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言论 > 正文

新能源推广要解决三个问题

2014-09-11 22:29出处:V讯网 [原创]责编:王双双

  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为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电动汽车产业迎来了大好发展时机。与此同时,国家提出了以纯电驱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计划到2020年,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那么,当前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困境与突破口在哪?未来它的消费趋势及发展方向如何?

  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 陈全世

  新能源汽车推广要解决三个问题

  新能源是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突破口。那么,当前打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钥匙在哪里?这需要综合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是市场,消费者的问题。 第二个是产品和技术问题。第三个是服务和环境的问题,把这三个问题解决了,新能源汽车就能很好的走入家庭,走入社会,走入正途。

  技术的思维创新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灵魂,要坚持自主创新的精神,要以开放、合作共赢,广泛开展国内外合作交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政府主导,企业要出力,我们国家发展不好,主要是因为技术问题。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需求:第一个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刚性需求,我们发展新能源汽车不是为了节 能,而是为了节油,因为我们能源短缺,石油资源非常严峻。第二我们是为了减少气的排放,减少PM2.5,使我们生活在舒适的环境当中。

  关键技术创新和开发: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我认为一个是整车集成,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控制器,整车电控系统,电源及充电系统。充电系统非常关键,这五个技术要抓紧,尤其是要把集成做好。还要完善标准,以政府为主导,怎么打开这个钥匙,怎么打开技术壁垒? 要重视技术创新,还要有思维和概念的创新,互联网思维,把新的概念引入进来,把这个进行颠覆,我们会不会颠覆汽车?

  另外,就是工信部部长讲的,要用互联网的思维来看待,汽车要接待互联网,要用 互联网思维改造汽车行业。关键的我认为还有三条,第一个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确实有核心技术才能够走得远。第二个要有创新团队,第三个要有技术的优势,要有这三个关键点。

  商业模式:最后一个关于商业模式简单讲一下,举个例子,充电难,售价高和续驶里程短是阻碍电动汽车销售的主要因素,北京上牌的人,截止到7月份,还有相当一部分没 有买车,可能买车的人比较少,但是拿牌的人比较多。大多数人认为售价太高,更重要的是充电设施不匹配,配不上。另外一个可选的车型过少,鼓励政策未落实。

  LMC亚太公司总经理 曾志凌

  新能源弯道超车难度大

  在我们大的或者叫广义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定义下,我们预计中国今年目前,占乘用车市场的销量大概占到5万多辆,但是现在我们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性还是 比较小。日本在今年预计整个销量达到94万,美国预计今年销量也能接近70万辆,我们只是接近人家1/7的水平,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已经落后于欧美发达国 家。

     从法规来看这个问题,其实对于所有的厂家来讲最实际的一个问题就是2015年~2020年的燃油限值法规。2015年要求平均乘用车的油耗要降到6.9升 每百公里,这个目标大部分企业都可以达到。但是2020年这个目标值是5升每百公里,这个难度很大。电动车也好,混动也好,插电也好,都是围绕我们 2020年的这个目标,我们使用什么手段把这个燃油降下去,也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解决方案。

  燃油消耗值目标难度大:首先是替代能源,包括甲醇乙醇等,对于甲醇,乙醇,国家在持续的努力,最近工信部又把甲醇汽车做了一个推动。第二是进行节能化改造,中国现在传统的燃油 车和欧洲相差甚远。第三是新能源汽车,国家的目标是2020年前销量目标达到500万辆,这几个目标中难度最大的就是新能源汽车。是不是我们几个方面都要 做一个准备?这是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分享一下国内的现状和未来趋势的动态。CAFC,指企业平均的燃油消耗值,根据工信部所发布的数 据,从2006年到2012年平均油耗是下降的。2015年这个目标值是6.9升,2020年是5升,意味着每年要提高6%,这个值对绝大多数企业来讲是 不太可能完成的,这也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

  如果我们只能按照2012~2015年改善的水平提高的话,2020年我们差不多是6升,跟国家要求的目标还是比较大。

   市场方面,虽然说政府贴了很多,但是目前来看现状,如果没有政策的推广,市场没有那么快的启动。当然今年上半年跟去年上半年同期比的话增幅比较大,这个 里面主要的原因,因为包含了混合动力,从比例来看,新能源市场34%是我们定义的国内所鼓励的新能源汽车,64%是混合动力汽车。

  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到目前为止,新能源车成本上相对较高,实际上还是中高端消费者对这个接受度比较高。这个是纯电动汽车的市场表现,市场销量波动非常大,也反映出前期消 费。其实多是政府或者机关采购,不是以实业消费为主,特别是像北汽,奇瑞,像这种政府采购单子特别多的,销量更加是一个从波峰到波谷之间也就是隔一个季 度。

