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行业新闻 > 正文

"强制收编"打车软件 工信部介入调查

2014-03-20 09:48出处:中国青年报 [转载]责编:陈冬菊

        继禁止早晚高峰使用“打车软件”之后,上海市有关部门再出狠手,要求嘀嘀打车、快的打车与强生、大众、锦江、海博四家出租车公司电调平台进行对接。

  某打车软件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告诉记者,打车软件与电调平台对接后,不只是司机承接软件约车业务,车辆顶灯显示“电调”这么简单,最重要的变化是,某些电调平台已开始向打车软件公司“收租子”,而且要求他们“按单数进贡”。“这对于目前不赚钱只砸钱的打车软件公司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记者就此事几次致电上海市政府,接线员每次都将电话转接到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媒体接待部门,截至记者发稿前,始终无人接听电话。

  据记者了解,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介入调查,要求嘀嘀、快的等公司提交有关材料,针对目前打车软件的发展和运营情况、对出租车行业的影响,以及各地对打车软件采取的限制措施等进行调研。

  从限制到收编,再到纵容出租车公司利用打车软件谋利,一些地方监管部门的种种表现,超出了市场规范和管理的范畴,已涉嫌违法。有业内人士表示:“各地交管部门与出租车公司之间的利益联盟已经使所谓的监管变味了!”

  出租车行业是一个“水很深”的行业。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的出租车公司与当地交管部门形成了利益联盟,出租车公司一边提供着低效的管理和服务,一边“躺在床上”数钱,而出租车司机和普通消费者,则一直受困于这样的利益格局,无处申诉。

  打车软件的出现不仅提高了出租车司机的收入,同时也使他们从封闭走向了开放,打破了之前出租车行业完全由公司和“车头”垄断的时代。然而,各地交管部门在没有充分调研数据支持和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出台了五花八门的政策:如上海早晚高峰禁止使用打车软件,强制打车软件接入出租车公司电调平台;广州禁止打车软件自愿加小费功能;苏州把打车软件统一并入官方系统,乘客、司机均不享受补贴等。

  电调平台因为收费服务模式和落后的人工调度,导致效率低下,已被大多数用户所抛弃,但各地交管部门仍在不遗余力地推广这一产品。原因很简单,因为电调平台要么是交管部门直接运营,要么是大型出租车公司在运营,且都有政府的投资。不仅是创收的工具,同时也是政绩工程。

责任编辑:陈冬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强制收编"打车软件 工信部介入调查

2014-03-20 出处:中国青年报 [转载] 责编:陈冬菊

        继禁止早晚高峰使用“打车软件”之后,上海市有关部门再出狠手,要求嘀嘀打车、快的打车与强生、大众、锦江、海博四家出租车公司电调平台进行对接。

  某打车软件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告诉记者,打车软件与电调平台对接后,不只是司机承接软件约车业务,车辆顶灯显示“电调”这么简单,最重要的变化是,某些电调平台已开始向打车软件公司“收租子”,而且要求他们“按单数进贡”。“这对于目前不赚钱只砸钱的打车软件公司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记者就此事几次致电上海市政府,接线员每次都将电话转接到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媒体接待部门,截至记者发稿前,始终无人接听电话。

  据记者了解,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介入调查,要求嘀嘀、快的等公司提交有关材料,针对目前打车软件的发展和运营情况、对出租车行业的影响,以及各地对打车软件采取的限制措施等进行调研。

  从限制到收编,再到纵容出租车公司利用打车软件谋利,一些地方监管部门的种种表现,超出了市场规范和管理的范畴,已涉嫌违法。有业内人士表示:“各地交管部门与出租车公司之间的利益联盟已经使所谓的监管变味了!”

  出租车行业是一个“水很深”的行业。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的出租车公司与当地交管部门形成了利益联盟,出租车公司一边提供着低效的管理和服务,一边“躺在床上”数钱,而出租车司机和普通消费者,则一直受困于这样的利益格局,无处申诉。

  打车软件的出现不仅提高了出租车司机的收入,同时也使他们从封闭走向了开放,打破了之前出租车行业完全由公司和“车头”垄断的时代。然而,各地交管部门在没有充分调研数据支持和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出台了五花八门的政策:如上海早晚高峰禁止使用打车软件,强制打车软件接入出租车公司电调平台;广州禁止打车软件自愿加小费功能;苏州把打车软件统一并入官方系统,乘客、司机均不享受补贴等。

  电调平台因为收费服务模式和落后的人工调度,导致效率低下,已被大多数用户所抛弃,但各地交管部门仍在不遗余力地推广这一产品。原因很简单,因为电调平台要么是交管部门直接运营,要么是大型出租车公司在运营,且都有政府的投资。不仅是创收的工具,同时也是政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