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去年被传闻6次、辟谣6次的杭州,和贵阳、广州一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得“限购第六城”的“荣誉称号”,真不知道这是城市之悲,还是之幸!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这几年来,汽车企业都将二三线城市视为主战场,以及未来车市可持续发展的源头。一旦限购和限行真正在这些城市实施和蔓延,对于车市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国家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副司长蹇兴超也曾公开表示:“我希望我们能像日本一样,每家每户都能买的起车,但用得很少,主要在周末去使用。”
到底是限制拥有,还是限制使用,还是两者兼施,这确实是考验中央决策层和地方政府的一大难题。在想方设法完成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前提下,相关政府也应该多从人民的角度出发,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一限了之。“地方限购是最简单、无风险、无成本且最容易采取的城市当局所能够施行的办法。”正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所说的,限购忽视了社会的公平和人们的购车权力,也是无视社会经济发展、拉动内需的政策。
记得2011年7月贵阳限购的时候,就曾掀起一波激烈的讨论。国务院也出台过相关文件,不允许地方出台限制汽车销售的政策。如今,在各地紧抓落实城市治污的时候,我们更要警惕各地政府私自实施的限购措施,还汽车市场一个自由的发展空间。
更让人担心的是,随着各地限购风声越来越紧,很多还没限购的城市消费者也陷入恐慌性购车行列,这严重破坏了汽车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