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访谈 > 正文

对话王传福:市场做大才能分更多羹

2014-09-06 09:42出处:V讯网 [原创]责编:刘强

       9月5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举行。在活动现场,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就新能源汽车以及比亚迪的发展等问题接受了V讯网的采访。

       王传福表示,有这么多的利好政策推动,新能源的发展速度不会比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发展慢。“像电子商务,十年前是一个新生事物,你看它现在成长得多快。一个新生事物,一旦成长起来发展会很快。特别是像电动车,突破技术的门槛,突破规模的瓶颈以后,它的成本有了巨大的降低,它的技术日趋成熟以后,再加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相信这个速度是不可限量的。你看电子商务,十年前国家没有出太多的政策,完全靠自身自发地成长。到今天这个新能源车不是自发的,国家那么多利好的政策来推动它,我想这个速度不会比互联网慢,也不会比电子商务慢。 ”

       V讯网:您估计5年内这个井喷期能实现吗? 

       王传福:我觉得未来两年应该会有很大的提升,就能看到这个数据。 

       V讯网:这个提升您认为如果用“井喷”这个词或者是“大规模的增长”准确吗? 

       王传福:我觉得大规模的增长可能更准确,但是对某些企业来说可能属于井喷。 

       V讯网:我们刚才一直定位为双模车,在市场上可能普通老百姓更多理解的是混合动力,您对这种理解上的偏差是怎么看的?

       王传福:这个理解上的偏差可能和我们的宣传和教育不够有关。其实混合动力还是一个传统车,只是一个节能产品。双模式实际上是一个新能源的产品,国际定义,或者是按照中国国家的定义,新能源车或者是插电式混合动力,它属于新能源产品。普通的混合动力属于节能产品。这两个是不一样的。按照定义,什么叫新能源产品?一定要是新的能源,才是新的产品。混合动力它还得要加油,它不能充电。插电式混合动力是可以充电的,只要我们每天距离小于70公里,根本不用油的。你为什么要用油?是因为国家没有像加油站那么多的充电站,所以被迫从单模变成双模。 

       其实我们做双模车,不是我心甘情愿要做的,因为国家没有那么多的充电站,因此我只能解决老百姓的里程忧虑。那你现在解决里程忧虑,最好的办法是修充电站,能修那么多吗?修不到。比如20年前的时候加油站也没有那么多,出远门还要带一箱油在车上,因为怕跑到一半以后没油。到20年后才这么密。花了20年的时间。那我们现在的电动车也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就能做成的。现阶段是大家不能改变的里程忧虑。这种情况下,比亚迪的双模车正好能够解决里程的忧虑。解决以后,就获得了市场普遍的追捧。 

       V讯网:就相当于这个双模车,我们更多的定义为插电式混合动力? 

       王传福:对,只是我们觉得插电式混合动力中国人理解的话不好理解。中国人用手机经常有双模,我觉得手机在中国非常普及,我们用双模让老百姓更能理解,一模是电动的,一模是混合动力的,有电先用电,电用完了自动启动混合动力,叫双模。如果一充电站足够多,那双模就变成单模,单模就是纯电动车。作为企业来说,我们希望有一天充电站像加油站这么多,那我们就不做双模,做单模就好了。 

       V讯网:前几天比亚迪和ABB也是达成了一个合作协议,关于这种强强联合,您认为对比亚迪,包括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能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王传福:其实ABB是全球比较领先的电力设备的制造商,它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企业,我们和它也是优势互补,我们可以和它合作,用我们先进电池的技术和它合作,搞一些储能电站,接一些充电等等的,我们有很广阔的领域可以合作。 

        V讯网:关于新能源汽车,我看到利好的政策也非常多,您现在觉得中国新能源汽车还应该做些什么? 

