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尾气污染占22.2%?
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而产生PM2.5的原因复杂多样,比如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等,雾霾的形成又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的结果。
而在众多污染源中,之所以汽车尾气成为“元凶”,源于环保部的检测结果。多年来,环保部的检测结果显示汽车尾气是造成PM2.5的最大源头。据环保部一份较新的数据,在主要污染源中,汽车尾气约占2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占15.7%。
尤其是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由于机动车数量多,百公里出行率高,因此尾气排放量巨大。而控制机动车排放标准及机动车数量,成为解决雾霾的手段,限购也由此引发。
有气象专家分析认为,我国华北、山东及河南等地由于受低压辐合或均压场影响,近地面大气非常稳定,风速小,严重阻碍了空气的水平流通,加之空气湿度大,逆温层厚,阻碍了空气垂直方向的对流输送,导致局地和区域污染物的迅速累积,造成空气严重污染。而在华北地区,空气污染存在联动效果。因此,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城市雾霾是一来俱来。
在2013年9月份,国务院颁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又称大气污染“国十条”,计划经过五年努力,将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特别指出,京津冀地区到2017年细颗粒物PM2.5浓度要下降25%,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要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而控制机动车数量成为治理的重点。随后,“汽车限购”成为汽车行业的关键词,实际的例子是,自北京、上海、广州、贵阳等城市限购后,天津、石家庄等地也加入限购城市行列。
而这也引发人们普遍质疑。在一份媒体调查中,汽车尾气污染占20%的结论被评为年度最大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