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商道 > 电商观察 > 正文

重磅:北京机动车停车收费定价今年将调整

2016-05-30 08:31出处:北京晚报 [转载]责编:田大鹏

  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表示,到2017年底,北京将有部分区域基本停车位平衡;到2020年底,中心城的居住停车难问题将初步缓解。在今天上午召开的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机动车停车服务与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共有10位委员和代表发表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2017年实现部分区域基本停车位平衡

  周正宇提出,按照规划,本市将力争通过3到5年的努力,使全市停车秩序得到明显改善、居住停车位不足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化解。

  到2017年底,重点治理“停车乱、收费乱”。开展居住区基本车位区域平衡试点,实现部分区域基本停车位平衡;加强公共停车设施建设,集中开展停车秩序治理,实现重点街区出行停车有序。

  到2020年底,“停车入位、停车付费”的理念基本形成,中心城居住停车难问题得到初步缓解,居住停车和出行停车秩序得到明显改善。

  全市停车普查上半年全完成

  目前,全市机动车保有量560万辆,停车位大约302万个,其中经营性停车位由各区备案管理,大约192万个,非经营性停车位大约110万个。

  周正宇表示,本市停车普查工作于去年下半年启动,对本市停车资源供给机车辆停放情况进行地毯式调查。去年年底,完成了东城、西城、石景山、房山4个试点区的数据采集和数据抽检工作,其他区的普查外业工作将在今年上半年完成。

  停车秩序示范街今年扩至150条

  从今年年初至今,全市查处违法停车82.9万起、罚款额1.66亿元,同比去年提升25%,其中科技设备抓拍违法停车23.9万起、同比去年提升24.1%,拖移机动车2223辆、同比去年提升2倍。

  周正宇表示,去年,本市组建了府右街、广渠门大街、正义路等130条停车秩序示范街,今年将示范街范围扩大至150条。

  机动车停车收费定价将再调整

  机动车停车收费定价将再调整。周正宇表示,为了进一步反映土地成本、反映供需关系,今年将适度放开停车收费定价权,实施差别化收费管理政策。下一步,将开展新一轮占道停车收费定价政策研究,细化定价范围、统筹定价机制,体现路内高于路外、地上高于地下的定价原则。

  此外,北京下一步还将利用人防设施设置临时停车位,以此缓解停车难问题。在居住区周边,将倡导公共设施和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夜间开放车位错时停车。

  市人大建议:小区停车位不足可异地建停车设施

  今天上午,市人大环保委就市政府机动车停车服务与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审议。城建环保委表通过前期调研发现,东城区十字坡社区在创建停车管理示范小区的过程中,通过征询民意、挖潜增设车位、引入停车企业服务管理、统筹车位使用等措施,基本解决了社区居民的停车问题。

  对此,城建环保委认为,市政府应该以示范小区为切入点,开展居住停车区域平衡试点,对一定区域内停车资源进行统筹配置和精细化管理,增加有效供给,尽可能实现区域内居住停车的供需平衡。对不区域内难以统筹平衡的,可探索异地建设停车服务设施,满足居民停车需求。

  停车问题早已备受关注,但依法停车、付费停车的观念却尚未有效普及。对此,城建环保委建议,市政停车府应适时公开停车普查基本情况,加强停车信息服务,强化市民依法停车意识。同时,为从源头避免城市副中心的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应在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同步做好城市副中心动态和静态交通的组织设计。

  强新委员:居民停车收费每月低价位

  在对报告进行审议时,强新委员表示,如今北京不少地区的停车现状存在“地下停车场空位一片,地面路侧停满车辆拥挤不堪”的问题。因此,建议尽快开展占道停车收费的研究工作,推出“地上高于地下”的定价标准。同时,加大居民区立体停车位的建设,使得居民停车“上天入地”,“少占道、不占道”。谈到居民停车收费问题时,强新委员提出,居民停车每月应实施低价位。

  方滨兴委员:建议微信扫二维码等新手段支付停车费

  方滨兴委员提出,有时候人工收费存在停车收费员私吞停车费用的问题,让驾驶员对缴费产生抵触情绪。在这方面,可以学习国内外新的理念,比如仿效国外的咪表停车,既可以培养驾驶员缴费的自觉性,又防止收费员私吞停车费,还可以联网反映车位的空余情况。再比如,哈尔滨的刷停车卡收费也是一种不错的缴费方式。停车收费不能收现金,只能刷卡。无卡的驾驶员还可以在停车场还可以办理临时停车卡。这样能够有效地杜绝收费贪污。现在微信支付越来越普遍,北京也可以探索用微信来支付停车费,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缴纳停车费,并同时打印出停车凭证。

