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言论 > 正文

郑州日产拿老奇骏作什么用?

2014-06-04 11:15出处:孙晓红 [原创]责编:王思
  [V讯网 言论]日前,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振甫,发布了东风风度品牌规划及中期事业计划。在这份计划中,郑州日产计划在2015—2017年推出五款新车型。其中,东风风度品牌三款车型将分别为城市跨界型SUV、MPV和CDV。

  作为郑州日产旗下的自主品牌,去年上海车展期间正式更名的东风风度,也是东风汽车公司大自主战略构架中,与东风风神、东风风行并行的三大子品牌之一。据郭振甫透露,未来的东风风度品牌,将每年投放一款新车。

  似乎是为了印证东风风度的这一产品计划,有媒体发出消息说,之前被传可能换标启辰的老款奇骏车型,将会划入东风风度品牌旗下。相关的报道显示,通过测试车的谍照对比,车身整体造型与老款奇骏非常相似,车身的侧面几乎没有任何改动,内饰也与老款奇骏如出一辙。不过,前进气格栅及尾部侧面做了大量伪装,方向盘上的车标也进行了遮挡,而这被认为是将来会有变化的地方。

  目前,这一消息尚未得到官方的确认,想来也可能根本就不会得到确认,只有等到东风风度的SUV有朝一日推出后,到底是老款奇骏改款换标,还是真正意义上的自行研发,就会真相大白了。

  倒是有必要给郑州日产提个醒,如果真如传言所说的那样,要把老款奇骏纳入风度麾下,研发环节固然可以省了不少的事,却未必就能把它拉扯好。

  最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老奇骏的设计风格,与目前消费市场对城市SUV的审美,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这点也似乎不用多说,老奇骏硬朗的外型,确实很阳刚很个性,却与人们对汽车产品时尚化的追求格格不入,在东风日产旗下时,就无奈地沦为了有人叫好却从不叫座的小众车型。而东风日产的新奇骏,3月上市后就迅速走红,4月就大卖近万台,直接抢进了SUV销量TOP10,与其主流的城市SUV设计肯定有着很大的关系。

  并非质疑郑州日产的营销能力,但东风日产可以说是想尽了方法,都没能捧红老奇骏,那么,郑州日产如果真的要换标推出老奇骏,又拿什么手法让老奇骏满血复活?

  降价吗?倒也是个法子。毕竟,老奇骏在它的东风日产时代,起步价就在20万元以上,而同为日系并热销的CR-V、RAV4,则在20万元以下有车型投放。老奇骏的价格策略曾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但如果风度强推老奇骏,定价高了,又将重蹈之前的覆辙,价格太低了,会不会掉入自杀式营销的魔咒之中?

  不过,郑州日产似乎打定主意要走硬汉SUV的路子,去年就参与了一场号称中国达喀尔的越野赛事。之前也数度参与一些赛事。郑州日产自己认为效果很好,只是,其效果始终没有多少反映到销量上。2014年2,3,4月,作为数次参赛的主角帕拉丁,其销量分别为162,283,339辆,1-4月共销1000辆,同比下降28.92%。NV200略有争气的表现,1-4月共销0.77万辆,同比增长23.25%。而风度品牌下,也就微车帅客表现最好,4月同比也是下降了0.84%,1到4月同比增长22.86%,1到4月奥丁同比下降58.33%,御轩下降19.35%。

  而2013年郑州日产旗下全部产品总销量为5.53万辆。

  郑州日产的总体销量,在中国车市2000万一年的销量里,实在难说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如果没有参与赛事的拉动,其销量不是更惨?那既然如此,就充分说明硬派SUV在中国至少眼前是不受欢迎的。但是不知郑州日产把硬派的老奇骏拿来作什么用?

  郑州日产的期望是将风度品牌打造好,以期创造更好的销量。但是,在城市SUV大行其道的今天,把老奇骏拿来,背其道而行之,可有多少胜算把握?其二,就算要打造风度品牌,也不必如此急功近利,拿东风日产玩不转的老车型算作自己的自主产品,骗自己?

