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稿 > 正文

冯擎峰:吉利正从“跟随”向“领导”转型

2016-11-02 16:25出处:V讯网 [原创]责编:田大鹏

  11月2日,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与现代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寰球汽车V讯网,汽车预言家协办的第四届中韩汽车产业发展研讨会将在北京召开,会议将以汽车性能品质为主题,探讨中韩汽车发展中品牌升级面临的关键问题。国际信息中心信息相关领导、中国业内专家及高校学术代表、本土汽车品牌代表等约150人将出席本次研讨会。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集团首席技术官 冯擎峰在现场坦诚自主品牌和韩系车之间确实存在一定差距,而吉利品牌这几年的发展也逐步打破这样差距。从中韩车系之间的差距入手,吉利汽车从“跟随”向“领导”转型,走上一条提升性能品质之路。

  为此,吉利汽车从用户需求入手;性能规划;数据验证三方面来提高吉利汽车性能品质。

  以下是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集团首席技术官 冯擎峰发言实录

  尊敬的各位汽车界的朋友,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经历过中午这段时间,可能大家都比较困了,我觉得开这样的一个很长的会议,可能瞌睡也是大家的一个痛点,或者是疲劳,什么时候我们主办方能够把这个痛点解决了,让每个人都很兴奋,这也是需要我们提升的方法。

  首先非常感谢主办方给我们这样的机会和平台,让我们中国汽车和韩国汽车进行交流。首先讲韩国汽车,尤其是现代汽车,我是非常了解,也非常佩服的,因为从2006年开始,我开始开发帝豪这个产品,我每年起码到韩国5-6次的频率,经常到韩国去,因为那里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东西,那里也有很好的汽车文化。尤其是这几年,现代汽车这么快速的发展,究竟是怎么样能够快速地发展?是非常值得我们研究的。上午现代发布了它的N品牌,N品牌是高性能的品牌,这对我们工程师来讲,对做产品的人来讲,能够做高性能汽车,这是一个追求的梦想。我想吉利未来也会在这个领域,也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首先我们看一个数据,2015年的1-9月份到2016年的1-9月份增长了28.7%,预计全年我们会达到680万,当然上午徐主任也讲了,预测会达到72万辆。当然我们对这样的目标也是抱有希望和梦想的,但是我们目前官方所发布的数据是68万辆,全年会有40%的增长。这样增长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故事?到底吉利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爆发式的增长?其实我们都讲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说没有前面十年功的积累,想迎来今天的爆发,我想是不可能的。

  这里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包括很多人在怀疑或者质疑你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你可能开发出一个帝豪卖得不错,到现在为止还保持在每个月2万左右的销量,从开发到现在,我们已经经历了十年了,它还能保持这样的销量。你开发了一个博瑞,在B级车市场里竞争力也不错,博瑞在B级车市场还不错,博越增长的非常迅猛,刚才说了,10月份可能会突破2万每个月。这样子的增长有些人亿了,你未来还能够保持住吗?你未来开发出来的产品还能够开发一款成功款吗?我想大家都会有质疑,这种质疑也是正常的,因为我们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接受这样的质疑,我们就要去反思自己。

  我从三个部分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吉利背后的故事:我先从用户需求,其实吉利经历了这种,也是对标竞品分析开发产品,也就是说竞争者做了什么我就做什么,你有了ABS我也有了ABS,你有了六个气囊我也有了六个气囊,你有了ESC我也有ESC,你有转向助力我也有转向助力,实际上这是跟随战略,你有什么我有什么。单纯的从产品竞争的角度来开发产品,那么我们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但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最后带来的结果是什么?你难以领先和保持优势,别人有的你也有了,其实当别人已经增长上去的时候,你才刚刚起来,尤其是对汽车这样的一个产品,它的产品开发周期非常长,短了三年,长了五年。你说当你发现竞争对手有这样的一个产品,好产品的时候,大卖的时候,你说我也开发一个这样的产品,那已经是三年以后的事情,甚至于五年以后的事情。你还有优势吗?没有优势了,原来过去的产品生命周期是十年,现在的产品生命周期是几年?只有五年,大大缩短。产品生命周期五年,比别人晚上了三年,你也只有两年在市场上蹦哒的时间段,所以说没有优势。你如何才能有优势,如何才能领先?也就是洞悉用户的需求。

  洞悉用户需求要提性价比,我们研究现代,它之所以能有这么快的发展,我们把现代车进行分析的时候会发现,它就是以高性价比来进行竞争的。比如说它和竞争对手竞争的时候,你有的我全有,甚至于比你还好,但是我价格比你低。那么这个市场就开始急剧放大,急剧膨胀。但是到了今天我再来想一想,性价比,上面是性下面是价,你动了哪一个都会提高你的性价比。我们过去单纯用价格来调整这个杠杆,这一招我们发现不灵了,为什么?因为消费者在升级,消费者不仅仅去买你这样价格低的产品,那么我们要在什么上做文章?性能,提高性能。以帝豪为例,我们四年已经没有调整价格了,在汽车行业里也比较罕见,四年不动价格,还继续保持每个月2万左右的销量,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们在什么东西做文章呢?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它的性能。

  我们再回顾一下,八年前的帝豪和现在的帝豪,如果再来对比的话,其实你会发现它的性能做了很大的提升,这种性能的提升不仅仅是说配置的提升,而是用户感知。我就从安全需求,还有前沿科技来分析一下,我们如何来洞察用户的需求。

  我先讲安全,吉利提出了一个安全识别圈的设计理念。实际上讲到安全,你去和用户聊天的时候,你去问他什么样的车叫安全?他的语言是很丰富的,而且他的语言工程师有时候是很模糊的,有些用户说安全就是扎实,这个车很扎实,比如说他们用德国车的时候,说这个车很扎实,有些用户说不发飘很稳,等等。实际上用户在向你传达一样东西,就是他的感受,他对安全是没有定义的,他也不知道如何评价的。所以说,我们就要对安全进行分析,用户是怎么样理解安全的,所以说我们吉利就提出了这种安全识别圈,从五个层级来最终达到驾驶的安全感。其实用户对安全的理解就是一种感觉,他不会用数据的描述,也不会用工程的描述。

  我们要理解用户,我们要把用户语言转化成我们工程的语言,工程的数据,工程可量化的数据,做出来以后让用户体验,让他来感受。比如说我们讲被动安全,被动安全我们大家都知道,这仅仅是体现了被动安全,被动安全是什么,撞车已经发生,事故已经发生,它能够给你起到最大的保护它能给你减少的伤害,这个是被动的。如果我们对用户造成的伤害很少,这就要说这个车的被动安全很好。那么我们的sintep(音)也好,我们的toptep(音)也好,它所有的评价都是对用户所有部位碰撞以后所造成的伤害值,伤害值越少说明被动安全越好,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停留这个方面,用户是没有感知的,我们如何让用户有感知?我们首先要提高主动安全和驾驶感受。比如说我们的被动避祸安全,其实我们大家开车很早之前就接触到主动避祸安全,比如说ESC,打个比方ADS、ESC,ESC是干什么的,当你操控失误的时候,通过车辆的控制,把车辆控制住,比如我们所有在驾乘的时候如果说在避祸的时候我们的反应都是过激的,比如说前面有车的时候过度打方向,造成的问题就是什么?你避祸,再把他拉回来的时候你已经拉不回来了,它已经甩出去了,所以我们的ESC把你拉回来,让你回到你想要的行驶轨道上。信息辅助安全提示,其实我们在发生危险之前,都是可以预见的,所有的危险都是可以预见的,如果说我们能够预见,尤其是通过电子系统的预见来给大家做一个提醒,那么你操作的失误率大大降低。你看不到盲点的时候,如果给你一个提醒就不会随便变道了,如果说你没看到变道了,后面还有车,那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所以这些东西都可以给你及时的提示。

