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人的认知里,唯有过了农历新年才是新的一年真正开启的时刻。而年后刚从春节的假日氛围回归到日常的工作,上海汽车集团就传来捷报,2017年1月份,上汽乘用车品牌月销突破4万辆,实现了同比71%的高增长,其中,上汽荣威品牌1月份销量达到3.1万辆,同比增长105%,帮助品牌在2017年销量取得开门红的功臣非荣威RX5莫属,自2016年7月上市以来荣威RX5销量一路看涨,今年1月份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连续4个月销量过2万辆。
虽然受到春节假期,以及年前购置锐减半政策变更的刺激而提前透支了一定销量的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然而白纸黑字的销量数据证明了上汽集团在2017年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冲力。
荣威RX5的大获成功让上汽更有底气凭借更多有竞争实力的产品在自主品牌激烈角逐的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其中,有着“中国最佳概念车”Vision-R的量产车型的荣威i6将接棒RX5,代表上汽自主品牌继续在轿车领域迎接同级竞争者的挑战。
2017年2月13日,荣威i6 0.25超低风阻系数解析会在上汽乘用车安亭工厂举行,解析会后一众媒体共同参观了设立于上海同济大学的风洞实验室,这也是该实验室首次对外界开放,实地探访深入了解荣威i6设计团队和空气动力学工程师团队是如何与风阻系数斗智斗勇。
为什么要追求减小的风阻系数?
定位于宽适豪华互联网轿车的荣威i6有着1835mm同级最宽车身、2715mm的同级最优轴距、世界级“蓝芯”高效动力、4.8L/100km同级最低油耗……在荣威i6诸多亮点中,0.25的超低风阻系数尤其惹眼,以往如此低的风阻系数只会出现在豪华跑车上,而荣威i6通过领先的技术和制造工艺超越了绝大多数自主品牌甚至是合资品牌在该领域的研发进展。
风阻,顾名思义是汽车行进过程中遭遇的风的阻力,它会影响汽车油耗,而风阻系数越大,油耗越大,特别是高速行驶的时候,有超过60%的耗油是用来克服风阻的。在传统能源汽车上,风阻系数没下降10%即可降低3%的油耗,而新能源汽车领域,荣威e i6的风阻系数每下降20count,行驶里程相应的延长10.km。
低风阻所带来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根据“每降低0.03cd风阻系数,油耗下降0.15L/100km”的公式,按照一辆家轿每年行驶2万公里计算,一年能省下超过1600元的油费支出,5年就能省将近1万元。
此外,风阻系数也会影响车内的噪音值和高速操控能力,进而影响驾乘舒适度。所以,降低风阻对于汽车,特别注重舒适、省油的轿车而言至关重要。
当前传统家轿领域风阻系数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奔驰CLA,风阻系数0.22;BMW 5 Series,风阻系数0.22;奔驰 E Class,风阻系数0.23;奥迪A4,风阻系数0.23;荣威i6名列第五,0.25的风阻系数已经创造了目前为止自主品牌的最好成绩。
确保实现0.25的超低风阻系数 荣威i6是怎么做到的?
