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稿 > 正文

智能汽车的汽车安全与传统汽车有什么不同?

2018-11-05 10:39出处:V讯网 [原创]责编:田大鹏

  我们已然生活在一个智能的时代,对各种智能设备习以为常。我们享受智能设备带来的便利,对智能设备的要求逐渐提高,对智能汽车的期许也不例外。过去,面对传统燃油车,我们关注的是驾驶体验和汽车安全;如今面对智能汽车,我们更关注的是智能技术和用户体验,反而越来越少地考虑到汽车安全。

  但正如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夏珩所言,智能汽车绝不应该成为“貌似智能”的技术堆叠,为人类带来更加安全、便利、愉悦的出行体验才是终极目标。在亟待智能汽车改变的出行痛点中,安全一定是最重要的。

  没错,安全一定是最重要的。没有安全,一切智能都毫无意义。因此,笔者想在本篇文章中跟大家分享,相较于传统汽车,智能汽车安全有哪些不同。

  智能汽车信息数据安全不可忽视

  首先,相较于传统汽车,智能汽车最大的不同在于对于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和信息传输的使用,这就必然涉及到信息数据安全。相较于传统车企,新兴的造车新势力在智能汽车信息数据安全方面有比较强的优势,这得益于他们的互联网基因。

  以小鹏汽车为例,到目前为止,小鹏已经组建了数十人规模的专业团队,汇集来自微软、阿里巴巴、网易、腾讯、绿盟的资深安全专家;同时,小鹏汽车与科恩实验室、艾迪德、阿里云等数据安全领域的顶级机构深度合作,共同研究智能汽车安全架构;在抵御黑客入侵方面,小鹏汽车安全团队通过车载安全芯片、物理隔离自动驾驶设计、云端AI安全预警、手机端白盒加固,构建完整防入侵体系;在隐私数据保护方面,通过加密传输、隔离储存、定期销毁,确保每一位用户的数据信息安全受控。

图片1.png

  小鹏G3车端、云端、手机App端同步入手,保证信息数据安全

  可以看出,小鹏汽车在信息数据安全方面,不论意识还是能力都站在了汽车行业前沿。

  主动安全是智能汽车安全核心组成部分

  对于传统汽车来说,主动安全通常是指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稳定装置(ESP)。但而对于智能汽车而言,自动驾驶、车联网、大数据使得智能汽车可以精准估算车距、控制车速、超车、制动,综合考虑行人、车辆本身、街道上其他车辆的安全,实现交通“零碰撞、零事故”。因此,主动安全将是未来提升车辆安全性的突破口,也是智能汽车企业展现核心优势的领域。

  小鹏汽车在主动安全领域表现不俗。首款高智能电动SUV小鹏G3车身集成了20个智能传感器;搭载了自主研发的Xpilot L2.5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具备命令式变道、自动跟随、车道保持等领先能力;小鹏G3的AEB自动紧急制动不但可以防止静止物体碰撞,还能够实现穿越行人和“鬼探头”碰撞预防;全场景自由泊车适用于水平、垂直、斜方、有边框、无边框多种车位,未来还会匹配更多复杂的应用场景。

图片2.png

  小鹏G3拥有全场景自由泊车功能

  总体来说,小鹏G3在主动安全领域表现优异,不但是同价位区间毫无争议的标杆,而且在很多方面超越了价格数倍于小鹏G3的豪华车型。

  被动安全是保护驾驶员和乘客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当传统汽车提及汽车安全时,最主要的部分就是汽车被动安全。事实上,对于智能汽车而言,被动安全同样重要。正如小鹏汽车整车碰撞安全总监饶建鹏所言,主动安全可以减少一些碰撞事故,但不能杜绝碰撞事故发生。“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不应该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应该高度融合,朝着智能化被动安全的方向发展。”

  为了验证小鹏G3的安全性,小鹏汽车在研发周期中进行了5轮撞击测试,“亲手毁掉”63辆小鹏G3,将可能出现的事故情景全部覆盖。

图片3.png

  小鹏G3正面碰撞测试

  图片3.png

  小鹏G3偏置碰撞测试

  从小鹏汽车近期公布的碰撞测试视频来看,小鹏G3在正面碰撞测试和偏置碰撞测试中表现出色。碰撞后,前排气囊正常弹出,ABC柱和车辆底部乘员舱部分均无明显变形,车门可正常开启,不影响驾乘人员迅速打开车门自救逃生。

