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访谈 > 正文

程远对话张丕杰:环境价值链良好运转是核心

2015-06-23 08:51出处:V讯网 [原创]责编:田大鹏

  作为中国最早合资车企之一,一汽-大众给外界的印象是多元化的:有人说他是共和国乘用车发展的带动者、有人说他具有德国大众原汁原味的品质、还有人说一汽-大众是一家只对外公布销量数据的神秘企业。

  这些评价都对,但似乎都不全面。外界对一汽-大众的观察和评价依据的大多是数据和舆论碎片化的信息进行的粘连性分析,6月17日,在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吴迎秋及寰球汽车高级副总裁、v讯网总编辑程远的带领下,寰球汽车新闻报道组走进一汽-大众长春基地。此次寰球汽车新闻报道组走进一汽-大众,就是希望通过全方面的采访各领域人士,深入一汽-大众长春基地各个车间,尝试向外界全方位、多角度的呈现出一个真实的一汽-大众。

  从人力资源AC测评体系到培训中心的技术培训体系和管理培训体系、从技术开发部车辆安全中心到质量基本技能培训基地、从总装车间到焊装车间、从质量保证部测量技术中心到材料技术中心,每到一个部门,人们都在讲这项技术已经是在中国全面完成,每一部门不仅仅是为了将一辆车更快的投放市场,而是在掌握技术和研究产品质量战略上精益求精。

  一汽-大众董事、总经理张丕杰在与吴迎秋交流中表示:“一汽-大众的发展历经风雨,去年完成了175万挑战目标并实现累计产销1000万辆整车,成为当时国内用时最短实现这一目标的合资企业,这要感谢双方股东的正确决策和领导。去年我们提出了‘2020战略’,但没有更多的对外宣传,因为这不是对外做个样子,而是为企业内部制定的战略规划,落实到了每个部门、每个员工,这是一汽-大众成功的基础,制定具有先见性的战略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前行。”

  在采访中,张丕杰分别就一汽-大众销量问题、一汽-大众奥迪品牌1-5月份经营情况、合资股比调整、一汽-大众“2020战略”、一汽-大众未来战略发展等多个问题进行了详细回应。以下是寰球汽车记者整理出张总回答的几大内容核心,其中一些内容从未对外公布,对于外界进一步了解一汽-大众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谈一汽-大众奥迪品牌:评价一汽-大众奥迪品牌1-5月份的市场表现,基本是在及格以上。基于今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形势,一汽-大众双方股东希望奥迪在去年的销量基础上提高一个点,增长到33.8。目前奥迪的销售网络比较稳定,经销商老店虽然不像以前发展迅猛,但还是保持在稳定发展中,一些新的店面我们会及时提供必要支持,从经销商的层面去多思考。

  谈一汽-大众销量下滑:大家知道一汽-大众的优势是在细分市场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从去年3季度我们已经意识到细分市场份额的变化。往年一汽-大众的年度关键词都是诸如“攀登”、“进取”、“挑战”之类,但唯独2015年我们提出的是“夯实”,很多人在说去年我们保守了,其实我们已经看到了市场的变化,我们要利用这个机会提升体系能力。

  2015年1-5月份,三厢、两厢车细分市场份额大幅缩减,但一汽-大众在这一市场的占比和去年差不多,保持在12.6%左右,只是在快速增长的SUV市场我们还没有更多的产品进入。

  中国消费者求新求异的心理,使得SUV车型还会保持市场热度,一汽-大众双方股东也在商谈引进SUV产品事宜,预计在2017年会有落实。

  谈合资股比:中国汽车产业合资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的合资初衷是希望通过合资,形成技术积累、资金积累、人才积累,最终反哺自主体系,所有的中方在合资时都是这么想。第一阶段企业只要有收益,企业能否完成体系力不太重视。

  第二阶段就有了变化,一汽-大众在开始后一个25年合作时,首先要形成体系里的完整,比如在研发上我们和狼堡的分工上,希望将更多的研发拿到中国,这对股东双方都有好处,既符合中国消费者需要,又降低成本,所以一汽-大众近几年的研发中心建设比较多,如车辆安全中心、虚拟现实中心、造型中心、试制车间、零部件试验中心等。

