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政策法规 > 正文

张君毅:中德新能源合作并非针对日系

2014-07-25 06:42出处:[V讯]王思 [原创]责编:王思

  [V讯网 政策法规]7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而从7月9日开始,国家先后出台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一月内连续出台三项利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措施,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迎来突破。值得玩味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已经被世界上各大汽车强国盯上。

  2013年12月,美国副总统拜登访华,意外地宣布了一条大多数人并未注意的消息:“美国将协助中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制订和实施第六阶段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在业内人士看来,此举是美国汽车企业借助总统之口,早早向中国“推销”汽车尾气减排技术和法规。

  而就在前不久,德国总理默克尔也来了,而且和拜登非常相像,同样盯上了汽车领域,中德达成电动汽车统一充电接口的协议。而此前德国车企对于新能源汽车一向持有模棱两可的态度。看似一个小的接口,背后似乎彰显着德国也开始觊觎中国新能源市场这块肥肉。

  汽车强国如此高调参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究竟背后隐藏着哪些秘密?美德频繁向中国政府抛出新能源汽车橄榄枝,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生态环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是否继续效仿国外还是独立发展?

  为此V讯网采访了新能源汽车行业专家、罗兰贝格大中华区执行总监张君毅。对于这些问题,张君毅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目前还处于尝试阶段,各国对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的积极“参与”,在他看来不会影响中国独立自主发展新能源汽车,而中德在新能源项目上的合作也并非像外界所言,是针对日本车企及日系车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

  V讯网:前不久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未来中德双方在电动车方面将实现充电接口标准完全统一,同时双方签署充电通信协议,最终实现充电设施的完全共享。此项协议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张君毅:实际上这个项目不仅仅局限于中德双方,之前很多方面都参与过,包括我们也参与其中。这样的项目有助于统一电动汽车市场标准,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系统的发展也很有好处。

  只有统一了标准,才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在各地的推广,不会出现很多地方各自为营,一些车型在有些地区无法使用的问题。

  V讯网:有言论称,中德统一标准,会让日系新能源车在中国市场上举步维艰,您同意这种看法么?

  张君毅:这种说法是不存在的。对于各方来说,想参与的企业都需要尊重一个协商好的规则,并不存在专门针对日系车或者断绝日系新能源汽车在化发展市场的现象。包括现在这么火的特斯拉,美系的新能源汽车同样也会受到这个标准的影响。所以说这个协议并不存在针对某一国家或车企的问题。

  V讯网:前不久中央公布的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政策,在相关车型中,并没有包括日系几款混动车型,您认为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什么?

  张君毅:有关方面并不是去针对某些车型而制定政策。官方也从未表态说只支持某种车型或是怎样。只是出于技术角度的考虑,政府决定对纯电动、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以及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实行免征购置税的政策。但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就排斥其他车型。

  V讯网:去年12月,拜登访华,表示美国将协助中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制订和实施第六阶段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您认为美国此举的用意何在?

  张君毅:应该说几个国家都有这方面的想法,都在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关注中国节能减排,碳排放这些问题,也都想参与进来。

  之前也有报道表示,拜登访华的重要内容,便是向中国推销美国的汽车尾气减排技术和法规,为美国车企进一步发展寻求机遇,这是他们的主要目的之一。但在我看来,美国借此为本国车企谋取中国市场先机的期望值未来不大。

  V讯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和德国方面都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示了一定的兴趣。您认为这是否会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独立自主发展?

  张君毅:中国政府在推广新能源汽车方面还是会采取以我为主的路线,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当然,吸收汽车强国的技术和经验也是有必要的。但其他国家对中国市场的兴趣不会对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生负面影响。

  V讯网:国际汽车强国参与制定中国新能源汽车相关标准,未来是否会造成中国新能源市场被国外把控?

  张君毅:我觉得这个现象不会存在。因为现在媒体这么发达,相互之间的交流这么频繁,没有哪家企业、哪个国家能够垄断整个市场。现在电动汽车占整个中国汽车市场的比例,甚至还不到1%,各类车型都有机会在这块市场取得突破。

  V讯网:工信部前不久表示,新能源补贴不支持特斯拉等外企。您认为这样的政策对国外新能源车企是否公平?在没有国外先进的汽车产品的竞争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是否有竞争力?

  张君毅:每个部门考虑问题的角度可能不太一样。工信部更多是从贸易安全的角度考虑,要给自主品牌提供生存空间。而财政部是要从公平公正的角度考虑问题。当然,现在几个部门之间的政策也在逐渐相互融合,也在探索之中。

  包括很多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也不在政策支持的范围之内,所以说目前的政策并没有妨碍各国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V讯网:您认为中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应该走哪条路线?目前的这条道路是否合适?

