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企业新闻 > 正文

十一连发 聊聊2014年汽车圈那点大事儿

2014-12-31 15:17出处:王文汐 [原创]责编:王文汐

  2014年转眼只剩下一天的时间,全年几近尾声。回顾这一年,汽车反垄断、新能源免征购置税等重磅新闻层出不穷,颇有一番风起云涌的架势。本以为到了年根会偃旗息鼓,但汽车圈却没有一点要踏实过年的意思,再爆各种猛料,股票暴跌、反腐遭查等“重磅”炸得汽车圈再抖三抖。终于,2014年剩下的日子已经一只手就能数完了,也到了V讯网全年新闻盘点的大喜之日。究竟什么样的新闻会榜上有名?请您往下看。

  NO.1 汽车反垄断大幕拉开

  相关链接:“纠偏”汽车反垄断

  6月,商务部正式宣布对国内汽车市场上潜在的垄断行为进行调查。7月末,捷豹路虎官方正式宣布下调部分进口车型售价,此举率先拉开了各品牌降价的序幕。之后,奥迪、梅赛德斯-奔驰、克莱斯勒等纷纷下调零配件价格和进口车售价,以此回应国家反垄断举措,但部分品牌并未因主动降价而逃脱责罚。

  8月13日,湖北武汉4家宝马经销商因存在垄断行为被罚合计162万元,成为今年我国对汽车领域开展反垄断调查开出的首张罚单。8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又再宣布,对日本住友等8家零部件企业价格垄断行为依法处罚约8.3亿元,对日本精工等4家轴承企业价格垄断行为依法处罚约4亿元,合计罚款约12.4亿元。该处罚成为我国反垄断部门迄今为止开出的最大罚单。9月,一汽-大众奥迪也收到了2.48亿的罚款,这是迄今为止针对整车企业最大金额的反垄断罚单。

  点评:反垄断之后对汽车的销售形式肯定会造成影响,比如以后的汽车销售可能就是汽车大卖场的形式,但从目前的市场形势看,这种局面短期内还不可能出现。

  NO.2 控制乘用车企平均燃料消耗量

  相关链接:加强平均油耗管理 不达标车型将停产

  为进一步促进先进节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加快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做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GB27999-2011的实施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相关部委研究起草了《关于加强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的通知》。5月7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强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11月1日正式实行。按照规定,到2015年我国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要降至6.9L/100km,2020年要进一步降至5.0L/100km。

  点评:5.0L/100km的油耗标准可谓异常严厉,也因此推动了本土车企在混合动力及纯电动车型的发展。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环保的今天,“低油耗先行”也满足了大多数人的期望。

  NO.3 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

  相关链接: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目录出炉

  7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并通过相关法律修正案草案和行政法规修改决定。会议决定,自今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进口)的纯电动以及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8月5日,工信部召开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政策宣贯会。会上,工信部明确了可享受购置税免征的新能源车型的具体政策要求和申报流程,并宣布开始接受车企的申报。年8月7日,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公告2014年第53号),明确提出自2014年9月1日起至2017年年底,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这就意味着,在未来十年里中国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据统计,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超2万辆,全年有望突破5万辆。但距《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按照规划,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50万辆,2020年达到500万辆。

  点评:新能源优惠政策的推出一方面提高了车企发展新能源车的热情,另一方面降低了新能源车的购置成本,有利于新能源车的推广和普及。一系列关于新能源车的利好消息令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下游都像打了兴奋剂,仿佛一夜之间,新能源汽车的时代已经触手可及,同时也另民众感受到了中国政府坚决治理大气污染的决心。

  NO.4 插电式混动补贴惹争议

  相关链接:“秦”的现象 正解插电式混动

  2013年9月颁布的新能源汽车新一轮的补贴标准明显削弱了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补贴,明确了纯电驱动的补贴政策。今年的2014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科技部部长万钢透露,科技部已经启动了“十三五”电动汽车科技规划制定工作,明确将继续以纯电驱动作为“十三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随后,国家863计划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欧阳明高对“十三五”电动汽车科技规划作了技术解读,明确了纯电驱动的具体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

  这厢纯电驱动的话音刚落,9月15日,交通部官方网站发布的《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征求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的函》(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却提出,“车型选择上,重点推广应用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被作为重点推进车型,明显置其于纯电动汽车之前,而这个方向与科技部主张的“纯电驱动”大相径庭。

  近期,因有人质疑车主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较少用电,从而掀起插电混动是不是新能源汽车的讨论,多地呼吁修改补贴政策。这让插电式混动发展增添一些不确定因素。

  在总结“十城千辆”工程时,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要让市场选择技术路线,而不应由主管部门制定。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打开,眼看着技术路线真的进入市场选择阶段,主管部门又给出了不同的技术路线,不禁让人感叹,技术路线之争还要到何时?

