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行业新闻 > 正文

高温炙烤 夏季用车四大“免死金牌”

2014-05-29 06:42出处:[V讯]王思 [原创]责编:王思

  近日,华北平原高温来袭。北京气温达到37℃,迎来今年首个高温日;而济南、郑州的气温很快也将达到38℃,天津、石家庄温度将升至39℃,而河北邯郸、山东潍坊更是高达40℃!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河南相继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未来3天,华北地区最高将达37-38℃,局部高温将达40℃。

   华北地区尚且如此,广大南方人民恐怕也将迎来高温酷暑天气。在高温烈日之下,行车安全无疑是各位车主十分关注的话题。如何避免您的爱车在夏天成为“定时炸弹”?V讯网小编在此为您盘点夏季用车小贴士:

 
  小心汽车变毒气室
 

  根据武汉市疾控中心此前对部分私家车提供的检测报告,即便常温状态下,在封闭2小时内,车内甲醛普遍超标两倍以上,售价百万的豪车也不能幸免。
 
  而如果在35℃左右的高温下暴晒,车内污染物更是会成倍增多,且极难散发。即便是室内停车场,车内空气质量同样堪忧。

车内污染
车内污染如果控制不当 爱车堪比毒气室

 

   网友实际测试表明,在烈日照射下,汽车内最高温度可达63.5℃。由于甲醛的沸点低,高温时其释放量要比平常高出二三成,这使得暴晒的车内甲醛大幅增加。众所周知,甲醛可致人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胸闷、眼痛、嗓子痛、胃纳差、心悸、失眠、体重减轻、记力减退,诱发支气管哮喘、引起鼻咽肿瘤,孕妇长期吸入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死亡,男子长期吸入可导致精子畸形、死亡等。

 
  为避免汽车成为“移动毒气室”,车主须做到以下几点:1 勤开窗通风,必要时打开车门,及时拆除车内塑料包装;2 正确使用空调(详见下文);3 使用活性炭等除味产品以及除污染美容产品,同时切不可使用香水或香薰来掩盖味道;4 能不做车内装饰,尽量不做。
 
  谨防空调病
 
  空调释放出的凉意可以解救我们出“火炉。可是,长时间的过度低温经常令车里人全身疲倦乏力、皮肤干燥,不同程度地出现手足麻木、头痛、咽喉痛、神经痛以及肠胃不适等症状。

空调病

空调病也是车主需格外提防的夏日行车隐患 

  预防汽车“空调病”,车主一定要经常开窗换气,特别是在刚进入汽车后,这可以避免车主吸进毒气。同时车内外温差最好控制在5℃以内为最佳,最大不要超过 7℃。此外,定期更换空调滤芯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现在不少车主往往不知道车里还有个空调滤芯是需要定时清洗和更换的,但已经变脏的空调滤芯不仅起不 到过滤脏空气的作用,还会对进入车内的新鲜空气造成二次污染,所以想要彻底清除车内细菌就一定要堵住源头。正常情况下,一个原厂的空调滤芯使用寿命是3万 公里或一年,如果经常行驶在土路或空气质量较差的路面就要适时缩短更换周期。
 
  此外,在使用空调的过程中,如果是必须使用车内空调,应当尽可能的使用外循环,这种做法可以使外界新鲜空气迅速进入,避免内循环导致的车内空气循环使用造成的危害。
 
  避免强光暴晒 爱车自燃
 
  炎炎烈日,暴晒下的汽车发生自燃的事故有所增多。汽车自燃造成的财产损失自不必说,有些车主已经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2013年5月14日5时46分许, 广深高速宝安公园附近路段发生一起小车自燃事故,车内司机当场身亡;2012年3月7日凌晨,车主闫先生开车回到自家楼下,刚停好车,轿车突然发生自燃。 事故发生后,车门却无法打开,导致闫先生活活的被烧死在车内;2011年7月7日,广花路上一辆小车行驶中发生爆炸自燃,司机不幸葬身火海。类似的悲剧数 不胜数......

