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广州车展前夜,梅赛德斯-奔驰于广州举行了其全新子品牌——梅赛德斯-迈巴赫的全球首秀庆典,其首款车型梅赛德斯-迈巴赫S600也一同亮相现场。
在此期间,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唐仕凯与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倪恺两位奔驰在华最高层接受了媒体采访。在他们看来,奔驰不仅要做国际豪华品牌,更要在中国将奔驰元素做到极致,深入中国消费者的心中。对于2015年奔驰在中国的发展,两位均表示,将更加密切的融入中国当地的社会,使梅赛德斯-奔驰成为在中国更加成功的一个品牌。
对于2015年奔驰在中国的发展,两位高管用一个故事讲述奔驰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奔驰在全世界董事会只为中国市场单设了董事席位,开始人们可能认为这是一个象征性的举措,但是这样的举措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意味着整个戴姆勒集团董事会充分认识到了中国的重要性,在我们所有业务决策中,把中国市场、中国客户、以及中国的重要性都放在了我们的决策考虑和决策流程中心,也就是说我在公司总部、在董事会中的同事都不断的在问我,你们在中国需要什么,我们来支持。
奔驰广州车展高层合影
V讯网:奔驰今年形势很好,在市场增长放缓的环境下依然逆势而上,请问主要原因是什么?
唐仕凯:在我们开始工作的第一阶段,我们曾和诸位坐下来,把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工作的轻重缓急、过去工作中的缺陷、以及所面临的关键挑战一一做了梳理。接下来,我们以按部就班的方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首先,我们建立了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确定了一个正确的销售公司框架。然后我们着手进一步扩大经销商网络,不断增加引入中国的产品数量,也进一步扩大了国产化的产品阵容,并不断扩大在中国的产能。同时,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的金融服务的支持也加大了力度,通过上述这六大措施,我们今年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势头,我们也在进一步加大落实这六大措施的力度。接下来我们期待着更大的成功。
我想再补充一点,有这样一个正确道路的开始,戴姆勒董事会也功不可没,在全世界董事会只为中国市场单设了董事席位,开始人们可能认为这是一个象征性的举措,但是这样的举措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意味着整个戴姆勒集团董事会充分认识到了中国的重要性,在我们所有业务决策中,把中国市场、中国客户、以及中国的重要性都放在了我们的决策考虑和决策流程中心,也就是说我在公司总部、在董事会中的同事都不断的在问我,你们在中国需要什么,我们来支持。
倪恺:我知道大家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我再简单讲一讲,我认为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并不是在逆势增长,因为中国整个车市还是非常强劲,虽然有一些评论人士说中国的车市可能面临着危机,包括经济减速带来了影响,商务部最近也在考虑出台措施,还包括限行措施,都会给车市带来方方面面的影响和压力。虽然有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们仍然不需要对于中国的车市抱有太多悲观的情绪,乘用车市场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增长,特别是高端豪华车的细分市场保持着更加强劲的增长。今年迄今为止(前10个月)我们取得了非常好的增长势头,取得同比近30%的增长。虽然有了这样一个很好的势头,接下来我们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2014年对于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仍然是一个转折之年,去年我们推出了全新S级轿车,今年推出了全新长轴距C级车,在不久前相继推出了GLA SUV,还有年初的CLA,我们会继续把这个强有力的势头保持下去。我们不是逆势增长,而是我们增长的速度超过了市场平均增速,我们对于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进一步增长的潜力还是充满了信心,也期待着在接下来几年中拿出更多更好的成绩。
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唐仕凯
V讯网:你们准备在2020年夺回全球第一的位置,在中国你们曾经提出过某一时间要超过宝马,但是这个承诺显然没有实现。现在经过一年的调整之后,你们是不是有了新的目标,比如什么时候在中国要超越宝马?还有,关于迈巴赫,在奔驰的4S店里你们如何让客户感受至尊的感觉?你们的竞争对手,比如宾利和劳斯莱斯,他们均为独立的店。奔驰是准备做一个店中店,还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店?
