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访谈 > 正文

龙永图唱衰中国电动汽车:进入家庭仍遥不可及

2015-01-14 21:16出处:王鑫 [原创]责编:王鑫

  作为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他曾因参与中国加入WTO谈判而功成名就,但在中国汽车行业他却以“不合群”著称,从反对中国汽车产业限制外资品牌,到与何光远就合资自主的发展利弊辩论而上演的“何龙之争”,每当谈及中国汽车产业,龙永图总是意见相左。

  这一次他把眼光聚焦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1月14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专题论坛上,他继续一贯不合群的做法,当在座嘉宾一致认为这个新能源汽车未来前景光明,龙永图却持不同意见。他坦言,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希望很渺茫,问题很多,距离进入消费者家庭遥不可及。未来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应该重新寻找重点,保证优先发展秩序。


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

  发展重点有误

  电动汽车大规模进入家庭还远吗?讲老实话我觉得还远。并不是说中国搞电动车无所作为,关键是我们要理清楚现阶段发展电动汽车目的是什么。目的当然很多了,改变能源结构,发展中国电动汽车产业,解决环保问题等等。但是作为一个政策制定者来讲,最重要必须有一个优先秩序。

  目前最关键的就是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大家搞电动汽车,如果能弯道超车当然挺好,但是作为老百姓作为政府官员搞电动汽车是要解决城市污染问题,PM2.5的问题。这是我的观点,也许其他人有不同的看法。如果是这样,我们看看目前汽车排放对于城市空气污染的影响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

  我觉得昨天比亚迪的王传福讲得还是不错的,他说空气污染三分之一是因为公交、出租车,另外三分之一是物流运输车,再三分之一就是私家车。私家车虽然数量很多,但是私家车每天就跑两个小时,不像大巴和出租车满街跑,跑十几个小时。

  重心放在解决污染

  按照这样的情况,目前设定我们搞发展第一目的就是解决城市的空气污染问题,我提出这几条政策建议。

  第一,大规模的发展电动大巴,解决公共交通问题,在政策上予以配合,这是很明显的。第二,改变出租车现在的车型结构,逐渐把现有的燃油车改成以电动车为主体。当然因为出租车有时候要到郊外长途,所以在结构上可以考虑电动车和一般车各占多少比例。第三,借助现在的公车改革,逐步把企事业单位公用的汽车逐步改变为电动汽车。第四,大力发展公车的租赁公司,比如说现在出租车供应不足,特别是在限号的时候,很多都要租赁汽车出行,这部分车可以用电动车。

  只要大家明确了当前发展电动车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当然不排斥其它目的,但是我觉得还是有一个优先秩序的考虑问题,只要符合老百姓、符合政府官员的考虑需要。

  发展电动车急不得

  从目前来看,电动汽车大规模进入家庭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因为还远,当然就不是说不搞了,我觉得可以顺势而为,依照客观规律。比如说现在中国有相当一部分中高收入的家庭,第二辆车让他买电动车,这样不就进入家庭了吗。

  另外为了配合城市解决污染问题,对于汽车出行,政策上可以加强强化措施。比如说像北京前一段讨论,考虑以后汽车都是单双号限行,如果暂时做不到,那么可以先在像今天这种污染天气里面单双号限行。

  这样中高收入家庭买第二辆车的需求就来了,进入家庭的速度就快了一点。电动汽车进入家庭,需要慢慢来,第一,基础设施还不行;第二,续航能力还不行,我觉得还是要实事求是一步一步来,解决大规模进入家庭的问题,首先从大巴搞起,从出租车结构搞起,从公车搞起,从租赁汽车公司服务搞起。这样既可以比较符合中国现实情况,也可以解决我们的电动车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问题。

责任编辑:王鑫 
V讯网

龙永图唱衰中国电动汽车:进入家庭仍遥不可及

2015-01-14 出处:王鑫 [原创] 责编:王鑫

  作为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他曾因参与中国加入WTO谈判而功成名就,但在中国汽车行业他却以“不合群”著称,从反对中国汽车产业限制外资品牌,到与何光远就合资自主的发展利弊辩论而上演的“何龙之争”,每当谈及中国汽车产业,龙永图总是意见相左。

  这一次他把眼光聚焦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1月14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专题论坛上,他继续一贯不合群的做法,当在座嘉宾一致认为这个新能源汽车未来前景光明,龙永图却持不同意见。他坦言,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希望很渺茫,问题很多,距离进入消费者家庭遥不可及。未来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应该重新寻找重点,保证优先发展秩序。


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

  发展重点有误

  电动汽车大规模进入家庭还远吗?讲老实话我觉得还远。并不是说中国搞电动车无所作为,关键是我们要理清楚现阶段发展电动汽车目的是什么。目的当然很多了,改变能源结构,发展中国电动汽车产业,解决环保问题等等。但是作为一个政策制定者来讲,最重要必须有一个优先秩序。

  目前最关键的就是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大家搞电动汽车,如果能弯道超车当然挺好,但是作为老百姓作为政府官员搞电动汽车是要解决城市污染问题,PM2.5的问题。这是我的观点,也许其他人有不同的看法。如果是这样,我们看看目前汽车排放对于城市空气污染的影响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

  我觉得昨天比亚迪的王传福讲得还是不错的,他说空气污染三分之一是因为公交、出租车,另外三分之一是物流运输车,再三分之一就是私家车。私家车虽然数量很多,但是私家车每天就跑两个小时,不像大巴和出租车满街跑,跑十几个小时。

  重心放在解决污染

  按照这样的情况,目前设定我们搞发展第一目的就是解决城市的空气污染问题,我提出这几条政策建议。

  第一,大规模的发展电动大巴,解决公共交通问题,在政策上予以配合,这是很明显的。第二,改变出租车现在的车型结构,逐渐把现有的燃油车改成以电动车为主体。当然因为出租车有时候要到郊外长途,所以在结构上可以考虑电动车和一般车各占多少比例。第三,借助现在的公车改革,逐步把企事业单位公用的汽车逐步改变为电动汽车。第四,大力发展公车的租赁公司,比如说现在出租车供应不足,特别是在限号的时候,很多都要租赁汽车出行,这部分车可以用电动车。

  只要大家明确了当前发展电动车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当然不排斥其它目的,但是我觉得还是有一个优先秩序的考虑问题,只要符合老百姓、符合政府官员的考虑需要。

  发展电动车急不得

  从目前来看,电动汽车大规模进入家庭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因为还远,当然就不是说不搞了,我觉得可以顺势而为,依照客观规律。比如说现在中国有相当一部分中高收入的家庭,第二辆车让他买电动车,这样不就进入家庭了吗。

  另外为了配合城市解决污染问题,对于汽车出行,政策上可以加强强化措施。比如说像北京前一段讨论,考虑以后汽车都是单双号限行,如果暂时做不到,那么可以先在像今天这种污染天气里面单双号限行。

  这样中高收入家庭买第二辆车的需求就来了,进入家庭的速度就快了一点。电动汽车进入家庭,需要慢慢来,第一,基础设施还不行;第二,续航能力还不行,我觉得还是要实事求是一步一步来,解决大规模进入家庭的问题,首先从大巴搞起,从出租车结构搞起,从公车搞起,从租赁汽车公司服务搞起。这样既可以比较符合中国现实情况,也可以解决我们的电动车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