  张君毅:目前谈不上合不合适的问题。因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仍处在尝试阶段,我们需要不断尝试不同道路,来争取找到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良好办法。政策不会倾向德国、美国,更没有所谓的向日系车关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大门。

  延伸阅读:

  中国“国Ⅵ” 美国“协助”意欲何为
  德国如何在华玩转新能源汽车?
  中德统一电动车充电接口标准 日系或遭殃
责任编辑:王思 
V讯网

张君毅:中德新能源合作并非针对日系

2014-07-25 出处:[V讯]王思 [原创] 责编:王思

  [V讯网 政策法规]7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而从7月9日开始,国家先后出台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一月内连续出台三项利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措施,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迎来突破。值得玩味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已经被世界上各大汽车强国盯上。

  2013年12月,美国副总统拜登访华,意外地宣布了一条大多数人并未注意的消息:“美国将协助中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制订和实施第六阶段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在业内人士看来,此举是美国汽车企业借助总统之口,早早向中国“推销”汽车尾气减排技术和法规。

  而就在前不久,德国总理默克尔也来了,而且和拜登非常相像,同样盯上了汽车领域,中德达成电动汽车统一充电接口的协议。而此前德国车企对于新能源汽车一向持有模棱两可的态度。看似一个小的接口,背后似乎彰显着德国也开始觊觎中国新能源市场这块肥肉。

  汽车强国如此高调参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究竟背后隐藏着哪些秘密?美德频繁向中国政府抛出新能源汽车橄榄枝,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生态环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是否继续效仿国外还是独立发展?

  为此V讯网采访了新能源汽车行业专家、罗兰贝格大中华区执行总监张君毅。对于这些问题,张君毅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目前还处于尝试阶段,各国对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的积极“参与”,在他看来不会影响中国独立自主发展新能源汽车,而中德在新能源项目上的合作也并非像外界所言,是针对日本车企及日系车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

  V讯网:前不久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未来中德双方在电动车方面将实现充电接口标准完全统一,同时双方签署充电通信协议,最终实现充电设施的完全共享。此项协议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张君毅:实际上这个项目不仅仅局限于中德双方,之前很多方面都参与过,包括我们也参与其中。这样的项目有助于统一电动汽车市场标准,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系统的发展也很有好处。

  只有统一了标准,才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在各地的推广,不会出现很多地方各自为营,一些车型在有些地区无法使用的问题。

  V讯网:有言论称,中德统一标准,会让日系新能源车在中国市场上举步维艰,您同意这种看法么?

  张君毅:这种说法是不存在的。对于各方来说,想参与的企业都需要尊重一个协商好的规则,并不存在专门针对日系车或者断绝日系新能源汽车在化发展市场的现象。包括现在这么火的特斯拉,美系的新能源汽车同样也会受到这个标准的影响。所以说这个协议并不存在针对某一国家或车企的问题。

  V讯网:前不久中央公布的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政策,在相关车型中,并没有包括日系几款混动车型,您认为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什么?

  张君毅:有关方面并不是去针对某些车型而制定政策。官方也从未表态说只支持某种车型或是怎样。只是出于技术角度的考虑,政府决定对纯电动、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以及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实行免征购置税的政策。但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就排斥其他车型。

  V讯网:去年12月,拜登访华,表示美国将协助中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制订和实施第六阶段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您认为美国此举的用意何在?

  张君毅:应该说几个国家都有这方面的想法,都在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关注中国节能减排,碳排放这些问题,也都想参与进来。

  之前也有报道表示,拜登访华的重要内容,便是向中国推销美国的汽车尾气减排技术和法规,为美国车企进一步发展寻求机遇,这是他们的主要目的之一。但在我看来,美国借此为本国车企谋取中国市场先机的期望值未来不大。

  V讯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和德国方面都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示了一定的兴趣。您认为这是否会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独立自主发展?

  张君毅:中国政府在推广新能源汽车方面还是会采取以我为主的路线,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当然,吸收汽车强国的技术和经验也是有必要的。但其他国家对中国市场的兴趣不会对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生负面影响。

  V讯网:国际汽车强国参与制定中国新能源汽车相关标准,未来是否会造成中国新能源市场被国外把控?

  张君毅:我觉得这个现象不会存在。因为现在媒体这么发达,相互之间的交流这么频繁,没有哪家企业、哪个国家能够垄断整个市场。现在电动汽车占整个中国汽车市场的比例,甚至还不到1%,各类车型都有机会在这块市场取得突破。

  V讯网:工信部前不久表示,新能源补贴不支持特斯拉等外企。您认为这样的政策对国外新能源车企是否公平?在没有国外先进的汽车产品的竞争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是否有竞争力?

  张君毅:每个部门考虑问题的角度可能不太一样。工信部更多是从贸易安全的角度考虑,要给自主品牌提供生存空间。而财政部是要从公平公正的角度考虑问题。当然,现在几个部门之间的政策也在逐渐相互融合,也在探索之中。

  包括很多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也不在政策支持的范围之内,所以说目前的政策并没有妨碍各国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V讯网:您认为中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应该走哪条路线?目前的这条道路是否合适?

  张君毅:目前谈不上合不合适的问题。因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仍处在尝试阶段,我们需要不断尝试不同道路,来争取找到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良好办法。政策不会倾向德国、美国,更没有所谓的向日系车关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大门。

  延伸阅读:

  中国“国Ⅵ” 美国“协助”意欲何为
  德国如何在华玩转新能源汽车?
  中德统一电动车充电接口标准 日系或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