  点评:纵观全球汽车节能降耗发展现状,基本上是多路线并行,混合动力、燃料电池、启停技术以及传统燃油技术中的TSI等等,谁也不能说哪种路线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但大家都在摸索中。如今插电式混合动力,是从传统燃油机向纯电动转变过程中,最现实可行的对接方案,我们必须要坚持。

  NO.5 东风注资8亿欧元入股PSA

  相关链接:程远对话朱福寿:入股PSA为自主事业提供强大支撑

  2014年3月26日在巴黎签订《关于增资入股的总协议》后,3月28日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集团)与标致雪铁龙集团(以下简称PSA)在北京签订《全球战略联盟合作协议》,双方将深化在工业和商业领域的全球合作。根据双方签订的《关于增资入股的总协议》,东风汽车将通过定向增发和配股认购,向PSA注资8亿欧元,持股14%,与法国政府和标致家族并列成为PSA的第一大股东。

  东风集团董事长徐平,东风集团执行董事、总裁朱福寿,PSA经营管理委员委员会主席菲利普•瓦兰(Philippe VARIN),PSA经营管理委员会成员、2014年3月31日即将担任PSA经营管理委员会主席的唐唯实(Carlos TAVARES),代表双方签署《全球战略联盟合作协议》。

  东风集团董事长徐平在签约仪式上表示,东风集团与PSA一致宣布建立全球战略联盟,这将把东风集团和PSA共同代入发展的新高度,为双方及各利益相关方创造巨大的价值,并深刻影响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对中国大型汽车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也具有重要意义。

  点评:毋容讳言,自主研发力量薄弱是东风当前的短板。若能真如所愿,双方真诚开展研发合作,对东风自然是一种“正能量”,出口更是东风多年“走出去”的战略追求。双方的合作在推动其合资公司神龙汽车在2020年达到年产销150万辆规模的同时,也向东风敞开了技术大门。

  NO.6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更名《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卖白菜的也能卖汽车

  相关链接:新《汽车销售管理办法》 4S店品牌授权变5年

  作为汽车流通领域的“基本法”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下称《办法》)终迎来“大修”。12月16日下午,商务部委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北京召开了《品牌管理办法修订座谈会》,就有望于2015年实施的新的《办法》进行讨论。据汽车流通行业分析师桑之未透露的信息,新的《办法》涉及到品牌授权、日常经营过程以及售后管理等诸多方面。据了解,在新的《办法》中,整车厂商对经销商的授权将依然保留,但时间由一年一次改为五年一次。与此同时,如果在授权期内,汽车厂家提前解约,需要回购经销商设备、设施以及对经销商的建店投入进行补贴。

  新的《办法》征求意见稿被命名为《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去掉了“品牌”二字。与此同时,在总则中,对这一《办法》的内容也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和丰富。比如《办法》的制定背景,在此前“规范汽车销售行为、促进汽车市场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之外,新增了包括“推动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和安全消费环境”等内容。在业内人士看来,与此前的《办法》相比更加具象,且对目前汽车销售中存在的诸如消费者安全等更为看重,不仅如此,“公平竞争环境”的提出被上述经销商人士认为是“打破整车厂商在产业链条上的强势和垄断地位”的信号释放。不仅如此,在新的《办法》中,还进一步提出“鼓励汽车供应商、经销商建设节约型汽车销售和服务网络”的建议。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未来4S模式恐将并不是唯一的汽车销售模式的政策指向。

  点评: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已经不再适合市场的发展。《管理办法》要进行修订,就是要从原则改变现在汽车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相差的局面,要让经销商拥有市场主导的权利,拥有于生产企业平等的对话的权利。并且,这也会在现有单一的经销商局面,形成各种形式共同并存的经销商体制。《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的修订对于目前正经历渠道之乱以及库存压力、价格倒挂的经销商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

  NO.7 平行进口车合法化进入倒计时

  相关链接:平行进口获批 进口车市场“另立山头”?

