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言论 > 正文

公务员涨薪促进公车改革?

2014-09-15 22:25出处:陶梦兰 [原创]责编:王双双

  近一段时间,给公务员涨工资的话题荣登各大门户网站首页,话题讨论数以万计,公务员工资改革成为全社会关心的重点话题。自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何香久关于“上调公务员工资”的建议引来一片热议,而通过人社部副部长何宪和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兼副局长杨士秋等人的回应,公务员涨工资毫无悬念。

  据了解,我国有700多万公务员,公务员职务工资从2006年以来一直没有上涨,缺陷日益凸显,改革亟待破局。而这也引来了公众对公务员福利待遇的各种“吐槽”,认为在我国高薪养廉不实际,不应该涨工资。

  自去年12月起,中央印发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后,公车改革徘徊了20年终于实现破冰。当时接受寰球汽车传媒专题中心记者采访的一位岳阳市政府官员表示, “公车改革”终究没能成功的根源是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太低了,名义工资不到2000元,无法满足日常生活开销。

  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在其著作《什么改变中国》中指出,现在当官的名义工资非常低,一个处级干部的工资可能就比保姆稍微高一点儿,这个情况听起来就是不合理的,这也导致中国官员很多人依靠特权谋利。

  今年7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明确了公车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也拉开了全国范围公车改革的大幕。方案明确,我国将逐步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并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

  到底给公务员涨工资能否促进公车改革?寰球汽车传媒专题中心记者采访了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剖析。

  赞成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公车改革专家 叶青

  公车改革亟待依法治官

  我认为给公务员涨工资可以促进公车改革,首先公车改革与公务员涨工资有一定的相通性,目前用交通补贴的方式进行下发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基层公务出行,但分配还不够合理,比如某地方车补按职务级别分配到个人,普通公务员不超过300元,局内“一把手”不超过2600元。基层公务员的收入体系仍停留在较低水准,勤于公务出差的交通补贴入不敷出,“治标不治本”。

  今年十八届始终全会将讨论对我国进行依法治国,我认为依法治官也是很重要的内容,怎么对公务员加强管理以及薪酬调整以更加的完善的体系进行规范,让公务员的收入分配与社会地位更加匹配。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牛凤瑞

  公车改革前提是公务员薪酬体系改革

  我们国家的整个改革体系还停留在“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阶段,从给公务员涨工资和公车改革这两方面来看,两者是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的。但是公务员各区域、各部门又是有差异的,比如有的公务部门仅有上下班的出行需求,而有些公务部门经常在基层打交道,对交通等出行补助需求更大一些,但是往往这些部门的公务经费更紧张,我有见过基层公务员用自己的私家车去补贴进行公务活动的。所以,从这两个细节来看,公车改革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目前单以车补的形式进行补贴的公车改革我不看好,以通过官位职称来区别补贴级别更是有不合理性,级别高的公务员车补虽然对于基层有出行需求的公务员来说量并不大,但跟基本工资相比则占了很大一部分。

  我个人觉得公车改革之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不成功,与国内薪酬体系初次分配有很大关系,初级公务员与最高级别公务员相差几十倍,我记得以06年的公务员薪酬体系标准来看,当时一级公务员的总共工资是7800元,那样二级、三级公务员就不可能超过一级,以至于不少公务员寻求体制外的灰色收入。所以,我认为虽然高薪不一定养廉,但低薪更加不会养廉,公务员薪酬体系改革完善,我认为是公车改革的前提。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刘纪鹏

  从“不敢贪”治标阶段达到“不能贪”、“不想贪”治本阶段

  从目前王岐山同志反腐的整个战略构思看,我们最终要达到让贪官不敢贪、不能贪到不想贪。那么从目前来看,这个强大的威胁力初步解决了不敢贪的问题,但是要解决不能贪的问题就得靠约束机制:制度性的惩罚、严格的监督以及像我们四中全会人们期盼的官员财产公示以及目前要推出的不动产的登记制度。

  总之让他们的财产公开透明,让每一个在权利要害部门的官员都能够在阳光下履行职责,让民众监督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真实的财产登记制度、薪酬公布制度以及整个的财产公示,就这是所谓让他们不能贪。你在要害部门你的收入有多少,有没有其他的腐败性收入,这些跟他的财产公示要对上号,这就叫不能贪。

  然而我们制度建设中让官员做到不想贪,就是要建立高薪养廉的制度,要把最优秀的人才集中到我们的政府关键部门,只有把优秀的人才,也就是既有能力又有道德品位的人才集中在这些要害部门,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国家的政府所在的公平制度以及廉政制度才能真正形成。而要做到这一点,集中最优秀的人才来,就必须我们高薪把优秀人才聚集过来,让这些官员珍视这份工作,他们的薪酬激励制度不仅仅是要高于社会的一般标准、平均标准,而且他们的养老制度、期权制度、福利保障制度、医疗制度,都应呈现一种干得时间越长才能够获得这样优厚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因此让他们越干越珍惜这份工作,高薪是让一般的腐败者腐败不了他们。

