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治堵防污”战,还需要大量绿色环保新能源汽车的参与。
新能源汽车是治疗“传统汽车病”的有效良方,但遗憾的是,由于目前其数量非常有限,其疗效还未显现。
中汽协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791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1375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1416辆。而201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7642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4604辆、插电式混合动力3038辆。虽然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同比增长幅度较大(37.9%),但是距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所提出的“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2020年超500万辆”的规划目标还很遥远。
要突破“热政策冷市场”的僵局,就需要首先依靠动力电池技术的进步,大幅降低车辆的购置成本。在现阶段,一辆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常常是普通车型的数倍,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去年国家财政部公布拟支持电池隔膜等核心项目,有望改变昔日政府补贴“重整车、轻电池”的不足,这必将带来国内锂电池产业的发展新气象,从而为实现规模化生产、显著降低制造成本提供前提条件。
其次是,需要大力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要使新能源汽车加速进入家庭,仅仅凭借“地方财政补贴和中央财政补贴形成合力”、“限行限购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网开一面”还不够,还得创造条件让新能源汽车使用起来尽可能像传统汽车一样方便。
但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广泛敷设,绝非一日之功。在私人市场还远远谈不上实质性“破冰”之时,不妨继续大力推广新能源车型打造绿色低碳的公共交通体系。公交车行驶频繁、使用强度高,且比较容易建立起集中充换电的配套设施,新能源化的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一些城市,充电桩闲置成摆设、新能源汽车难进寻常百姓家,在一定程度上,是地方保护主义恶果的显现。因为居民想买的新能源车型无法进入当地市场,而当地补贴的车型又不太对他们的胃口。为了破除在新能源汽车推广领域的地方保护主义,笔者认为,应当规定,新能源汽车地方财政补贴的对象,须包括国家工信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进入《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的所有车型,以此来抑制地方政府为本地企业量身定制“小灶”政策的冲动,避免再次出现“中央财政补贴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而有的地方财政补贴却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剔除在外”的咄咄怪象。如此一来,可以增加潜在消费者选择新能源车型的余地,激发其购买意愿。对于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也是一个良性的促进——依靠市场之手来公平公正的调节、重现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
有理由相信,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的倒逼,地方保护主义将愈来愈没有存在的必要,新能源汽车将挂“加速挡”,迎来逐渐驶向市场化的转机。
缓解道路拥堵,除了扩建道路、增加停车位以及启用智能化信号系统之外,倡导文明出行,强化交通管理提高现有道路的行驶安全和使用效率也非常必要。
2014-03-06 出处:张少华 [原创] 责编:赵颖
打响“治堵防污”战,还需要大量绿色环保新能源汽车的参与。
新能源汽车是治疗“传统汽车病”的有效良方,但遗憾的是,由于目前其数量非常有限,其疗效还未显现。
中汽协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791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1375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1416辆。而201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7642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4604辆、插电式混合动力3038辆。虽然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同比增长幅度较大(37.9%),但是距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所提出的“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2020年超500万辆”的规划目标还很遥远。
要突破“热政策冷市场”的僵局,就需要首先依靠动力电池技术的进步,大幅降低车辆的购置成本。在现阶段,一辆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常常是普通车型的数倍,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去年国家财政部公布拟支持电池隔膜等核心项目,有望改变昔日政府补贴“重整车、轻电池”的不足,这必将带来国内锂电池产业的发展新气象,从而为实现规模化生产、显著降低制造成本提供前提条件。
其次是,需要大力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要使新能源汽车加速进入家庭,仅仅凭借“地方财政补贴和中央财政补贴形成合力”、“限行限购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网开一面”还不够,还得创造条件让新能源汽车使用起来尽可能像传统汽车一样方便。
但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广泛敷设,绝非一日之功。在私人市场还远远谈不上实质性“破冰”之时,不妨继续大力推广新能源车型打造绿色低碳的公共交通体系。公交车行驶频繁、使用强度高,且比较容易建立起集中充换电的配套设施,新能源化的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一些城市,充电桩闲置成摆设、新能源汽车难进寻常百姓家,在一定程度上,是地方保护主义恶果的显现。因为居民想买的新能源车型无法进入当地市场,而当地补贴的车型又不太对他们的胃口。为了破除在新能源汽车推广领域的地方保护主义,笔者认为,应当规定,新能源汽车地方财政补贴的对象,须包括国家工信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进入《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的所有车型,以此来抑制地方政府为本地企业量身定制“小灶”政策的冲动,避免再次出现“中央财政补贴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而有的地方财政补贴却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剔除在外”的咄咄怪象。如此一来,可以增加潜在消费者选择新能源车型的余地,激发其购买意愿。对于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也是一个良性的促进——依靠市场之手来公平公正的调节、重现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
有理由相信,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的倒逼,地方保护主义将愈来愈没有存在的必要,新能源汽车将挂“加速挡”,迎来逐渐驶向市场化的转机。
缓解道路拥堵,除了扩建道路、增加停车位以及启用智能化信号系统之外,倡导文明出行,强化交通管理提高现有道路的行驶安全和使用效率也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