  其实一汽-大众能够得到质量保证主要是拥有完备的质保体系,可以说第二阶段合资是具有深度和广度的,一定会朝着微笑曲线两端发展,最终形成深而广的研发体系。

  一汽-大众的合资问题是有历史性的。去年,中德总理高层互访,双方总理觉得合作非常不错,股东双方对一汽-大众的发展也非常有信心,为了长远发展可以尝试在股比上进行调整。但这9%的股比转让不可能协议转让,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衡量评估,双方觉得合适就达成一致。目前,正在进行资产评估工作,一切都有序进行。

  很多人说股比转让中方更没有话语权了,其实大家不了解合资车企的决策,决策不是按照股比衡量,而是由中外双方共同拍板决定的,不是大家想象的谁股比高谁就说了算。

  谈“2020战略”:可能大家在去年听到一汽-大众提出“2020战略”,但现在听不到了,其实我们一直在提,只不过我们不是做给外面看的,是对企业各部门下达的指标。“2020战略”是由七大支柱下的30个重点模块组成,我们要的是到2020年出现展露成果,而不只是做给外界看的一个宣传战略构思。

  谈弯道超车:企业发展没有捷径,弯道超车也需要技术、战略支撑,而且弯道不是只有你走、别人不走,所以汽车企业发展急不得。

  谈何为一汽-大众环境价值链: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判断不能只以自我为中心,应该以整个价值链健康发展为中心,我们不能只考虑主机厂,还要看一看合作伙伴,比如经销商、供应商,不能让他们承担太多的压力,不能因为市场严峻就过多地给经销商增加压力,我们需要在整个价值链运营不错的情况下制定或调整目标。在大的层面,今年一汽-大众不会做调整,但在销量上可能会调整一下,做到“跳一跳够得着”。

  谈新能源汽车规划:未来一汽-大众将投放6款新能源汽车产品,我们做新能源汽车的目的不是为了降低平均油耗,从车企平均油耗测算,以现有技术一汽-大众产品平均油耗在2020年达到国家标准是非常容易的。做新能源汽车是为了将来的战略做准备。

  谈战略坚持:战略一定要坚持,有些合资企业没有成功就在于没有坚持好既定战略,总是随着一些眼前困难而变化,遇到困难就改变,看到其他企业发展好就跟风,最终导致自身发展失去了方向。

  谈合资自主:不远的将来一汽-大众将会在双方股东的共同推进下在合资自主领域展开更深化的合作。

    更多精彩内容,请期待V讯网下一期《程远会客厅》。

 

责任编辑:田大鹏 
V讯网

程远对话张丕杰:环境价值链良好运转是核心

2015-06-23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田大鹏

  作为中国最早合资车企之一,一汽-大众给外界的印象是多元化的:有人说他是共和国乘用车发展的带动者、有人说他具有德国大众原汁原味的品质、还有人说一汽-大众是一家只对外公布销量数据的神秘企业。

  这些评价都对,但似乎都不全面。外界对一汽-大众的观察和评价依据的大多是数据和舆论碎片化的信息进行的粘连性分析,6月17日,在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吴迎秋及寰球汽车高级副总裁、v讯网总编辑程远的带领下,寰球汽车新闻报道组走进一汽-大众长春基地。此次寰球汽车新闻报道组走进一汽-大众,就是希望通过全方面的采访各领域人士,深入一汽-大众长春基地各个车间,尝试向外界全方位、多角度的呈现出一个真实的一汽-大众。

  从人力资源AC测评体系到培训中心的技术培训体系和管理培训体系、从技术开发部车辆安全中心到质量基本技能培训基地、从总装车间到焊装车间、从质量保证部测量技术中心到材料技术中心,每到一个部门,人们都在讲这项技术已经是在中国全面完成,每一部门不仅仅是为了将一辆车更快的投放市场,而是在掌握技术和研究产品质量战略上精益求精。

  一汽-大众董事、总经理张丕杰在与吴迎秋交流中表示:“一汽-大众的发展历经风雨,去年完成了175万挑战目标并实现累计产销1000万辆整车,成为当时国内用时最短实现这一目标的合资企业,这要感谢双方股东的正确决策和领导。去年我们提出了‘2020战略’,但没有更多的对外宣传,因为这不是对外做个样子,而是为企业内部制定的战略规划,落实到了每个部门、每个员工,这是一汽-大众成功的基础,制定具有先见性的战略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前行。”