  插电混动过去比较稳定,但是从今年第二季度来看,增长速度非常明显。主要的是进入到民用市场还是比亚迪,增长幅度非常大。如果看新 能源按照区域的表现,新能源车主要的消费人群还是来自有经济实力的这些消费者,如果分经济区域,在东部和南部的,从第二季度来看新能源车卖得最好,经济最 发达的地方新能源车的销量最大。再往下细分,混动车辆同样也是这样,特别可以看到在上海,杭州,深圳等,混动的占比还不错。

  另一方面我们看插电式的车辆,量主要来自东部和南部,北方可能也是因为北京目前政策限制的原因,插电式的车辆跟东南部比还是少一点,知道北京不认可插电式混动的车型,这是从区域的角度。

   如果按照新能源车的种类来看,绝大部分来自于插电混动和纯电动。当然我们最后聊一下传统汽车进一步改进的可能性。中国传统汽车跟欧盟相比落后不止五年, 从这个燃油消耗上来讲差距可能在10到15年以上,一方面是消费者习惯的因素,第二个是信息技术的因素,像涡轮增压的技术应该进一步的普及,我们觉得 2020年这个会超过35%甚至更高。国家也在相关的能源规划当中有规定,要求2020年涡轮增压要达到30%。

  德稻设计贺迈教授(Mathis Heller)

  新能源汽车要有独特的设计代替品牌语言

  1884年,第一辆电动汽车量产当时这种汽车就出现在了街上,在那个时候,其实电动汽车跟燃油汽车的发展是并驾齐驱的。到1942年的时候,第一辆城市的电动汽车概念就已经出来了,而且当时的设计外观和速度跟我们今天的电动汽车其实已经很相似了。

   我们看现在的汽车设计,电动汽车设计,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尤其是高尔夫的系列,跟普通的燃油汽车好象完全一样。另外特斯拉也看起来很像普通的跑车,在右 边就是宝马的2、3,其实就是一种新的设计语言,对电动汽车来说,同时在下方,右下方也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电动汽车设计,所以现在就有一个问题了。

   那我们电动汽车设计是应该与众不同有自己的语言,还是像普通的燃油汽车一样,在我看来,电动汽车设计还是应该有自己不一样的设计的,有他们自己的表达方 式。不止是设计语言,并且这种设计语言也要从始至终,从一而终,可能除了特斯拉以外,宝马是做这方面做得非常成功的,为什么我要这么说呢?因为每个汽车品 牌都需要一个非常强有力的品牌形象和品牌识别度,那设计自己并不意味着这什么?可能设计本身会显得比较肤浅,但是品牌加设计一起,他们必须进行统一合作。

   就像现在以起亚为例子,左边是起亚的纯设计的一款汽车,在右边我们可以看到加上他的一些品牌的识别,现在就变得非常可认出,非常容易认出,消费者也更加 容易识别他的品牌形象,人们就会记住这样一个品牌。所以来建立一个非常强有力的品牌是非常必要的,对任何汽车或者是电动汽车来说都是如此。你必须要让消费 者一眼可以识别出你的品牌,并且要相信建立你品牌的信任度,顾客必须相信你的品牌,这样你才可以有自己的粉丝,如果粉丝都认不出你的车的话,如果你想要有 粉丝,必须要有自己的个性。

  因为品牌跟你自身的个性是密不可分的,所以一定要问自己,你的品牌,你的汽车的设计,你的个性是什么?我的 梦想,我为什么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品牌?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一旦你建立一个品牌要变得从一而终,要有从一而终的设计语言,就像宝马在侧窗方面都用了同样 的细节,也像右边的阿斯顿马丁他的前格栅也有很个性的设计。所以品牌,树立品牌跟设计是同等重要的。所以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品牌首先要遵循这个黄金法则。

  其实很多汽车品牌他们都表现了很强的这样一些冲击力,进攻性,就像前面的话,就像锋利的牙齿。前端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我把这个叫你给眼睛化妆,也就是眼妆,因为车灯前部就像一个艺术品一样,有很多的LED,因为使用了很多LED的技术。

   你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与众不同,不要抄袭其他品牌的特色,要创造属于自己品牌的设计语言,并且这种设计语言要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从一而终,只有这样的 话,你的品牌才可以被一眼识别出。人们可能会喜欢,或者不喜欢你的品牌,但是人们还是会记住你的品牌,因为你这样创造了一个强有力,并且可以长生不老的品 牌。你可以自己做出选择,选择来做一些未来主义的特色或者是选择复古的设计风潮,但是一定要有创新,太多创新的点子了,有太多可以努力的方向。

责任编辑:王双双 
V讯网

新能源推广要解决三个问题

2014-09-11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王双双

  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为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电动汽车产业迎来了大好发展时机。与此同时,国家提出了以纯电驱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计划到2020年,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那么,当前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困境与突破口在哪?未来它的消费趋势及发展方向如何?