  10月1日起,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关于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的公告》正式实施,这为平行进口汽车的全面合法化打开了政策之门。11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进口的若干意见》,并将“加紧在上海自贸区率先开展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工作”写入其中。此前,上海自贸区向商务部提交《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平行进口汽车试点的工作方案》,将平行进口车合法化提上日程。这是在国务院层面首度提出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在此之前,上海自贸区方面曾透露,向商务部提交《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平行进口汽车试点的工作方案》已经获得回复。这也意味着,平行进口车合法化进程将会大幅提速。  

  与此同时,京沪两地的汽车交易市场纷纷与保险公司签约,以破解困扰着平行进口车市场多年的“三包”(包修、包换、包退)难题。

  点评:如今国务院明确提出加紧平行进口车试点,对于平行进口车商来说无疑是非常大的利好消息,这意味着普通车商可以绕过在华总代理商这个中间环节,直接从国外厂家或二级网点进口某些车型到国内销售,平行进口车一般会比4S店的车便宜。如果当真实行,且执行到位,该品牌汽车价格确实大概会下调15%到20%。

  NO.8 汽车电商火起 不再论资排辈

  相关链接:美银美林年会四大巨头激辩“汽车电商”

  电子商务是互联网一个非常老的话题,但是汽车电子商务却是一个正在越烧越热的焦点。虽然汽车电商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但是在短短的三四年的时间内,汽车电商已经发生到了全新的阶段。

  汽车电子商务开始由传统电子商务平台所引发,而后汽车门户网站、汽车垂直网站等纷纷开辟电商战场,而最新的动向则是汽车生产企业、汽车经销商纷纷主动出击,或与传统电商建立全产业链的合作,或建立以自己为核心的电商交易平台。在电商加入后,卖车这门“老生意”开始变了。11月12日,各大汽车电商平台纷纷亮出了自己的“双十一”战果。天猫汽车拿到的整车订单有5.07万辆,同比增长近500%;汽车之家获得订单3.7万辆,同比增长超200%,获得订金总净额60.54亿元,其中全款销量为2488辆,全款销售额2.23亿元;易车网宣称的订购数更是高达53万辆;新人”我的车城“网也斩获不俗佳绩,成为汽车电商届的后起之秀。无疑,汽车电子商务已经进入到了全新的3.0时代。

  点评:《品牌管理办法》的修改以及中国针对汽车厂商反垄断的一系列行动,都在改变厂商与经销商的关系,拓网与上市新车不再能像过去一样刺激增长了,如何优化现有商业模式,已成为汽车厂商共同面临的问题。对于传统汽车厂商该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一位业内人士的总结是,“理解电商本质——增量和效率,管理好经销商,实现线上线下统一行动,追求更好的客户体验”。

  NO.9 汽车经销商品牌销售备案叫停

  相关链接:取消备案难改师徒关系

  8月1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关于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的公告》。自今年10月1日起,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之后,从事汽车品牌销售的汽车经销商(含总经销商),其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统一登记为“汽车销售”;已将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登记为“××品牌汽车销售”的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可以申请变更登记为“汽车销售”。此举为打破汽车厂家长久以来垄断经营的江湖地位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对于经销商来说,结果如何,还需拭目以待。

  点评:此次工商总局的公告可以看作是打破垄断的一个起点。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市场机制的回归,宏观把控的减少,品牌垄断的打破无疑令人兴奋,虽然在短期之内品牌把控依然强势,但是至少从法律法规上,已经打破了原有的平衡。

  NO.10 比亚迪、吉利股票暴跌,北汽整体上市首日跌停

  相关链接:比亚迪官方澄清爆仓传闻 巴菲特持股未变

  12月19日,A股市场的比亚迪及港股市场的比亚迪股份(01211)原本开盘后均表现平稳。然而,大约在14时左右,比亚迪股份突然大幅下挫,随之波及A股的比亚迪。其中,比亚迪股份最大跌幅逾46%,尾盘有所回升,最终报收于25.05港元/股,跌幅为28.84%;A股比亚迪在持续下跌后,最终躺在了跌停板上。一时之间,投资者人心惶惶,关于比亚迪股价此次暴跌的传言四起。