  在采访中,张丕杰分别就一汽-大众销量问题、一汽-大众奥迪品牌1-5月份经营情况、合资股比调整、一汽-大众“2020战略”、一汽-大众未来战略发展等多个问题进行了详细回应。以下是寰球汽车记者整理出张总回答的几大内容核心,其中一些内容从未对外公布,对于外界进一步了解一汽-大众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谈一汽-大众奥迪品牌:评价一汽-大众奥迪品牌1-5月份的市场表现,基本是在及格以上。基于今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形势,一汽-大众双方股东希望奥迪在去年的销量基础上提高一个点,增长到33.8。目前奥迪的销售网络比较稳定,经销商老店虽然不像以前发展迅猛,但还是保持在稳定发展中,一些新的店面我们会及时提供必要支持,从经销商的层面去多思考。

  谈一汽-大众销量下滑:大家知道一汽-大众的优势是在细分市场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从去年3季度我们已经意识到细分市场份额的变化。往年一汽-大众的年度关键词都是诸如“攀登”、“进取”、“挑战”之类,但唯独2015年我们提出的是“夯实”,很多人在说去年我们保守了,其实我们已经看到了市场的变化,我们要利用这个机会提升体系能力。

  2015年1-5月份,三厢、两厢车细分市场份额大幅缩减,但一汽-大众在这一市场的占比和去年差不多,保持在12.6%左右,只是在快速增长的SUV市场我们还没有更多的产品进入。

  中国消费者求新求异的心理,使得SUV车型还会保持市场热度,一汽-大众双方股东也在商谈引进SUV产品事宜,预计在2017年会有落实。

  谈合资股比:中国汽车产业合资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的合资初衷是希望通过合资,形成技术积累、资金积累、人才积累,最终反哺自主体系,所有的中方在合资时都是这么想。第一阶段企业只要有收益,企业能否完成体系力不太重视。

  第二阶段就有了变化,一汽-大众在开始后一个25年合作时,首先要形成体系里的完整,比如在研发上我们和狼堡的分工上,希望将更多的研发拿到中国,这对股东双方都有好处,既符合中国消费者需要,又降低成本,所以一汽-大众近几年的研发中心建设比较多,如车辆安全中心、虚拟现实中心、造型中心、试制车间、零部件试验中心等。

  其实一汽-大众能够得到质量保证主要是拥有完备的质保体系,可以说第二阶段合资是具有深度和广度的,一定会朝着微笑曲线两端发展,最终形成深而广的研发体系。

  一汽-大众的合资问题是有历史性的。去年,中德总理高层互访,双方总理觉得合作非常不错,股东双方对一汽-大众的发展也非常有信心,为了长远发展可以尝试在股比上进行调整。但这9%的股比转让不可能协议转让,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衡量评估,双方觉得合适就达成一致。目前,正在进行资产评估工作,一切都有序进行。

  很多人说股比转让中方更没有话语权了,其实大家不了解合资车企的决策,决策不是按照股比衡量,而是由中外双方共同拍板决定的,不是大家想象的谁股比高谁就说了算。

  谈“2020战略”:可能大家在去年听到一汽-大众提出“2020战略”,但现在听不到了,其实我们一直在提,只不过我们不是做给外面看的,是对企业各部门下达的指标。“2020战略”是由七大支柱下的30个重点模块组成,我们要的是到2020年出现展露成果,而不只是做给外界看的一个宣传战略构思。

  谈弯道超车:企业发展没有捷径,弯道超车也需要技术、战略支撑,而且弯道不是只有你走、别人不走,所以汽车企业发展急不得。

  谈何为一汽-大众环境价值链: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判断不能只以自我为中心,应该以整个价值链健康发展为中心,我们不能只考虑主机厂,还要看一看合作伙伴,比如经销商、供应商,不能让他们承担太多的压力,不能因为市场严峻就过多地给经销商增加压力,我们需要在整个价值链运营不错的情况下制定或调整目标。在大的层面,今年一汽-大众不会做调整,但在销量上可能会调整一下,做到“跳一跳够得着”。

  谈新能源汽车规划:未来一汽-大众将投放6款新能源汽车产品,我们做新能源汽车的目的不是为了降低平均油耗,从车企平均油耗测算,以现有技术一汽-大众产品平均油耗在2020年达到国家标准是非常容易的。做新能源汽车是为了将来的战略做准备。

  谈战略坚持:战略一定要坚持,有些合资企业没有成功就在于没有坚持好既定战略,总是随着一些眼前困难而变化,遇到困难就改变,看到其他企业发展好就跟风,最终导致自身发展失去了方向。

  谈合资自主:不远的将来一汽-大众将会在双方股东的共同推进下在合资自主领域展开更深化的合作。

    更多精彩内容,请期待V讯网下一期《程远会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