唐仕凯: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然后请倪恺接着介绍。从奔驰全球的角度来讲,我们确实有2020年重新夺回全球第一的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中国市场会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中国市场我们何时成为第一,我们现在还没有一个非常具体的日期。毫无疑问,明年我们计划在中国的销售突破30万台,并且今后在此基础上取得更大的销量。如果把我们的业绩和我们最大的德国竞品做一个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在美国的销售业绩要强大得多,要想成为全球第一,当然我们需要在中国赶上我们的竞争对手,最理想的情况是能够超越我们的竞争对手,但是考虑到全球市场,将来也会有这样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梅赛德斯-奔驰在尚未取得中国市场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就已经重回全球第一的位置。目前我们把注意力先集中在2015年,大家也说了2014年我们有了一个很好的势头,2015年我们会有更好的表现。
倪恺:下面我来回答一下你的第二个问题,梅赛德斯-迈巴赫是整个梅赛德斯-奔驰旗下的一个子品牌,它的定位要高于现在的S级。在经销商策略上我们会采取一种有选择投放的策略,也就是说绝不可能现有的梅赛德斯-奔驰的经销商都能够有资格来展示和销售梅赛德斯-迈巴赫。我们现在已经和有50家经销商达成了一个协议,会在30个城市中的网点投放梅赛德斯-迈巴赫,也就是说我们选中的这一批经销商他们具备能够展示和销售像梅赛德斯-迈巴赫这样的产品,他们有相应的经验和市场客户群。梅赛德斯-迈巴赫相对于尊享性已经非常之高的S级轿车,它的尊享性和排他性更高,所以在经销商网络上也会有所不同。我们将采取店中店的形式,是一个完全与众不同的区域。
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倪恺
V讯网:记得在两年前和一年半前,奔驰当时跟中国很多在座的媒体进行过两次比较激烈的沟通,对你们的批评也是比较尖锐的。而这种尖锐的批评对你们今天取得业绩有多大的作用?像这种开诚布公跟记者的对话是不是要经常保持?其次,中国市场是现在全球最大的市场,特别是豪华车,不管从量上还是从质上来讲,每一个汽车公司都非常重视。现在大家都谈“为中国制造,在中国制造”,我知道前一段时间韦博先生参加了北京新的研发中心的奠基仪式,是不是意味着奔驰将为中国制造和在中国制造在不断加强力度?
倪恺:我先拣一个简单的问题来回答,在我们第一轮和媒体的对话中,毫无疑问,在此前公司是犯过错误的,媒体的批评非常的合理,也非常的中肯。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有时候人听到了真相反而会不那么舒服,有时候会有一种自然而然的抵制,媒体的批评意见对我们的业绩,对我们的工作非常有帮助,而且也帮助我们更加明确我们在工作中需要发力的方向。当时虽然有一些批评的话说的很重,但是却是出于善意,出于你们对于梅赛德斯-奔驰这个品牌的热爱,以及看到梅赛德斯-奔驰这个品牌固有的一些价值和承诺没有得到恪守表达出你们的失望之情,所以我们非常需要把所有这些批评和问题都暴露出来放在桌面上,对于我们的工作也起到了非常巨大的帮助作用,让我们弄清了我们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而且对于媒体的批评中提出的问题我们都着手加以重视和解决。我们当然希望将来能够继续保持这样坦诚的对话和沟通,只是不需要再像当初那么激烈就行。
唐仕凯:我和倪恺的意见是完全一样的,我们非常需要听到这样批评的意见。我们去过很多国家,也知道在每一个国家我们都有很多的东西要学习,对于我们来说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们看到媒体对我们的批评意见对我们非常有帮助,我们希望继续把这样坦诚交流的关系保持下去。如果我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工作,每一天都能让媒体批评的地方减少一些,这就是我们工作的巨大进步。
我们在中国工作的一切重心都要围绕着更好地理解中国客户的需求去展开,而且中国的社会,中国的市场,中国车市发展变化速度在全世界是最迅速的,将来世界上有很多趋势将由中国奠定,或将来自于中国,所以我们在中国每天的工作都必须要更好的理解中国客户的需求,向他们提供价值,回报中国社会,并且更好的在中国建设梅赛德斯-奔驰这个品牌。
回答您的第二个问题,“在中国,为中国”毫无疑问也是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的战略,接下来希望通过我们努力的工作,不断将广大中国客户所喜爱的产品带到中国,这也包括在中国生产。如果不久以后我们能够听到广大中国消费者说,梅赛德斯-奔驰这家公司今天真的能够比他们的竞争对手更好的理解我们的需求,这就是我们工作最大的回报。是的,我们在北京建立了研发中心,研发中心中虽然还有一些德国人,但是80%都是本土的员工,我们在不断的增强在中国的专业能力,不断的在加大国产化的力度和产能。另外,在我们销售公司中,来自中国的经理人也越来越多,我们在逐步的减少总部派驻人员的数量,我们在不断扩大在中国本土的业务,更加密切的融入中国当地的社会,为广大中国用户交付更多的价值,并且在此过程中使得梅赛德斯-奔驰成为在中国更加成功的一个品牌。
奔驰广州车展新车合影
V讯网:中国的排放标准对于所有汽车厂商的压力是很大的,我们看到奔驰有smart,也有A级车,下一步在小型车方面奔驰如何更好的平衡排放标准?小型车方面又有什么考虑?