  还有一个辅助驾驶系统,当然更高级别的是高度自动驾驶,未来还有这种自动驾驶,还有无人驾驶。但是目前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包括我们法规的环境下,道路的环境下,我们能够提供给大家的是什么?辅助的驾驶,通过一系列的这样的策划,在你开车的时候,你最终有一个驾驶的安全感。当你有了这个感觉的时候,这个车才是安全的,你觉得这个车是可控的。当然,它还牵扯到很多领域,比如说人车合一,我们一直在追求人车合一,所谓人车合一就是你所有的操作举动,车辆都是按照你的意图在执行的,这就叫人车合一。如果说我们达到了人车合一,那么用户,我们自己是不是可以感受到这个车辆是非常安全的呢?我在开车的时候是不是非常有底的呢?包括我们的制动,一样的,有些时候说你这个制动太硬,你这个制动太软,都是对安全的感受,软和硬我们如何来量化它。比如说通过刹车的距离制动力等等,乃至于通过电子刹车辅助大家,这样的话就可以达到安全的感觉。所以说我们对产品的定义,是来自于用户之声VOC。

  我们再讲我们去做一些很多的配置,这些配置到底是解决了用户什么样的痛点?我们必须去分析,我们不能说他有了,宝马有了我也装一个,奔驰有了我也装一个,不是这样的。如果说我们单纯去追求这样子的话,你就可能落入到这种竞争性的圈套里面。为什么?奔驰、宝马,它可以去浪费这些配置,很多配置加上去已经可能终生用不到,但是在奔驰、宝马的客户里他没这样的感知。打比方我们家里的电视你看多少次呢?尤其现在有了手机、PAD、电脑等等一系列的时候,你在家里看电视看了多少?但你家里面还是要装一个电视。它解决你的痛点了吗?没解决,实际上我们手机上大量的APP解决了你的痛点,而不是电视机解决你的痛点。现在信息要求及时性,不能说看了《新闻联播》以后得到信息,现在大家不用看《新闻联播》得到的信息就已经足够大了。所以说我们在讲这些配置的时候,比如说我们的半自动办事解决了什么痛苦,解决了停车难的痛苦,尤其是对女性,倒车简直是太痛苦了,其实我对我自己的这种倒车的技能还是非常自信的。但是现在发现我去停车的时候给你留的空隙非常非常小,可能刚刚好能放进去你的车,但是你就停不进去,尤其是一些女性停半天停不进去,刚开出去别人水平好的把你位子占了,我们就要解决停车难的问题,我们自动泊车就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尤其对女性同志。我只要按一个键,测量出来我这个车可以放进去,前后距离很短,半米不到,前后30公分,最多四把,好的状态下两把就倒进去了,这就是解决用户的痛点,尤其对女性同志。

  盲点检测,我们开车的时候盲点主要有两个盲点,一个是A柱,A柱挡住了倾前方的视野,一个是后视镜,后视镜你看的时候一定有一段盲点,车已经在你旁边了你还没有看到。这个是我们人眼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我们所有电子系统可以解决,装两个摄象头就可以把它解决掉了。如果说,尤其在高速行驶的时候这个盲点,尤其后视镜的盲点非常致命,从后视镜并没有看到它,但是你要变道了,多少危险?但如果有了盲点检测不会随意变道了,当你打了转向灯我要变道的时候就要提醒你,没有打转向灯也可以提醒你,离你很近有一辆车,这也是痛苦。城市预碰撞系统,这是沃尔沃率先在它的S60上使用发布的。所谓城市,城市讲的是城市工况,城市工况要的是什么?低速,60公里以下,每小时60公里以下,在城市内开车,其实我们现在开车的状况,每个人我们可以想一下场景,我们有红绿灯,我们有行人,我们有自行车,左边按喇叭右边在屁股后面盯着你等等这些。这么忙乱的情况,这么一个大信息量的情况,人的反应是什么?人的反应没有电子反应快的,电子反应是人反应的10倍,你0.1秒,他是0.01秒的反应。当你有这么多的信息量,有时候不守规矩打个电话接个电话,等等一系列的情况,都是我们用户运用的场景。我们怎么来解决它?有电子来辅助你,当你的速度和你和前车的距离,要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你没有采取措施,它帮你采取措施。最有效的解决措施,就是说你根本不会撞车,你没有采取措施的时候它已经让你和前车保持了最低最低的距离,不撞上它。这就是痛点,用户在使用场景中的痛点,BCC。

  过去大家叫道路巡航系统,上了高速,一般会在高速上用,城市里很少用。上了高速巡航一按120马,高速限速120马,你搞120马就上去了。但是带来的危险是什么?因为不管前面有车后面有车左面有车还是右面有车,这些状况统统不管,他就是120马行驶,你哪怕是跟前车已经非常危险了,它还是按照120马,如果上高速的话,后果不堪设想,但是有了BBC以后,它就给你解决这个问题,它会保持你跟前车的这个距离,当需要减速的时候它会减速,当需要加速的时候会加速。前面有充足的安全距离就加速,前面已经有危险了一定会给你减速减下来。

  主动偏航示警系统,行驶当中会检测到道路所有的线,尤其两道白线,虚的也好实的也好,你在这条道上正常行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如果说十几秒危险就可能发生,就在一瞬间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但如果说当我们离这条现很近的时候,将要压上它的时候,提醒你一下,你已经偏航了,就会提醒你。我们下一代会给你纠正回来,现在沃尔沃已经这样,主动给你稍微纠正回来。当然你打了转向灯就不存在了,也不会提醒你,提醒你的是盲点检测,等等。

  包括我们的抬头显示,抬头显示来自于飞机,飞机抬头显示都有,通过看前面投出来的视野,这也是解决痛点的问题,开着前方要看仪表,我们要判断我们的速度,速度通过主观感受不到的。打比方你开180马的时候降到160马,你感觉很慢,这是你主观感受,降到120马感觉更慢,但实际上120马已经很快很快了,所以要通过不断这样子判断。但抬头显示可以不用低头,不用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的所有信息,包括导航,包括油耗,包括转速,包括速度等等,这些都来自于对用户的观察,你只有洞察了用户的需求,你解决了用户的痛点,OK,我们就需要这样的东西。那么用户有了这个东西以后,他也愿意买单,你说我加了一千块钱增长了一个ACC,用户的感知质量可能是三千块钱,这样的话,通过这样的用户洞悉、洞察、分析,我们就能够提出我们产品开发的需求,所有的产品开发,在模仿以后,在你模仿的时候没关系,别人有什么你有什么,别人做什么你做什么,但是模仿以后就要观察用户。