  东风大自主,由于东风集团旗下合资品牌众多,所以,总是可以拿到一些合资车企里淘汰下的车型。这要看具体怎么运作,如果自己研发改进到位,市场调研充分,营销得力,是可以缩短自主成长的漫长之路的。但是,东风大自主似乎表现得并不如人愿。

  很希望传得有鼻子有眼的曝料是条假消息,更希望郑州日产或者说是东风风度,能够基于市场需求,打造出被消费者认可的产品来。或许,在这方面,长城、长安等自主车企在SUV领域的实践与经验,更值得东风风度借鉴。踏踏实实地做好研发,也许过程要长些,走得会慢些,但也无须拿来老奇骏,再去碰市场的硬钉子。

  但或者,郑州日产认清了老奇骏的调性,只求做好这个小众市场,倒也是一个好办法。只是,一定要想清楚了,不要希望这个改个LOGO的奇骏能上多大的量。如果想要在SUV上有所作为,还是有别的跑量的车型吧。郑州日产也说了,以后要一年推一款车,那么,希望以后推的车能有良好的调研,能有个良好的营销吧。

  说到底,路要靠自己走。

  像这种,把合资企业里卖不好的车型或者淘汰车型,拿来包装一下,换个LOGO就说是自主品牌车型的事例,已经不少。业界也屡有看法和议论。但是,这些企业似乎并不为动,乐此不疲。也不知道是为了应付国家政策,还是真的为了能得到利润?抑或是想让自主品牌真的有所发展?

  这里有个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矛盾。有一款适合跑量的车,配以良好的营销,至少车型能有利润,能有活下去的力量。但是,似乎那些合资自主的产品没有几款卖得好的,倒是一些真正的自主品牌却在放量增长。也许,是该把眼光放长远些,把长期利益放在更重的位置,而不是希望拿来人家的一两款车型,自己就能翻了身。
责任编辑:王思 

郑州日产拿老奇骏作什么用?

2014-06-04 出处:孙晓红 [原创] 责编:王思

  [V讯网 言论]日前,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振甫,发布了东风风度品牌规划及中期事业计划。在这份计划中,郑州日产计划在2015—2017年推出五款新车型。其中,东风风度品牌三款车型将分别为城市跨界型SUV、MPV和CDV。

  作为郑州日产旗下的自主品牌,去年上海车展期间正式更名的东风风度,也是东风汽车公司大自主战略构架中,与东风风神、东风风行并行的三大子品牌之一。据郭振甫透露,未来的东风风度品牌,将每年投放一款新车。

  似乎是为了印证东风风度的这一产品计划,有媒体发出消息说,之前被传可能换标启辰的老款奇骏车型,将会划入东风风度品牌旗下。相关的报道显示,通过测试车的谍照对比,车身整体造型与老款奇骏非常相似,车身的侧面几乎没有任何改动,内饰也与老款奇骏如出一辙。不过,前进气格栅及尾部侧面做了大量伪装,方向盘上的车标也进行了遮挡,而这被认为是将来会有变化的地方。

  目前,这一消息尚未得到官方的确认,想来也可能根本就不会得到确认,只有等到东风风度的SUV有朝一日推出后,到底是老款奇骏改款换标,还是真正意义上的自行研发,就会真相大白了。

  倒是有必要给郑州日产提个醒,如果真如传言所说的那样,要把老款奇骏纳入风度麾下,研发环节固然可以省了不少的事,却未必就能把它拉扯好。

  最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老奇骏的设计风格,与目前消费市场对城市SUV的审美,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这点也似乎不用多说,老奇骏硬朗的外型,确实很阳刚很个性,却与人们对汽车产品时尚化的追求格格不入,在东风日产旗下时,就无奈地沦为了有人叫好却从不叫座的小众车型。而东风日产的新奇骏,3月上市后就迅速走红,4月就大卖近万台,直接抢进了SUV销量TOP10,与其主流的城市SUV设计肯定有着很大的关系。

  并非质疑郑州日产的营销能力,但东风日产可以说是想尽了方法,都没能捧红老奇骏,那么,郑州日产如果真的要换标推出老奇骏,又拿什么手法让老奇骏满血复活?