唐仕凯:您说的非常对,实际上中国市场发展的趋势也在朝着全世界主要市场发展的趋势靠拢,将来中国的燃油消耗,特别是排放标准也会越来越严格,越来越环保,实际上和美国、欧洲的思路是一样的,对于广大汽车厂商这也是实实在在的挑战,同样的挑战在美国和欧洲也是一样的。从梅赛德斯-奔驰的角度来说,我们长期以来做了大量的投资,让我们的发动机不断提高能效,降低排放,包括部分发动机排量的小型化,以及通过更加先进的技术进一步的降低排放水平,在接下来几年中梅赛德斯-奔驰产品系列的插电混合动力技术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会越来越多出现在我们在中国市场的产品中。同时,我们会通过腾势这个品牌,在纯电动汽车方面进行发力,我们在世界各地都在做大量的投资和努力推进这方面的进步和进展,所以我们也有充分的信心,完全能够达到中国法规的有关要求。
V讯网:刚才唐仕凯先生说许多趋势将由中国建立,这句话让我想起来不久前结束的双十一购物节,它同样也引起了整个世界的关注。说到双十一,肯定就要说到汽车电商,我们都知道在双十一期间一家汽车企业通过网络下单的订单超过了3万辆,当然我们知道现在这一趋势只是在普通汽车品牌里在普及,豪华汽车品牌可能跟普通品牌消费者还有一些不同的需求。我们也知道汽车电商并不只意味着低价,因为他同样包括销售线索的积累,大数据的分析。那么,梅赛德斯-奔驰对互联网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影响有没有研究?持什么态度?未来我们会不会在这方面提前布局?
唐仕凯:在中国这个市场中,中国在全世界车市中独一无二的,拥有那么多的年轻人,那么多活跃的互联网用户和智能手机的用户,而梅赛德斯-奔驰已经在组建一个专门的团队,专门研究互联网现象,以及互联网和汽车业务之间的关系。对于这样的机会,我们分为两部分来对待。首先,车内互联网,我们正在努力把中国广大用户最常用的那些互联网应用在梅赛德斯-奔驰的汽车产品中得以实现。比如我们的C级车是最先支持百度街道全景的车内应用,而我们的竞争对手还没有做到。而在车联网方面我们和领先的中国产业界的代表和中国企业进行合作,以满足广大中国客户在这个领域的需求。毫无疑问,汽车产业中的互联网应用是接下来的发展趋势之一,我们专门成立了团队来分析这个趋势,也和一些顶尖的中国企业合作抓住这一趋势。至于用互联网直接助力于汽车的销售,还是请倪恺来说。
倪恺:互联网在塑造公共舆论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够带来及时信息的透明度。前不久在武汉参加的一个会上有人问我,互联网是不是冲击了汽车产业?我不愿意用冲击这个词,但是互联网确实给汽车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们看到在二手车业务中,通过互联网完成的二手车的交易数量,规模和市场都已经非常之大,但是对于新车销售还未能实现这样的模式,这样的模式也许将来有一天会到来,什么时候?我们现在还难以预测,也许对于豪华汽车品牌来说,这一天的到来可能更加遥远一些,但是无论如何购买汽车对于用户都是一个巨大的投资,它不像买几件衣服,或者买一本书,在做出最后购买决策之前,他们可能还希望去实际体验一下这个产品,而体验产品的场所往往是经销商的网点。