  另外,福利保障制度只有到他老了、生病了才能够兑现,这样的期权选择则告诫他们必须一生履职、小心谨慎,越到往后就必须更加廉洁奉公、克己守法,否则一生的心血白干。这就是我们说的中国要在政府官员中推行的高薪养廉这样一个制度的最高阶段,也是实现王岐山同志让那些贪官和官员们从不敢贪到不能贪、最后到不想贪,发自内心的不想贪的制度性跨越。

  反对派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顾问 杜芳慈

  给公务员涨工资跟公车改革没有太大关系

  该给公务员涨工资了,现在生活成本加大,作为我这样的退休公务员来说,不给涨工资生活都快过不下去了。前不久我还看到一则新闻说某地方法院的一名法官辞职表示,每月5000元的工资水平还不够养活老婆孩子,去到企业之后工资便上涨不少。所以就目前给公务员涨工资的讨论,我认为能涨一点是一点,减轻生活压力。

  但我认为给公务员涨工资跟促进公车改革没有太大关系,特别是退休的公务员,大部分的公务员本身根据工资水平根本买不起车,所以我不看好给公务员涨工资之后会对公车改革有太大促进作用,差得还太远。

  北大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顾昕

  减少点不应该有的权利

  我认为现在的公车改革都是无关紧要的改革措施,至于公务员车补之类的按照级别进行划分更是“荒唐”,应该实报实销,公务员活多的多报点,活少的少报,有必要配公务车的部门配车,比如警察、医疗、食品监察等,没有必要的就一律取消。

  其次,我认为公车改革都还是比较细枝末节的改革,放眼整个社会,不管是公务员体系,还是我们教育部体系存在多余的权利导致了配置不均等化,比如前不久我参加的怀柔一家医院聘用医生的薪酬体系改革,开出19万元年薪,当时我就反对,认为我自己的工资还没有这个标准多,我当然会拍案而起。

  所以,我不认为给公务员涨工资就能促进公车改革,这其中的深层原因我认为还是权利作祟,没有权利自然没有车轮上的腐败。

责任编辑:王双双 
V讯网

公务员涨薪促进公车改革?

2014-09-15 出处:陶梦兰 [原创] 责编:王双双

  近一段时间,给公务员涨工资的话题荣登各大门户网站首页,话题讨论数以万计,公务员工资改革成为全社会关心的重点话题。自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何香久关于“上调公务员工资”的建议引来一片热议,而通过人社部副部长何宪和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兼副局长杨士秋等人的回应,公务员涨工资毫无悬念。

  据了解,我国有700多万公务员,公务员职务工资从2006年以来一直没有上涨,缺陷日益凸显,改革亟待破局。而这也引来了公众对公务员福利待遇的各种“吐槽”,认为在我国高薪养廉不实际,不应该涨工资。

  自去年12月起,中央印发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后,公车改革徘徊了20年终于实现破冰。当时接受寰球汽车传媒专题中心记者采访的一位岳阳市政府官员表示, “公车改革”终究没能成功的根源是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太低了,名义工资不到2000元,无法满足日常生活开销。

  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在其著作《什么改变中国》中指出,现在当官的名义工资非常低,一个处级干部的工资可能就比保姆稍微高一点儿,这个情况听起来就是不合理的,这也导致中国官员很多人依靠特权谋利。

  今年7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明确了公车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也拉开了全国范围公车改革的大幕。方案明确,我国将逐步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并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

  到底给公务员涨工资能否促进公车改革?寰球汽车传媒专题中心记者采访了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剖析。

  赞成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公车改革专家 叶青

  公车改革亟待依法治官

  我认为给公务员涨工资可以促进公车改革,首先公车改革与公务员涨工资有一定的相通性,目前用交通补贴的方式进行下发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基层公务出行,但分配还不够合理,比如某地方车补按职务级别分配到个人,普通公务员不超过300元,局内“一把手”不超过2600元。基层公务员的收入体系仍停留在较低水准,勤于公务出差的交通补贴入不敷出,“治标不治本”。

  今年十八届始终全会将讨论对我国进行依法治国,我认为依法治官也是很重要的内容,怎么对公务员加强管理以及薪酬调整以更加的完善的体系进行规范,让公务员的收入分配与社会地位更加匹配。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牛凤瑞