  我们项目的启动,所有项目启动一定把用户需求输入清楚,才会启动这个项目,才会做这个项目。然后把用户的语言转化为工程的语言,什么叫工程的语言?用户的语言是你这个方向太重了,你这个方向太轻了,这是用户的语言。但是工程语言就是我这个方向到底用多重才是我们中国人或者欧洲人或者美国人所喜欢的,欧洲为什么方向重呢?欧洲喜欢方向重,中国人喜欢方向轻,但轻不是无度的轻,很轻很轻开车的时候就感觉发飘了,等等。所以我们研发启动来自于用户的洞察和分析。

  我们再讲提高性能,吉利如何保证我们能够把我们的性能给予提高?实际上吉利这五年,我们收购沃尔沃已经六年了。从收购以后一年开始,我们和沃尔沃不断交流学习,应该说学习。当然现在,我可以很自豪地讲,我们不单纯是学习,我们给他也有输入,不是说单向的输入,他给我输入,而且我还可以给他输入。比如说对中国用户的理解我们是最清楚的,中国用户喜欢的是什么,我们是最清楚的,那我们就可以把我们对中国用户的理解输入给他。我们还联合建立了实验中心、研发中心、师资中心,沃尔沃在中国研发的,它实质是在我们那里做了它的实验。我前面讲了,怎么样保证吉利未来出的产品一定行呢?首先我刚才说了第一点用户需求,我们一定要掌握,接下来是什么样的东西能保证你即使用户输入对了,你开发还是不行,那么我们就要用体系,建立体系,来保证我们的产品开发出来是正确的,开发出来是对的,开发出来是行的,这个体系叫做新产品开发体系。我们知道在国际型的大公司上都有自己的开发体系,比如福特叫EPDS福特新产品开发体系,沃尔沃尔叫VPDS,它们是通过体系来保证的,如果说我们没有这道体系我们招了很多的优秀的工程师,我也能保证开发出来一款优秀的产品,但是你只能保证一个,或者是两个,不可能保证你所有的产品开发出来都是新的。

  有了这套体系以后,我们就可以保证,尤其是我们的人才梯队是金字塔化的话,高精尖的人才我们不可能全部都是,还有刚毕业的,刚毕业的人如何能够工作呢?通过这套体系保证它。他只要上了你这套体系,就知道你的研发流程,就知道我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工作,我什么时候应该完成它,我什么时候能够向上一个人要我需求的东西,什么时候向下一套东西输出我的输出。包括对我们的供应商管理,包括对我们的质量管理,这就是体系的保证。

  在我们这个体系里一共有18个,加2,模块化的管理,这个是最高级别的产品开发的管理。比如说重量,动力性、经济性、驾驶性、操稳、制动、环保、空调、热管理、EMC,EMC为什么很重要呢?现在车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实际上一个车几十台电脑在运行,未来可能几百台电脑运行,当然未来还可以再回归,回归到更少的电脑运行,为什么要回归呢,集成化也越来越强,我一个电脑可以管多个系统。比如说我们的仪表和我们的导航系统,现在是两个ECU控制器,未来可能会集成成一个ECU了,等等,未来会集成。包括未来车辆里面,现在手机上慢慢无线充电开始多了,无线充电放到车上以后,对电子干扰,这么多电子系统都可以造成干扰,一旦干扰安全问题随时发生,所以必须随时关注。所以18+2模块,我们体系里高度关注的,包括我们的总裁,尤其是我,每个月所有的项目点检的时候,首先点检18+2,所谓2就是感知和功能定义,每一个产品每一个阶段,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会感知它,这种感知不仅仅是个人的感知,会邀请我们的用户群体。打比方,我们造型出来了,造型出来以后行还是不行呢?我们会邀请五百我们的直接用户,来和你一起体验,来一起看,会提出行还是不行,等等,这个就是我们TOP18+2模块化的管理。通过这样的管理,是否和我们当初产品的定义是相符的,还是偏离了。如果说一旦和我们当初的定义是偏离的,我们就要纠正它,不是修改我们的目标,而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保证这18个性能,交到用户手里的时候我们是有竞争力的。

  同时我们定义了一级性能管控指标,一共有300多个,在这个研发体系里有300多个一级管控指标。比如说燃油,包括座椅舒适性,座椅也是很复杂的,除了满足你的安全之外。其实我们中国人对车辆的舒适性是全球要求最高的,比如说你有一点噪音就无法接受,有点异音就无法接受,如果说哪里吱吱吱这种老鼠叫根本无法接受,会产生巨大的抱怨,尤其现在产品静音越来越强的时候。比如说座椅的舒适性又体现在面料,你的手感是否好,身体触感是否好,包裹是否强,座椅软了还是硬了?我们都要管理它,这个管理通过谁呢?我们的项目总监,我们的项目经理,还有各集成模块的总工,来管理三百多个一级性能指标。随时要纠正它的偏离和偏移,同时还有一千多个二级指标,这一千多个二级指标就是我们的工程师每天工作所要点检的。从我的第一张图纸出来就要检查了,和我这个指标是否相同,我们当初设定的目标偏移了吗?我的方案是否正确,我的方案是否满足我的性能需求呢?这就是工程师的工作,每天干什么不是画图,现在画CAD中专生都可以了,不是大学生干的活了,中专生都可以了。许敏教授我跟他聊的时候,他现在就在培养一个中专生就是CAD的高手,雇佣他给你画图就可以了,画图不是我们所要的,而是图纸最后做出来的东西能否满足性能的要求、客户的要求。

  这些工程师,吉利工程师节假日的时候最愿意干的是什么?到汽车市场上,到4S店去,当然不是到吉利4S店,到各个汽车的4S店跟用户交流,他有想法的时候不断跟用户交流,你看如果说我汽车这样子设计你是否喜欢?这就是我们工程师也要关注客户的需求。我们过去的工程师关注的是图纸,产品是否做出来,或者说我的可靠性是否强,我的耐久性是否好,这已经是最低最低的要求了,不仅仅是可靠性和耐久性,讲到质量的时候不仅仅是这些,而是用户的感知,这才是最高的质量要求。所以不断客观评价、主观评价,客观的评价、主观的评价。

  我每周最大的工作量就是不断开车,开各种各样的车,开我们的车开别人的车,不断评价我们的产品到底是什么样的水平。我们这样的工程师很多,也培养了很多这样专业性的工程师,他一听就知道你这个竞争和别人有差异,甚至不用我拿分贝仪测分贝他就能主观感受到。像大家以前培养抓一把花生知道多少两是一样的道理,要培养这样的工程师,这样的工程师不能够用数据去量化,但是我们背后还有更多的数据量化,这个数据的量化我后面讲。

