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季临近,11月2日,北京市交通委、北京市环保局、北京市交管局联合发布《关于对国三排放标准柴油载货汽车采取交通管理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明确,自2018年12月1日起,全天禁止国三排放标准柴油载货汽车在本市行政区域内道路行驶。一系列环保措施密集落地,北京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进入深水区。
下月禁上路
《通告》规定,自2018年12月1日起,全天禁止国三排放标准柴油载货汽车在本市行政区域内道路行驶。不过,本市号牌的国三柴油货车、为本市运输生产生活物资的外埠国三柴油货车、整车运输鲜活农产品的外埠国三柴油货车等三类车辆,将继续执行过渡期政策,过渡期截至2019年10月31日。
过渡期内,经有关部门确认为本市运输生产生活物资的外埠国三柴油货车、整车运输鲜活农产品的外埠国三柴油货车,全天可以进入六环路(不含)以外道路行驶,每天零时至6时可以进入六环路(含)以内道路行驶;为本市运输生产生活物资的外埠国三柴油货车进入六环路(含)以内道路行驶须办理进京通行证件;本市国三柴油货车继续执行现行的交通管理措施。自2019年11月1日起,全天禁止所有国三柴油货车进入本市行政区域内道路行驶。
北京市交通部门将会同周边省市共同加大政策宣传,广泛告知外埠货运司机,在主要进京通道沿途设置标志标识,提示过往司机合理安排路线,并将与主要电子地图运营商合作做好智能导航提示。同时,根据京津冀区域高速公路建设情况,按照最短路径原则,为相关车辆推荐了替代绕行线路,服务司机出行,例如从天津去往张家口的车辆,可不再穿行北京,而是选择京台、廊涿、张涿、京新高速,仅多绕行9公里;从石家庄去往唐山的车辆不再穿行北京,还可以减少38公里。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过渡期内,为北京市运输生产生活物资的外埠国三柴油货车仍需由收货单位或个人通过“北京市外埠进京高排放货车需求管理系统”平台提出申请,经归口行业部门进行需求确认后方可通行。
公安交管部门将通过现场和非现场执法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加强对货车闯禁行、进入六环不办理进京通行证、违反夜运通行政策等违法行为的执法管理;环保部门将以路检夜查、入户检查等方式,加大重点进京通道和货运场站的环保执法力度。
据北京市交通委介绍,配合去年出台的限制国三柴油货车通行北京市六环路及以内道路的管理政策,北京专门制定了《北京市促进高排放老旧柴油货运车淘汰方案》,考虑车型、购置时间等因素,对于报废和转出的车辆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此次结合新的管理政策出台,本市对补助办法进行了优化调整,相应推迟了补贴退坡时间和停止补贴的时限,凡在2019年10月31日之前完成车辆报废或转出的,年底前均可申请补贴。
进京国三柴油货车占比降七成
据北京市交通委介绍,北京市细颗粒物(PM2.5)最新来源解析表明,本地排放中移动源占比高达45%,其中货车污染物排放量占全部机动车排放量的一半以上。为此,北京持续加强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监管、推动高污染排放车辆淘汰。
去年9月,北京出台“限制国三柴油货车通行北京市六环路及以内道路”的管理政策,把六环路以内区域设定为货车低排放区。从政策实施效果来看,截至今年三季度,外埠进京货车的排放结构发生了明显优化,国三柴油货车车辆减少了73%,国五柴油货车占比从15%上升到58%。本市存量国三柴油货车也淘汰更新了30%。进出京主要货运通道的污染物排放量降低了34%,对区域大气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北京生产生活物资供应正常,鲜活农产品等商品价格基本稳定。
今年1月至9月,北京空气质量继续呈现稳中向好的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特别是秋冬季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据气象和环保部门监测,预计今年冬季气象条件总体较上年偏差,空气质量有可能出现反弹。为此,《通告》将高排放、高污染的国三柴油货车的禁限行范围扩大到全市域。
此前据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介绍,对于北京本地污染的治理,下一步的重点应放在重型柴油车上。“虽然北京重型柴油车占机动车保有量仅为4%左右,但这类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分别占机动车排放总量的50%和90%以上。”马军表示,北京本地20多万辆重型柴油车和10多万辆经常“借路”北京的重型柴油车,已成为影响北京空气质量的污染大户和较难治理的移动污染源。
环保政策不断加码
