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行业新闻 > 正文

安全气囊召回绕开中国 仅占不到1%(2)

2014-03-11 09:21出处:证券日报 [转载]责编:王思

  厂家推卸责任

  在2013年投诉的40宗正面撞击安全气囊未爆案例中,累计死亡人数近10人,伤残近50人,而目前仅有7宗案例得到企业的补偿,8成案例未得到企业的任何补偿,且企业的答复几乎都是“撞击点不对、力度不够”,遭遇意外的车主家属仍在艰难维权当中。

  2013年11月2日2时12分许,深圳的车主驾驶长安马自达3轿车在深圳宝安大道福永新和路口人行天桥路段时,车头与护栏发生严重碰撞。现场护栏受损、车头受损、人员当场死亡。车主亲属表示,气囊未爆开而少了一分安全保护,导致铁管直接伤到驾驶员头部及胸部当场身亡的事故。对此,厂家的回复是,交通事故的发生与车辆本身无关,“车辆碰撞程度达不到气囊展开的条件”。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2014年1月1日下午13时15分,王先生驾驶雪佛兰新赛欧途径淮徐高速时,不慎在高速上急打方向盘致使车辆正面撞击路面护栏,造成车辆前部严重损坏,而安全气囊未打开。上海通用4S店的回复同样是“由于没有碰到所谓的撞击点”。

  一位4S店售后服务人员告诉记者:“安全气囊没有弹出的情况分很多种,有的是软件出了故障,有的是碰撞位置、方向不会对驾驶员造成伤害,所以没有弹出。如果是软件故障,到4S店做一下测试即可。”

  事实上,究竟有没有达到厂家所谓的“撞击点”,国内并没有相关标准,致使车主投诉无门。

  除了出现紧急事故时安全气囊未弹出,还有32宗安全气囊故障灯长亮的案例、4宗安全气囊无故弹出的案例,另外还有42宗安全气囊游丝、安全气囊感应装置失灵、安全气囊挡板脱落等故障的投诉。

责任编辑:王思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安全气囊召回绕开中国 仅占不到1%(2)

2014-03-11 出处:证券日报 [转载] 责编:王思

  厂家推卸责任

  在2013年投诉的40宗正面撞击安全气囊未爆案例中,累计死亡人数近10人,伤残近50人,而目前仅有7宗案例得到企业的补偿,8成案例未得到企业的任何补偿,且企业的答复几乎都是“撞击点不对、力度不够”,遭遇意外的车主家属仍在艰难维权当中。

  2013年11月2日2时12分许,深圳的车主驾驶长安马自达3轿车在深圳宝安大道福永新和路口人行天桥路段时,车头与护栏发生严重碰撞。现场护栏受损、车头受损、人员当场死亡。车主亲属表示,气囊未爆开而少了一分安全保护,导致铁管直接伤到驾驶员头部及胸部当场身亡的事故。对此,厂家的回复是,交通事故的发生与车辆本身无关,“车辆碰撞程度达不到气囊展开的条件”。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2014年1月1日下午13时15分,王先生驾驶雪佛兰新赛欧途径淮徐高速时,不慎在高速上急打方向盘致使车辆正面撞击路面护栏,造成车辆前部严重损坏,而安全气囊未打开。上海通用4S店的回复同样是“由于没有碰到所谓的撞击点”。

  一位4S店售后服务人员告诉记者:“安全气囊没有弹出的情况分很多种,有的是软件出了故障,有的是碰撞位置、方向不会对驾驶员造成伤害,所以没有弹出。如果是软件故障,到4S店做一下测试即可。”

  事实上,究竟有没有达到厂家所谓的“撞击点”,国内并没有相关标准,致使车主投诉无门。

  除了出现紧急事故时安全气囊未弹出,还有32宗安全气囊故障灯长亮的案例、4宗安全气囊无故弹出的案例,另外还有42宗安全气囊游丝、安全气囊感应装置失灵、安全气囊挡板脱落等故障的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