       王传福:我认为一定要选对产品,一定要接地气。新能源的政策给的很多,企业一定要识别出哪些产品是最贴近市场的,一定要造出市场需要的产品。因此我觉得公共交通,发展纯电动,这个是绝对正确的,因为它是固定路线,固定区间,政府有话语权,而且国务院颁发的指导意见里面提到了两个30,一个是公务领域,就是讲出租车和大巴,应该说公务领域是政府采购,这两个领域到2016年要达到30%,这个就是把公共领域和公务领域都纳进去了,但是基本上是固定城市,固定区间,可以用纯电动的方案解决。但是私家车的量是很大的,而且私家车的里程并不大,日行距离大概42公里,42公里我们用插电式的双模车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他有里程的忧虑,万一出个差就不能用了,因此比亚迪的车正好解决了买新能源的消费者最担心的里程问题。所以为什么我们启动以后,供不应求,它是一个市场的产物。 

       V讯网:您认为特斯拉和我们国家的电动车产品有何不同?

       王传福:我们的产品更符合国情,更接地气。我们的销售数据也看到了这个产品还是满足了当下很多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的需要。 

       V讯网:之前您提到的比亚迪和特斯拉在未来是有一定的竞争关系的? 

       王传福:新能源这个市场倒不是说竞争对手多,现在还谈不上竞争,我觉得现在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就像我们中国人说的抬轿子,一个人是抬不起轿子的,四个人才能把轿子抬起来。赶集就是这样的,就因为有了庙会、集市会吸引很多人一样,当下我觉得更多的参与者进来以后国家给的政策可能更多,更全面,更优惠,把市场变得更大,这样我们都能在更大的市场里面分享这一杯羹。 

       V讯网:您刚才提到的8+4战略,那个8我听到了,那个4主要是什么? 

       王传福:一个是仓储的专用车,就是叉车。第二个就是我们的矿山。然后是港口和机场。 

       V讯网:关于国内新能源汽车现在的格局,您比亚迪处在一个什么位置? 

       王传福:因为我们做得比较早,像我们在七八年前就开始产品布局,研究,储备这个技术,包括整个产业链的研发,现在也通过8+4的整个市场领域都在覆盖。当然我们也是国家政策的建议者,因为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我们会反馈给他们。当然我们也是政策的倡导者。我们在这个行业,因为产品做得比较早,也是领导者。我相信我们也会是受益者。 

责任编辑:刘强 
V讯网

对话王传福:市场做大才能分更多羹

2014-09-06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刘强

       9月5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举行。在活动现场,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就新能源汽车以及比亚迪的发展等问题接受了V讯网的采访。

       王传福表示,有这么多的利好政策推动,新能源的发展速度不会比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发展慢。“像电子商务,十年前是一个新生事物,你看它现在成长得多快。一个新生事物,一旦成长起来发展会很快。特别是像电动车,突破技术的门槛,突破规模的瓶颈以后,它的成本有了巨大的降低,它的技术日趋成熟以后,再加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相信这个速度是不可限量的。你看电子商务,十年前国家没有出太多的政策,完全靠自身自发地成长。到今天这个新能源车不是自发的,国家那么多利好的政策来推动它,我想这个速度不会比互联网慢,也不会比电子商务慢。 ”

       V讯网:您估计5年内这个井喷期能实现吗? 

       王传福:我觉得未来两年应该会有很大的提升,就能看到这个数据。 

       V讯网:这个提升您认为如果用“井喷”这个词或者是“大规模的增长”准确吗? 

       王传福:我觉得大规模的增长可能更准确,但是对某些企业来说可能属于井喷。 

       V讯网:我们刚才一直定位为双模车,在市场上可能普通老百姓更多理解的是混合动力,您对这种理解上的偏差是怎么看的?

       王传福:这个理解上的偏差可能和我们的宣传和教育不够有关。其实混合动力还是一个传统车,只是一个节能产品。双模式实际上是一个新能源的产品,国际定义,或者是按照中国国家的定义,新能源车或者是插电式混合动力,它属于新能源产品。普通的混合动力属于节能产品。这两个是不一样的。按照定义,什么叫新能源产品?一定要是新的能源,才是新的产品。混合动力它还得要加油,它不能充电。插电式混合动力是可以充电的,只要我们每天距离小于70公里,根本不用油的。你为什么要用油?是因为国家没有像加油站那么多的充电站,所以被迫从单模变成双模。 