图片5.png

  小鹏G3侧面碰撞测试

  视频显示,小鹏G3在侧面碰撞试验中,B柱向内缩紧,A柱、C柱无明显变形、碰撞后侧气帘、侧气囊弹出,后排座椅无明显变形,假人向右微倾,安全带紧扣。

  小鹏G3在乘员安全方面表现出色,是因为小鹏G3在被动安全方面下了硬功夫。小鹏G3采用大量高强度车身材料,可以有效抵御撞击;高强度球笼式框架使得碰撞发生时,能够将碰撞力通过多路径分散,有效降低局部受力,减少前围侵入。前机舱预留充足吸能空间,可以降低碰撞加速度,实现碰撞时的“软着陆”。配备6安全气囊,最大限度减少碰撞对乘员的伤害。

图片6.png

  小鹏G3行人保护碰撞测试

  从小鹏G3行人保护试验视频来看,前保险杆材质拥有非常大的弹性和缓冲空间。前机舱盖在发生碰撞时褶皱吸能,分散受力,可以给行人提供保护。

  纯电动汽车安全测试评估更严格

  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未来的智能汽车多数是电动汽车。很多人会误以为电动汽车不安全,但其实在最新出台的C-NCAP中国新车测试规程中,电动汽车的安全测试评估更严格。而且电动汽车天然地在被动安全方面比燃油车更具有优势。

  小鹏汽车将电池安全和被动安全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对电池安全极其重视。小鹏汽车电池组将安全作为首要指标,搭载多项独创安全技术,先后完成了多轮远高于国家标准的安全和耐久测试。据悉,小鹏G3立项之初,夏珩、何涛就带头立下了军令状:小鹏G3一定要做成高安全性的产品,五星标准是最低要求。

  小鹏汽车年底交付在即,具体测试数据,只待上市后揭晓。

责任编辑:田大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V讯网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智能汽车的汽车安全与传统汽车有什么不同?

2018-11-05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田大鹏

  我们已然生活在一个智能的时代,对各种智能设备习以为常。我们享受智能设备带来的便利,对智能设备的要求逐渐提高,对智能汽车的期许也不例外。过去,面对传统燃油车,我们关注的是驾驶体验和汽车安全;如今面对智能汽车,我们更关注的是智能技术和用户体验,反而越来越少地考虑到汽车安全。

  但正如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夏珩所言,智能汽车绝不应该成为“貌似智能”的技术堆叠,为人类带来更加安全、便利、愉悦的出行体验才是终极目标。在亟待智能汽车改变的出行痛点中,安全一定是最重要的。

  没错,安全一定是最重要的。没有安全,一切智能都毫无意义。因此,笔者想在本篇文章中跟大家分享,相较于传统汽车,智能汽车安全有哪些不同。

  智能汽车信息数据安全不可忽视

  首先,相较于传统汽车,智能汽车最大的不同在于对于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和信息传输的使用,这就必然涉及到信息数据安全。相较于传统车企,新兴的造车新势力在智能汽车信息数据安全方面有比较强的优势,这得益于他们的互联网基因。

  以小鹏汽车为例,到目前为止,小鹏已经组建了数十人规模的专业团队,汇集来自微软、阿里巴巴、网易、腾讯、绿盟的资深安全专家;同时,小鹏汽车与科恩实验室、艾迪德、阿里云等数据安全领域的顶级机构深度合作,共同研究智能汽车安全架构;在抵御黑客入侵方面,小鹏汽车安全团队通过车载安全芯片、物理隔离自动驾驶设计、云端AI安全预警、手机端白盒加固,构建完整防入侵体系;在隐私数据保护方面,通过加密传输、隔离储存、定期销毁,确保每一位用户的数据信息安全受控。

