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进度受限
黄标车淘汰补贴标准早在2009年就已经出台,然而几年来实施成效并不明显。截至2013年底,我国黄标车在汽车保有量中的比例仍旧在10%以上。
据了解,国家此前对“以旧换新”的车型范围限制过严、补贴金额少、手续复杂等让很多车主望而却步。2012年财政部、商务部公布了关于《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其中仅包含了对农村客运车辆、城市公交车辆、重型载重车辆的补贴标准,对小轿车报废补贴只字未提,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准报废车”进入了二手车市场,较低的补贴金额无法制止非法流通。
对于补贴金额最高的重卡,车主是否表现出了高涨的热情呢?多年从事重卡运输的王师傅告诉汽车商报记者:“一辆重卡只给补贴1万多,还不如当废铁卖。申请个报废,拿不到多少钱,还得准备一堆材料。要是卖到改装厂,钱比这个翻好几倍。”
相关数据显示,在2005年之前注册的营运性质的黄标车中,卡车大约有589万辆,其中约370万辆没有到达法定报废年限。客车的数量约为226万辆,其中约60万辆没有达到法定报废年限。按照国家的要求,到2015年,将基本淘汰这些黄标车。一旦补贴金额上涨,这一部分的黄标车淘汰将有可能加快完成。
记者了解到,除了补贴金额少,我国现行的机动车管理制度也成为阻碍黄标车淘汰的“漏洞”问题,根据我国现行的机动车报废标准,大部分黄标车并不在强制报废之列,地方政府在黄标车淘汰工作中没有强制性执法依据,而只能通过“限行”、宣传和经济手段“鼓励”车主淘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