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面对市场问题的时候,正发生着一个思维性倒退,即不是增加供给,而是压缩需求,这同目前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需要相比,存在巨大差距。北京出租车也是如此,面对消费者的抱怨,北京出租车的管理部门,不是想办法增加消费供给,而是试图压制消费者的需求。更加糟糕的是,这样的思路似乎已经成为某些部门解决问题的一个常规思路。
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短视的。
目前,北京的交通状况和巨大的常住人口,使打车的市场需求一直居高不下,这才导致消费者普遍感觉打车难。一些人感觉是出租司机不愿意拉。其实从本质上讲,这种出租车司机挑肥拣瘦的状况,是供给短缺带来的。如果不存在供给短缺问题,消费者自然有充分的选择权利,而司机则不可以或者不能够轻易放弃每一个潜在的客户,这样才能根本上解决消费问题。
当然针对打车难涨价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可以抑制消费者需求,但它是以损害整个市场的基本利益和体系为代价的。因为出租车市场,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自由市场,而是由政府控制的市场。
对于出租车管理机构而言,现实的问题有两个:
一个适度放开出租车的权限,建立一个市场化的产业进入制度,降低出租车产业的进入门槛,允许更多的人,特别是城市人士进入到出租车产业。这样现有的出租公司垄断操作模式将被彻底打破。现在出租车司机由于背负沉重的费用和负担,所以有一些短途或者道路比较拥堵,明显无利可图的服务就会被拒绝,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适度地降低管理费用,情况就会有很大的好转。但是政府显然不愿放弃这种状态。
其实,出租车的管理问题,对像中国这样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根本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问题。之所以成了问题,是因为我们现在的体制和机制、一些官员和思路已经同目前的经济发展脱节,不知不觉变成利益的参与者,而没有扮演好监督者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之下,一旦有问题,官员们普遍采取同出租车老板一致的态度,先进行自我利益的保护,再来解决问题。事实上,这样不能从本质上解决,只能带来更多的复杂问题。
2013-05-17 出处:薛旭 [转载] 责编:王思
中国在面对市场问题的时候,正发生着一个思维性倒退,即不是增加供给,而是压缩需求,这同目前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需要相比,存在巨大差距。北京出租车也是如此,面对消费者的抱怨,北京出租车的管理部门,不是想办法增加消费供给,而是试图压制消费者的需求。更加糟糕的是,这样的思路似乎已经成为某些部门解决问题的一个常规思路。
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短视的。
目前,北京的交通状况和巨大的常住人口,使打车的市场需求一直居高不下,这才导致消费者普遍感觉打车难。一些人感觉是出租司机不愿意拉。其实从本质上讲,这种出租车司机挑肥拣瘦的状况,是供给短缺带来的。如果不存在供给短缺问题,消费者自然有充分的选择权利,而司机则不可以或者不能够轻易放弃每一个潜在的客户,这样才能根本上解决消费问题。
当然针对打车难涨价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可以抑制消费者需求,但它是以损害整个市场的基本利益和体系为代价的。因为出租车市场,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自由市场,而是由政府控制的市场。
对于出租车管理机构而言,现实的问题有两个:
一个适度放开出租车的权限,建立一个市场化的产业进入制度,降低出租车产业的进入门槛,允许更多的人,特别是城市人士进入到出租车产业。这样现有的出租公司垄断操作模式将被彻底打破。现在出租车司机由于背负沉重的费用和负担,所以有一些短途或者道路比较拥堵,明显无利可图的服务就会被拒绝,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适度地降低管理费用,情况就会有很大的好转。但是政府显然不愿放弃这种状态。
其实,出租车的管理问题,对像中国这样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根本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问题。之所以成了问题,是因为我们现在的体制和机制、一些官员和思路已经同目前的经济发展脱节,不知不觉变成利益的参与者,而没有扮演好监督者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之下,一旦有问题,官员们普遍采取同出租车老板一致的态度,先进行自我利益的保护,再来解决问题。事实上,这样不能从本质上解决,只能带来更多的复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