个外资品牌。

  此时,若自主品牌企业自身不去创新,寻求产品、营销、人力等各方面的突破,接下来的机会更是所剩无几。很明显,现在自主品牌处于各自为战的局面,缺乏有力的政策疏导,更谈不上战略转移。

  同时,国家要有所舍、有所得,有所为、有所不为。特别是在国家资源的使用运用上要向支持自主创新倾斜,通过局部带动全局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自主创新战略需要上升到国家战略,但从目前的国家政策趋势来看,本届两会在自主品牌国家战略领域不会有所突破。

  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自主汽车品牌自身的创新战略显得非常重要,要构建相对优势的汽车产品体验和价值,在本土市场上做大做强,从过去的低价低质转变到中价中质,实现汽车产业的突破性的成长。

  (陶梦兰  采写)

责任编辑:王思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车界人士看“两会”(2)

2014-03-06 出处:汽车商报 [转载] 责编:王思


 
  中国市场学会汽车营销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薛旭

  自主品牌战略亟需自身创新


  两会前,关于合资品牌股比放开的消息已经被外界广泛讨论,但我不赞成两会期间汽车界的委员们对该政策继续倾斜,原因是在目前中国汽车市场鲜明的“合资强、自主弱”格局下,若合资股比进一步放开,自主品牌有限的生存空间将被挤压——不是任何一家本土品牌都可以像吉利控股沃尔沃一样全资控股一个外资品牌。

  此时,若自主品牌企业自身不去创新,寻求产品、营销、人力等各方面的突破,接下来的机会更是所剩无几。很明显,现在自主品牌处于各自为战的局面,缺乏有力的政策疏导,更谈不上战略转移。

  同时,国家要有所舍、有所得,有所为、有所不为。特别是在国家资源的使用运用上要向支持自主创新倾斜,通过局部带动全局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自主创新战略需要上升到国家战略,但从目前的国家政策趋势来看,本届两会在自主品牌国家战略领域不会有所突破。

  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自主汽车品牌自身的创新战略显得非常重要,要构建相对优势的汽车产品体验和价值,在本土市场上做大做强,从过去的低价低质转变到中价中质,实现汽车产业的突破性的成长。

  (陶梦兰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