图片1.png

  小鹏G3车端、云端、手机App端同步入手,保证信息数据安全

  可以看出,小鹏汽车在信息数据安全方面,不论意识还是能力都站在了汽车行业前沿。

  主动安全是智能汽车安全核心组成部分

  对于传统汽车来说,主动安全通常是指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稳定装置(ESP)。但而对于智能汽车而言,自动驾驶、车联网、大数据使得智能汽车可以精准估算车距、控制车速、超车、制动,综合考虑行人、车辆本身、街道上其他车辆的安全,实现交通“零碰撞、零事故”。因此,主动安全将是未来提升车辆安全性的突破口,也是智能汽车企业展现核心优势的领域。

  小鹏汽车在主动安全领域表现不俗。首款高智能电动SUV小鹏G3车身集成了20个智能传感器;搭载了自主研发的Xpilot L2.5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具备命令式变道、自动跟随、车道保持等领先能力;小鹏G3的AEB自动紧急制动不但可以防止静止物体碰撞,还能够实现穿越行人和“鬼探头”碰撞预防;全场景自由泊车适用于水平、垂直、斜方、有边框、无边框多种车位,未来还会匹配更多复杂的应用场景。

图片2.png

  小鹏G3拥有全场景自由泊车功能

  总体来说,小鹏G3在主动安全领域表现优异,不但是同价位区间毫无争议的标杆,而且在很多方面超越了价格数倍于小鹏G3的豪华车型。

  被动安全是保护驾驶员和乘客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当传统汽车提及汽车安全时,最主要的部分就是汽车被动安全。事实上,对于智能汽车而言,被动安全同样重要。正如小鹏汽车整车碰撞安全总监饶建鹏所言,主动安全可以减少一些碰撞事故,但不能杜绝碰撞事故发生。“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不应该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应该高度融合,朝着智能化被动安全的方向发展。”

  为了验证小鹏G3的安全性,小鹏汽车在研发周期中进行了5轮撞击测试,“亲手毁掉”63辆小鹏G3,将可能出现的事故情景全部覆盖。

图片3.png

  小鹏G3正面碰撞测试

  图片3.png

  小鹏G3偏置碰撞测试

  从小鹏汽车近期公布的碰撞测试视频来看,小鹏G3在正面碰撞测试和偏置碰撞测试中表现出色。碰撞后,前排气囊正常弹出,ABC柱和车辆底部乘员舱部分均无明显变形,车门可正常开启,不影响驾乘人员迅速打开车门自救逃生。

图片5.png

  小鹏G3侧面碰撞测试

  视频显示,小鹏G3在侧面碰撞试验中,B柱向内缩紧,A柱、C柱无明显变形、碰撞后侧气帘、侧气囊弹出,后排座椅无明显变形,假人向右微倾,安全带紧扣。

  小鹏G3在乘员安全方面表现出色,是因为小鹏G3在被动安全方面下了硬功夫。小鹏G3采用大量高强度车身材料,可以有效抵御撞击;高强度球笼式框架使得碰撞发生时,能够将碰撞力通过多路径分散,有效降低局部受力,减少前围侵入。前机舱预留充足吸能空间,可以降低碰撞加速度,实现碰撞时的“软着陆”。配备6安全气囊,最大限度减少碰撞对乘员的伤害。

图片6.png

  小鹏G3行人保护碰撞测试

  从小鹏G3行人保护试验视频来看,前保险杆材质拥有非常大的弹性和缓冲空间。前机舱盖在发生碰撞时褶皱吸能,分散受力,可以给行人提供保护。

  纯电动汽车安全测试评估更严格

  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未来的智能汽车多数是电动汽车。很多人会误以为电动汽车不安全,但其实在最新出台的C-NCAP中国新车测试规程中,电动汽车的安全测试评估更严格。而且电动汽车天然地在被动安全方面比燃油车更具有优势。

  小鹏汽车将电池安全和被动安全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对电池安全极其重视。小鹏汽车电池组将安全作为首要指标,搭载多项独创安全技术,先后完成了多轮远高于国家标准的安全和耐久测试。据悉,小鹏G3立项之初,夏珩、何涛就带头立下了军令状:小鹏G3一定要做成高安全性的产品,五星标准是最低要求。

  小鹏汽车年底交付在即,具体测试数据,只待上市后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