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言论 > 正文

相关媒体

合资股比放开成定局 几家欢喜几家愁

2014-02-20 09:31出处:黄少华 [原创]责编:赵颖

         “汽车合资股比将进一步开放。”2月18日,在工信部召开的2013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新闻发言人肖春泉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关于合资股比的问题,特别是汽车方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扩大开放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行了新的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主管部门,将与有关部门一起认真研究落实。现行汽车产业政策规定,汽车整车、专用汽车、农用运输车和摩托车,中外合资生产企业的中方股份的比例不得低于50%。这个50%的规定,应符合入世承诺,对加强我国与国际汽车生产商的合资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带动国内产业的发展,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比如说去年,我们的汽车产量和销量都超过了2100万辆,连续5年实现了世界第一。

        肖春泉同时表示,我国现行汽车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技术水平不高,自主研发能力比较薄弱,这些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调整优化产业的结构仍然是我国汽车工业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这方面还需要加大与国外汽车一些大的企业加强合作,加强交流。“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研究制定具体办法,科学修订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推动汽车产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这也是工信部首次对合资股比放开做出明确表态。事实上,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月10日召开的1月汽车销量说明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一反常态,花大量时间再次重申,“中汽协坚决反对合资股比放开,一旦放开,自主品牌将遭遇更大的压力。”当时,就有业内人士猜测,董扬之所以如此激动,应该是股比放开在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已经获得通过。

        关于合资公司股比是否放开,一直有两种完全相反的声音:一种就是以董扬为首的反对派,董扬认为,目前国内自主品牌的生存环境已经非常困难,一旦放开,一些自主品牌企业将面临灭顶之灾。为此,董扬甚至放出狠话:“谁赞成股比放开,谁就是卖国贼”。另一种是以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为代表的支持派。李书福认为,产业政策一味保护国内汽车工业,就像父母过度对孩子溺爱一样,不仅不会让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反而只会一味地削弱本土汽车工业的竞争力。只有放开股比,才有可能营造一个外资、国有和民营车企公平竞争的环境,吉利从不惧怕与跨国车企正面竞争。“合资股比完全可以放开,而且30年前就应该放开。”

        商务部研究院外资部主任、高级研究员马宇也表示,根据他20多年的研究,中国汽车产业的所有问题都是因为政府干预过多、市场不够开放造成的。其中一个重大失误就是过去30年,在建立现代汽车工业的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始终是以生产为中心而不是以市场为中心,它们关心的就是产能、规划、审批,很少从消费者角度考虑问题,这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思维。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只有让市场配置资源,企业才能以消费者需求至上,汽车属于资本、技术和人才密集型产业,产品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企业只有拿出最好的产品才能生存,这就决定了汽车是一个高度国际化和充分竞争的行业。政府的角色不是利用权力干预企业经营,而是通过制定严格的产品质量与服务、安全、环保等标准,保护消费者权益。

责任编辑:赵颖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