       其实我们做双模车,不是我心甘情愿要做的,因为国家没有那么多的充电站,因此我只能解决老百姓的里程忧虑。那你现在解决里程忧虑,最好的办法是修充电站,能修那么多吗?修不到。比如20年前的时候加油站也没有那么多,出远门还要带一箱油在车上,因为怕跑到一半以后没油。到20年后才这么密。花了20年的时间。那我们现在的电动车也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就能做成的。现阶段是大家不能改变的里程忧虑。这种情况下,比亚迪的双模车正好能够解决里程的忧虑。解决以后,就获得了市场普遍的追捧。 

       V讯网:就相当于这个双模车,我们更多的定义为插电式混合动力? 

       王传福:对,只是我们觉得插电式混合动力中国人理解的话不好理解。中国人用手机经常有双模,我觉得手机在中国非常普及,我们用双模让老百姓更能理解,一模是电动的,一模是混合动力的,有电先用电,电用完了自动启动混合动力,叫双模。如果一充电站足够多,那双模就变成单模,单模就是纯电动车。作为企业来说,我们希望有一天充电站像加油站这么多,那我们就不做双模,做单模就好了。 

       V讯网:前几天比亚迪和ABB也是达成了一个合作协议,关于这种强强联合,您认为对比亚迪,包括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能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王传福:其实ABB是全球比较领先的电力设备的制造商,它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企业,我们和它也是优势互补,我们可以和它合作,用我们先进电池的技术和它合作,搞一些储能电站,接一些充电等等的,我们有很广阔的领域可以合作。 

        V讯网:关于新能源汽车,我看到利好的政策也非常多,您现在觉得中国新能源汽车还应该做些什么? 

       王传福:我认为一定要选对产品,一定要接地气。新能源的政策给的很多,企业一定要识别出哪些产品是最贴近市场的,一定要造出市场需要的产品。因此我觉得公共交通,发展纯电动,这个是绝对正确的,因为它是固定路线,固定区间,政府有话语权,而且国务院颁发的指导意见里面提到了两个30,一个是公务领域,就是讲出租车和大巴,应该说公务领域是政府采购,这两个领域到2016年要达到30%,这个就是把公共领域和公务领域都纳进去了,但是基本上是固定城市,固定区间,可以用纯电动的方案解决。但是私家车的量是很大的,而且私家车的里程并不大,日行距离大概42公里,42公里我们用插电式的双模车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他有里程的忧虑,万一出个差就不能用了,因此比亚迪的车正好解决了买新能源的消费者最担心的里程问题。所以为什么我们启动以后,供不应求,它是一个市场的产物。 

       V讯网:您认为特斯拉和我们国家的电动车产品有何不同?

       王传福:我们的产品更符合国情,更接地气。我们的销售数据也看到了这个产品还是满足了当下很多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的需要。 

       V讯网:之前您提到的比亚迪和特斯拉在未来是有一定的竞争关系的? 

       王传福:新能源这个市场倒不是说竞争对手多,现在还谈不上竞争,我觉得现在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就像我们中国人说的抬轿子,一个人是抬不起轿子的,四个人才能把轿子抬起来。赶集就是这样的,就因为有了庙会、集市会吸引很多人一样,当下我觉得更多的参与者进来以后国家给的政策可能更多,更全面,更优惠,把市场变得更大,这样我们都能在更大的市场里面分享这一杯羹。 

       V讯网:您刚才提到的8+4战略,那个8我听到了,那个4主要是什么? 

       王传福:一个是仓储的专用车,就是叉车。第二个就是我们的矿山。然后是港口和机场。 

       V讯网:关于国内新能源汽车现在的格局,您比亚迪处在一个什么位置? 

       王传福:因为我们做得比较早,像我们在七八年前就开始产品布局,研究,储备这个技术,包括整个产业链的研发,现在也通过8+4的整个市场领域都在覆盖。当然我们也是国家政策的建议者,因为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我们会反馈给他们。当然我们也是政策的倡导者。我们在这个行业,因为产品做得比较早,也是领导者。我相信我们也会是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