车辆自燃

汽车自燃场面触目惊心

   汽车自燃原因无外乎四点:一是油路出现问题,造成漏油、漏液;二是电线老化或者接驳不当造成短路或产生火花;三是由于高温引起易燃物品的燃烧;四是由 于车辆撞击,或者机件故障引起火灾。夏季天气炎热,更容易引发自燃事故。要做到防患于未然,车主首先不要轻易私自改装汽车。其次要定期检查电路油路,第三 是不要在仪表盘上放打火机、香水、清新剂、灭蚊剂等容易受热膨胀后爆炸的物品,四是要配备灭火器。


  如果发现汽车有自燃苗头出现,车主应立即靠边停车,然后熄火,紧接着迅速离开车厢,并视情况决定是否立即灭火,灭火过程中要切记保障人身安全。


  时刻关注胎压及轮胎磨损
 
  很多车主认为,夏季轮胎温度较高,同时轮胎内气压上升,导致爆胎的可能性增大,便将爱车的胎压降低,以防止爆胎。但殊不知,这种做法会加大轮胎的形变量,反而不利于控制轮胎温度。其实每款车的胎压都有着标准数值,我们只要按照厂商规定为轮胎充气即可,并不需要自行降低胎压。只不过有些车型的满载胎压标定略高,在夏季并不推荐采纳。

高温炙烤 夏季用车四大“免死金牌” 

  除关注胎压之外,我们还应注意轮胎的磨损情况,尤其在多雨的夏季,轮胎的胎纹深度将直接影响到车辆的行驶安全。为保证轮胎的排水性能,轮胎的花纹深度比磨损标记高出3-5mm为最佳范围。此外,轮胎的使用周期同样需要重视,很多车主认为只要轮胎花纹深度处于合理区域,便不需要更换轮胎,但轮胎的保质期一般在出厂后5年左右,即便使用频率较小,也会牵扯到橡胶老化问题,所以建议每4-5年进行更换。

责任编辑:王思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高温炙烤 夏季用车四大“免死金牌”

2014-05-29 出处:[V讯]王思 [原创] 责编:王思

  近日,华北平原高温来袭。北京气温达到37℃,迎来今年首个高温日;而济南、郑州的气温很快也将达到38℃,天津、石家庄温度将升至39℃,而河北邯郸、山东潍坊更是高达40℃!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河南相继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未来3天,华北地区最高将达37-38℃,局部高温将达40℃。

   华北地区尚且如此,广大南方人民恐怕也将迎来高温酷暑天气。在高温烈日之下,行车安全无疑是各位车主十分关注的话题。如何避免您的爱车在夏天成为“定时炸弹”?V讯网小编在此为您盘点夏季用车小贴士:

 
  小心汽车变毒气室
 

  根据武汉市疾控中心此前对部分私家车提供的检测报告,即便常温状态下,在封闭2小时内,车内甲醛普遍超标两倍以上,售价百万的豪车也不能幸免。
 
  而如果在35℃左右的高温下暴晒,车内污染物更是会成倍增多,且极难散发。即便是室内停车场,车内空气质量同样堪忧。

车内污染
车内污染如果控制不当 爱车堪比毒气室

 

   网友实际测试表明,在烈日照射下,汽车内最高温度可达63.5℃。由于甲醛的沸点低,高温时其释放量要比平常高出二三成,这使得暴晒的车内甲醛大幅增加。众所周知,甲醛可致人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胸闷、眼痛、嗓子痛、胃纳差、心悸、失眠、体重减轻、记力减退,诱发支气管哮喘、引起鼻咽肿瘤,孕妇长期吸入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死亡,男子长期吸入可导致精子畸形、死亡等。

 
  为避免汽车成为“移动毒气室”,车主须做到以下几点:1 勤开窗通风,必要时打开车门,及时拆除车内塑料包装;2 正确使用空调(详见下文);3 使用活性炭等除味产品以及除污染美容产品,同时切不可使用香水或香薰来掩盖味道;4 能不做车内装饰,尽量不做。
 
