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豪华车品牌迅速做出了反应。7月25日,捷豹路虎中国率先宣布对旗下三款车型价格下调,平均降幅达20万元,并且明确表示此轮调价是对发改委价监局有关汽车行业反垄断调查的回应;次日,一汽-大众奥迪也宣布将主动下调国产车型原装备件价格,奥迪A6L今后零整比将从411%降至291%,但奥迪和此前下调售后价格的奔驰都没有明确表示调价与反垄断有关。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大部分汽车企业对接受反垄断调查的相关细节讳莫如深,但几大品牌在整车、售后和配件价格一系列的调价举动,难免让人与发改委价监局启动汽车行业价格反垄断调查联系起来。
V讯网记者了解到,发改委对汽车行业的反垄断调查始于2013年8月,并要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全面配合,这在当时令坊间认为,汽车已经成为继电子制造业、酒业、乳业、黄金饰品业后,发改委即将开出的“第五张价格反垄断罚单”行业。
不过与其他行业相比,由于过往的产业政策影响,造成舆论对汽车行业反垄断调查形成了一系列理解偏差,对此V讯网通过采访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商管理总局、法律界人士、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等相关单位,结合相关资料和数据分析,通过梳理汽车反垄断的各项环节,来试图消除舆论对汽车反垄断以及《汽车品牌管理办法》与《反垄断法》之间理解错漏,并对此次汽车行业反垄断调查公布时间与惩罚细则进行深入采访,还原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号角吹响?
如果时间倒退到去年,人们绝不会想到汽车会成为价格反垄断的重点调查对象,即使是3个月前,这一消息的真实度也值得怀疑,但随着车企接连被“约谈”,价格纷纷下调的现实下,汽车反垄断正变得越发真实。
2013年8月15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人士对外透露,发改委正式对汽车行业启动价格反垄断调查,并要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配合调查。几乎在同一时刻,国家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也公开表示,发改委反垄断调查的下一个目标会跟老百姓密切相关。石油、电信、汽车,银行都在调查视野之内。至此汽车行业反垄断调查开始进入舆论关注中。
在静默几乎一年后,2014年3月,许昆林及其带领的反垄断执法团队就与价格有关的反垄断问题为北京律协100多名律师进行专题培训,其中汽车价格反垄断成为许昆林当时举例最多的行业。
“在当时我们已经意识到汽车可能在今年会接受发改委价格反垄断调查,而且不只是停留在纸面和口号中”,参加了这场专题培训的反垄断法律专家、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魏士禀向记者回忆,“因为许局长说得很清晰,从如何调查到约谈再到惩罚,程序讲得很清晰,这说明相关部门已经开始了这项工作。”
而后发生的事情开始逐步印证魏士禀的猜测。在许昆林对汽车价格反垄断发声后的一个月,也就是2014年4月,中国汽车维修协会披露的18种常见车型的“零整比”(车辆全部零配件的价格之和与整车售价的比值),其中北京奔驰C级W204车型,“零整比”系数高达1273%,意味着在中国更换这辆车所有配件的花费可购买12辆新车。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久之后,多家国内车企的相关负责人先后到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接受了反垄断调查与“约谈”。执法机关确认一些车企存在横向限制、纵向限制以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涉嫌垄断行为,并传出相关处罚结果或将出台、反垄断调查进入落地阶段的声音。
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倪恺在当时公开证实,国家发改委确实与该公司进行了谈话。尽管未透露约谈内容,不过种种迹象显示,约谈应与汽车价格反垄断调查有关。
果不其然,在发改委约谈之后,奔驰官方宣布从7月1日开始,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有限公司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出奔驰的售后服务产品,汽车保养费用降幅高达30%—50%,记者注意到,这是奔驰首次以官方的姿态宣布下调售后保养价格。
正当人们认为政府部门此次只是“杀一儆百”持观望态度时,捷豹路虎中国与一汽-大众奥迪也相继宣布下调整车售价与零配件价格。
V讯网记者了解到,捷豹路虎中国官方宣布,自2014年8月1日起,其旗下在售的路虎揽胜加长版5.0V8、路虎揽胜运动版5.0V8以及捷豹F-TYPE敞篷版全系车型进行厂商指导价的下调,这几款车型的厂商指导价平均下调了20万元,其中路虎揽胜运动版5.0V8降价16.2万元,降幅8.18%。据此,捷豹路虎中国成为首家主动降价,以回应反垄断执法部门调查的车企。
次日,一汽-大众奥迪也宣布,将主动下调国产车型原装备件价格,例如奥迪A6L车型,今后零整比将从41.1%降至291%。