  这就是我们NPDS的一个逻辑,首先我们客户分析数据分析和我们的架构开发同步启动,在我开发架构的时候客户需求就已经开始了。当我真正要启动这个车的时候,这些需求统统都已经变成工程的语言了,整车需求的目标设定,系统需求有目标设定,零部件的需求有目标设定。系统的选形,真正价格开发完,真正启动项目的时候这些全部都定义完了。定义完是谁要干的活?工程师能够理解的语言,所有的数据,可以量化的数据。不可以量化的数据,我们也要有分值来打分,比如说对NOH,有些分贝可以测的,比如说我的带速噪音、我的加速噪音,我的通过性噪音,我在水泥路上的噪音,在马路上的噪音这些都可以测的。但还有一个主观的感受,分贝说明了一个问题,高了、低了,但是我们还有音品质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高频,我们需要的是低频而不是高频,高频大家都会很反感,不仅仅是高低的问题,不仅仅是通过数据就能说明的,还有一个音品质的问题。所谓的音品质为什么你买哈曼的音响你就听着很愉悦,有的你就听着不好,实际上它展现的就是音品质,而不是音量,音量可以做得很大,但是音品质不是随便可以做出来的,所以要通过这样的系统控制我们的产品。

  数据验证,最后我们都是要通过客观的数据来反应。实际上现在产品开发,五分之四的投入、五分之四的人力、五分之四的时间都投入到验证上。现在设计一个产品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快,因为我们有大量的辅助系统,CAD、CAE,这些运行起来非常快,我们的计算起来非常快,我们建立一个数据中心都是非常快的。甚至于我们这些数据有些通用化的数据在我们数据库里就可以调出来的,这个数据就可以用的。但最终都是要通过实验,大量的实验。有零部件的系统,有子系统的实验,有系统实验,有整车的实验。只有把大量实验证明你当初设定的一级、二级、三级目标统统都实现了,然后再通过主观的感受是可以达到目标的,那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产品未来投放市场以后是有竞争力的。否则我们的阀是不会打开的,各种各样的阀点,各种各样的质量门,这些阀不会打开。要想打开这些阀门,进入到下一道工序,乃至于我们投放市场。这些只有通过数据,所以说这样的体系,就能够保证我们所开发出来的产品是我们当初所定义的产品。当然你说你定义错了,那是我们对用户需求的理解不正确,或者说没有感受到。

  我们现在也有很多高科技的东西,其实高速自动驾驶吉利开发很长时间了,这个样车已经在运行。但是现在还没到投放的时候,因为用户对这种感知还是比较弱的,你现在投放用户可能接受度不高。但是当你到某一个程度的时候投放,用户接受度是非常高的。所以说数据,再用数据说话,被动安全,首先博瑞,在B级车里拿到高分55.8分,满分60分,吉利博越在SUV里面到目前为止而且是2015版本,最新版的,要求越来越高,到2018版就更高了,这目前达到最高记录,这些都可以量化,可以数据说话,好与不好数据直接量化。

  有些通过感知,这张蜘蛛图大家非常熟悉,通过蜘蛛图不断和竞争对手相比,你会发现你的优点,发现你的缺点。比如说我们这个博瑞在自动性能上是高于平均值得的,这个数据是来自第三方的平台,AOH、制动噪音高于净平均值的,当然我们也我们的痛点,比如说燃油经济性,这个痛点我们如何解决?现在其实这个一直是困扰自主品牌的两样东西,一个发动机,一个是变速箱,尤其是变速箱。其实博越实际上在变速箱效率上,比如说别人的效率是92%,我的效率是91%,这个效率上稍微低一点,导致你这个经济性,燃油经济性会比别人弱一些。

  我们现在和沃尔沃联合开发发动机、变速箱,未来的7DCT会投放,1.5TD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包括我们未来,上午交大的许敏教授也提到了动力性,动力性也会是我们的一个痛点。我们博瑞,博越上没有动力性的说法,因为我们发动机升级的,在博瑞上用的第一代发动机,但很快第二代发动机第三代发动机也会用上,会解决动力性和经济性的问题,这就是我们的痛点。一方面解决我们自己的痛点,另一方面还要解决用户的痛点。

  打个比方以NOH为例,这个横轴频率,纵轴是性能,也就是从外面传递来的性能,比如说发动机舱,从轮胎,从外面的风噪,性能方面优于某些合资品牌的竞争对手。我在吉利研发要保证产品性能方面,产品开发方面,如何能够开发一款成功一款,开发一款是用户所能接受的一款,我主要讲大家的疑惑,吉利到底能保证吗?别看现在自己卖得好,中国这样子的案例多得很,今天还红红火火,明天不知道哪儿去了找不到了,你会是昙花一现吗?要把这样的问题解决掉,尤其是来自各方面的提升。

  另外讲LINY&CO,两天时间全球发布的很多信息,文章的数量就有6000多,这就是我们未来的,这就是我们LINY&CO 01号产品,我们先做SUV,因为SUV增长的非常快,当然后面还有O2、03、04,不是单独的产品开发,是一个架构开发。我们在欧洲建立的研发中心,和沃尔沃联合建立的研发中心,两千多名工程师,主要来自于欧洲的工程师,历时三年多才把工程架构开发完成。上午的时候许主任曾经讲过,大众的MQB也好,MLB也好,它就是可长可短,可宽可窄,覆盖面很好,不是一个车型的开发,是一个系列车型的开发。我也可以自豪地告诉大家,我们也具备这样的能力,而且我们的产品明年就会面世,同样是可长可短,可宽可窄,乃至于可高可低,我们同样可以覆盖范围很广,可以从A0到B级,A0、A、B,我们也可以覆盖所有的品牌,SUV、MPV、轿车等等,各种车型都可以覆盖。当然,在这个车上,我们叫CMA,在欧洲叫C class,在中国叫A class。我们未来可能不会往A0覆盖,当然我们提到了大众的MQB,MQB往A0覆盖了,那是因为大众的品牌实在很强,它的成本,也就是A级车的成本覆盖到A0的时候价位还能够支撑。那我们就要考虑是否能够支撑,用B这种性能的架构支撑一个A0,这个是我们所要考虑的,如果说这个价位不能够支撑,推出去就要亏。当然大众现在,它对这个成本的敏感度不高,我们对成本的敏感度还是很高的。所以说我们这个产品会覆盖A和B,未来我们也会开发覆盖C和D的产品,现在我们已经启动了,也就是说我们具备这样的平台化架构的开发。

  大家可能会问,沃尔沃LINY&CO推出新品牌还有吉利的我们怎么区分这两个东西,其实沃尔沃很简单,它和我们没有任何的竞争关系,为什么我们合作的非常愉快它愿意帮助我,因为它跟我之间根本没有冲突,不仅仅是一个公司的问题,因为它们之间没有任何的竞争,就是豪华品牌去竞争的。那么LINY&CO,我们要竞争的毫无疑问,就是合资,就是在中国的这些合资企业,我们的吉利所要竞争的就是和中国的自主,而且我们在自主方面需要能够领先,尤其是在安全,前瞻性科技,最终体现到高性价比上。

  非常感谢大家,吉利的造车的理念,从原来的造老百姓买得起的车,到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到现在我们要造每个人的精品车。也就是说我们未来的产品,很多带有一定个性化的精品,比如说像我们这个车可以用不同的颜色,上面深的下面是浅的,包括内饰,要把这个车送给你夫人的时候,可以在上面定制一个送给你的生日礼物,未来这就是你对她的一种表示,而且是永久性的。所以说我们提出来造每个人的精品车。非常感谢大家。