  谨防空调病
 
  空调释放出的凉意可以解救我们出“火炉。可是,长时间的过度低温经常令车里人全身疲倦乏力、皮肤干燥,不同程度地出现手足麻木、头痛、咽喉痛、神经痛以及肠胃不适等症状。

空调病

空调病也是车主需格外提防的夏日行车隐患 

  预防汽车“空调病”,车主一定要经常开窗换气,特别是在刚进入汽车后,这可以避免车主吸进毒气。同时车内外温差最好控制在5℃以内为最佳,最大不要超过 7℃。此外,定期更换空调滤芯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现在不少车主往往不知道车里还有个空调滤芯是需要定时清洗和更换的,但已经变脏的空调滤芯不仅起不 到过滤脏空气的作用,还会对进入车内的新鲜空气造成二次污染,所以想要彻底清除车内细菌就一定要堵住源头。正常情况下,一个原厂的空调滤芯使用寿命是3万 公里或一年,如果经常行驶在土路或空气质量较差的路面就要适时缩短更换周期。
 
  此外,在使用空调的过程中,如果是必须使用车内空调,应当尽可能的使用外循环,这种做法可以使外界新鲜空气迅速进入,避免内循环导致的车内空气循环使用造成的危害。
 
  避免强光暴晒 爱车自燃
 
  炎炎烈日,暴晒下的汽车发生自燃的事故有所增多。汽车自燃造成的财产损失自不必说,有些车主已经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2013年5月14日5时46分许, 广深高速宝安公园附近路段发生一起小车自燃事故,车内司机当场身亡;2012年3月7日凌晨,车主闫先生开车回到自家楼下,刚停好车,轿车突然发生自燃。 事故发生后,车门却无法打开,导致闫先生活活的被烧死在车内;2011年7月7日,广花路上一辆小车行驶中发生爆炸自燃,司机不幸葬身火海。类似的悲剧数 不胜数......

车辆自燃

汽车自燃场面触目惊心

   汽车自燃原因无外乎四点:一是油路出现问题,造成漏油、漏液;二是电线老化或者接驳不当造成短路或产生火花;三是由于高温引起易燃物品的燃烧;四是由 于车辆撞击,或者机件故障引起火灾。夏季天气炎热,更容易引发自燃事故。要做到防患于未然,车主首先不要轻易私自改装汽车。其次要定期检查电路油路,第三 是不要在仪表盘上放打火机、香水、清新剂、灭蚊剂等容易受热膨胀后爆炸的物品,四是要配备灭火器。


  如果发现汽车有自燃苗头出现,车主应立即靠边停车,然后熄火,紧接着迅速离开车厢,并视情况决定是否立即灭火,灭火过程中要切记保障人身安全。


  时刻关注胎压及轮胎磨损
 
  很多车主认为,夏季轮胎温度较高,同时轮胎内气压上升,导致爆胎的可能性增大,便将爱车的胎压降低,以防止爆胎。但殊不知,这种做法会加大轮胎的形变量,反而不利于控制轮胎温度。其实每款车的胎压都有着标准数值,我们只要按照厂商规定为轮胎充气即可,并不需要自行降低胎压。只不过有些车型的满载胎压标定略高,在夏季并不推荐采纳。

高温炙烤 夏季用车四大“免死金牌” 

  除关注胎压之外,我们还应注意轮胎的磨损情况,尤其在多雨的夏季,轮胎的胎纹深度将直接影响到车辆的行驶安全。为保证轮胎的排水性能,轮胎的花纹深度比磨损标记高出3-5mm为最佳范围。此外,轮胎的使用周期同样需要重视,很多车主认为只要轮胎花纹深度处于合理区域,便不需要更换轮胎,但轮胎的保质期一般在出厂后5年左右,即便使用频率较小,也会牵扯到橡胶老化问题,所以建议每4-5年进行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