  公车改革前提是公务员薪酬体系改革

  我们国家的整个改革体系还停留在“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阶段,从给公务员涨工资和公车改革这两方面来看,两者是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的。但是公务员各区域、各部门又是有差异的,比如有的公务部门仅有上下班的出行需求,而有些公务部门经常在基层打交道,对交通等出行补助需求更大一些,但是往往这些部门的公务经费更紧张,我有见过基层公务员用自己的私家车去补贴进行公务活动的。所以,从这两个细节来看,公车改革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目前单以车补的形式进行补贴的公车改革我不看好,以通过官位职称来区别补贴级别更是有不合理性,级别高的公务员车补虽然对于基层有出行需求的公务员来说量并不大,但跟基本工资相比则占了很大一部分。

  我个人觉得公车改革之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不成功,与国内薪酬体系初次分配有很大关系,初级公务员与最高级别公务员相差几十倍,我记得以06年的公务员薪酬体系标准来看,当时一级公务员的总共工资是7800元,那样二级、三级公务员就不可能超过一级,以至于不少公务员寻求体制外的灰色收入。所以,我认为虽然高薪不一定养廉,但低薪更加不会养廉,公务员薪酬体系改革完善,我认为是公车改革的前提。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刘纪鹏

  从“不敢贪”治标阶段达到“不能贪”、“不想贪”治本阶段

  从目前王岐山同志反腐的整个战略构思看,我们最终要达到让贪官不敢贪、不能贪到不想贪。那么从目前来看,这个强大的威胁力初步解决了不敢贪的问题,但是要解决不能贪的问题就得靠约束机制:制度性的惩罚、严格的监督以及像我们四中全会人们期盼的官员财产公示以及目前要推出的不动产的登记制度。

  总之让他们的财产公开透明,让每一个在权利要害部门的官员都能够在阳光下履行职责,让民众监督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真实的财产登记制度、薪酬公布制度以及整个的财产公示,就这是所谓让他们不能贪。你在要害部门你的收入有多少,有没有其他的腐败性收入,这些跟他的财产公示要对上号,这就叫不能贪。

  然而我们制度建设中让官员做到不想贪,就是要建立高薪养廉的制度,要把最优秀的人才集中到我们的政府关键部门,只有把优秀的人才,也就是既有能力又有道德品位的人才集中在这些要害部门,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国家的政府所在的公平制度以及廉政制度才能真正形成。而要做到这一点,集中最优秀的人才来,就必须我们高薪把优秀人才聚集过来,让这些官员珍视这份工作,他们的薪酬激励制度不仅仅是要高于社会的一般标准、平均标准,而且他们的养老制度、期权制度、福利保障制度、医疗制度,都应呈现一种干得时间越长才能够获得这样优厚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因此让他们越干越珍惜这份工作,高薪是让一般的腐败者腐败不了他们。

  另外,福利保障制度只有到他老了、生病了才能够兑现,这样的期权选择则告诫他们必须一生履职、小心谨慎,越到往后就必须更加廉洁奉公、克己守法,否则一生的心血白干。这就是我们说的中国要在政府官员中推行的高薪养廉这样一个制度的最高阶段,也是实现王岐山同志让那些贪官和官员们从不敢贪到不能贪、最后到不想贪,发自内心的不想贪的制度性跨越。

  反对派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顾问 杜芳慈

  给公务员涨工资跟公车改革没有太大关系

  该给公务员涨工资了,现在生活成本加大,作为我这样的退休公务员来说,不给涨工资生活都快过不下去了。前不久我还看到一则新闻说某地方法院的一名法官辞职表示,每月5000元的工资水平还不够养活老婆孩子,去到企业之后工资便上涨不少。所以就目前给公务员涨工资的讨论,我认为能涨一点是一点,减轻生活压力。

  但我认为给公务员涨工资跟促进公车改革没有太大关系,特别是退休的公务员,大部分的公务员本身根据工资水平根本买不起车,所以我不看好给公务员涨工资之后会对公车改革有太大促进作用,差得还太远。

  北大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顾昕

  减少点不应该有的权利

  我认为现在的公车改革都是无关紧要的改革措施,至于公务员车补之类的按照级别进行划分更是“荒唐”,应该实报实销,公务员活多的多报点,活少的少报,有必要配公务车的部门配车,比如警察、医疗、食品监察等,没有必要的就一律取消。

  其次,我认为公车改革都还是比较细枝末节的改革,放眼整个社会,不管是公务员体系,还是我们教育部体系存在多余的权利导致了配置不均等化,比如前不久我参加的怀柔一家医院聘用医生的薪酬体系改革,开出19万元年薪,当时我就反对,认为我自己的工资还没有这个标准多,我当然会拍案而起。

  所以,我不认为给公务员涨工资就能促进公车改革,这其中的深层原因我认为还是权利作祟,没有权利自然没有车轮上的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