责任编辑:田大鹏 

冯擎峰:吉利正从“跟随”向“领导”转型

2016-11-02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田大鹏

  11月2日,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与现代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寰球汽车V讯网,汽车预言家协办的第四届中韩汽车产业发展研讨会将在北京召开,会议将以汽车性能品质为主题,探讨中韩汽车发展中品牌升级面临的关键问题。国际信息中心信息相关领导、中国业内专家及高校学术代表、本土汽车品牌代表等约150人将出席本次研讨会。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集团首席技术官 冯擎峰在现场坦诚自主品牌和韩系车之间确实存在一定差距,而吉利品牌这几年的发展也逐步打破这样差距。从中韩车系之间的差距入手,吉利汽车从“跟随”向“领导”转型,走上一条提升性能品质之路。

  为此,吉利汽车从用户需求入手;性能规划;数据验证三方面来提高吉利汽车性能品质。

  以下是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集团首席技术官 冯擎峰发言实录

  尊敬的各位汽车界的朋友,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经历过中午这段时间,可能大家都比较困了,我觉得开这样的一个很长的会议,可能瞌睡也是大家的一个痛点,或者是疲劳,什么时候我们主办方能够把这个痛点解决了,让每个人都很兴奋,这也是需要我们提升的方法。

  首先非常感谢主办方给我们这样的机会和平台,让我们中国汽车和韩国汽车进行交流。首先讲韩国汽车,尤其是现代汽车,我是非常了解,也非常佩服的,因为从2006年开始,我开始开发帝豪这个产品,我每年起码到韩国5-6次的频率,经常到韩国去,因为那里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东西,那里也有很好的汽车文化。尤其是这几年,现代汽车这么快速的发展,究竟是怎么样能够快速地发展?是非常值得我们研究的。上午现代发布了它的N品牌,N品牌是高性能的品牌,这对我们工程师来讲,对做产品的人来讲,能够做高性能汽车,这是一个追求的梦想。我想吉利未来也会在这个领域,也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首先我们看一个数据,2015年的1-9月份到2016年的1-9月份增长了28.7%,预计全年我们会达到680万,当然上午徐主任也讲了,预测会达到72万辆。当然我们对这样的目标也是抱有希望和梦想的,但是我们目前官方所发布的数据是68万辆,全年会有40%的增长。这样增长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故事?到底吉利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爆发式的增长?其实我们都讲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说没有前面十年功的积累,想迎来今天的爆发,我想是不可能的。

  这里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包括很多人在怀疑或者质疑你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你可能开发出一个帝豪卖得不错,到现在为止还保持在每个月2万左右的销量,从开发到现在,我们已经经历了十年了,它还能保持这样的销量。你开发了一个博瑞,在B级车市场里竞争力也不错,博瑞在B级车市场还不错,博越增长的非常迅猛,刚才说了,10月份可能会突破2万每个月。这样子的增长有些人亿了,你未来还能够保持住吗?你未来开发出来的产品还能够开发一款成功款吗?我想大家都会有质疑,这种质疑也是正常的,因为我们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接受这样的质疑,我们就要去反思自己。

  我从三个部分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吉利背后的故事:我先从用户需求,其实吉利经历了这种,也是对标竞品分析开发产品,也就是说竞争者做了什么我就做什么,你有了ABS我也有了ABS,你有了六个气囊我也有了六个气囊,你有了ESC我也有ESC,你有转向助力我也有转向助力,实际上这是跟随战略,你有什么我有什么。单纯的从产品竞争的角度来开发产品,那么我们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但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最后带来的结果是什么?你难以领先和保持优势,别人有的你也有了,其实当别人已经增长上去的时候,你才刚刚起来,尤其是对汽车这样的一个产品,它的产品开发周期非常长,短了三年,长了五年。你说当你发现竞争对手有这样的一个产品,好产品的时候,大卖的时候,你说我也开发一个这样的产品,那已经是三年以后的事情,甚至于五年以后的事情。你还有优势吗?没有优势了,原来过去的产品生命周期是十年,现在的产品生命周期是几年?只有五年,大大缩短。产品生命周期五年,比别人晚上了三年,你也只有两年在市场上蹦哒的时间段,所以说没有优势。你如何才能有优势,如何才能领先?也就是洞悉用户的需求。

  洞悉用户需求要提性价比,我们研究现代,它之所以能有这么快的发展,我们把现代车进行分析的时候会发现,它就是以高性价比来进行竞争的。比如说它和竞争对手竞争的时候,你有的我全有,甚至于比你还好,但是我价格比你低。那么这个市场就开始急剧放大,急剧膨胀。但是到了今天我再来想一想,性价比,上面是性下面是价,你动了哪一个都会提高你的性价比。我们过去单纯用价格来调整这个杠杆,这一招我们发现不灵了,为什么?因为消费者在升级,消费者不仅仅去买你这样价格低的产品,那么我们要在什么上做文章?性能,提高性能。以帝豪为例,我们四年已经没有调整价格了,在汽车行业里也比较罕见,四年不动价格,还继续保持每个月2万左右的销量,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们在什么东西做文章呢?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它的性能。

  我们再回顾一下,八年前的帝豪和现在的帝豪,如果再来对比的话,其实你会发现它的性能做了很大的提升,这种性能的提升不仅仅是说配置的提升,而是用户感知。我就从安全需求,还有前沿科技来分析一下,我们如何来洞察用户的需求。

  我先讲安全,吉利提出了一个安全识别圈的设计理念。实际上讲到安全,你去和用户聊天的时候,你去问他什么样的车叫安全?他的语言是很丰富的,而且他的语言工程师有时候是很模糊的,有些用户说安全就是扎实,这个车很扎实,比如说他们用德国车的时候,说这个车很扎实,有些用户说不发飘很稳,等等。实际上用户在向你传达一样东西,就是他的感受,他对安全是没有定义的,他也不知道如何评价的。所以说,我们就要对安全进行分析,用户是怎么样理解安全的,所以说我们吉利就提出了这种安全识别圈,从五个层级来最终达到驾驶的安全感。其实用户对安全的理解就是一种感觉,他不会用数据的描述,也不会用工程的描述。

  我们要理解用户,我们要把用户语言转化成我们工程的语言,工程的数据,工程可量化的数据,做出来以后让用户体验,让他来感受。比如说我们讲被动安全,被动安全我们大家都知道,这仅仅是体现了被动安全,被动安全是什么,撞车已经发生,事故已经发生,它能够给你起到最大的保护它能给你减少的伤害,这个是被动的。如果我们对用户造成的伤害很少,这就要说这个车的被动安全很好。那么我们的sintep(音)也好,我们的toptep(音)也好,它所有的评价都是对用户所有部位碰撞以后所造成的伤害值,伤害值越少说明被动安全越好,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停留这个方面,用户是没有感知的,我们如何让用户有感知?我们首先要提高主动安全和驾驶感受。比如说我们的被动避祸安全,其实我们大家开车很早之前就接触到主动避祸安全,比如说ESC,打个比方ADS、ESC,ESC是干什么的,当你操控失误的时候,通过车辆的控制,把车辆控制住,比如我们所有在驾乘的时候如果说在避祸的时候我们的反应都是过激的,比如说前面有车的时候过度打方向,造成的问题就是什么?你避祸,再把他拉回来的时候你已经拉不回来了,它已经甩出去了,所以我们的ESC把你拉回来,让你回到你想要的行驶轨道上。信息辅助安全提示,其实我们在发生危险之前,都是可以预见的,所有的危险都是可以预见的,如果说我们能够预见,尤其是通过电子系统的预见来给大家做一个提醒,那么你操作的失误率大大降低。你看不到盲点的时候,如果给你一个提醒就不会随便变道了,如果说你没看到变道了,后面还有车,那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所以这些东西都可以给你及时的提示。

