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的《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实施。新政规定,今后消费者购买二手车,可以要求第三方进行鉴定并出具报告,从而让二手车市场的交易更加公平透明。
作为国内首部二手车评估国家标准,《规范》规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将规定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或二手车经营企业进行二手车鉴定评估,通过检测设备与工具,对二手车进行量化的技术检测。这意味着二手车行业今后有了统一的鉴定规范标准,按规定每辆车都会有一张“体检表”明示二手车的具体车况,包括是否为重大事故修复车。作为《规范》组织、起草和执行机构的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近日还启动了“行”字二手车认证标志,来进行一步帮助消费者了解和选购二手车。
《规范》虽好,却不属于强制性条例,自本月初施行以来,它究竟对我们的二手车交易市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同时,二手车鉴定评估费用也是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焦点,那么此类鉴定收费如何?如鉴定结果与实际车况不符,“行”字标志背后又隐含怎样的惩罚机制?让我们一起听听专家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