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政策法规 > 正文

低速电动再传转正呼声 专家回应“不切实际”(4)

2014-03-13 11:12出处:汽车商报 [转载]责编:王思

 
  生死转型期
 
  “寻求政策认可,获得同等补贴待遇,低速电动汽车这样的想法有些不切实际。”3月10日,一位不愿具名的863电动汽车专家组成员向记者表示,“即使政府为这些低速电动车企单独建立一套法律,他们的生存空间也不会太大。而一旦政府对其进行管理,那么行业标准的制定,将使这些野蛮发展的企业难以生存。”

  发展粗放,以低成本换取市场,这些都是低速电动汽车目前发展的主要现状。2月28日,记者在参观御捷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时也看到,工厂内虽然具有整车四大工艺车间,但几乎所有的零部件依靠外部采购。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即使在这样低成本的情况下,一辆车的价格也达到了4万元左右,甚至有时会超过5万元。

  “这样的价格与传统A0级车相比,已经没有优势。”在场的一位车间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和前两年低价格优势相比,我们现在竞争力是不用上牌,驾驶人员不用考驾照,来了交钱就能开走。”

  记者查阅资料得知,其实早在新能源汽车在我国提倡初期,包括奇瑞在内的多个整车企业已在低速电动汽车领域开始发展。奇瑞所改装的电动汽车QQ在市场的销量一度也非常可观,但是这些企业并没有把低速电动汽车作为发展方向,而是转而发展技术难度高、符合标准的纯电动汽车。

  据了解,在目前合资车企进一步将产品下探到10万元以下的小型车市场后,我国一些传统整车企业也开始注意到5万元以下的汽车市场。采访结束时,多位受访人向记者表示,一旦政策承认低速电动汽车,并对其实行安全标准检测、道路行驶监管等政策,那么这些低速电动汽车的市场将会被大型车企瞬间占有。

  “这些低速电动企业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都不可能与整车企业抗衡。”上文提到的863电动汽车专家组成员提出这样的担忧,“如果只注重经济利益的话,那么中国的电动汽车企业可能会扎堆去搞低速电动,那么中国与国际汽车大国的距离又拉大了很多。所以低速电动汽车要想发展必须转型,向小、精、环保、可持续发展,而不是抱着固有的低技术寄希望获得政策庇护。”

  作者:王鑫
责任编辑:王思 
V讯网

低速电动再传转正呼声 专家回应“不切实际”(4)

2014-03-13 出处:汽车商报 [转载] 责编:王思


 
  生死转型期
 
  “寻求政策认可,获得同等补贴待遇,低速电动汽车这样的想法有些不切实际。”3月10日,一位不愿具名的863电动汽车专家组成员向记者表示,“即使政府为这些低速电动车企单独建立一套法律,他们的生存空间也不会太大。而一旦政府对其进行管理,那么行业标准的制定,将使这些野蛮发展的企业难以生存。”

  发展粗放,以低成本换取市场,这些都是低速电动汽车目前发展的主要现状。2月28日,记者在参观御捷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时也看到,工厂内虽然具有整车四大工艺车间,但几乎所有的零部件依靠外部采购。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即使在这样低成本的情况下,一辆车的价格也达到了4万元左右,甚至有时会超过5万元。

  “这样的价格与传统A0级车相比,已经没有优势。”在场的一位车间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和前两年低价格优势相比,我们现在竞争力是不用上牌,驾驶人员不用考驾照,来了交钱就能开走。”

  记者查阅资料得知,其实早在新能源汽车在我国提倡初期,包括奇瑞在内的多个整车企业已在低速电动汽车领域开始发展。奇瑞所改装的电动汽车QQ在市场的销量一度也非常可观,但是这些企业并没有把低速电动汽车作为发展方向,而是转而发展技术难度高、符合标准的纯电动汽车。

  据了解,在目前合资车企进一步将产品下探到10万元以下的小型车市场后,我国一些传统整车企业也开始注意到5万元以下的汽车市场。采访结束时,多位受访人向记者表示,一旦政策承认低速电动汽车,并对其实行安全标准检测、道路行驶监管等政策,那么这些低速电动汽车的市场将会被大型车企瞬间占有。

  “这些低速电动企业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都不可能与整车企业抗衡。”上文提到的863电动汽车专家组成员提出这样的担忧,“如果只注重经济利益的话,那么中国的电动汽车企业可能会扎堆去搞低速电动,那么中国与国际汽车大国的距离又拉大了很多。所以低速电动汽车要想发展必须转型,向小、精、环保、可持续发展,而不是抱着固有的低技术寄希望获得政策庇护。”

  作者: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