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言论 > 正文

相关媒体

理性看待“中国供应商致超跑召回”(2)

2014-02-07 10:48出处:丁华杰 [原创]责编:赵颖

        很多人可能会疑问汽车制造商的最大难点和责任在哪里,当然在于汽车质量流程的控制上,书面上来讲属于标准流程,这些很多汽车并购的关键内容,当然也属于汽车制造商的最基本的责任之一。我们看到汽车制造商每次出现召回事情的时候,第一个问责的惩罚的都是零部件供应商,这些在去年的几起重大的召回事件中都有所体现,但是,扪心自问,自己的质量控制流程是否存在问题也是重点内容之一,这点整车制造商比媒体、民众等方面更加熟悉和了解。

        第二、召回渐成常态、不要区别看待。

        无论是“断轴问题”、“变速箱问题”以及“油门踏板杆断裂”等问题,由于汽车制造商的问题引起的召回越来越多,并且成为了常态,数据显示:中国国家质检总局2013年度中国共实施汽车召回活动130次,召回缺陷汽车产品375.97万辆,同比增加17.37%。其中,国产汽车召回58次,涉及车辆327.75万辆;进口汽车召回72次,涉及车辆48.22万辆。

        在这个时候,消费者的态度或者媒体的态度更应该是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如何从流程上、制度上给予根绝,而不是片面性质的去根据既成观念去打压一些自主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这些对于其本身来讲也属于不公平的现象。

        第三、中国供应商应从“奶粉”“食品”行业中吸取教训。

        笔者谈到上述的内容,并非给予某家零部件供应商进行解脱,只是面对越来越多外资控制的零部件供应商领域给予自主方面更多的生存机会,但是这样的生存机会,完全掌握在它们自己手中。

        中国零部件供应商本身来讲在消费者眼中、在整车制造商眼中都属于被轻视的群体,很多购买汽车都在询问什么样的零件属于进口或者国产,这些都是非常不好的信号,至少是对于当下国产零部件的一种不信任的状态。

        如何进行有序化竞争,让更多地消费者认可和接受,这些方面都需要国产零部件供应商进行认真思索,拿假冒的一些材料去进行糊弄,是一种极其短视的现象,这种情况毁掉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企业以及自己下游的企业,更可能毁掉整个国产零部件供应商的群体生存状态,这点“奶粉”、“食品”行业都是非常明显的例子,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宁愿花更多的钱去进行海外购买奶粉却不愿意购买国产奶粉,是当下的国产奶粉的质量问题吗?事实上,笔者相信当下的国产奶粉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此前的质量问题,让消费者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任感,这种状态让整个行业都举步维艰。

        很多人都在谈论中国汽车行业核心技术以及自主汽车的生存状态,事实上零部件供应商亦是代表核心技术的重要组成,这个时候来讲,我们如何去保证这个部分的生存和健康发展,也关系着自主的盛衰,监管者们需要给予更多的有序发展监管,这点对于行业整体发展非常重要。

责任编辑:赵颖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