互联网也是能够帮助汽车厂商贴近客户,更好的与客户进行交互的诸多渠道之一,至于用互联网模式,或者互联网的渠道直接实现销售,现在从我们的经验来说,这并不是直接的销售,而是帮助接受一些订单和定金,比如在GLA SUV发布以后,一天之内我们在网上接到超过360台GLA的订单和定金,在smart销售中也有一天中接收数以百计订单的例子,这样的一个网上的交互还不能够作为完全意义上的销售看待。我们认为互联网模式,以及互联网和汽车行业的结合将来有巨大的潜力,而且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几乎所有的人随时都在上网,所以我们也必须要抓住这个渠道。我们非常注重这个模式,非常注重这个市场,也在花非常大的精力在密切的追踪。
唐仕凯:实际上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趋势的创造者,还有人认为美国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方面比中国更先进,其实中国已经轻而易举的在这方面超越了美国。在我们总部高管层的会议上,我给我的同事介绍了双十一购物的情况,甚至给他们介绍了像滴滴打车这样的叫车软件,从这些应用的先进程度来看是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其他地方,包括在叫车的时候可以加一些小费的选项,在这些应用中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富有活力以及最富有创造性的市场,我们也在努力学习把这种活力和创造性运用到世界上其他的市场。
V讯网:宝马在这一次广州车展上推出了他们第一款国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我想知道奔驰在中国合资企业生产的第一款新能源车什么时候能够出现?其次,到今年年底,奔驰进口和国产车销售比例会达到什么样的比例?你们认为这种比例是不是健康的,你们期望未来最好的比例是多少?
倪恺:我们去年推出了E 400 L Hybrid混合动力车,是在中国本土生产的,我们将在2015年年底,推出由北京奔驰生产的首款国产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2015年除了将推出国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之外,我们还会进口插电式混合动力的产品,把它引进到中国市场。就国产车的比例问题,目前是占到在华总销量的55%,这一比例毫无疑问会增长,因为我们看到国产化的产品中恰恰是抓住了中国市场的增长点的产品,在价格等各个方面对于中国市场也极富吸引力。但是我们反复强调的是,只要是梅赛德斯-奔驰品牌的汽车,无论在北京,在辛德尔芬根,还是在美国生产制造,它的品质都是一致的,都是梅赛德斯-奔驰一贯的品质。我们现在没有人为去设定目标要达到什么样的比例,是按照各个市场细分的发展,以及哪一种形式的产品进口或国产在销售或业绩上最有效,同时考虑到物流的问题,是顺其自然的加以发展。我们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执行,像唐仕凯先生所说,毫无疑问有着非常巨大的承诺和投入,无论在工厂扩大产能,在研发以及在本土的工程设计能力方面。我们认为未来国产车和进口车的比例会达到70:30,特别是随着GLA SUV的国产,我们国产车的占比会显著上升。
V讯网:在车展中作为一家车企,你认为应如何看待和处理好新车展示和模特表演之间的关系?