  还有一个辅助驾驶系统,当然更高级别的是高度自动驾驶,未来还有这种自动驾驶,还有无人驾驶。但是目前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包括我们法规的环境下,道路的环境下,我们能够提供给大家的是什么?辅助的驾驶,通过一系列的这样的策划,在你开车的时候,你最终有一个驾驶的安全感。当你有了这个感觉的时候,这个车才是安全的,你觉得这个车是可控的。当然,它还牵扯到很多领域,比如说人车合一,我们一直在追求人车合一,所谓人车合一就是你所有的操作举动,车辆都是按照你的意图在执行的,这就叫人车合一。如果说我们达到了人车合一,那么用户,我们自己是不是可以感受到这个车辆是非常安全的呢?我在开车的时候是不是非常有底的呢?包括我们的制动,一样的,有些时候说你这个制动太硬,你这个制动太软,都是对安全的感受,软和硬我们如何来量化它。比如说通过刹车的距离制动力等等,乃至于通过电子刹车辅助大家,这样的话就可以达到安全的感觉。所以说我们对产品的定义,是来自于用户之声VOC。

  我们再讲我们去做一些很多的配置,这些配置到底是解决了用户什么样的痛点?我们必须去分析,我们不能说他有了,宝马有了我也装一个,奔驰有了我也装一个,不是这样的。如果说我们单纯去追求这样子的话,你就可能落入到这种竞争性的圈套里面。为什么?奔驰、宝马,它可以去浪费这些配置,很多配置加上去已经可能终生用不到,但是在奔驰、宝马的客户里他没这样的感知。打比方我们家里的电视你看多少次呢?尤其现在有了手机、PAD、电脑等等一系列的时候,你在家里看电视看了多少?但你家里面还是要装一个电视。它解决你的痛点了吗?没解决,实际上我们手机上大量的APP解决了你的痛点,而不是电视机解决你的痛点。现在信息要求及时性,不能说看了《新闻联播》以后得到信息,现在大家不用看《新闻联播》得到的信息就已经足够大了。所以说我们在讲这些配置的时候,比如说我们的半自动办事解决了什么痛苦,解决了停车难的痛苦,尤其是对女性,倒车简直是太痛苦了,其实我对我自己的这种倒车的技能还是非常自信的。但是现在发现我去停车的时候给你留的空隙非常非常小,可能刚刚好能放进去你的车,但是你就停不进去,尤其是一些女性停半天停不进去,刚开出去别人水平好的把你位子占了,我们就要解决停车难的问题,我们自动泊车就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尤其对女性同志。我只要按一个键,测量出来我这个车可以放进去,前后距离很短,半米不到,前后30公分,最多四把,好的状态下两把就倒进去了,这就是解决用户的痛点,尤其对女性同志。

  盲点检测,我们开车的时候盲点主要有两个盲点,一个是A柱,A柱挡住了倾前方的视野,一个是后视镜,后视镜你看的时候一定有一段盲点,车已经在你旁边了你还没有看到。这个是我们人眼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我们所有电子系统可以解决,装两个摄象头就可以把它解决掉了。如果说,尤其在高速行驶的时候这个盲点,尤其后视镜的盲点非常致命,从后视镜并没有看到它,但是你要变道了,多少危险?但如果有了盲点检测不会随意变道了,当你打了转向灯我要变道的时候就要提醒你,没有打转向灯也可以提醒你,离你很近有一辆车,这也是痛苦。城市预碰撞系统,这是沃尔沃率先在它的S60上使用发布的。所谓城市,城市讲的是城市工况,城市工况要的是什么?低速,60公里以下,每小时60公里以下,在城市内开车,其实我们现在开车的状况,每个人我们可以想一下场景,我们有红绿灯,我们有行人,我们有自行车,左边按喇叭右边在屁股后面盯着你等等这些。这么忙乱的情况,这么一个大信息量的情况,人的反应是什么?人的反应没有电子反应快的,电子反应是人反应的10倍,你0.1秒,他是0.01秒的反应。当你有这么多的信息量,有时候不守规矩打个电话接个电话,等等一系列的情况,都是我们用户运用的场景。我们怎么来解决它?有电子来辅助你,当你的速度和你和前车的距离,要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你没有采取措施,它帮你采取措施。最有效的解决措施,就是说你根本不会撞车,你没有采取措施的时候它已经让你和前车保持了最低最低的距离,不撞上它。这就是痛点,用户在使用场景中的痛点,BCC。

  过去大家叫道路巡航系统,上了高速,一般会在高速上用,城市里很少用。上了高速巡航一按120马,高速限速120马,你搞120马就上去了。但是带来的危险是什么?因为不管前面有车后面有车左面有车还是右面有车,这些状况统统不管,他就是120马行驶,你哪怕是跟前车已经非常危险了,它还是按照120马,如果上高速的话,后果不堪设想,但是有了BBC以后,它就给你解决这个问题,它会保持你跟前车的这个距离,当需要减速的时候它会减速,当需要加速的时候会加速。前面有充足的安全距离就加速,前面已经有危险了一定会给你减速减下来。

  主动偏航示警系统,行驶当中会检测到道路所有的线,尤其两道白线,虚的也好实的也好,你在这条道上正常行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如果说十几秒危险就可能发生,就在一瞬间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但如果说当我们离这条现很近的时候,将要压上它的时候,提醒你一下,你已经偏航了,就会提醒你。我们下一代会给你纠正回来,现在沃尔沃已经这样,主动给你稍微纠正回来。当然你打了转向灯就不存在了,也不会提醒你,提醒你的是盲点检测,等等。

  包括我们的抬头显示,抬头显示来自于飞机,飞机抬头显示都有,通过看前面投出来的视野,这也是解决痛点的问题,开着前方要看仪表,我们要判断我们的速度,速度通过主观感受不到的。打比方你开180马的时候降到160马,你感觉很慢,这是你主观感受,降到120马感觉更慢,但实际上120马已经很快很快了,所以要通过不断这样子判断。但抬头显示可以不用低头,不用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的所有信息,包括导航,包括油耗,包括转速,包括速度等等,这些都来自于对用户的观察,你只有洞察了用户的需求,你解决了用户的痛点,OK,我们就需要这样的东西。那么用户有了这个东西以后,他也愿意买单,你说我加了一千块钱增长了一个ACC,用户的感知质量可能是三千块钱,这样的话,通过这样的用户洞悉、洞察、分析,我们就能够提出我们产品开发的需求,所有的产品开发,在模仿以后,在你模仿的时候没关系,别人有什么你有什么,别人做什么你做什么,但是模仿以后就要观察用户。