如何降低风阻?成功的造型设计是前提。作为中国最佳概念车Vision-R的量产车型,荣威i6很好的继承了诸多低风阻设计。在对风阻系数起决定性作用的车身形态方面,荣威i6车头下压,引擎盖尾部上扬,前挡风玻璃后倾,如此配合使得前挡风玻璃和车头形成大夹角;在 B 柱之后,车顶下收,又与末端微翘的行李箱形成大夹角,保证了空气流动的顺畅,为0.25的风阻系数打下了基础。
在车身侧面,荣威i6采用了高腰线设计,线条360度贯穿车身,一气呵成,更好的起到引导气流的作用,同时还能获得相应的下压力,抵消部分正压,使前后压差阻力减小,达到视觉美感和工业设计的完美融合。而1835mm同级最宽车身和4671mm的车长所带来的超大长细比,优化了荣威i6的形状阻力,保证了空气前后流动的平顺性。
除了车身形态,车头设计和门框走向,甚至是包括大灯型面、大灯走向、后保险杠离去角、行李箱处特征线等细节,也会影响风阻。荣威i6采用弧形车头设计,让前脸迎风面更加圆润,有效降低了风阻系数;尾部上翘的鸭尾,提高了空气动力学特性。另外,低风阻后视镜和低风阻轮毂的使用,也对降低风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上汽携手同济大学风洞实验室 一流设备打造荣威i6超低风阻系数
超低风阻系数是设计出来的,更是制造出来的。从概念车到1:3缩比模型,到1:1等比模型,再到量产车型,荣威i6经过数百次的优化以及超过125小时的风洞试验,光试验费用就“烧”了近千万。
发动机工作时需要通过散热器来维持合适的工作温度,这就要求更多气流进入发动机舱,但过多的气流又会加大整车阻力,对于气流的取舍,很难拿捏。荣威i6在同级别车型中,率先采用了AGS进气栅格调节系统,通过隔栅开口大小与位置的精确计算,主动控制进入舱内的气流及方向,为舱内带来精确数量的空气。同时根据车身表面的气流走向,不断调整隔栅翅片大小以及角度,力求最高效地将气流导入到发动机舱内,更好地满足散热冷却需求。在高速工况格栅关闭的情况下,荣威i6能极大地降低6%的整车风阻,90公里等速油耗可降低5%。
进气格栅是显而易见的地方,但是和空气抗争的战场不仅与此,底盘就是看不见的战场。作为家轿跑分王,荣威在最大程度保证舒适性的同时,还努力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操控性能。为此,上汽不惜成本,为荣威i6设计了全覆盖底盘护板,并对每一块护板进行了风阻优化。比如,小腿保护板与前舱护板采用了航空界及超跑车型上常见的NACA DUCT技术;车身护板采用了高尔夫球形曲面技术,赋予了地板护板高科技属性。荣威i6全覆盖底盘护板的使用,有效降低9.2%的整车风阻, 90公里等速油耗可降低7.3%。
2017-02-14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周燕妮
在国人的认知里,唯有过了农历新年才是新的一年真正开启的时刻。而年后刚从春节的假日氛围回归到日常的工作,上海汽车集团就传来捷报,2017年1月份,上汽乘用车品牌月销突破4万辆,实现了同比71%的高增长,其中,上汽荣威品牌1月份销量达到3.1万辆,同比增长105%,帮助品牌在2017年销量取得开门红的功臣非荣威RX5莫属,自2016年7月上市以来荣威RX5销量一路看涨,今年1月份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连续4个月销量过2万辆。
虽然受到春节假期,以及年前购置锐减半政策变更的刺激而提前透支了一定销量的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然而白纸黑字的销量数据证明了上汽集团在2017年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冲力。
荣威RX5的大获成功让上汽更有底气凭借更多有竞争实力的产品在自主品牌激烈角逐的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其中,有着“中国最佳概念车”Vision-R的量产车型的荣威i6将接棒RX5,代表上汽自主品牌继续在轿车领域迎接同级竞争者的挑战。
2017年2月13日,荣威i6 0.25超低风阻系数解析会在上汽乘用车安亭工厂举行,解析会后一众媒体共同参观了设立于上海同济大学的风洞实验室,这也是该实验室首次对外界开放,实地探访深入了解荣威i6设计团队和空气动力学工程师团队是如何与风阻系数斗智斗勇。
为什么要追求减小的风阻系数?