  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 陈全世

  新能源汽车推广要解决三个问题

  新能源是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突破口。那么,当前打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钥匙在哪里?这需要综合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是市场,消费者的问题。 第二个是产品和技术问题。第三个是服务和环境的问题,把这三个问题解决了,新能源汽车就能很好的走入家庭,走入社会,走入正途。

  技术的思维创新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灵魂,要坚持自主创新的精神,要以开放、合作共赢,广泛开展国内外合作交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政府主导,企业要出力,我们国家发展不好,主要是因为技术问题。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需求:第一个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刚性需求,我们发展新能源汽车不是为了节 能,而是为了节油,因为我们能源短缺,石油资源非常严峻。第二我们是为了减少气的排放,减少PM2.5,使我们生活在舒适的环境当中。

  关键技术创新和开发: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我认为一个是整车集成,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控制器,整车电控系统,电源及充电系统。充电系统非常关键,这五个技术要抓紧,尤其是要把集成做好。还要完善标准,以政府为主导,怎么打开这个钥匙,怎么打开技术壁垒? 要重视技术创新,还要有思维和概念的创新,互联网思维,把新的概念引入进来,把这个进行颠覆,我们会不会颠覆汽车?

  另外,就是工信部部长讲的,要用互联网的思维来看待,汽车要接待互联网,要用 互联网思维改造汽车行业。关键的我认为还有三条,第一个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确实有核心技术才能够走得远。第二个要有创新团队,第三个要有技术的优势,要有这三个关键点。

  商业模式:最后一个关于商业模式简单讲一下,举个例子,充电难,售价高和续驶里程短是阻碍电动汽车销售的主要因素,北京上牌的人,截止到7月份,还有相当一部分没 有买车,可能买车的人比较少,但是拿牌的人比较多。大多数人认为售价太高,更重要的是充电设施不匹配,配不上。另外一个可选的车型过少,鼓励政策未落实。

  LMC亚太公司总经理 曾志凌

  新能源弯道超车难度大

  在我们大的或者叫广义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定义下,我们预计中国今年目前,占乘用车市场的销量大概占到5万多辆,但是现在我们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性还是 比较小。日本在今年预计整个销量达到94万,美国预计今年销量也能接近70万辆,我们只是接近人家1/7的水平,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已经落后于欧美发达国 家。

     从法规来看这个问题,其实对于所有的厂家来讲最实际的一个问题就是2015年~2020年的燃油限值法规。2015年要求平均乘用车的油耗要降到6.9升 每百公里,这个目标大部分企业都可以达到。但是2020年这个目标值是5升每百公里,这个难度很大。电动车也好,混动也好,插电也好,都是围绕我们 2020年的这个目标,我们使用什么手段把这个燃油降下去,也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解决方案。

  燃油消耗值目标难度大:首先是替代能源,包括甲醇乙醇等,对于甲醇,乙醇,国家在持续的努力,最近工信部又把甲醇汽车做了一个推动。第二是进行节能化改造,中国现在传统的燃油 车和欧洲相差甚远。第三是新能源汽车,国家的目标是2020年前销量目标达到500万辆,这几个目标中难度最大的就是新能源汽车。是不是我们几个方面都要 做一个准备?这是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分享一下国内的现状和未来趋势的动态。CAFC,指企业平均的燃油消耗值,根据工信部所发布的数 据,从2006年到2012年平均油耗是下降的。2015年这个目标值是6.9升,2020年是5升,意味着每年要提高6%,这个值对绝大多数企业来讲是 不太可能完成的,这也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

  如果我们只能按照2012~2015年改善的水平提高的话,2020年我们差不多是6升,跟国家要求的目标还是比较大。

   市场方面,虽然说政府贴了很多,但是目前来看现状,如果没有政策的推广,市场没有那么快的启动。当然今年上半年跟去年上半年同期比的话增幅比较大,这个 里面主要的原因,因为包含了混合动力,从比例来看,新能源市场34%是我们定义的国内所鼓励的新能源汽车,64%是混合动力汽车。

  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到目前为止,新能源车成本上相对较高,实际上还是中高端消费者对这个接受度比较高。这个是纯电动汽车的市场表现,市场销量波动非常大,也反映出前期消 费。其实多是政府或者机关采购,不是以实业消费为主,特别是像北汽,奇瑞,像这种政府采购单子特别多的,销量更加是一个从波峰到波谷之间也就是隔一个季 度。