除国三柴油车禁止上路外,近期北京还发布了一系列针对改善环境的举措。今年9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到2020年,全市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比2015年减少30%以上;重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其中,到2020年,各区PM2.5年均浓度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控制在46微克/立方米左右;门头沟区、昌平区控制在49微克/立方米左右;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顺义区、房山区、平谷区控制在52微克/立方米左右;通州区、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控制在55微克/立方米左右。
《行动计划》表示,优化调整货物运输方式,盘活现有铁路资源,建设城市货运铁路网,充分利用现有铁路货场,提高物流园区、产业园区货物,以及建材、汽车、石化产品等大宗货物铁路运输比重。新、改、扩建涉及大宗物料运输的建设项目,原则上不得采用公路运输。到2020年,全市货物到发铁路运输的比重提高到10%。到2020年,全市新能源车保有量达到40万辆左右;推进新增和更新的公交、出租、环卫、邮政、通勤、轻型物流配送等车辆基本采用电动车,机场、铁路货场等新增或更换作业车辆主要采用新能源车等。到2020年,邮政、城市快递、轻型环卫车辆(4.5吨以下)基本为电动车,办理货车通行证的轻型物流配送车辆(4.5吨以下)基本为电动车,在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使用的公交车辆为电动车。
此前,每到采暖季,燃煤取暖就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为此,《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优质能源比重提高到95%,基本解决燃煤污染。要打好压减燃煤收官战。今年完成平原地区450个村“煤改清洁能源”,同步开展农村住宅节能改造。完成平谷区、延庆区5座燃煤供热中心的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基本实现全市平原地区“无煤化”。
北京市城管委副主任柴文忠介绍,2013年至今,北京已累积压减燃煤1800万吨,在此基础上,今年全市煤炭消费将进一步削减至420万吨以内,同比下降一成多。市城管委能源处处长申京云表示,整体来看,北京五年内燃煤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已从2013年的35%以上,下降至去年的5.6%,而今年还将进一步降至5%以内,并有可能继续超额完成压减目标,“至此,北京能源结构中近95%为清洁能源,今后将长期保持在420万吨以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8-11-05 出处:北京商报 [转载] 责编:陈斌
供暖季临近,11月2日,北京市交通委、北京市环保局、北京市交管局联合发布《关于对国三排放标准柴油载货汽车采取交通管理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明确,自2018年12月1日起,全天禁止国三排放标准柴油载货汽车在本市行政区域内道路行驶。一系列环保措施密集落地,北京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进入深水区。
下月禁上路
《通告》规定,自2018年12月1日起,全天禁止国三排放标准柴油载货汽车在本市行政区域内道路行驶。不过,本市号牌的国三柴油货车、为本市运输生产生活物资的外埠国三柴油货车、整车运输鲜活农产品的外埠国三柴油货车等三类车辆,将继续执行过渡期政策,过渡期截至2019年10月31日。
过渡期内,经有关部门确认为本市运输生产生活物资的外埠国三柴油货车、整车运输鲜活农产品的外埠国三柴油货车,全天可以进入六环路(不含)以外道路行驶,每天零时至6时可以进入六环路(含)以内道路行驶;为本市运输生产生活物资的外埠国三柴油货车进入六环路(含)以内道路行驶须办理进京通行证件;本市国三柴油货车继续执行现行的交通管理措施。自2019年11月1日起,全天禁止所有国三柴油货车进入本市行政区域内道路行驶。
北京市交通部门将会同周边省市共同加大政策宣传,广泛告知外埠货运司机,在主要进京通道沿途设置标志标识,提示过往司机合理安排路线,并将与主要电子地图运营商合作做好智能导航提示。同时,根据京津冀区域高速公路建设情况,按照最短路径原则,为相关车辆推荐了替代绕行线路,服务司机出行,例如从天津去往张家口的车辆,可不再穿行北京,而是选择京台、廊涿、张涿、京新高速,仅多绕行9公里;从石家庄去往唐山的车辆不再穿行北京,还可以减少38公里。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过渡期内,为北京市运输生产生活物资的外埠国三柴油货车仍需由收货单位或个人通过“北京市外埠进京高排放货车需求管理系统”平台提出申请,经归口行业部门进行需求确认后方可通行。
公安交管部门将通过现场和非现场执法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加强对货车闯禁行、进入六环不办理进京通行证、违反夜运通行政策等违法行为的执法管理;环保部门将以路检夜查、入户检查等方式,加大重点进京通道和货运场站的环保执法力度。