定位于宽适豪华互联网轿车的荣威i6有着1835mm同级最宽车身、2715mm的同级最优轴距、世界级“蓝芯”高效动力、4.8L/100km同级最低油耗……在荣威i6诸多亮点中,0.25的超低风阻系数尤其惹眼,以往如此低的风阻系数只会出现在豪华跑车上,而荣威i6通过领先的技术和制造工艺超越了绝大多数自主品牌甚至是合资品牌在该领域的研发进展。
风阻,顾名思义是汽车行进过程中遭遇的风的阻力,它会影响汽车油耗,而风阻系数越大,油耗越大,特别是高速行驶的时候,有超过60%的耗油是用来克服风阻的。在传统能源汽车上,风阻系数没下降10%即可降低3%的油耗,而新能源汽车领域,荣威e i6的风阻系数每下降20count,行驶里程相应的延长10.km。
低风阻所带来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根据“每降低0.03cd风阻系数,油耗下降0.15L/100km”的公式,按照一辆家轿每年行驶2万公里计算,一年能省下超过1600元的油费支出,5年就能省将近1万元。
此外,风阻系数也会影响车内的噪音值和高速操控能力,进而影响驾乘舒适度。所以,降低风阻对于汽车,特别注重舒适、省油的轿车而言至关重要。
当前传统家轿领域风阻系数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奔驰CLA,风阻系数0.22;BMW 5 Series,风阻系数0.22;奔驰 E Class,风阻系数0.23;奥迪A4,风阻系数0.23;荣威i6名列第五,0.25的风阻系数已经创造了目前为止自主品牌的最好成绩。
确保实现0.25的超低风阻系数 荣威i6是怎么做到的?
如何降低风阻?成功的造型设计是前提。作为中国最佳概念车Vision-R的量产车型,荣威i6很好的继承了诸多低风阻设计。在对风阻系数起决定性作用的车身形态方面,荣威i6车头下压,引擎盖尾部上扬,前挡风玻璃后倾,如此配合使得前挡风玻璃和车头形成大夹角;在 B 柱之后,车顶下收,又与末端微翘的行李箱形成大夹角,保证了空气流动的顺畅,为0.25的风阻系数打下了基础。
在车身侧面,荣威i6采用了高腰线设计,线条360度贯穿车身,一气呵成,更好的起到引导气流的作用,同时还能获得相应的下压力,抵消部分正压,使前后压差阻力减小,达到视觉美感和工业设计的完美融合。而1835mm同级最宽车身和4671mm的车长所带来的超大长细比,优化了荣威i6的形状阻力,保证了空气前后流动的平顺性。
除了车身形态,车头设计和门框走向,甚至是包括大灯型面、大灯走向、后保险杠离去角、行李箱处特征线等细节,也会影响风阻。荣威i6采用弧形车头设计,让前脸迎风面更加圆润,有效降低了风阻系数;尾部上翘的鸭尾,提高了空气动力学特性。另外,低风阻后视镜和低风阻轮毂的使用,也对降低风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上汽携手同济大学风洞实验室 一流设备打造荣威i6超低风阻系数
超低风阻系数是设计出来的,更是制造出来的。从概念车到1:3缩比模型,到1:1等比模型,再到量产车型,荣威i6经过数百次的优化以及超过125小时的风洞试验,光试验费用就“烧”了近千万。
发动机工作时需要通过散热器来维持合适的工作温度,这就要求更多气流进入发动机舱,但过多的气流又会加大整车阻力,对于气流的取舍,很难拿捏。荣威i6在同级别车型中,率先采用了AGS进气栅格调节系统,通过隔栅开口大小与位置的精确计算,主动控制进入舱内的气流及方向,为舱内带来精确数量的空气。同时根据车身表面的气流走向,不断调整隔栅翅片大小以及角度,力求最高效地将气流导入到发动机舱内,更好地满足散热冷却需求。在高速工况格栅关闭的情况下,荣威i6能极大地降低6%的整车风阻,90公里等速油耗可降低5%。
进气格栅是显而易见的地方,但是和空气抗争的战场不仅与此,底盘就是看不见的战场。作为家轿跑分王,荣威在最大程度保证舒适性的同时,还努力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操控性能。为此,上汽不惜成本,为荣威i6设计了全覆盖底盘护板,并对每一块护板进行了风阻优化。比如,小腿保护板与前舱护板采用了航空界及超跑车型上常见的NACA DUCT技术;车身护板采用了高尔夫球形曲面技术,赋予了地板护板高科技属性。荣威i6全覆盖底盘护板的使用,有效降低9.2%的整车风阻, 90公里等速油耗可降低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