倪恺:无论是我个人还是从梅赛德斯-奔驰品牌的角度,我不喜欢看到汽车周围有太多穿着非常单薄的女士。我们梅赛德斯-奔驰展台上也有年轻的女士,但是她们穿着都非常庄重、得体。当然我们都理解,车展本身是一种生意,从车展的主办方,他们希望通过各种措施尽可能多的吸引观众和客流。我们认为像我刚才描述的这样一些现象,可能反而不利于像梅赛德斯-奔驰这样一个高端豪华品牌,而且车展毕竟不是时装展也不是选美,从梅赛德斯-奔驰的角度,我们在中国市场上所有的车展,无论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其他的车展,我们都是在严肃、认真的展示我们的车型,展示我们的产品。
2014-11-24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王文汐
2014广州车展前夜,梅赛德斯-奔驰于广州举行了其全新子品牌——梅赛德斯-迈巴赫的全球首秀庆典,其首款车型梅赛德斯-迈巴赫S600也一同亮相现场。
在此期间,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唐仕凯与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倪恺两位奔驰在华最高层接受了媒体采访。在他们看来,奔驰不仅要做国际豪华品牌,更要在中国将奔驰元素做到极致,深入中国消费者的心中。对于2015年奔驰在中国的发展,两位均表示,将更加密切的融入中国当地的社会,使梅赛德斯-奔驰成为在中国更加成功的一个品牌。
对于2015年奔驰在中国的发展,两位高管用一个故事讲述奔驰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奔驰在全世界董事会只为中国市场单设了董事席位,开始人们可能认为这是一个象征性的举措,但是这样的举措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意味着整个戴姆勒集团董事会充分认识到了中国的重要性,在我们所有业务决策中,把中国市场、中国客户、以及中国的重要性都放在了我们的决策考虑和决策流程中心,也就是说我在公司总部、在董事会中的同事都不断的在问我,你们在中国需要什么,我们来支持。
奔驰广州车展高层合影
V讯网:奔驰今年形势很好,在市场增长放缓的环境下依然逆势而上,请问主要原因是什么?
唐仕凯:在我们开始工作的第一阶段,我们曾和诸位坐下来,把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工作的轻重缓急、过去工作中的缺陷、以及所面临的关键挑战一一做了梳理。接下来,我们以按部就班的方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首先,我们建立了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确定了一个正确的销售公司框架。然后我们着手进一步扩大经销商网络,不断增加引入中国的产品数量,也进一步扩大了国产化的产品阵容,并不断扩大在中国的产能。同时,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的金融服务的支持也加大了力度,通过上述这六大措施,我们今年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势头,我们也在进一步加大落实这六大措施的力度。接下来我们期待着更大的成功。
我想再补充一点,有这样一个正确道路的开始,戴姆勒董事会也功不可没,在全世界董事会只为中国市场单设了董事席位,开始人们可能认为这是一个象征性的举措,但是这样的举措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意味着整个戴姆勒集团董事会充分认识到了中国的重要性,在我们所有业务决策中,把中国市场、中国客户、以及中国的重要性都放在了我们的决策考虑和决策流程中心,也就是说我在公司总部、在董事会中的同事都不断的在问我,你们在中国需要什么,我们来支持。
倪恺:我知道大家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我再简单讲一讲,我认为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并不是在逆势增长,因为中国整个车市还是非常强劲,虽然有一些评论人士说中国的车市可能面临着危机,包括经济减速带来了影响,商务部最近也在考虑出台措施,还包括限行措施,都会给车市带来方方面面的影响和压力。虽然有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们仍然不需要对于中国的车市抱有太多悲观的情绪,乘用车市场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增长,特别是高端豪华车的细分市场保持着更加强劲的增长。今年迄今为止(前10个月)我们取得了非常好的增长势头,取得同比近30%的增长。虽然有了这样一个很好的势头,接下来我们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2014年对于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仍然是一个转折之年,去年我们推出了全新S级轿车,今年推出了全新长轴距C级车,在不久前相继推出了GLA SUV,还有年初的CLA,我们会继续把这个强有力的势头保持下去。我们不是逆势增长,而是我们增长的速度超过了市场平均增速,我们对于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进一步增长的潜力还是充满了信心,也期待着在接下来几年中拿出更多更好的成绩。
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唐仕凯
V讯网:你们准备在2020年夺回全球第一的位置,在中国你们曾经提出过某一时间要超过宝马,但是这个承诺显然没有实现。现在经过一年的调整之后,你们是不是有了新的目标,比如什么时候在中国要超越宝马?还有,关于迈巴赫,在奔驰的4S店里你们如何让客户感受至尊的感觉?你们的竞争对手,比如宾利和劳斯莱斯,他们均为独立的店。奔驰是准备做一个店中店,还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店?
