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讯网 政策法规]导语:近日,《京华日报》的一则报道称北京一赛欧车主因车内刺鼻异味不散,向法院提起诉讼,然而最终因拒绝高昂的鉴定费用,缺乏事实依据维权失败。这在国内绝非第一个案例,同时也在拷问国内汽车消费者维权法规的实际效力。去年我国开始实施汽车“三包”,但消费者维权难的现象依然未解决,举证费用高、企业自律差等仍是消费者维权路上的“拦路虎”。在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来临之际,盖世汽车对中外汽车消费维权相关法规进行了梳理,从中可见美国、韩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其汽车消费维权法规多重视保护消费者的弱势地位,无论是举证还是质量纠纷的处理机制,和国内维权流程比起来,都明确也简单许多。
美国:双法保障 维权更高效
美国汽车消费者用以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律主要有两部,即《汽车保证使用法》和《柠檬法》,其中柠檬法由各州自己制定,法规细则有所差别。
《汽车保证使用法》明确规定,只要影响汽车使用的,如果修三次仍修不好,消费者有权要求予以退车;如果产品质量涉及到安全的,修一次修不好,就可以要求退车。法律还规定消费者退车不必经过复杂的程序。如果商家或厂家不予以退车,一旦消费者进入诉讼程序,并上报给美国商务部,美国商务部就会对厂家的产品进行严格的调查,如果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对厂家进行极其严格的处罚。由于该法律十分严厉,在20世纪80年代出台时遭遇了非常大的阻力,然而最终商务部还是决定出台该法规。
至于柠檬法,该法规并不是统一的联邦法律,而是由每个州自己制定,而且实施的时间也不同,此外,各州柠檬法对适用范围、保质期、 更换或退款前的维修次数、因维修停用时限的规定也不同。总体来说,各州柠檬法对退换车的限定条件主要如下:
1、界定当地柠檬法的适用范围。主要以乘用车为主,摩托车、旅居车、农用车、越野车等在很多州没有被纳入柠檬法的保护范围。
2、确定免费维修和退还的保质期。保质时限有购买时间和行驶里程两个维度,以先达到为准。购买时间一般为1年~2年之间,行驶里程在12000英里~24000英里之间。
3、确定达到换车和退款的维修次数/因维修累计停用天数。这两个数量上的限制只要达到了其中的一条,消费者都可以提出换车或者退车,以维修收据为凭证。在很多州,维修次数的上限因后果的严重性而不同。例如加州柠檬法规定,严重安全缺陷问题经过2次维修仍无法解决就可以退换,而其他性质的问题要经过4次维修,另外因故障和维修停用天数累计不得超30天。
4、如果在保质期多次发生的质量问题在保质期满依然出现,消费者在该问题上依然受到柠檬法的保护。在部分州,汽车企业的“传动系统额外保障”可以达到10万英里里程,远远超过法定保质期。
5、因车祸、使用不当、用户疏忽或者在经销商指定维修点以外的地方进行修理而造成的故障不在柠檬法保护范围之内。消费者除了要求退还车款外,还可以要求赔偿拖车、修车、租车和律师费用。根据柠檬法退车时,退款会因为车的使用情况进行打折。
美国汽车消费者利用柠檬法维权很方便,只要符合柠檬法的条件,用户不必上法庭,只要将历次的汽车修理收据寄给各州下属的消费者协会,就可以根据要求换车或退款,而不必花费时间和费用。因此,为了得到柠檬法的保护,车主每次送车到经销商的修理部修车时,都要将记录修理费用项目、零件费用、人工费用、停驶天数的修理单据妥为保管,并记下送修日期和取车日期,以备后用。
与此同时,美国的消费者协会作用也非常巨大。美国消协是代表消费者的公共组织,保护其中所有成员的合法权益。一旦美国消费者协会发现汽车质量有问题,首先会在内部杂志上予以通报,建议大家不要购买,同时号召大家抵制其产品,最终会对商家产生毁灭性的打击。
在鉴定汽车质量方面,柠檬法规定让制造商自己排除质量隐患,而不是“谁主张谁举证”,改变了消费者因为技术、财力、精力匮乏而导致的劣势状态。
对于那些由于质量问题而被车企收回的柠檬车,在整修之后还会再次出售,但是根据柠檬法的规定,再次出售车窗上必须贴有“柠檬”标志,文件上也必须注明是“柠檬法回购车”,出售的柠檬车至少要有1年的保质期,依然受到柠檬法的保护。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4-03-04 出处:盖世汽车网 [转载] 责编:王思
