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讯网 行业新闻]北有“滴滴打车”、南有“快的打车”,目前打车软件市场上已经成为双寡头格局。
易观国际数据显示,2013年三季度,中国打车软件用户累计市场份额中,快的打车与滴滴打车分别以41.8%和39.2%的占有率居前两位,而真正主导这两家打车软件的背后巨头则是阿里巴巴与腾讯。
2014年,双方展开了在移动支付领域的竞争,这场竞争率先在打车软件支付场景应用中拉开序幕……
网络巨头混战“打车软件”
2014年开春,被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视为“珍珠港偷袭”的移动支付案例令支付宝黯然失色,这一导火线就是新版微信推出的“抢红包”功能。
腾讯的数据显示,从除夕开始至大年初一16时,参与微信抢红包的用户超过500万,总计抢红包7500万次以上,领取到的红包总计超过2000万个,平均每分钟领取的红包达到9412个。而支付宝的数据为:发出22万个红包,总金额超过1800万元。
腾讯利用“社交+移动支付”的营销模式,促使腾讯微信支付“抢红包”功能实现用户量激增。“几乎一夜之间,各界都认为支付宝体系会被微信红包全面超越……确实厉害!此次珍珠港偷袭计划和执行完美。幸好春节很快过去,后面的日子还很长,但确实让我们教训深刻。”马云公开对微信红包做出如此评价。
春节前,阿里支付宝和腾讯微信支付就已经是暗战连连,这场移动支付的起源便是打车软件手机支付。
目前,快的打车在上海、浙江、江苏、广州等地均占据市场份额第一。滴滴则在北京市场的用户数占中国打车软件整体用户数的7.7%,优势明显。2013年年末,滴滴南下、快的北伐的圈地大战便开始打响。
两家打车软件叫板背后显然是腾讯、阿里巴巴两大巨头的对决。2013年,阿里巴巴两次向快的投资,总额近亿美元。滴滴打车获得三轮融资共1.18亿美元,其中腾讯投资4500万美元。滴滴、快的这轮竞争的本质是微信支付与支付宝钱包手机支付用户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