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行业新闻 > 正文

京沪对决 哪里是新能源车发展乐土?

2014-05-22 07:26出处:[V讯]王思 [原创]责编:王思
  [V讯网 行业新闻]5月20日,上海市发布了《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暂行办法》,为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政策保障。“魔都”全力鼓励新能源车发展,“帝都”也不例外。一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京沪对决俨然已经打响,那么究竟那座城市才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乐土?V讯网小编就为您进行一下对比。
 
  政策对比:
 
  北京2014年2月出台《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管理办法》,确定北京市财政对新能源小客车补助标准按照国家和该市1:1的比例,国家和本市财政补助总额最高不超过车辆销售价格的60%,自2014年1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17年12月31日。该办法是国家新一轮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政策出台后的首个地方性补贴政策。
 
  该办法表示的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是指纳入《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和产品目录》的小型、微型纯电驱动载客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根据办法,1:1的补贴比例将使北京市民在2014年购买纯电动乘用车时最高可获得国家和北京市分别补贴5.7万元,总计补贴金额达到 11.4万元。
 
  2014年,北京市安排了2万辆新能源小客车指标。另外,新能源车指标将设立单独的“摇号池”,并且个人申请条件与申请普通小客车指标的条件一致。按照2 万辆的指标粗略计算,每期个人新能源车配额约1666个。而在2月26日公布的信息显示,首批新能源汽车个人中签几率达到100%。 但到了第二批,北京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申请人数已经达到2420个,中签率100%成为历史。
 
  而上海市推出的《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暂行办法》,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在中央财政补助基础上,根据上海市新能源汽车登记车型目录有关信息和确定的补助标准,给予补助。换言之,新办法补贴力度没有作出调整:对纯电动乘用车的补贴额度为4万元/辆,对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含增程式)的补贴额度为3万元/辆。而对于燃料电池汽车,新办法规定,燃料电池乘用车和商用车的补贴标准则分别高达20万元/辆和50万元/辆。
 
  此外,上海市推出的新办法规定,对直接或组织员工 一次性购买新能源汽车超过10辆的法人单位,上海市再给予2000元/辆的财政补助;对汽车生产厂商,每回收一套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上海市给予1000 元的补助。
 
  上海市推广新能源汽车一大利好政策在于购买新能源汽车牌照全免,消费者可省去7万元以上的上牌费用,如此优惠足够诱人。
 
  有分析认为,北京通过“摇号”来发展新能源仍显诚意不足。而上海方面采取免费发放牌照政策,这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无疑使很好的推动力。
 
  但另一方面,北京市对进入目录后的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不管是本地车企还是外地车企都能享受到国家和北京市的补贴。而上海市对进入目录后的 本地车企给予直接补贴,对外地车企却要经过一套严格的检测流程,才能享受到上海的全套优惠政策。有业内人士表示,上海这一套检测流程, 非常漫长,遥遥无期,也就等同于外地车企基本享受不到上海市的补贴。
 
  入围目录车型对比:
 
北京 上海
北汽E150EV 北汽E150EV
北汽C70GB 力帆LF7002CEV
比亚迪e6 比亚迪e6
比亚迪腾势 比亚迪秦
江淮和悦iEV 江淮和悦iEV
华晨宝马之诺1E 荣威550plug-in
上汽荣威E50 荣威E50
  上海通用赛欧Springo
  奇瑞瑞麟电动车
 
  从已经公布的车型来看,北京从2014年2开始发布首批产品目录,目前共包括七款车型。而上海从2013年1月开始,已经发布了九个款车型。很显然,北京新能源车发展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迅猛。
 
  不过,北京市的产品目录里没有列入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有业内人士称,由于北京市的企业没有插电式混合动力的车,所以北京市产品目录里不涉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北京市此举被认为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之嫌。
 
  地方标准对比:
 
  通过对《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审核备案管理细则》与上海市发布的《电动乘用车运行安全和维护保障技术规范》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北京对试图进入北京市场的企业要求比较严格,而上海对车辆的标准较为苛刻。
 
  京沪两地对电池安全性的要求大致相同,基本依据GB/T 18386-2005及GB/T 19752-2005进行涉水试验、动力蓄电池包一致性检验等一系列测试。然而,上海还提出了纯电动乘用车应同时具备快速充电和慢速充电的功能。这一点对部分车型产生了一定的限制。另外一个重要的区别是,北京排除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而上海则包括了该车型,从而为荣威550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预留了进入可能。
 
  在动力性能方面,上海对纯电动汽车的要求更高。上海要求纯电动汽车30分钟最高车速应不低于100km/h,而北京的要求为不低于90km/h。
 
  在质保方面,上海要求车辆的质保期应为3年或8万公里,动力电池应为5年或10万公里;而北京只提出了对车辆3年或6万公里的质保要求,动力电池的质保期则与上海相同。

  结语: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看出,京沪两地在推动新能源车发展这一问题上方式各异,但都下了很大功夫。北京拒绝混动车以及购车摇号政策遭到诟病,而上海则存在着歧视外地车企的嫌疑。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排头兵,京沪两地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责任编辑:王思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京沪对决 哪里是新能源车发展乐土?