唐仕凯: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然后请倪恺接着介绍。从奔驰全球的角度来讲,我们确实有2020年重新夺回全球第一的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中国市场会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中国市场我们何时成为第一,我们现在还没有一个非常具体的日期。毫无疑问,明年我们计划在中国的销售突破30万台,并且今后在此基础上取得更大的销量。如果把我们的业绩和我们最大的德国竞品做一个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在美国的销售业绩要强大得多,要想成为全球第一,当然我们需要在中国赶上我们的竞争对手,最理想的情况是能够超越我们的竞争对手,但是考虑到全球市场,将来也会有这样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梅赛德斯-奔驰在尚未取得中国市场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就已经重回全球第一的位置。目前我们把注意力先集中在2015年,大家也说了2014年我们有了一个很好的势头,2015年我们会有更好的表现。
倪恺:下面我来回答一下你的第二个问题,梅赛德斯-迈巴赫是整个梅赛德斯-奔驰旗下的一个子品牌,它的定位要高于现在的S级。在经销商策略上我们会采取一种有选择投放的策略,也就是说绝不可能现有的梅赛德斯-奔驰的经销商都能够有资格来展示和销售梅赛德斯-迈巴赫。我们现在已经和有50家经销商达成了一个协议,会在30个城市中的网点投放梅赛德斯-迈巴赫,也就是说我们选中的这一批经销商他们具备能够展示和销售像梅赛德斯-迈巴赫这样的产品,他们有相应的经验和市场客户群。梅赛德斯-迈巴赫相对于尊享性已经非常之高的S级轿车,它的尊享性和排他性更高,所以在经销商网络上也会有所不同。我们将采取店中店的形式,是一个完全与众不同的区域。
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倪恺
V讯网:记得在两年前和一年半前,奔驰当时跟中国很多在座的媒体进行过两次比较激烈的沟通,对你们的批评也是比较尖锐的。而这种尖锐的批评对你们今天取得业绩有多大的作用?像这种开诚布公跟记者的对话是不是要经常保持?其次,中国市场是现在全球最大的市场,特别是豪华车,不管从量上还是从质上来讲,每一个汽车公司都非常重视。现在大家都谈“为中国制造,在中国制造”,我知道前一段时间韦博先生参加了北京新的研发中心的奠基仪式,是不是意味着奔驰将为中国制造和在中国制造在不断加强力度?
倪恺:我先拣一个简单的问题来回答,在我们第一轮和媒体的对话中,毫无疑问,在此前公司是犯过错误的,媒体的批评非常的合理,也非常的中肯。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有时候人听到了真相反而会不那么舒服,有时候会有一种自然而然的抵制,媒体的批评意见对我们的业绩,对我们的工作非常有帮助,而且也帮助我们更加明确我们在工作中需要发力的方向。当时虽然有一些批评的话说的很重,但是却是出于善意,出于你们对于梅赛德斯-奔驰这个品牌的热爱,以及看到梅赛德斯-奔驰这个品牌固有的一些价值和承诺没有得到恪守表达出你们的失望之情,所以我们非常需要把所有这些批评和问题都暴露出来放在桌面上,对于我们的工作也起到了非常巨大的帮助作用,让我们弄清了我们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而且对于媒体的批评中提出的问题我们都着手加以重视和解决。我们当然希望将来能够继续保持这样坦诚的对话和沟通,只是不需要再像当初那么激烈就行。
唐仕凯:我和倪恺的意见是完全一样的,我们非常需要听到这样批评的意见。我们去过很多国家,也知道在每一个国家我们都有很多的东西要学习,对于我们来说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们看到媒体对我们的批评意见对我们非常有帮助,我们希望继续把这样坦诚交流的关系保持下去。如果我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工作,每一天都能让媒体批评的地方减少一些,这就是我们工作的巨大进步。
我们在中国工作的一切重心都要围绕着更好地理解中国客户的需求去展开,而且中国的社会,中国的市场,中国车市发展变化速度在全世界是最迅速的,将来世界上有很多趋势将由中国奠定,或将来自于中国,所以我们在中国每天的工作都必须要更好的理解中国客户的需求,向他们提供价值,回报中国社会,并且更好的在中国建设梅赛德斯-奔驰这个品牌。
回答您的第二个问题,“在中国,为中国”毫无疑问也是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的战略,接下来希望通过我们努力的工作,不断将广大中国客户所喜爱的产品带到中国,这也包括在中国生产。如果不久以后我们能够听到广大中国消费者说,梅赛德斯-奔驰这家公司今天真的能够比他们的竞争对手更好的理解我们的需求,这就是我们工作最大的回报。是的,我们在北京建立了研发中心,研发中心中虽然还有一些德国人,但是80%都是本土的员工,我们在不断的增强在中国的专业能力,不断的在加大国产化的力度和产能。另外,在我们销售公司中,来自中国的经理人也越来越多,我们在逐步的减少总部派驻人员的数量,我们在不断扩大在中国本土的业务,更加密切的融入中国当地的社会,为广大中国用户交付更多的价值,并且在此过程中使得梅赛德斯-奔驰成为在中国更加成功的一个品牌。
奔驰广州车展新车合影
V讯网:中国的排放标准对于所有汽车厂商的压力是很大的,我们看到奔驰有smart,也有A级车,下一步在小型车方面奔驰如何更好的平衡排放标准?小型车方面又有什么考虑?
