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过剩要依靠市场解决。”徐和谊说,目前还只是把眼界放在国内市场,并没有将国际市场纳入进来。2020年之前,产销量至少要有10%-20%走向国际市场,未来还会有更大比例,突破30%“走出去”。
一旦真的出现产能过剩问题,怎么办?朱福寿说,应该回归产业本身,产能建设让市场自我调整。如果未来可能出现一些产能过剩,国家应该指导如何去消化,而不是一味限制。
部分自主品牌面临出局风险?
跳出隐忧,汽车业发展的正道在哪里?中国企业跨出国门完成国际化、重塑小排量车的价值导向,是否是回归理性的方向?
徐和谊表示,看好一个市场,先做足做够,再考虑“走出去”。“国际市场看上去很美好,其实风险很大。”
车企疯狂跑马圈地的背后,却是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六连降的尴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2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50.37万辆,环比下降28.99%,市场占有率比去年同期下降4.60%,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已连续6个月出现下降。
朱福寿表示,中国汽车业自主品牌影响力远远不够,更谈不上规模。或许再过几十年,通过市场自行消化,有部分品牌会被淘汰。
在出局压力下,部分车企已经把互联网概念融合进去,这可能是汽车运营变革的重要机遇。“未来汽车的发展一定是智能化汽车,汽车这个产业必须要和信息产业深度融合,不走这条路的企业死定了。”徐和谊如是说。
不断攀升的汽车销量,以及汽车市场在全球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面前,我国汽车业在由大转强的道路上始终难有突破。“企业强而品牌弱”“制造强而研发弱”“引进强而出口弱”。或许,唯“规模论”的刹车该踩了。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4-04-23 出处:人民日报 [转载] 责编:陈冬菊
“结构性过剩要依靠市场解决。”徐和谊说,目前还只是把眼界放在国内市场,并没有将国际市场纳入进来。2020年之前,产销量至少要有10%-20%走向国际市场,未来还会有更大比例,突破30%“走出去”。
一旦真的出现产能过剩问题,怎么办?朱福寿说,应该回归产业本身,产能建设让市场自我调整。如果未来可能出现一些产能过剩,国家应该指导如何去消化,而不是一味限制。
部分自主品牌面临出局风险?
跳出隐忧,汽车业发展的正道在哪里?中国企业跨出国门完成国际化、重塑小排量车的价值导向,是否是回归理性的方向?
徐和谊表示,看好一个市场,先做足做够,再考虑“走出去”。“国际市场看上去很美好,其实风险很大。”
车企疯狂跑马圈地的背后,却是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六连降的尴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2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50.37万辆,环比下降28.99%,市场占有率比去年同期下降4.60%,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已连续6个月出现下降。
朱福寿表示,中国汽车业自主品牌影响力远远不够,更谈不上规模。或许再过几十年,通过市场自行消化,有部分品牌会被淘汰。
在出局压力下,部分车企已经把互联网概念融合进去,这可能是汽车运营变革的重要机遇。“未来汽车的发展一定是智能化汽车,汽车这个产业必须要和信息产业深度融合,不走这条路的企业死定了。”徐和谊如是说。
不断攀升的汽车销量,以及汽车市场在全球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面前,我国汽车业在由大转强的道路上始终难有突破。“企业强而品牌弱”“制造强而研发弱”“引进强而出口弱”。或许,唯“规模论”的刹车该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