[V讯网 政策法规]导语:近日,《京华日报》的一则报道称北京一赛欧车主因车内刺鼻异味不散,向法院提起诉讼,然而最终因拒绝高昂的鉴定费用,缺乏事实依据维权失败。这在国内绝非第一个案例,同时也在拷问国内汽车消费者维权法规的实际效力。去年我国开始实施汽车“三包”,但消费者维权难的现象依然未解决,举证费用高、企业自律差等仍是消费者维权路上的“拦路虎”。在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来临之际,盖世汽车对中外汽车消费维权相关法规进行了梳理,从中可见美国、韩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其汽车消费维权法规多重视保护消费者的弱势地位,无论是举证还是质量纠纷的处理机制,和国内维权流程比起来,都明确也简单许多。
美国:双法保障 维权更高效
美国汽车消费者用以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律主要有两部,即《汽车保证使用法》和《柠檬法》,其中柠檬法由各州自己制定,法规细则有所差别。
《汽车保证使用法》明确规定,只要影响汽车使用的,如果修三次仍修不好,消费者有权要求予以退车;如果产品质量涉及到安全的,修一次修不好,就可以要求退车。法律还规定消费者退车不必经过复杂的程序。如果商家或厂家不予以退车,一旦消费者进入诉讼程序,并上报给美国商务部,美国商务部就会对厂家的产品进行严格的调查,如果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对厂家进行极其严格的处罚。由于该法律十分严厉,在20世纪80年代出台时遭遇了非常大的阻力,然而最终商务部还是决定出台该法规。
至于柠檬法,该法规并不是统一的联邦法律,而是由每个州自己制定,而且实施的时间也不同,此外,各州柠檬法对适用范围、保质期、 更换或退款前的维修次数、因维修停用时限的规定也不同。总体来说,各州柠檬法对退换车的限定条件主要如下:
1、界定当地柠檬法的适用范围。主要以乘用车为主,摩托车、旅居车、农用车、越野车等在很多州没有被纳入柠檬法的保护范围。
2、确定免费维修和退还的保质期。保质时限有购买时间和行驶里程两个维度,以先达到为准。购买时间一般为1年~2年之间,行驶里程在12000英里~24000英里之间。
3、确定达到换车和退款的维修次数/因维修累计停用天数。这两个数量上的限制只要达到了其中的一条,消费者都可以提出换车或者退车,以维修收据为凭证。在很多州,维修次数的上限因后果的严重性而不同。例如加州柠檬法规定,严重安全缺陷问题经过2次维修仍无法解决就可以退换,而其他性质的问题要经过4次维修,另外因故障和维修停用天数累计不得超30天。
4、如果在保质期多次发生的质量问题在保质期满依然出现,消费者在该问题上依然受到柠檬法的保护。在部分州,汽车企业的“传动系统额外保障”可以达到10万英里里程,远远超过法定保质期。
5、因车祸、使用不当、用户疏忽或者在经销商指定维修点以外的地方进行修理而造成的故障不在柠檬法保护范围之内。消费者除了要求退还车款外,还可以要求赔偿拖车、修车、租车和律师费用。根据柠檬法退车时,退款会因为车的使用情况进行打折。
美国汽车消费者利用柠檬法维权很方便,只要符合柠檬法的条件,用户不必上法庭,只要将历次的汽车修理收据寄给各州下属的消费者协会,就可以根据要求换车或退款,而不必花费时间和费用。因此,为了得到柠檬法的保护,车主每次送车到经销商的修理部修车时,都要将记录修理费用项目、零件费用、人工费用、停驶天数的修理单据妥为保管,并记下送修日期和取车日期,以备后用。
与此同时,美国的消费者协会作用也非常巨大。美国消协是代表消费者的公共组织,保护其中所有成员的合法权益。一旦美国消费者协会发现汽车质量有问题,首先会在内部杂志上予以通报,建议大家不要购买,同时号召大家抵制其产品,最终会对商家产生毁灭性的打击。
在鉴定汽车质量方面,柠檬法规定让制造商自己排除质量隐患,而不是“谁主张谁举证”,改变了消费者因为技术、财力、精力匮乏而导致的劣势状态。
对于那些由于质量问题而被车企收回的柠檬车,在整修之后还会再次出售,但是根据柠檬法的规定,再次出售车窗上必须贴有“柠檬”标志,文件上也必须注明是“柠檬法回购车”,出售的柠檬车至少要有1年的保质期,依然受到柠檬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