2014-07-30 出处:王鑫 [原创] 责编:王思
多家豪华车品牌迅速做出了反应。7月25日,捷豹路虎中国率先宣布对旗下三款车型价格下调,平均降幅达20万元,并且明确表示此轮调价是对发改委价监局有关汽车行业反垄断调查的回应;次日,一汽-大众奥迪也宣布将主动下调国产车型原装备件价格,奥迪A6L今后零整比将从411%降至291%,但奥迪和此前下调售后价格的奔驰都没有明确表示调价与反垄断有关。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大部分汽车企业对接受反垄断调查的相关细节讳莫如深,但几大品牌在整车、售后和配件价格一系列的调价举动,难免让人与发改委价监局启动汽车行业价格反垄断调查联系起来。
V讯网记者了解到,发改委对汽车行业的反垄断调查始于2013年8月,并要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全面配合,这在当时令坊间认为,汽车已经成为继电子制造业、酒业、乳业、黄金饰品业后,发改委即将开出的“第五张价格反垄断罚单”行业。
不过与其他行业相比,由于过往的产业政策影响,造成舆论对汽车行业反垄断调查形成了一系列理解偏差,对此V讯网通过采访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商管理总局、法律界人士、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等相关单位,结合相关资料和数据分析,通过梳理汽车反垄断的各项环节,来试图消除舆论对汽车反垄断以及《汽车品牌管理办法》与《反垄断法》之间理解错漏,并对此次汽车行业反垄断调查公布时间与惩罚细则进行深入采访,还原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号角吹响?
如果时间倒退到去年,人们绝不会想到汽车会成为价格反垄断的重点调查对象,即使是3个月前,这一消息的真实度也值得怀疑,但随着车企接连被“约谈”,价格纷纷下调的现实下,汽车反垄断正变得越发真实。
2013年8月15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人士对外透露,发改委正式对汽车行业启动价格反垄断调查,并要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配合调查。几乎在同一时刻,国家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也公开表示,发改委反垄断调查的下一个目标会跟老百姓密切相关。石油、电信、汽车,银行都在调查视野之内。至此汽车行业反垄断调查开始进入舆论关注中。
在静默几乎一年后,2014年3月,许昆林及其带领的反垄断执法团队就与价格有关的反垄断问题为北京律协100多名律师进行专题培训,其中汽车价格反垄断成为许昆林当时举例最多的行业。
“在当时我们已经意识到汽车可能在今年会接受发改委价格反垄断调查,而且不只是停留在纸面和口号中”,参加了这场专题培训的反垄断法律专家、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魏士禀向记者回忆,“因为许局长说得很清晰,从如何调查到约谈再到惩罚,程序讲得很清晰,这说明相关部门已经开始了这项工作。”
而后发生的事情开始逐步印证魏士禀的猜测。在许昆林对汽车价格反垄断发声后的一个月,也就是2014年4月,中国汽车维修协会披露的18种常见车型的“零整比”(车辆全部零配件的价格之和与整车售价的比值),其中北京奔驰C级W204车型,“零整比”系数高达1273%,意味着在中国更换这辆车所有配件的花费可购买12辆新车。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久之后,多家国内车企的相关负责人先后到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接受了反垄断调查与“约谈”。执法机关确认一些车企存在横向限制、纵向限制以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涉嫌垄断行为,并传出相关处罚结果或将出台、反垄断调查进入落地阶段的声音。
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倪恺在当时公开证实,国家发改委确实与该公司进行了谈话。尽管未透露约谈内容,不过种种迹象显示,约谈应与汽车价格反垄断调查有关。
果不其然,在发改委约谈之后,奔驰官方宣布从7月1日开始,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有限公司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出奔驰的售后服务产品,汽车保养费用降幅高达30%—50%,记者注意到,这是奔驰首次以官方的姿态宣布下调售后保养价格。
正当人们认为政府部门此次只是“杀一儆百”持观望态度时,捷豹路虎中国与一汽-大众奥迪也相继宣布下调整车售价与零配件价格。
V讯网记者了解到,捷豹路虎中国官方宣布,自2014年8月1日起,其旗下在售的路虎揽胜加长版5.0V8、路虎揽胜运动版5.0V8以及捷豹F-TYPE敞篷版全系车型进行厂商指导价的下调,这几款车型的厂商指导价平均下调了20万元,其中路虎揽胜运动版5.0V8降价16.2万元,降幅8.18%。据此,捷豹路虎中国成为首家主动降价,以回应反垄断执法部门调查的车企。
次日,一汽-大众奥迪也宣布,将主动下调国产车型原装备件价格,例如奥迪A6L车型,今后零整比将从41.1%降至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