  无独有偶,同为自主品牌的吉利汽车在12月17日下跌了16.99%,一周股价累计下跌了22.88%。吉利汽车方面称,吉利汽车2014年度的净利预期将下降约50%。造成净利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吉利汽车2014年前11个月的销量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6%;另一方面是,吉利汽车在俄罗斯的附属公司在2014年第四季度期间因俄罗斯卢布突然大幅贬值造成外汇汇兑亏损。

  北汽股份12月19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成为港交所规模第二大的汽车制造商。整个交易日,北京汽车最高成交价8.98港元,收盘时为8.85港元,较发行价下跌0.56%。

  点评:卢布暴跌对自主车企的长期影响十分有限,车企面对汇率变动可以通过调整出口价格或外汇套期保值等方法来应对,但短期的影响十分显著,虽然在汇兑未实际发生前公司并未有实际损失,但当期的财务报表尤其是利润数据会显著下降,这也显著冲击了车企的股价。

  NO.11 汽车界反腐风暴再扩大 多名高管涉案

  相关链接:一汽大众高管被调查

  国务院国资委纪委12月19日下午发布消息: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批准,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助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党委常委任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这是继一汽集团之后,又一中央直属国有特大型汽车生产企业卷入反腐风暴中。

  无独有偶,任勇的情况与一汽集团多名被查的汽车高管情况有些类似。此前,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的一汽集团原副总经理安德武、一汽-大众原副总经理兼销售公司总经理李武以及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副总经理周纯,都曾握有集团旗下合资公司的销售等大权。有分析师指出,汽车行业尤其车企巨头在销售、公关以及广告等部门因涉及到庞大的利益,往往容易滋生腐败等问题。任勇被调查,也昭示着汽车行业反腐风暴范围的扩大。

  点评:一张“反腐网”,网住了多少曾经挥斥方遒的车企“大将”。在这张反腐大网下,即便是“退位”了,也难逃审判。而要打破汽车市场的垄断,根本上说还是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开放和自由,一个特权难以横行、腐败难以滋生的市场。

责任编辑:王文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V讯网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十一连发 聊聊2014年汽车圈那点大事儿

2014-12-31 出处:王文汐 [原创] 责编:王文汐

  2014年转眼只剩下一天的时间,全年几近尾声。回顾这一年,汽车反垄断、新能源免征购置税等重磅新闻层出不穷,颇有一番风起云涌的架势。本以为到了年根会偃旗息鼓,但汽车圈却没有一点要踏实过年的意思,再爆各种猛料,股票暴跌、反腐遭查等“重磅”炸得汽车圈再抖三抖。终于,2014年剩下的日子已经一只手就能数完了,也到了V讯网全年新闻盘点的大喜之日。究竟什么样的新闻会榜上有名?请您往下看。

  NO.1 汽车反垄断大幕拉开

  相关链接:“纠偏”汽车反垄断

  6月,商务部正式宣布对国内汽车市场上潜在的垄断行为进行调查。7月末,捷豹路虎官方正式宣布下调部分进口车型售价,此举率先拉开了各品牌降价的序幕。之后,奥迪、梅赛德斯-奔驰、克莱斯勒等纷纷下调零配件价格和进口车售价,以此回应国家反垄断举措,但部分品牌并未因主动降价而逃脱责罚。

  8月13日,湖北武汉4家宝马经销商因存在垄断行为被罚合计162万元,成为今年我国对汽车领域开展反垄断调查开出的首张罚单。8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又再宣布,对日本住友等8家零部件企业价格垄断行为依法处罚约8.3亿元,对日本精工等4家轴承企业价格垄断行为依法处罚约4亿元,合计罚款约12.4亿元。该处罚成为我国反垄断部门迄今为止开出的最大罚单。9月,一汽-大众奥迪也收到了2.48亿的罚款,这是迄今为止针对整车企业最大金额的反垄断罚单。

  点评:反垄断之后对汽车的销售形式肯定会造成影响,比如以后的汽车销售可能就是汽车大卖场的形式,但从目前的市场形势看,这种局面短期内还不可能出现。

  NO.2 控制乘用车企平均燃料消耗量

  相关链接:加强平均油耗管理 不达标车型将停产

  为进一步促进先进节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加快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做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GB27999-2011的实施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相关部委研究起草了《关于加强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的通知》。5月7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强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11月1日正式实行。按照规定,到2015年我国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要降至6.9L/100km,2020年要进一步降至5.0L/100km。