  插电混动过去比较稳定,但是从今年第二季度来看,增长速度非常明显。主要的是进入到民用市场还是比亚迪,增长幅度非常大。如果看新 能源按照区域的表现,新能源车主要的消费人群还是来自有经济实力的这些消费者,如果分经济区域,在东部和南部的,从第二季度来看新能源车卖得最好,经济最 发达的地方新能源车的销量最大。再往下细分,混动车辆同样也是这样,特别可以看到在上海,杭州,深圳等,混动的占比还不错。

  另一方面我们看插电式的车辆,量主要来自东部和南部,北方可能也是因为北京目前政策限制的原因,插电式的车辆跟东南部比还是少一点,知道北京不认可插电式混动的车型,这是从区域的角度。

   如果按照新能源车的种类来看,绝大部分来自于插电混动和纯电动。当然我们最后聊一下传统汽车进一步改进的可能性。中国传统汽车跟欧盟相比落后不止五年, 从这个燃油消耗上来讲差距可能在10到15年以上,一方面是消费者习惯的因素,第二个是信息技术的因素,像涡轮增压的技术应该进一步的普及,我们觉得 2020年这个会超过35%甚至更高。国家也在相关的能源规划当中有规定,要求2020年涡轮增压要达到30%。

  德稻设计贺迈教授(Mathis Heller)

  新能源汽车要有独特的设计代替品牌语言

  1884年,第一辆电动汽车量产当时这种汽车就出现在了街上,在那个时候,其实电动汽车跟燃油汽车的发展是并驾齐驱的。到1942年的时候,第一辆城市的电动汽车概念就已经出来了,而且当时的设计外观和速度跟我们今天的电动汽车其实已经很相似了。

   我们看现在的汽车设计,电动汽车设计,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尤其是高尔夫的系列,跟普通的燃油汽车好象完全一样。另外特斯拉也看起来很像普通的跑车,在右 边就是宝马的2、3,其实就是一种新的设计语言,对电动汽车来说,同时在下方,右下方也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电动汽车设计,所以现在就有一个问题了。

   那我们电动汽车设计是应该与众不同有自己的语言,还是像普通的燃油汽车一样,在我看来,电动汽车设计还是应该有自己不一样的设计的,有他们自己的表达方 式。不止是设计语言,并且这种设计语言也要从始至终,从一而终,可能除了特斯拉以外,宝马是做这方面做得非常成功的,为什么我要这么说呢?因为每个汽车品 牌都需要一个非常强有力的品牌形象和品牌识别度,那设计自己并不意味着这什么?可能设计本身会显得比较肤浅,但是品牌加设计一起,他们必须进行统一合作。

   就像现在以起亚为例子,左边是起亚的纯设计的一款汽车,在右边我们可以看到加上他的一些品牌的识别,现在就变得非常可认出,非常容易认出,消费者也更加 容易识别他的品牌形象,人们就会记住这样一个品牌。所以来建立一个非常强有力的品牌是非常必要的,对任何汽车或者是电动汽车来说都是如此。你必须要让消费 者一眼可以识别出你的品牌,并且要相信建立你品牌的信任度,顾客必须相信你的品牌,这样你才可以有自己的粉丝,如果粉丝都认不出你的车的话,如果你想要有 粉丝,必须要有自己的个性。

  因为品牌跟你自身的个性是密不可分的,所以一定要问自己,你的品牌,你的汽车的设计,你的个性是什么?我的 梦想,我为什么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品牌?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一旦你建立一个品牌要变得从一而终,要有从一而终的设计语言,就像宝马在侧窗方面都用了同样 的细节,也像右边的阿斯顿马丁他的前格栅也有很个性的设计。所以品牌,树立品牌跟设计是同等重要的。所以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品牌首先要遵循这个黄金法则。

  其实很多汽车品牌他们都表现了很强的这样一些冲击力,进攻性,就像前面的话,就像锋利的牙齿。前端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我把这个叫你给眼睛化妆,也就是眼妆,因为车灯前部就像一个艺术品一样,有很多的LED,因为使用了很多LED的技术。

   你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与众不同,不要抄袭其他品牌的特色,要创造属于自己品牌的设计语言,并且这种设计语言要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从一而终,只有这样的 话,你的品牌才可以被一眼识别出。人们可能会喜欢,或者不喜欢你的品牌,但是人们还是会记住你的品牌,因为你这样创造了一个强有力,并且可以长生不老的品 牌。你可以自己做出选择,选择来做一些未来主义的特色或者是选择复古的设计风潮,但是一定要有创新,太多创新的点子了,有太多可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