  宋慰祖委员:停车管理要有法可依

  “要为停车管理立法。”宋慰祖委员表示,在停车管理方面,老说“执法”,但是依的是什么法?其实是从不同的法律里面摘出来的不同条款。比如,要求禁止乱停车,是从交通法里摘出来的,而要求停车不能占用消防通道,这是从消防的法里面摘出来的。因此,要尽快出台有关停车管理的法律法规。

  郭继孚代表:停车智能化、立体化

  “停车问题是长期积累下来的老大难问题。”作为交通领域的专家,市人大代表、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表示,停车问题表面上是缺位的问题,实际上是缺乏管理的问题。现在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说法认为,北京的停车位缺的太多,法不责众,没办法执法。但郭继孚却说,“法不责众”不能成为不执法、不作为的借口,也不能成为市民不接受处罚的挡箭牌。

  郭继孚表示,停车消耗的空间,比人生活工作的空间还大。一辆车如果自由行驶的话,按照国际标准,需要2.5个车位才能满足其停车需要,需要消耗的空间是将近30平方米。这样大的土地空间消耗在大城市中心区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好比人人都对住房有期望值,但不能指望人人都住别墅,还都要住在市中心。不能因为住房紧张,就通过私搭乱建来解决住房问题。

  执法不严是造成现在停车乱象最根本的原因。郭继孚表示,实际上,对停车处罚的起数和大街小巷的违章不成比例。表面上路边停车位好像收费很高,但是其实全市只有4万个车位在收费,更多的车是乱停没人管。这样,停车的价格就失去了作用。不能因为停车位缺口太大,就不敢执法,就不执法。

  此外,还应当进一步来提升停车改革的力度。郭继孚拿停车与福利分房作比较称,“这和过去的福利分房有点相似”。北京的车大多集中在城市的最中心区,但是根据统计,北京市城六区免费停车的比例超过80%。大家对公共资源随意侵占,停车变成了巨大的福利。因此,建议,应当党政齐抓共管,像住房改革一样,进行一次停车改革。

  停车问题的治理,要采取更聪明的做法。郭继孚表示,一些停在路口、停在消防通道、停在公交港湾的车,要坚决清理掉。停车还要智能化,要用技术取代人为的收费,才能执法更严。此外,停车应当实行立体化。自己曾经做过一些调研,其实,两三个车位的空间,如果建设立体停车位的话,就能停放15辆机动车。

  “深圳路边停车采取智能化加上严格执法之后,原来乱得一塌糊涂的街区,一夜之间就清理出来了。”郭继孚表示。

责任编辑:田大鹏 

重磅:北京机动车停车收费定价今年将调整

2016-05-30 出处:北京晚报 [转载] 责编:田大鹏

  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表示,到2017年底,北京将有部分区域基本停车位平衡;到2020年底,中心城的居住停车难问题将初步缓解。在今天上午召开的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机动车停车服务与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共有10位委员和代表发表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2017年实现部分区域基本停车位平衡

  周正宇提出,按照规划,本市将力争通过3到5年的努力,使全市停车秩序得到明显改善、居住停车位不足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化解。

  到2017年底,重点治理“停车乱、收费乱”。开展居住区基本车位区域平衡试点,实现部分区域基本停车位平衡;加强公共停车设施建设,集中开展停车秩序治理,实现重点街区出行停车有序。

  到2020年底,“停车入位、停车付费”的理念基本形成,中心城居住停车难问题得到初步缓解,居住停车和出行停车秩序得到明显改善。

  全市停车普查上半年全完成

  目前,全市机动车保有量560万辆,停车位大约302万个,其中经营性停车位由各区备案管理,大约192万个,非经营性停车位大约110万个。

  周正宇表示,本市停车普查工作于去年下半年启动,对本市停车资源供给机车辆停放情况进行地毯式调查。去年年底,完成了东城、西城、石景山、房山4个试点区的数据采集和数据抽检工作,其他区的普查外业工作将在今年上半年完成。

  停车秩序示范街今年扩至150条

  从今年年初至今,全市查处违法停车82.9万起、罚款额1.66亿元,同比去年提升25%,其中科技设备抓拍违法停车23.9万起、同比去年提升24.1%,拖移机动车2223辆、同比去年提升2倍。

  周正宇表示,去年,本市组建了府右街、广渠门大街、正义路等130条停车秩序示范街,今年将示范街范围扩大至150条。

  机动车停车收费定价将再调整

  机动车停车收费定价将再调整。周正宇表示,为了进一步反映土地成本、反映供需关系,今年将适度放开停车收费定价权,实施差别化收费管理政策。下一步,将开展新一轮占道停车收费定价政策研究,细化定价范围、统筹定价机制,体现路内高于路外、地上高于地下的定价原则。

  此外,北京下一步还将利用人防设施设置临时停车位,以此缓解停车难问题。在居住区周边,将倡导公共设施和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夜间开放车位错时停车。