据北京市交通委介绍,配合去年出台的限制国三柴油货车通行北京市六环路及以内道路的管理政策,北京专门制定了《北京市促进高排放老旧柴油货运车淘汰方案》,考虑车型、购置时间等因素,对于报废和转出的车辆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此次结合新的管理政策出台,本市对补助办法进行了优化调整,相应推迟了补贴退坡时间和停止补贴的时限,凡在2019年10月31日之前完成车辆报废或转出的,年底前均可申请补贴。
进京国三柴油货车占比降七成
据北京市交通委介绍,北京市细颗粒物(PM2.5)最新来源解析表明,本地排放中移动源占比高达45%,其中货车污染物排放量占全部机动车排放量的一半以上。为此,北京持续加强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监管、推动高污染排放车辆淘汰。
去年9月,北京出台“限制国三柴油货车通行北京市六环路及以内道路”的管理政策,把六环路以内区域设定为货车低排放区。从政策实施效果来看,截至今年三季度,外埠进京货车的排放结构发生了明显优化,国三柴油货车车辆减少了73%,国五柴油货车占比从15%上升到58%。本市存量国三柴油货车也淘汰更新了30%。进出京主要货运通道的污染物排放量降低了34%,对区域大气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北京生产生活物资供应正常,鲜活农产品等商品价格基本稳定。
今年1月至9月,北京空气质量继续呈现稳中向好的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特别是秋冬季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据气象和环保部门监测,预计今年冬季气象条件总体较上年偏差,空气质量有可能出现反弹。为此,《通告》将高排放、高污染的国三柴油货车的禁限行范围扩大到全市域。
此前据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介绍,对于北京本地污染的治理,下一步的重点应放在重型柴油车上。“虽然北京重型柴油车占机动车保有量仅为4%左右,但这类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分别占机动车排放总量的50%和90%以上。”马军表示,北京本地20多万辆重型柴油车和10多万辆经常“借路”北京的重型柴油车,已成为影响北京空气质量的污染大户和较难治理的移动污染源。
环保政策不断加码
除国三柴油车禁止上路外,近期北京还发布了一系列针对改善环境的举措。今年9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到2020年,全市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比2015年减少30%以上;重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其中,到2020年,各区PM2.5年均浓度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控制在46微克/立方米左右;门头沟区、昌平区控制在49微克/立方米左右;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顺义区、房山区、平谷区控制在52微克/立方米左右;通州区、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控制在55微克/立方米左右。
《行动计划》表示,优化调整货物运输方式,盘活现有铁路资源,建设城市货运铁路网,充分利用现有铁路货场,提高物流园区、产业园区货物,以及建材、汽车、石化产品等大宗货物铁路运输比重。新、改、扩建涉及大宗物料运输的建设项目,原则上不得采用公路运输。到2020年,全市货物到发铁路运输的比重提高到10%。到2020年,全市新能源车保有量达到40万辆左右;推进新增和更新的公交、出租、环卫、邮政、通勤、轻型物流配送等车辆基本采用电动车,机场、铁路货场等新增或更换作业车辆主要采用新能源车等。到2020年,邮政、城市快递、轻型环卫车辆(4.5吨以下)基本为电动车,办理货车通行证的轻型物流配送车辆(4.5吨以下)基本为电动车,在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使用的公交车辆为电动车。
此前,每到采暖季,燃煤取暖就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为此,《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优质能源比重提高到95%,基本解决燃煤污染。要打好压减燃煤收官战。今年完成平原地区450个村“煤改清洁能源”,同步开展农村住宅节能改造。完成平谷区、延庆区5座燃煤供热中心的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基本实现全市平原地区“无煤化”。
北京市城管委副主任柴文忠介绍,2013年至今,北京已累积压减燃煤1800万吨,在此基础上,今年全市煤炭消费将进一步削减至420万吨以内,同比下降一成多。市城管委能源处处长申京云表示,整体来看,北京五年内燃煤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已从2013年的35%以上,下降至去年的5.6%,而今年还将进一步降至5%以内,并有可能继续超额完成压减目标,“至此,北京能源结构中近95%为清洁能源,今后将长期保持在420万吨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