  点评:5.0L/100km的油耗标准可谓异常严厉,也因此推动了本土车企在混合动力及纯电动车型的发展。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环保的今天,“低油耗先行”也满足了大多数人的期望。

  NO.3 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

  相关链接: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目录出炉

  7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并通过相关法律修正案草案和行政法规修改决定。会议决定,自今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进口)的纯电动以及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8月5日,工信部召开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政策宣贯会。会上,工信部明确了可享受购置税免征的新能源车型的具体政策要求和申报流程,并宣布开始接受车企的申报。年8月7日,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公告2014年第53号),明确提出自2014年9月1日起至2017年年底,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这就意味着,在未来十年里中国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据统计,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超2万辆,全年有望突破5万辆。但距《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按照规划,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50万辆,2020年达到500万辆。

  点评:新能源优惠政策的推出一方面提高了车企发展新能源车的热情,另一方面降低了新能源车的购置成本,有利于新能源车的推广和普及。一系列关于新能源车的利好消息令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下游都像打了兴奋剂,仿佛一夜之间,新能源汽车的时代已经触手可及,同时也另民众感受到了中国政府坚决治理大气污染的决心。

  NO.4 插电式混动补贴惹争议

  相关链接:“秦”的现象 正解插电式混动

  2013年9月颁布的新能源汽车新一轮的补贴标准明显削弱了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补贴,明确了纯电驱动的补贴政策。今年的2014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科技部部长万钢透露,科技部已经启动了“十三五”电动汽车科技规划制定工作,明确将继续以纯电驱动作为“十三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随后,国家863计划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欧阳明高对“十三五”电动汽车科技规划作了技术解读,明确了纯电驱动的具体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

  这厢纯电驱动的话音刚落,9月15日,交通部官方网站发布的《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征求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的函》(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却提出,“车型选择上,重点推广应用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被作为重点推进车型,明显置其于纯电动汽车之前,而这个方向与科技部主张的“纯电驱动”大相径庭。

  近期,因有人质疑车主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较少用电,从而掀起插电混动是不是新能源汽车的讨论,多地呼吁修改补贴政策。这让插电式混动发展增添一些不确定因素。

  在总结“十城千辆”工程时,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要让市场选择技术路线,而不应由主管部门制定。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打开,眼看着技术路线真的进入市场选择阶段,主管部门又给出了不同的技术路线,不禁让人感叹,技术路线之争还要到何时?

  点评:纵观全球汽车节能降耗发展现状,基本上是多路线并行,混合动力、燃料电池、启停技术以及传统燃油技术中的TSI等等,谁也不能说哪种路线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但大家都在摸索中。如今插电式混合动力,是从传统燃油机向纯电动转变过程中,最现实可行的对接方案,我们必须要坚持。

  NO.5 东风注资8亿欧元入股PSA

  相关链接:程远对话朱福寿:入股PSA为自主事业提供强大支撑

  2014年3月26日在巴黎签订《关于增资入股的总协议》后,3月28日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集团)与标致雪铁龙集团(以下简称PSA)在北京签订《全球战略联盟合作协议》,双方将深化在工业和商业领域的全球合作。根据双方签订的《关于增资入股的总协议》,东风汽车将通过定向增发和配股认购,向PSA注资8亿欧元,持股14%,与法国政府和标致家族并列成为PSA的第一大股东。

  东风集团董事长徐平,东风集团执行董事、总裁朱福寿,PSA经营管理委员委员会主席菲利普•瓦兰(Philippe VARIN),PSA经营管理委员会成员、2014年3月31日即将担任PSA经营管理委员会主席的唐唯实(Carlos TAVARES),代表双方签署《全球战略联盟合作协议》。

  东风集团董事长徐平在签约仪式上表示,东风集团与PSA一致宣布建立全球战略联盟,这将把东风集团和PSA共同代入发展的新高度,为双方及各利益相关方创造巨大的价值,并深刻影响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对中国大型汽车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也具有重要意义。