  我们项目的启动,所有项目启动一定把用户需求输入清楚,才会启动这个项目,才会做这个项目。然后把用户的语言转化为工程的语言,什么叫工程的语言?用户的语言是你这个方向太重了,你这个方向太轻了,这是用户的语言。但是工程语言就是我这个方向到底用多重才是我们中国人或者欧洲人或者美国人所喜欢的,欧洲为什么方向重呢?欧洲喜欢方向重,中国人喜欢方向轻,但轻不是无度的轻,很轻很轻开车的时候就感觉发飘了,等等。所以我们研发启动来自于用户的洞察和分析。

  我们再讲提高性能,吉利如何保证我们能够把我们的性能给予提高?实际上吉利这五年,我们收购沃尔沃已经六年了。从收购以后一年开始,我们和沃尔沃不断交流学习,应该说学习。当然现在,我可以很自豪地讲,我们不单纯是学习,我们给他也有输入,不是说单向的输入,他给我输入,而且我还可以给他输入。比如说对中国用户的理解我们是最清楚的,中国用户喜欢的是什么,我们是最清楚的,那我们就可以把我们对中国用户的理解输入给他。我们还联合建立了实验中心、研发中心、师资中心,沃尔沃在中国研发的,它实质是在我们那里做了它的实验。我前面讲了,怎么样保证吉利未来出的产品一定行呢?首先我刚才说了第一点用户需求,我们一定要掌握,接下来是什么样的东西能保证你即使用户输入对了,你开发还是不行,那么我们就要用体系,建立体系,来保证我们的产品开发出来是正确的,开发出来是对的,开发出来是行的,这个体系叫做新产品开发体系。我们知道在国际型的大公司上都有自己的开发体系,比如福特叫EPDS福特新产品开发体系,沃尔沃尔叫VPDS,它们是通过体系来保证的,如果说我们没有这道体系我们招了很多的优秀的工程师,我也能保证开发出来一款优秀的产品,但是你只能保证一个,或者是两个,不可能保证你所有的产品开发出来都是新的。

  有了这套体系以后,我们就可以保证,尤其是我们的人才梯队是金字塔化的话,高精尖的人才我们不可能全部都是,还有刚毕业的,刚毕业的人如何能够工作呢?通过这套体系保证它。他只要上了你这套体系,就知道你的研发流程,就知道我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工作,我什么时候应该完成它,我什么时候能够向上一个人要我需求的东西,什么时候向下一套东西输出我的输出。包括对我们的供应商管理,包括对我们的质量管理,这就是体系的保证。

  在我们这个体系里一共有18个,加2,模块化的管理,这个是最高级别的产品开发的管理。比如说重量,动力性、经济性、驾驶性、操稳、制动、环保、空调、热管理、EMC,EMC为什么很重要呢?现在车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实际上一个车几十台电脑在运行,未来可能几百台电脑运行,当然未来还可以再回归,回归到更少的电脑运行,为什么要回归呢,集成化也越来越强,我一个电脑可以管多个系统。比如说我们的仪表和我们的导航系统,现在是两个ECU控制器,未来可能会集成成一个ECU了,等等,未来会集成。包括未来车辆里面,现在手机上慢慢无线充电开始多了,无线充电放到车上以后,对电子干扰,这么多电子系统都可以造成干扰,一旦干扰安全问题随时发生,所以必须随时关注。所以18+2模块,我们体系里高度关注的,包括我们的总裁,尤其是我,每个月所有的项目点检的时候,首先点检18+2,所谓2就是感知和功能定义,每一个产品每一个阶段,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会感知它,这种感知不仅仅是个人的感知,会邀请我们的用户群体。打比方,我们造型出来了,造型出来以后行还是不行呢?我们会邀请五百我们的直接用户,来和你一起体验,来一起看,会提出行还是不行,等等,这个就是我们TOP18+2模块化的管理。通过这样的管理,是否和我们当初产品的定义是相符的,还是偏离了。如果说一旦和我们当初的定义是偏离的,我们就要纠正它,不是修改我们的目标,而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保证这18个性能,交到用户手里的时候我们是有竞争力的。

  同时我们定义了一级性能管控指标,一共有300多个,在这个研发体系里有300多个一级管控指标。比如说燃油,包括座椅舒适性,座椅也是很复杂的,除了满足你的安全之外。其实我们中国人对车辆的舒适性是全球要求最高的,比如说你有一点噪音就无法接受,有点异音就无法接受,如果说哪里吱吱吱这种老鼠叫根本无法接受,会产生巨大的抱怨,尤其现在产品静音越来越强的时候。比如说座椅的舒适性又体现在面料,你的手感是否好,身体触感是否好,包裹是否强,座椅软了还是硬了?我们都要管理它,这个管理通过谁呢?我们的项目总监,我们的项目经理,还有各集成模块的总工,来管理三百多个一级性能指标。随时要纠正它的偏离和偏移,同时还有一千多个二级指标,这一千多个二级指标就是我们的工程师每天工作所要点检的。从我的第一张图纸出来就要检查了,和我这个指标是否相同,我们当初设定的目标偏移了吗?我的方案是否正确,我的方案是否满足我的性能需求呢?这就是工程师的工作,每天干什么不是画图,现在画CAD中专生都可以了,不是大学生干的活了,中专生都可以了。许敏教授我跟他聊的时候,他现在就在培养一个中专生就是CAD的高手,雇佣他给你画图就可以了,画图不是我们所要的,而是图纸最后做出来的东西能否满足性能的要求、客户的要求。

  这些工程师,吉利工程师节假日的时候最愿意干的是什么?到汽车市场上,到4S店去,当然不是到吉利4S店,到各个汽车的4S店跟用户交流,他有想法的时候不断跟用户交流,你看如果说我汽车这样子设计你是否喜欢?这就是我们工程师也要关注客户的需求。我们过去的工程师关注的是图纸,产品是否做出来,或者说我的可靠性是否强,我的耐久性是否好,这已经是最低最低的要求了,不仅仅是可靠性和耐久性,讲到质量的时候不仅仅是这些,而是用户的感知,这才是最高的质量要求。所以不断客观评价、主观评价,客观的评价、主观的评价。

  我每周最大的工作量就是不断开车,开各种各样的车,开我们的车开别人的车,不断评价我们的产品到底是什么样的水平。我们这样的工程师很多,也培养了很多这样专业性的工程师,他一听就知道你这个竞争和别人有差异,甚至不用我拿分贝仪测分贝他就能主观感受到。像大家以前培养抓一把花生知道多少两是一样的道理,要培养这样的工程师,这样的工程师不能够用数据去量化,但是我们背后还有更多的数据量化,这个数据的量化我后面讲。

