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稿 > 正文

相关媒体

依赖合资公司对中方反哺是饮鸩止渴

2014-03-10 10:20出处:程远 [原创]责编:赵颖
        我认为现在股比放开不放开没有本质的区别,因为中国自从汽车合资公司以来,外方掌握着核心技术,而且他们的产品都是直接由跨国公司把在国际市场中的成熟产品拿过来的,由于我们的核心技术在外方手里,所以无论我们掌握多少股比,话语权、主导权都在外方。所以是否放开股比和中方占多少股比,只有量的差别,没有质的差别,现在问题是外方有可能独资,这样的话对中方一些合资企业,特别是旗下拥有多家合资企业的大型国有集团会有很大的影响,第一它们会失去很多的利润来源,现在我们拥有很多合资企业的大型国有集团,它们的利润来源基本上都来源于合资企业,所以这些合资企业一旦有了独立倾向,或者是全部控股了,那这些大型集团,失掉了合资企业也就是失掉了利润来源。

        但这对中国汽车业的发展来说并非有多大的危险,因为合资企业卖的是跨国公司的品牌,这样的话我们的市场实际上是为合资企业所占有,也就是被跨国公司所占有,对我们发展汽车强国是有害无利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合资企业由于是中外双方经营,所以他们更有利于推广扩大外资品牌的影响力,帮助跨国公司的品牌占领中国市场,这样使中国汽车更是沦为一个跨国公司的品牌殖民地。

        从一定意义上讲,合资公司在没有中方股东的帮助下,他们在和中国政府打交道的时候会有一些不方便,或者他们对中国国情和市场的了解都不如中方人员,这是肯定的,另一个就是中国政府或明或暗的会对合资企业或者跨国公司的企业,在感情上,支持方法上,政策上有可能有所区别,所以跨国公司在完全独资的情况下可能没有在合资的情况下那么容易占领中国市场。但是股比一旦放开,跨国公司占据了更大的股比,或者说他们完全独资化,那么他们的决策可能会快,一些对中国市场,或者中国经济利益不太有利的决策,过去在中方股东的牵制下可能会受到一些阻碍,但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就更容易实行和通过。

        合资股比放开于我们建设汽车强国有弊有利,并没有大的关键性的问题,都没有触及本质,本质是我们的合资公司还要发展多久。如果我们长期合资下去或者永远合资下去,那我们的汽车强国之梦就永远只是个梦。只要合资公司存在,它就是推行推广和强化的是跨国公司的品牌,那跨国公司的品牌就会越来越强势。从目前我们眼见到的前景和未来来说,自主品牌是没有和跨国公司品牌竞争的能力,所以随着时间的发展,跨国公司品牌会越来越强势,中国自主品牌会越来越弱势,那时候中国市场就会成为跨国公司的品牌殖民地。到那时候我们在一个品牌非常弱的国家谈汽车强国的梦想,当然是个自欺欺人的笑谈。

        我们知道跨国公司用了大量的非经济手段把我们的专家已经收买了,变成了跨国公司的代言人,他们之所以主张这样,是为跨国公司的利益服务。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反哺是个笑谈,第一,他们能够提供的技术都是一种通用性的技术,就是普遍性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现在从任何渠道都可以得到,而且中国自主品牌实际上已经具备了,所谓的合资公司对合资中方的技术反哺的意义不大,最大的贡献是效益的贡献,它使中方有了利润和钱去发展自主品牌,但这是一种饮鸩止渴的方式,因为他们在得到利益的情况下,会更重视合资品牌的发展,对于自主品牌反倒忽视了,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他们才会尽力发展自主品牌,所以我想所谓的反哺是弊大于利。
责任编辑:赵颖 
V讯网

依赖合资公司对中方反哺是饮鸩止渴

2014-03-10 出处:程远 [原创] 责编:赵颖

        我认为现在股比放开不放开没有本质的区别,因为中国自从汽车合资公司以来,外方掌握着核心技术,而且他们的产品都是直接由跨国公司把在国际市场中的成熟产品拿过来的,由于我们的核心技术在外方手里,所以无论我们掌握多少股比,话语权、主导权都在外方。所以是否放开股比和中方占多少股比,只有量的差别,没有质的差别,现在问题是外方有可能独资,这样的话对中方一些合资企业,特别是旗下拥有多家合资企业的大型国有集团会有很大的影响,第一它们会失去很多的利润来源,现在我们拥有很多合资企业的大型国有集团,它们的利润来源基本上都来源于合资企业,所以这些合资企业一旦有了独立倾向,或者是全部控股了,那这些大型集团,失掉了合资企业也就是失掉了利润来源。

        但这对中国汽车业的发展来说并非有多大的危险,因为合资企业卖的是跨国公司的品牌,这样的话我们的市场实际上是为合资企业所占有,也就是被跨国公司所占有,对我们发展汽车强国是有害无利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合资企业由于是中外双方经营,所以他们更有利于推广扩大外资品牌的影响力,帮助跨国公司的品牌占领中国市场,这样使中国汽车更是沦为一个跨国公司的品牌殖民地。

        从一定意义上讲,合资公司在没有中方股东的帮助下,他们在和中国政府打交道的时候会有一些不方便,或者他们对中国国情和市场的了解都不如中方人员,这是肯定的,另一个就是中国政府或明或暗的会对合资企业或者跨国公司的企业,在感情上,支持方法上,政策上有可能有所区别,所以跨国公司在完全独资的情况下可能没有在合资的情况下那么容易占领中国市场。但是股比一旦放开,跨国公司占据了更大的股比,或者说他们完全独资化,那么他们的决策可能会快,一些对中国市场,或者中国经济利益不太有利的决策,过去在中方股东的牵制下可能会受到一些阻碍,但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就更容易实行和通过。

        合资股比放开于我们建设汽车强国有弊有利,并没有大的关键性的问题,都没有触及本质,本质是我们的合资公司还要发展多久。如果我们长期合资下去或者永远合资下去,那我们的汽车强国之梦就永远只是个梦。只要合资公司存在,它就是推行推广和强化的是跨国公司的品牌,那跨国公司的品牌就会越来越强势。从目前我们眼见到的前景和未来来说,自主品牌是没有和跨国公司品牌竞争的能力,所以随着时间的发展,跨国公司品牌会越来越强势,中国自主品牌会越来越弱势,那时候中国市场就会成为跨国公司的品牌殖民地。到那时候我们在一个品牌非常弱的国家谈汽车强国的梦想,当然是个自欺欺人的笑谈。

        我们知道跨国公司用了大量的非经济手段把我们的专家已经收买了,变成了跨国公司的代言人,他们之所以主张这样,是为跨国公司的利益服务。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反哺是个笑谈,第一,他们能够提供的技术都是一种通用性的技术,就是普遍性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现在从任何渠道都可以得到,而且中国自主品牌实际上已经具备了,所谓的合资公司对合资中方的技术反哺的意义不大,最大的贡献是效益的贡献,它使中方有了利润和钱去发展自主品牌,但这是一种饮鸩止渴的方式,因为他们在得到利益的情况下,会更重视合资品牌的发展,对于自主品牌反倒忽视了,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他们才会尽力发展自主品牌,所以我想所谓的反哺是弊大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