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行业新闻 > 正文

拒绝饮鸩止渴 自主不应押宝公车采购

2014-05-21 07:56出处:[V讯]王思 [原创]责编:王思
  [V讯网 行业新闻]5月中旬,由总装车船军代局某军代室验收发运的首批千余台军用红旗H7轿车交付部队。红旗H7也成为了继广汽传祺和一汽奔腾轿车之后,又一列入军队公务用车的国产自主品牌轿车,这标志着我军用公务用车订购全面实现国产化,合资车型将逐步退出军队公务用车的历史舞台。
 
  乍一看,红旗H7入围军队公务用车堪称可喜可贺——一方面,军队公车朝着目标又前进了一步,将彻底告别合资车型;另一方面,“国车”红旗又可以在销量榜上轻松增加千余辆的数字(要知道红旗H7上市9个月后,总销量也不过3000辆而已)。很多自主品牌早已开始押宝“公车采购”,此番红旗H7交付部队,恐怕只会加剧自主品牌对跻身公车行列的热情。似乎只要贴上“公家”二字,自主品牌的未来就一片光明,但事实真的如此么?
 
  至少迄今为止,红旗H7这款车型本身恰恰就堪称自主品牌押宝公车采购的悲剧。尽管包括一汽轿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军在内的高层多次强调,红旗H7面向私人市场,这部分市场将决定其成败。但从其营销手段以及目前的销量构成来看,H7并没有从私人市场的需求出发,而是依然处处带有“国车”的痕迹。无论是外观及内饰设计、还是“让理想飞扬”的广告词,红旗H7始终难以摆脱“保守”、“稳重”、“缺乏亮点”、“难言时尚”、诸如此类的印象,而这些“国车”给人留下的刻板印象显然与当今车市年轻化的大趋势背道而驰。因此至少到目前为止,红旗H7以公务车市场带动私家车市场的思路,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效果。这无疑为那些押宝公车采购的自主品牌敲响了警钟。
 
  与部分品牌押宝公车采购相比,沃尔沃尽管也已经入围公车采购名单,但无论是从产品本身还是营销手段,沃尔沃给人感觉并没有把自己的命运完全寄托在政府采购上。他们的策略也多少获得了回报:今年4月份,沃尔沃向中国消费者交付了6,581辆各款车型,同比增幅高达39.7%。尽管这一数字与很多车企相比并不十分理想,但其单月销量确实完爆很多自主品牌。
 
  各地盛行的地方保护主义也给自主品牌押宝公车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要知道中央机关的采购只是公车市场的一小部分,各地政府在当地采购公车的问题上完全占据着话语权。例如北京市政府公务用车采购自然愿意选择北汽集团的产品; 吉林省自然就提倡要购买一汽集团的产品,上海市乐于选用用上汽集团的产品,广东省都推行使用广汽集团的传祺,安徽省就会要求自己的地方政府采购奇瑞与江淮的自主品牌等等。
 
  其实从财政角度来看,地方品牌的公车采购的地方保护,无可非议。因为地方品牌的发展是支持当地政府财力提升的可靠保障。但此举却会带来两个潜在的危害:首先,这种保护性的地方政府采购无视汽车质量高低,进而会影响到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当一家车企可以不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就获得市场的时候,该企业自然就不会去关注提升自己产品的质量与竞争力。另一方面,由于地方保护主义,每一家车企所获得的政府采购市场规模都比较低,对于支持一个汽车品牌的发展只能是杯水车薪。
 
  即便从大环境的角度分析,自主品牌押宝公车采购也并非长久之计。在“反腐倡廉”的大背景下,政府采购的公车数量正在逐渐减少,这一趋势也没有停止的迹象。很显然,对自主品牌来说,与其为了数量有限的采购指标而迎合人民公仆的需求,倒不如踏踏实实面向私人市场,为了广大人民群众造出些好车。
责任编辑:王思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拒绝饮鸩止渴 自主不应押宝公车采购

2014-05-21 出处:[V讯]王思 [原创] 责编:王思

  [V讯网 行业新闻]5月中旬,由总装车船军代局某军代室验收发运的首批千余台军用红旗H7轿车交付部队。红旗H7也成为了继广汽传祺和一汽奔腾轿车之后,又一列入军队公务用车的国产自主品牌轿车,这标志着我军用公务用车订购全面实现国产化,合资车型将逐步退出军队公务用车的历史舞台。
 
  乍一看,红旗H7入围军队公务用车堪称可喜可贺——一方面,军队公车朝着目标又前进了一步,将彻底告别合资车型;另一方面,“国车”红旗又可以在销量榜上轻松增加千余辆的数字(要知道红旗H7上市9个月后,总销量也不过3000辆而已)。很多自主品牌早已开始押宝“公车采购”,此番红旗H7交付部队,恐怕只会加剧自主品牌对跻身公车行列的热情。似乎只要贴上“公家”二字,自主品牌的未来就一片光明,但事实真的如此么?
 
  至少迄今为止,红旗H7这款车型本身恰恰就堪称自主品牌押宝公车采购的悲剧。尽管包括一汽轿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军在内的高层多次强调,红旗H7面向私人市场,这部分市场将决定其成败。但从其营销手段以及目前的销量构成来看,H7并没有从私人市场的需求出发,而是依然处处带有“国车”的痕迹。无论是外观及内饰设计、还是“让理想飞扬”的广告词,红旗H7始终难以摆脱“保守”、“稳重”、“缺乏亮点”、“难言时尚”、诸如此类的印象,而这些“国车”给人留下的刻板印象显然与当今车市年轻化的大趋势背道而驰。因此至少到目前为止,红旗H7以公务车市场带动私家车市场的思路,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效果。这无疑为那些押宝公车采购的自主品牌敲响了警钟。
 
  与部分品牌押宝公车采购相比,沃尔沃尽管也已经入围公车采购名单,但无论是从产品本身还是营销手段,沃尔沃给人感觉并没有把自己的命运完全寄托在政府采购上。他们的策略也多少获得了回报:今年4月份,沃尔沃向中国消费者交付了6,581辆各款车型,同比增幅高达39.7%。尽管这一数字与很多车企相比并不十分理想,但其单月销量确实完爆很多自主品牌。
 
  各地盛行的地方保护主义也给自主品牌押宝公车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要知道中央机关的采购只是公车市场的一小部分,各地政府在当地采购公车的问题上完全占据着话语权。例如北京市政府公务用车采购自然愿意选择北汽集团的产品; 吉林省自然就提倡要购买一汽集团的产品,上海市乐于选用用上汽集团的产品,广东省都推行使用广汽集团的传祺,安徽省就会要求自己的地方政府采购奇瑞与江淮的自主品牌等等。
 
  其实从财政角度来看,地方品牌的公车采购的地方保护,无可非议。因为地方品牌的发展是支持当地政府财力提升的可靠保障。但此举却会带来两个潜在的危害:首先,这种保护性的地方政府采购无视汽车质量高低,进而会影响到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当一家车企可以不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就获得市场的时候,该企业自然就不会去关注提升自己产品的质量与竞争力。另一方面,由于地方保护主义,每一家车企所获得的政府采购市场规模都比较低,对于支持一个汽车品牌的发展只能是杯水车薪。
 
  即便从大环境的角度分析,自主品牌押宝公车采购也并非长久之计。在“反腐倡廉”的大背景下,政府采购的公车数量正在逐渐减少,这一趋势也没有停止的迹象。很显然,对自主品牌来说,与其为了数量有限的采购指标而迎合人民公仆的需求,倒不如踏踏实实面向私人市场,为了广大人民群众造出些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