  市人大建议:小区停车位不足可异地建停车设施

  今天上午,市人大环保委就市政府机动车停车服务与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审议。城建环保委表通过前期调研发现,东城区十字坡社区在创建停车管理示范小区的过程中,通过征询民意、挖潜增设车位、引入停车企业服务管理、统筹车位使用等措施,基本解决了社区居民的停车问题。

  对此,城建环保委认为,市政府应该以示范小区为切入点,开展居住停车区域平衡试点,对一定区域内停车资源进行统筹配置和精细化管理,增加有效供给,尽可能实现区域内居住停车的供需平衡。对不区域内难以统筹平衡的,可探索异地建设停车服务设施,满足居民停车需求。

  停车问题早已备受关注,但依法停车、付费停车的观念却尚未有效普及。对此,城建环保委建议,市政停车府应适时公开停车普查基本情况,加强停车信息服务,强化市民依法停车意识。同时,为从源头避免城市副中心的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应在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同步做好城市副中心动态和静态交通的组织设计。

  强新委员:居民停车收费每月低价位

  在对报告进行审议时,强新委员表示,如今北京不少地区的停车现状存在“地下停车场空位一片,地面路侧停满车辆拥挤不堪”的问题。因此,建议尽快开展占道停车收费的研究工作,推出“地上高于地下”的定价标准。同时,加大居民区立体停车位的建设,使得居民停车“上天入地”,“少占道、不占道”。谈到居民停车收费问题时,强新委员提出,居民停车每月应实施低价位。

  方滨兴委员:建议微信扫二维码等新手段支付停车费

  方滨兴委员提出,有时候人工收费存在停车收费员私吞停车费用的问题,让驾驶员对缴费产生抵触情绪。在这方面,可以学习国内外新的理念,比如仿效国外的咪表停车,既可以培养驾驶员缴费的自觉性,又防止收费员私吞停车费,还可以联网反映车位的空余情况。再比如,哈尔滨的刷停车卡收费也是一种不错的缴费方式。停车收费不能收现金,只能刷卡。无卡的驾驶员还可以在停车场还可以办理临时停车卡。这样能够有效地杜绝收费贪污。现在微信支付越来越普遍,北京也可以探索用微信来支付停车费,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缴纳停车费,并同时打印出停车凭证。

  宋慰祖委员:停车管理要有法可依

  “要为停车管理立法。”宋慰祖委员表示,在停车管理方面,老说“执法”,但是依的是什么法?其实是从不同的法律里面摘出来的不同条款。比如,要求禁止乱停车,是从交通法里摘出来的,而要求停车不能占用消防通道,这是从消防的法里面摘出来的。因此,要尽快出台有关停车管理的法律法规。

  郭继孚代表:停车智能化、立体化

  “停车问题是长期积累下来的老大难问题。”作为交通领域的专家,市人大代表、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表示,停车问题表面上是缺位的问题,实际上是缺乏管理的问题。现在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说法认为,北京的停车位缺的太多,法不责众,没办法执法。但郭继孚却说,“法不责众”不能成为不执法、不作为的借口,也不能成为市民不接受处罚的挡箭牌。

  郭继孚表示,停车消耗的空间,比人生活工作的空间还大。一辆车如果自由行驶的话,按照国际标准,需要2.5个车位才能满足其停车需要,需要消耗的空间是将近30平方米。这样大的土地空间消耗在大城市中心区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好比人人都对住房有期望值,但不能指望人人都住别墅,还都要住在市中心。不能因为住房紧张,就通过私搭乱建来解决住房问题。

  执法不严是造成现在停车乱象最根本的原因。郭继孚表示,实际上,对停车处罚的起数和大街小巷的违章不成比例。表面上路边停车位好像收费很高,但是其实全市只有4万个车位在收费,更多的车是乱停没人管。这样,停车的价格就失去了作用。不能因为停车位缺口太大,就不敢执法,就不执法。

  此外,还应当进一步来提升停车改革的力度。郭继孚拿停车与福利分房作比较称,“这和过去的福利分房有点相似”。北京的车大多集中在城市的最中心区,但是根据统计,北京市城六区免费停车的比例超过80%。大家对公共资源随意侵占,停车变成了巨大的福利。因此,建议,应当党政齐抓共管,像住房改革一样,进行一次停车改革。

  停车问题的治理,要采取更聪明的做法。郭继孚表示,一些停在路口、停在消防通道、停在公交港湾的车,要坚决清理掉。停车还要智能化,要用技术取代人为的收费,才能执法更严。此外,停车应当实行立体化。自己曾经做过一些调研,其实,两三个车位的空间,如果建设立体停车位的话,就能停放15辆机动车。

  “深圳路边停车采取智能化加上严格执法之后,原来乱得一塌糊涂的街区,一夜之间就清理出来了。”郭继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