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言论 > 正文

相关媒体

建设汽车强国须有系统性评价指标(3)

2014-01-16 10:04出处:赵福全 [原创]责编:赵颖

  八、基础工业水平。汽车产业与众多基础工业领域密切相关。像原材料(钢铁、橡胶、塑料等)、装备制造、机械制造、电子、石油化工等产业,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汽车产业的水平。为此,我们选取了与汽车相关的若干主要基础产业为评价参照,根据各国领先的产业领域及程度来量化这项指标。

  九、人才水平。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最宝贵的核心资源,对于高度复杂、涉及广泛的汽车产业来说,尤其需要大量基础扎实、专业精深、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汽车人才水平的高低、数量的多寡直接决定着汽车产业的未来。围绕着汽车人才水平的评价,我们选择了汽车人才数量、技工比例、人才学术及技术水平,管理及技术人员从业年限四个维度来评价。其中,汽车人才数量以一国汽车从业人数占整个制造业从业人数的比例这一相对值来衡量;人才学术及技术水平则以各国人才学历水平、专利、论文以及各国工程公司实力来评价。

  按照上述汽车强国的评价指标体系,我们对8个主要国家进行了分析,以百分制衡量,结果显示:德国、日本、美国处于汽车强国的第一梯队,得分都在90以上;韩国、法国和意大利得分在60-75分之间,处于第二梯队,而中国和英国得分相近,都在40以下。从汽车强国指标评价的结果看:韩国尽管汽车产业近年来上升势头显著,大有赶超德日美之势,但实际上其综合实力与一流强国相比尚有差距,主要体现在品牌力、供应链能力、基础工业水平和人才水平等方面。英国作为现代工业的发源地及传统的汽车强国,目前还拥有较强的汽车制造能力,但市场份额、品牌、产品、技术等总体水平大幅下降,与其它制造强国相比,英国已非汽车强国,其综合指标评分与中国接近。而中国在9大指标方面与国际一流汽车强国相比均有不足。在品牌力、核心技术掌控力、供应链能力、基础工业水平和人才水平等方面,差距都很明显。

     汽车强国系统性评价指标的指导意义

  如前所述,建立汽车强国系统性评价指标的目的,不只在于评价各国汽车产业强弱本身,更在于籍此加深我们对汽车产业的正确理解,找出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对重要度,为中国做强汽车产业提供方向性指引。深入分析这些评价指标及评价结果我们可以进一步印证以下结论:

  第一、9大指标涉及范围广、覆盖因素多,同时几乎每个指标又都需要多个维度的复合评价,这恰恰深刻地说明了,作为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汽车产业非常需要全局的认识和综合的评价,片面强调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要素,不利于准确地为汽车产业把脉,甚至会因此而失之于偏颇。

责任编辑:赵颖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