2014-05-22 出处:[V讯]王思 [原创] 责编:王思

  [V讯网 行业新闻]5月20日,上海市发布了《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暂行办法》,为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政策保障。“魔都”全力鼓励新能源车发展,“帝都”也不例外。一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京沪对决俨然已经打响,那么究竟那座城市才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乐土?V讯网小编就为您进行一下对比。
 
  政策对比:
 
  北京2014年2月出台《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管理办法》,确定北京市财政对新能源小客车补助标准按照国家和该市1:1的比例,国家和本市财政补助总额最高不超过车辆销售价格的60%,自2014年1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17年12月31日。该办法是国家新一轮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政策出台后的首个地方性补贴政策。
 
  该办法表示的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是指纳入《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和产品目录》的小型、微型纯电驱动载客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根据办法,1:1的补贴比例将使北京市民在2014年购买纯电动乘用车时最高可获得国家和北京市分别补贴5.7万元,总计补贴金额达到 11.4万元。
 
  2014年,北京市安排了2万辆新能源小客车指标。另外,新能源车指标将设立单独的“摇号池”,并且个人申请条件与申请普通小客车指标的条件一致。按照2 万辆的指标粗略计算,每期个人新能源车配额约1666个。而在2月26日公布的信息显示,首批新能源汽车个人中签几率达到100%。 但到了第二批,北京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申请人数已经达到2420个,中签率100%成为历史。
 
  而上海市推出的《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暂行办法》,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在中央财政补助基础上,根据上海市新能源汽车登记车型目录有关信息和确定的补助标准,给予补助。换言之,新办法补贴力度没有作出调整:对纯电动乘用车的补贴额度为4万元/辆,对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含增程式)的补贴额度为3万元/辆。而对于燃料电池汽车,新办法规定,燃料电池乘用车和商用车的补贴标准则分别高达20万元/辆和50万元/辆。
 
  此外,上海市推出的新办法规定,对直接或组织员工 一次性购买新能源汽车超过10辆的法人单位,上海市再给予2000元/辆的财政补助;对汽车生产厂商,每回收一套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上海市给予1000 元的补助。
 
  上海市推广新能源汽车一大利好政策在于购买新能源汽车牌照全免,消费者可省去7万元以上的上牌费用,如此优惠足够诱人。
 
  有分析认为,北京通过“摇号”来发展新能源仍显诚意不足。而上海方面采取免费发放牌照政策,这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无疑使很好的推动力。
 
  但另一方面,北京市对进入目录后的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不管是本地车企还是外地车企都能享受到国家和北京市的补贴。而上海市对进入目录后的 本地车企给予直接补贴,对外地车企却要经过一套严格的检测流程,才能享受到上海的全套优惠政策。有业内人士表示,上海这一套检测流程, 非常漫长,遥遥无期,也就等同于外地车企基本享受不到上海市的补贴。
 
  入围目录车型对比:
 
北京 上海
北汽E150EV 北汽E150EV
北汽C70GB 力帆LF7002CEV
比亚迪e6 比亚迪e6
比亚迪腾势 比亚迪秦
江淮和悦iEV 江淮和悦iEV
华晨宝马之诺1E 荣威550plug-in
上汽荣威E50 荣威E50
  上海通用赛欧Springo
  奇瑞瑞麟电动车
 
  从已经公布的车型来看,北京从2014年2开始发布首批产品目录,目前共包括七款车型。而上海从2013年1月开始,已经发布了九个款车型。很显然,北京新能源车发展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迅猛。
 
  不过,北京市的产品目录里没有列入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有业内人士称,由于北京市的企业没有插电式混合动力的车,所以北京市产品目录里不涉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北京市此举被认为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之嫌。
 
  地方标准对比:
 
  通过对《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审核备案管理细则》与上海市发布的《电动乘用车运行安全和维护保障技术规范》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北京对试图进入北京市场的企业要求比较严格,而上海对车辆的标准较为苛刻。
 
  京沪两地对电池安全性的要求大致相同,基本依据GB/T 18386-2005及GB/T 19752-2005进行涉水试验、动力蓄电池包一致性检验等一系列测试。然而,上海还提出了纯电动乘用车应同时具备快速充电和慢速充电的功能。这一点对部分车型产生了一定的限制。另外一个重要的区别是,北京排除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而上海则包括了该车型,从而为荣威550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预留了进入可能。
 
  在动力性能方面,上海对纯电动汽车的要求更高。上海要求纯电动汽车30分钟最高车速应不低于100km/h,而北京的要求为不低于90km/h。
 
  在质保方面,上海要求车辆的质保期应为3年或8万公里,动力电池应为5年或10万公里;而北京只提出了对车辆3年或6万公里的质保要求,动力电池的质保期则与上海相同。

  结语: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看出,京沪两地在推动新能源车发展这一问题上方式各异,但都下了很大功夫。北京拒绝混动车以及购车摇号政策遭到诟病,而上海则存在着歧视外地车企的嫌疑。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排头兵,京沪两地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