  点评:毋容讳言,自主研发力量薄弱是东风当前的短板。若能真如所愿,双方真诚开展研发合作,对东风自然是一种“正能量”,出口更是东风多年“走出去”的战略追求。双方的合作在推动其合资公司神龙汽车在2020年达到年产销150万辆规模的同时,也向东风敞开了技术大门。

  NO.6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更名《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卖白菜的也能卖汽车

  相关链接:新《汽车销售管理办法》 4S店品牌授权变5年

  作为汽车流通领域的“基本法”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下称《办法》)终迎来“大修”。12月16日下午,商务部委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北京召开了《品牌管理办法修订座谈会》,就有望于2015年实施的新的《办法》进行讨论。据汽车流通行业分析师桑之未透露的信息,新的《办法》涉及到品牌授权、日常经营过程以及售后管理等诸多方面。据了解,在新的《办法》中,整车厂商对经销商的授权将依然保留,但时间由一年一次改为五年一次。与此同时,如果在授权期内,汽车厂家提前解约,需要回购经销商设备、设施以及对经销商的建店投入进行补贴。

  新的《办法》征求意见稿被命名为《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去掉了“品牌”二字。与此同时,在总则中,对这一《办法》的内容也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和丰富。比如《办法》的制定背景,在此前“规范汽车销售行为、促进汽车市场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之外,新增了包括“推动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和安全消费环境”等内容。在业内人士看来,与此前的《办法》相比更加具象,且对目前汽车销售中存在的诸如消费者安全等更为看重,不仅如此,“公平竞争环境”的提出被上述经销商人士认为是“打破整车厂商在产业链条上的强势和垄断地位”的信号释放。不仅如此,在新的《办法》中,还进一步提出“鼓励汽车供应商、经销商建设节约型汽车销售和服务网络”的建议。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未来4S模式恐将并不是唯一的汽车销售模式的政策指向。

  点评: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已经不再适合市场的发展。《管理办法》要进行修订,就是要从原则改变现在汽车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相差的局面,要让经销商拥有市场主导的权利,拥有于生产企业平等的对话的权利。并且,这也会在现有单一的经销商局面,形成各种形式共同并存的经销商体制。《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的修订对于目前正经历渠道之乱以及库存压力、价格倒挂的经销商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

  NO.7 平行进口车合法化进入倒计时

  相关链接:平行进口获批 进口车市场“另立山头”?

  10月1日起,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关于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的公告》正式实施,这为平行进口汽车的全面合法化打开了政策之门。11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进口的若干意见》,并将“加紧在上海自贸区率先开展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工作”写入其中。此前,上海自贸区向商务部提交《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平行进口汽车试点的工作方案》,将平行进口车合法化提上日程。这是在国务院层面首度提出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在此之前,上海自贸区方面曾透露,向商务部提交《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平行进口汽车试点的工作方案》已经获得回复。这也意味着,平行进口车合法化进程将会大幅提速。  

  与此同时,京沪两地的汽车交易市场纷纷与保险公司签约,以破解困扰着平行进口车市场多年的“三包”(包修、包换、包退)难题。

  点评:如今国务院明确提出加紧平行进口车试点,对于平行进口车商来说无疑是非常大的利好消息,这意味着普通车商可以绕过在华总代理商这个中间环节,直接从国外厂家或二级网点进口某些车型到国内销售,平行进口车一般会比4S店的车便宜。如果当真实行,且执行到位,该品牌汽车价格确实大概会下调15%到20%。

  NO.8 汽车电商火起 不再论资排辈

  相关链接:美银美林年会四大巨头激辩“汽车电商”

  电子商务是互联网一个非常老的话题,但是汽车电子商务却是一个正在越烧越热的焦点。虽然汽车电商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但是在短短的三四年的时间内,汽车电商已经发生到了全新的阶段。

  汽车电子商务开始由传统电子商务平台所引发,而后汽车门户网站、汽车垂直网站等纷纷开辟电商战场,而最新的动向则是汽车生产企业、汽车经销商纷纷主动出击,或与传统电商建立全产业链的合作,或建立以自己为核心的电商交易平台。在电商加入后,卖车这门“老生意”开始变了。11月12日,各大汽车电商平台纷纷亮出了自己的“双十一”战果。天猫汽车拿到的整车订单有5.07万辆,同比增长近500%;汽车之家获得订单3.7万辆,同比增长超200%,获得订金总净额60.54亿元,其中全款销量为2488辆,全款销售额2.23亿元;易车网宣称的订购数更是高达53万辆;新人”我的车城“网也斩获不俗佳绩,成为汽车电商届的后起之秀。无疑,汽车电子商务已经进入到了全新的3.0时代。

