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比不放开 扼杀自主品牌成长
CCTV著名财经评论员刘戈告诉北青报记者,最初提出50:50的股比分配方案,用意是好的。就是想绑着外国汽车巨头,齐心协力发展合资汽车。同时,中方也能从合资过程中学到技术,最终发展自己的品牌。但合资了30年,中方的自主品牌却一直没发展起来。直到今天,一些国有大集团才勉强有了自主品牌车型,销售却不尽如人意。
所以说,现实告诉我们,50:50一定不能让中国汽车成长。对于合资企业来说,50:50就是左手对右手,在巨大的利润面前,所有人都会站在合资企业的角度上说话。看看现在汽车企业的现状就知道了。在国有大汽车集团里,合资企业有权有势,干自主的被边缘化,要钱没钱,要技术没技术。
50:50,先天就扼杀了自主品牌的成长。它令中国汽车的自主品牌发展与其世界产销第一大国的地位不匹配、与中国这个第二大世界经济体的地位不匹配、与中国汽车的保有量和制造能力不匹配。如果打破这种股比状态,合资企业的架构将发生变化。如果是中方股比更多,那将会有更多的话语权,有更多的精力发展自主品牌。
股比放开才能公平、充分竞争
商务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外资研究部主任马宇是股比放开的支持者。他告诉北青报记者,现在大家都不太方便提股比放开,似乎50:50就不能动,谁要动谁就是汉奸。这种说法毫无道理。我们回头看看,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已经成为第一大生产国和第一大消费者,但却鲜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再看看我们的邻居日本和韩国,同样是汽车工业起步较晚,却已经能与欧美汽车企业正面竞争。这其中的原因发人深省。
中国的汽车工业是政府严控、市场准入机制。这种寡头垄断的方式与股比政策同样,都不利于公平、充分的竞争。政府限制将大大降低汽车企业的部分动力,限制汽车工业的发展,便利的是几个国际汽车厂商和中方汽车集团。其实,国际汽车厂商挺愿意保持现在的股比现状的。这样他们就可以把目前的市场格局进一步固化,而中国本土汽车企业想要打破这种格局却很难。外资可以把全部力量用来销售他们想卖的车型,他们赚取的也不仅仅是那50%,像技术转让费等各种费用名目繁多,在合资企业工作过的人都不会陌生。
因此,放开股比就是让大家都处在了公平、充分竞争的状态。有人说,股比放开了,对民营汽车企业压力更大。这不是事实。且看国有汽车集团有多少年的历史?合资了这么多年,他们都干了什么?他们的自主品牌何时才产生?卖得如何?而吉利在2001年才拿到生产汽车的准生证。短短10几年,不要说产品已家喻户晓,沃尔沃汽车都成了它的子公司。民营汽车企业从来不怕竞争。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4-03-05 出处:北京青年报 [转载] 责编:王思
股比不放开 扼杀自主品牌成长
CCTV著名财经评论员刘戈告诉北青报记者,最初提出50:50的股比分配方案,用意是好的。就是想绑着外国汽车巨头,齐心协力发展合资汽车。同时,中方也能从合资过程中学到技术,最终发展自己的品牌。但合资了30年,中方的自主品牌却一直没发展起来。直到今天,一些国有大集团才勉强有了自主品牌车型,销售却不尽如人意。
所以说,现实告诉我们,50:50一定不能让中国汽车成长。对于合资企业来说,50:50就是左手对右手,在巨大的利润面前,所有人都会站在合资企业的角度上说话。看看现在汽车企业的现状就知道了。在国有大汽车集团里,合资企业有权有势,干自主的被边缘化,要钱没钱,要技术没技术。
50:50,先天就扼杀了自主品牌的成长。它令中国汽车的自主品牌发展与其世界产销第一大国的地位不匹配、与中国这个第二大世界经济体的地位不匹配、与中国汽车的保有量和制造能力不匹配。如果打破这种股比状态,合资企业的架构将发生变化。如果是中方股比更多,那将会有更多的话语权,有更多的精力发展自主品牌。
股比放开才能公平、充分竞争
商务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外资研究部主任马宇是股比放开的支持者。他告诉北青报记者,现在大家都不太方便提股比放开,似乎50:50就不能动,谁要动谁就是汉奸。这种说法毫无道理。我们回头看看,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已经成为第一大生产国和第一大消费者,但却鲜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再看看我们的邻居日本和韩国,同样是汽车工业起步较晚,却已经能与欧美汽车企业正面竞争。这其中的原因发人深省。
中国的汽车工业是政府严控、市场准入机制。这种寡头垄断的方式与股比政策同样,都不利于公平、充分的竞争。政府限制将大大降低汽车企业的部分动力,限制汽车工业的发展,便利的是几个国际汽车厂商和中方汽车集团。其实,国际汽车厂商挺愿意保持现在的股比现状的。这样他们就可以把目前的市场格局进一步固化,而中国本土汽车企业想要打破这种格局却很难。外资可以把全部力量用来销售他们想卖的车型,他们赚取的也不仅仅是那50%,像技术转让费等各种费用名目繁多,在合资企业工作过的人都不会陌生。
因此,放开股比就是让大家都处在了公平、充分竞争的状态。有人说,股比放开了,对民营汽车企业压力更大。这不是事实。且看国有汽车集团有多少年的历史?合资了这么多年,他们都干了什么?他们的自主品牌何时才产生?卖得如何?而吉利在2001年才拿到生产汽车的准生证。短短10几年,不要说产品已家喻户晓,沃尔沃汽车都成了它的子公司。民营汽车企业从来不怕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