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中国“国Ⅵ” 美国“协助”意欲何为?

2014-02-13 13:32出处:汽车商报 [转载]责编:王思
  [V讯网 行业新闻]2013年12月4日,刚刚度完感恩节长假的美国副总统拜登,在中国仅仅停留一天后便匆匆离去。这位被外界公认为“奥巴马政府最能赢得中国好感”的70岁老人既没有对中日紧张关系过多作出评论,也没有对未来中美经济合作发表声明,而是意外地宣布了一条大多数人并未注意的消息:“美国将协助中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制订和实施第六阶段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

  作为世界头号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突然主动表示帮助中国解决汽车尾气排放问题,这在外界眼里似乎有些看不太懂。但是如果将美国此举与奥巴马政府的多项政策联系起来看,美国此举除了在帮助中国制订汽车排放标准外,也在间接为本国能源转型战略与汽车企业谋求利益。

   “赶帮超”
 

  因为雾霾,中国汽车尾气排放污染已被千夫所指。

  据中国环保部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4607.9万吨,比2010年增加3.5%,其中氮氧化物(NOx)637.5万吨,颗粒物(PM)62.1万吨,碳氢化合物(HC)441.2万吨,一氧化碳(CO)3467.1万吨。如果换算成更形象的单位,2011年中国汽车这四项污染物排放量相当于2011年中国石油产量的1/6还多。

  美国《华盛顿邮报》如此形容中国在汽车尾气治理方面的不利:许多人认为中国实施了严格的商业监管,政府同样高度重视经济增长。但这导致了一些奇怪的政策空白区域,其中最为显著的一个领域是环境政策。举例而言,中国的汽车市场受到严格监管,但这些规定并不涉及汽车尾气排放。

  众所周知的是,此前中国在汽车排放方面借鉴的一直是欧洲标准。原环保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主任汤大钢向记者解释:“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更倾向于采用欧盟法规,一方面是由于欧盟法规相对较松,另一方面也因为其测量方法的运行工况及对设备的要求相对要简单。”

  令人感到疑问的是,一向以欧洲汽车排放标准为标杆的中国,为何突然接受了美国的帮助?

责任编辑:王思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国Ⅵ” 美国“协助”意欲何为?

2014-02-13 出处:汽车商报 [转载] 责编:王思

  [V讯网 行业新闻]2013年12月4日,刚刚度完感恩节长假的美国副总统拜登,在中国仅仅停留一天后便匆匆离去。这位被外界公认为“奥巴马政府最能赢得中国好感”的70岁老人既没有对中日紧张关系过多作出评论,也没有对未来中美经济合作发表声明,而是意外地宣布了一条大多数人并未注意的消息:“美国将协助中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制订和实施第六阶段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

  作为世界头号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突然主动表示帮助中国解决汽车尾气排放问题,这在外界眼里似乎有些看不太懂。但是如果将美国此举与奥巴马政府的多项政策联系起来看,美国此举除了在帮助中国制订汽车排放标准外,也在间接为本国能源转型战略与汽车企业谋求利益。

   “赶帮超”
 

  因为雾霾,中国汽车尾气排放污染已被千夫所指。

  据中国环保部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4607.9万吨,比2010年增加3.5%,其中氮氧化物(NOx)637.5万吨,颗粒物(PM)62.1万吨,碳氢化合物(HC)441.2万吨,一氧化碳(CO)3467.1万吨。如果换算成更形象的单位,2011年中国汽车这四项污染物排放量相当于2011年中国石油产量的1/6还多。

  美国《华盛顿邮报》如此形容中国在汽车尾气治理方面的不利:许多人认为中国实施了严格的商业监管,政府同样高度重视经济增长。但这导致了一些奇怪的政策空白区域,其中最为显著的一个领域是环境政策。举例而言,中国的汽车市场受到严格监管,但这些规定并不涉及汽车尾气排放。

  众所周知的是,此前中国在汽车排放方面借鉴的一直是欧洲标准。原环保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主任汤大钢向记者解释:“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更倾向于采用欧盟法规,一方面是由于欧盟法规相对较松,另一方面也因为其测量方法的运行工况及对设备的要求相对要简单。”

  令人感到疑问的是,一向以欧洲汽车排放标准为标杆的中国,为何突然接受了美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