  点评:《品牌管理办法》的修改以及中国针对汽车厂商反垄断的一系列行动,都在改变厂商与经销商的关系,拓网与上市新车不再能像过去一样刺激增长了,如何优化现有商业模式,已成为汽车厂商共同面临的问题。对于传统汽车厂商该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一位业内人士的总结是,“理解电商本质——增量和效率,管理好经销商,实现线上线下统一行动,追求更好的客户体验”。

  NO.9 汽车经销商品牌销售备案叫停

  相关链接:取消备案难改师徒关系

  8月1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关于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的公告》。自今年10月1日起,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之后,从事汽车品牌销售的汽车经销商(含总经销商),其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统一登记为“汽车销售”;已将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登记为“××品牌汽车销售”的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可以申请变更登记为“汽车销售”。此举为打破汽车厂家长久以来垄断经营的江湖地位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对于经销商来说,结果如何,还需拭目以待。

  点评:此次工商总局的公告可以看作是打破垄断的一个起点。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市场机制的回归,宏观把控的减少,品牌垄断的打破无疑令人兴奋,虽然在短期之内品牌把控依然强势,但是至少从法律法规上,已经打破了原有的平衡。

  NO.10 比亚迪、吉利股票暴跌,北汽整体上市首日跌停

  相关链接:比亚迪官方澄清爆仓传闻 巴菲特持股未变

  12月19日,A股市场的比亚迪及港股市场的比亚迪股份(01211)原本开盘后均表现平稳。然而,大约在14时左右,比亚迪股份突然大幅下挫,随之波及A股的比亚迪。其中,比亚迪股份最大跌幅逾46%,尾盘有所回升,最终报收于25.05港元/股,跌幅为28.84%;A股比亚迪在持续下跌后,最终躺在了跌停板上。一时之间,投资者人心惶惶,关于比亚迪股价此次暴跌的传言四起。

  无独有偶,同为自主品牌的吉利汽车在12月17日下跌了16.99%,一周股价累计下跌了22.88%。吉利汽车方面称,吉利汽车2014年度的净利预期将下降约50%。造成净利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吉利汽车2014年前11个月的销量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6%;另一方面是,吉利汽车在俄罗斯的附属公司在2014年第四季度期间因俄罗斯卢布突然大幅贬值造成外汇汇兑亏损。

  北汽股份12月19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成为港交所规模第二大的汽车制造商。整个交易日,北京汽车最高成交价8.98港元,收盘时为8.85港元,较发行价下跌0.56%。

  点评:卢布暴跌对自主车企的长期影响十分有限,车企面对汇率变动可以通过调整出口价格或外汇套期保值等方法来应对,但短期的影响十分显著,虽然在汇兑未实际发生前公司并未有实际损失,但当期的财务报表尤其是利润数据会显著下降,这也显著冲击了车企的股价。

  NO.11 汽车界反腐风暴再扩大 多名高管涉案

  相关链接:一汽大众高管被调查

  国务院国资委纪委12月19日下午发布消息: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批准,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助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党委常委任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这是继一汽集团之后,又一中央直属国有特大型汽车生产企业卷入反腐风暴中。

  无独有偶,任勇的情况与一汽集团多名被查的汽车高管情况有些类似。此前,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的一汽集团原副总经理安德武、一汽-大众原副总经理兼销售公司总经理李武以及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副总经理周纯,都曾握有集团旗下合资公司的销售等大权。有分析师指出,汽车行业尤其车企巨头在销售、公关以及广告等部门因涉及到庞大的利益,往往容易滋生腐败等问题。任勇被调查,也昭示着汽车行业反腐风暴范围的扩大。

  点评:一张“反腐网”,网住了多少曾经挥斥方遒的车企“大将”。在这张反腐大网下,即便是“退位”了,也难逃审判。而要打破汽车市场的垄断,根本上说还是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开放和自由,一个特权难以横行、腐败难以滋生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