唐仕凯:您说的非常对,实际上中国市场发展的趋势也在朝着全世界主要市场发展的趋势靠拢,将来中国的燃油消耗,特别是排放标准也会越来越严格,越来越环保,实际上和美国、欧洲的思路是一样的,对于广大汽车厂商这也是实实在在的挑战,同样的挑战在美国和欧洲也是一样的。从梅赛德斯-奔驰的角度来说,我们长期以来做了大量的投资,让我们的发动机不断提高能效,降低排放,包括部分发动机排量的小型化,以及通过更加先进的技术进一步的降低排放水平,在接下来几年中梅赛德斯-奔驰产品系列的插电混合动力技术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会越来越多出现在我们在中国市场的产品中。同时,我们会通过腾势这个品牌,在纯电动汽车方面进行发力,我们在世界各地都在做大量的投资和努力推进这方面的进步和进展,所以我们也有充分的信心,完全能够达到中国法规的有关要求。
V讯网:刚才唐仕凯先生说许多趋势将由中国建立,这句话让我想起来不久前结束的双十一购物节,它同样也引起了整个世界的关注。说到双十一,肯定就要说到汽车电商,我们都知道在双十一期间一家汽车企业通过网络下单的订单超过了3万辆,当然我们知道现在这一趋势只是在普通汽车品牌里在普及,豪华汽车品牌可能跟普通品牌消费者还有一些不同的需求。我们也知道汽车电商并不只意味着低价,因为他同样包括销售线索的积累,大数据的分析。那么,梅赛德斯-奔驰对互联网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影响有没有研究?持什么态度?未来我们会不会在这方面提前布局?
唐仕凯:在中国这个市场中,中国在全世界车市中独一无二的,拥有那么多的年轻人,那么多活跃的互联网用户和智能手机的用户,而梅赛德斯-奔驰已经在组建一个专门的团队,专门研究互联网现象,以及互联网和汽车业务之间的关系。对于这样的机会,我们分为两部分来对待。首先,车内互联网,我们正在努力把中国广大用户最常用的那些互联网应用在梅赛德斯-奔驰的汽车产品中得以实现。比如我们的C级车是最先支持百度街道全景的车内应用,而我们的竞争对手还没有做到。而在车联网方面我们和领先的中国产业界的代表和中国企业进行合作,以满足广大中国客户在这个领域的需求。毫无疑问,汽车产业中的互联网应用是接下来的发展趋势之一,我们专门成立了团队来分析这个趋势,也和一些顶尖的中国企业合作抓住这一趋势。至于用互联网直接助力于汽车的销售,还是请倪恺来说。
倪恺:互联网在塑造公共舆论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够带来及时信息的透明度。前不久在武汉参加的一个会上有人问我,互联网是不是冲击了汽车产业?我不愿意用冲击这个词,但是互联网确实给汽车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们看到在二手车业务中,通过互联网完成的二手车的交易数量,规模和市场都已经非常之大,但是对于新车销售还未能实现这样的模式,这样的模式也许将来有一天会到来,什么时候?我们现在还难以预测,也许对于豪华汽车品牌来说,这一天的到来可能更加遥远一些,但是无论如何购买汽车对于用户都是一个巨大的投资,它不像买几件衣服,或者买一本书,在做出最后购买决策之前,他们可能还希望去实际体验一下这个产品,而体验产品的场所往往是经销商的网点。互联网也是能够帮助汽车厂商贴近客户,更好的与客户进行交互的诸多渠道之一,至于用互联网模式,或者互联网的渠道直接实现销售,现在从我们的经验来说,这并不是直接的销售,而是帮助接受一些订单和定金,比如在GLA SUV发布以后,一天之内我们在网上接到超过360台GLA的订单和定金,在smart销售中也有一天中接收数以百计订单的例子,这样的一个网上的交互还不能够作为完全意义上的销售看待。我们认为互联网模式,以及互联网和汽车行业的结合将来有巨大的潜力,而且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几乎所有的人随时都在上网,所以我们也必须要抓住这个渠道。我们非常注重这个模式,非常注重这个市场,也在花非常大的精力在密切的追踪。