  降价吗?倒也是个法子。毕竟,老奇骏在它的东风日产时代,起步价就在20万元以上,而同为日系并热销的CR-V、RAV4,则在20万元以下有车型投放。老奇骏的价格策略曾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但如果风度强推老奇骏,定价高了,又将重蹈之前的覆辙,价格太低了,会不会掉入自杀式营销的魔咒之中?

  不过,郑州日产似乎打定主意要走硬汉SUV的路子,去年就参与了一场号称中国达喀尔的越野赛事。之前也数度参与一些赛事。郑州日产自己认为效果很好,只是,其效果始终没有多少反映到销量上。2014年2,3,4月,作为数次参赛的主角帕拉丁,其销量分别为162,283,339辆,1-4月共销1000辆,同比下降28.92%。NV200略有争气的表现,1-4月共销0.77万辆,同比增长23.25%。而风度品牌下,也就微车帅客表现最好,4月同比也是下降了0.84%,1到4月同比增长22.86%,1到4月奥丁同比下降58.33%,御轩下降19.35%。

  而2013年郑州日产旗下全部产品总销量为5.53万辆。

  郑州日产的总体销量,在中国车市2000万一年的销量里,实在难说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如果没有参与赛事的拉动,其销量不是更惨?那既然如此,就充分说明硬派SUV在中国至少眼前是不受欢迎的。但是不知郑州日产把硬派的老奇骏拿来作什么用?

  郑州日产的期望是将风度品牌打造好,以期创造更好的销量。但是,在城市SUV大行其道的今天,把老奇骏拿来,背其道而行之,可有多少胜算把握?其二,就算要打造风度品牌,也不必如此急功近利,拿东风日产玩不转的老车型算作自己的自主产品,骗自己?

  东风大自主,由于东风集团旗下合资品牌众多,所以,总是可以拿到一些合资车企里淘汰下的车型。这要看具体怎么运作,如果自己研发改进到位,市场调研充分,营销得力,是可以缩短自主成长的漫长之路的。但是,东风大自主似乎表现得并不如人愿。

  很希望传得有鼻子有眼的曝料是条假消息,更希望郑州日产或者说是东风风度,能够基于市场需求,打造出被消费者认可的产品来。或许,在这方面,长城、长安等自主车企在SUV领域的实践与经验,更值得东风风度借鉴。踏踏实实地做好研发,也许过程要长些,走得会慢些,但也无须拿来老奇骏,再去碰市场的硬钉子。

  但或者,郑州日产认清了老奇骏的调性,只求做好这个小众市场,倒也是一个好办法。只是,一定要想清楚了,不要希望这个改个LOGO的奇骏能上多大的量。如果想要在SUV上有所作为,还是有别的跑量的车型吧。郑州日产也说了,以后要一年推一款车,那么,希望以后推的车能有良好的调研,能有个良好的营销吧。

  说到底,路要靠自己走。

  像这种,把合资企业里卖不好的车型或者淘汰车型,拿来包装一下,换个LOGO就说是自主品牌车型的事例,已经不少。业界也屡有看法和议论。但是,这些企业似乎并不为动,乐此不疲。也不知道是为了应付国家政策,还是真的为了能得到利润?抑或是想让自主品牌真的有所发展?

  这里有个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矛盾。有一款适合跑量的车,配以良好的营销,至少车型能有利润,能有活下去的力量。但是,似乎那些合资自主的产品没有几款卖得好的,倒是一些真正的自主品牌却在放量增长。也许,是该把眼光放长远些,把长期利益放在更重的位置,而不是希望拿来人家的一两款车型,自己就能翻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