  这就是我们NPDS的一个逻辑,首先我们客户分析数据分析和我们的架构开发同步启动,在我开发架构的时候客户需求就已经开始了。当我真正要启动这个车的时候,这些需求统统都已经变成工程的语言了,整车需求的目标设定,系统需求有目标设定,零部件的需求有目标设定。系统的选形,真正价格开发完,真正启动项目的时候这些全部都定义完了。定义完是谁要干的活?工程师能够理解的语言,所有的数据,可以量化的数据。不可以量化的数据,我们也要有分值来打分,比如说对NOH,有些分贝可以测的,比如说我的带速噪音、我的加速噪音,我的通过性噪音,我在水泥路上的噪音,在马路上的噪音这些都可以测的。但还有一个主观的感受,分贝说明了一个问题,高了、低了,但是我们还有音品质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高频,我们需要的是低频而不是高频,高频大家都会很反感,不仅仅是高低的问题,不仅仅是通过数据就能说明的,还有一个音品质的问题。所谓的音品质为什么你买哈曼的音响你就听着很愉悦,有的你就听着不好,实际上它展现的就是音品质,而不是音量,音量可以做得很大,但是音品质不是随便可以做出来的,所以要通过这样的系统控制我们的产品。

  数据验证,最后我们都是要通过客观的数据来反应。实际上现在产品开发,五分之四的投入、五分之四的人力、五分之四的时间都投入到验证上。现在设计一个产品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快,因为我们有大量的辅助系统,CAD、CAE,这些运行起来非常快,我们的计算起来非常快,我们建立一个数据中心都是非常快的。甚至于我们这些数据有些通用化的数据在我们数据库里就可以调出来的,这个数据就可以用的。但最终都是要通过实验,大量的实验。有零部件的系统,有子系统的实验,有系统实验,有整车的实验。只有把大量实验证明你当初设定的一级、二级、三级目标统统都实现了,然后再通过主观的感受是可以达到目标的,那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产品未来投放市场以后是有竞争力的。否则我们的阀是不会打开的,各种各样的阀点,各种各样的质量门,这些阀不会打开。要想打开这些阀门,进入到下一道工序,乃至于我们投放市场。这些只有通过数据,所以说这样的体系,就能够保证我们所开发出来的产品是我们当初所定义的产品。当然你说你定义错了,那是我们对用户需求的理解不正确,或者说没有感受到。

  我们现在也有很多高科技的东西,其实高速自动驾驶吉利开发很长时间了,这个样车已经在运行。但是现在还没到投放的时候,因为用户对这种感知还是比较弱的,你现在投放用户可能接受度不高。但是当你到某一个程度的时候投放,用户接受度是非常高的。所以说数据,再用数据说话,被动安全,首先博瑞,在B级车里拿到高分55.8分,满分60分,吉利博越在SUV里面到目前为止而且是2015版本,最新版的,要求越来越高,到2018版就更高了,这目前达到最高记录,这些都可以量化,可以数据说话,好与不好数据直接量化。

  有些通过感知,这张蜘蛛图大家非常熟悉,通过蜘蛛图不断和竞争对手相比,你会发现你的优点,发现你的缺点。比如说我们这个博瑞在自动性能上是高于平均值得的,这个数据是来自第三方的平台,AOH、制动噪音高于净平均值的,当然我们也我们的痛点,比如说燃油经济性,这个痛点我们如何解决?现在其实这个一直是困扰自主品牌的两样东西,一个发动机,一个是变速箱,尤其是变速箱。其实博越实际上在变速箱效率上,比如说别人的效率是92%,我的效率是91%,这个效率上稍微低一点,导致你这个经济性,燃油经济性会比别人弱一些。

  我们现在和沃尔沃联合开发发动机、变速箱,未来的7DCT会投放,1.5TD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包括我们未来,上午交大的许敏教授也提到了动力性,动力性也会是我们的一个痛点。我们博瑞,博越上没有动力性的说法,因为我们发动机升级的,在博瑞上用的第一代发动机,但很快第二代发动机第三代发动机也会用上,会解决动力性和经济性的问题,这就是我们的痛点。一方面解决我们自己的痛点,另一方面还要解决用户的痛点。

  打个比方以NOH为例,这个横轴频率,纵轴是性能,也就是从外面传递来的性能,比如说发动机舱,从轮胎,从外面的风噪,性能方面优于某些合资品牌的竞争对手。我在吉利研发要保证产品性能方面,产品开发方面,如何能够开发一款成功一款,开发一款是用户所能接受的一款,我主要讲大家的疑惑,吉利到底能保证吗?别看现在自己卖得好,中国这样子的案例多得很,今天还红红火火,明天不知道哪儿去了找不到了,你会是昙花一现吗?要把这样的问题解决掉,尤其是来自各方面的提升。

  另外讲LINY&CO,两天时间全球发布的很多信息,文章的数量就有6000多,这就是我们未来的,这就是我们LINY&CO 01号产品,我们先做SUV,因为SUV增长的非常快,当然后面还有O2、03、04,不是单独的产品开发,是一个架构开发。我们在欧洲建立的研发中心,和沃尔沃联合建立的研发中心,两千多名工程师,主要来自于欧洲的工程师,历时三年多才把工程架构开发完成。上午的时候许主任曾经讲过,大众的MQB也好,MLB也好,它就是可长可短,可宽可窄,覆盖面很好,不是一个车型的开发,是一个系列车型的开发。我也可以自豪地告诉大家,我们也具备这样的能力,而且我们的产品明年就会面世,同样是可长可短,可宽可窄,乃至于可高可低,我们同样可以覆盖范围很广,可以从A0到B级,A0、A、B,我们也可以覆盖所有的品牌,SUV、MPV、轿车等等,各种车型都可以覆盖。当然,在这个车上,我们叫CMA,在欧洲叫C class,在中国叫A class。我们未来可能不会往A0覆盖,当然我们提到了大众的MQB,MQB往A0覆盖了,那是因为大众的品牌实在很强,它的成本,也就是A级车的成本覆盖到A0的时候价位还能够支撑。那我们就要考虑是否能够支撑,用B这种性能的架构支撑一个A0,这个是我们所要考虑的,如果说这个价位不能够支撑,推出去就要亏。当然大众现在,它对这个成本的敏感度不高,我们对成本的敏感度还是很高的。所以说我们这个产品会覆盖A和B,未来我们也会开发覆盖C和D的产品,现在我们已经启动了,也就是说我们具备这样的平台化架构的开发。

  大家可能会问,沃尔沃LINY&CO推出新品牌还有吉利的我们怎么区分这两个东西,其实沃尔沃很简单,它和我们没有任何的竞争关系,为什么我们合作的非常愉快它愿意帮助我,因为它跟我之间根本没有冲突,不仅仅是一个公司的问题,因为它们之间没有任何的竞争,就是豪华品牌去竞争的。那么LINY&CO,我们要竞争的毫无疑问,就是合资,就是在中国的这些合资企业,我们的吉利所要竞争的就是和中国的自主,而且我们在自主方面需要能够领先,尤其是在安全,前瞻性科技,最终体现到高性价比上。

  非常感谢大家,吉利的造车的理念,从原来的造老百姓买得起的车,到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到现在我们要造每个人的精品车。也就是说我们未来的产品,很多带有一定个性化的精品,比如说像我们这个车可以用不同的颜色,上面深的下面是浅的,包括内饰,要把这个车送给你夫人的时候,可以在上面定制一个送给你的生日礼物,未来这就是你对她的一种表示,而且是永久性的。所以说我们提出来造每个人的精品车。非常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