唐仕凯:实际上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趋势的创造者,还有人认为美国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方面比中国更先进,其实中国已经轻而易举的在这方面超越了美国。在我们总部高管层的会议上,我给我的同事介绍了双十一购物的情况,甚至给他们介绍了像滴滴打车这样的叫车软件,从这些应用的先进程度来看是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其他地方,包括在叫车的时候可以加一些小费的选项,在这些应用中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富有活力以及最富有创造性的市场,我们也在努力学习把这种活力和创造性运用到世界上其他的市场。
V讯网:宝马在这一次广州车展上推出了他们第一款国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我想知道奔驰在中国合资企业生产的第一款新能源车什么时候能够出现?其次,到今年年底,奔驰进口和国产车销售比例会达到什么样的比例?你们认为这种比例是不是健康的,你们期望未来最好的比例是多少?
倪恺:我们去年推出了E 400 L Hybrid混合动力车,是在中国本土生产的,我们将在2015年年底,推出由北京奔驰生产的首款国产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2015年除了将推出国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之外,我们还会进口插电式混合动力的产品,把它引进到中国市场。就国产车的比例问题,目前是占到在华总销量的55%,这一比例毫无疑问会增长,因为我们看到国产化的产品中恰恰是抓住了中国市场的增长点的产品,在价格等各个方面对于中国市场也极富吸引力。但是我们反复强调的是,只要是梅赛德斯-奔驰品牌的汽车,无论在北京,在辛德尔芬根,还是在美国生产制造,它的品质都是一致的,都是梅赛德斯-奔驰一贯的品质。我们现在没有人为去设定目标要达到什么样的比例,是按照各个市场细分的发展,以及哪一种形式的产品进口或国产在销售或业绩上最有效,同时考虑到物流的问题,是顺其自然的加以发展。我们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执行,像唐仕凯先生所说,毫无疑问有着非常巨大的承诺和投入,无论在工厂扩大产能,在研发以及在本土的工程设计能力方面。我们认为未来国产车和进口车的比例会达到70:30,特别是随着GLA SUV的国产,我们国产车的占比会显著上升。
V讯网:在车展中作为一家车企,你认为应如何看待和处理好新车展示和模特表演之间的关系?
倪恺:无论是我个人还是从梅赛德斯-奔驰品牌的角度,我不喜欢看到汽车周围有太多穿着非常单薄的女士。我们梅赛德斯-奔驰展台上也有年轻的女士,但是她们穿着都非常庄重、得体。当然我们都理解,车展本身是一种生意,从车展的主办方,他们希望通过各种措施尽可能多的吸引观众和客流。我们认为像我刚才描述的这样一些现象,可能反而不利于像梅赛德斯-奔驰这样一个高端豪华品牌,而且车展毕竟不是时装展也不是选美,从梅赛德斯-奔驰的角度,我们在中国市场上所有的车展,无论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其他的车展,我们都是在严肃、认真的展示我们的车型,展示我们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