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五届“国际电动汽车及关键部件测评研讨会”在江苏常州召开。
本届研讨会以 “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为年度主题,聚焦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热点与测试评价技术,针对电动汽车整车集成测试评价技术、电动汽车关键部件开发及测试评价技术、电动汽车测试评价共性技术、电动客车测试评价技术、电动专用车测试评价技术等议题展开深入剖析。
会议期间,邀请包括科研机构及行业领导、测试评价技术领域专家、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技术负责人等,共计500余人参与会议。寰球汽车V讯网作为重要合作媒体参与直播报道。
以下为湖州南浔遨优电池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光森大会演讲实录:
按照国家规划到2020年要求动力电池要达到成本小于1块2毛钱一瓦时,但是随着国家补贴的下降,对动力电池的成本要求可能比这个还快,预计可能2018年就有这个要求.去年的动力电池的平均价格都在两块千瓦时以下,今年对销售价格可能达到了一块到两块之间,所以说特别是今年做电池是最痛苦的一年,叫上挤下压。
涉及到电池的价格下降了20%以上,但是成本居高不下,特别是三元材料从一年多前的12万亿吨到了今年的20万亿吨,当然随着经济上有劣后股的原因,最大原因碳酸锂这个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从最早的3万到现在的13万一吨,这个可以从某个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利润可以看得出来40%的纯利,所以说碳酸锂目前基本上处于垄断。
电动车发展这么多年,还不断的有安全事故发生,还有要求成本,因为电动车要和传统车比较,动力电池的成本要求非常敏感。当然电池是对里程一百多公里就够了,但是从目前的发展,两百多公里以上的电动车,特别是中高端车,是很难有达到用户的要求,所以需要提高能量密度,电池还需要尽量要少维修,稍微说还有要求电池还要从南到北,要求的电池高温也好,低温也好,还要对环境,还要求充电最好一分钟充好。
磷酸铁锂目前由于政策导向,大巴还主要以磷酸铁锂为主,但在其他的物流车、乘用车应该来说基本上90%以上就以三元材料为主,毕竟磷酸铁锂有它的好处,相对安全性确实比三元好,从工艺安全性,三元会比磷酸铁锂好。所以说同样的工艺三元材料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很小,随着三元材料的提升,如果配合石墨的话,容量能够达到250前后。实际现在最大的压力,动力电池的研发投入远远不够,因为目前的体系很难,就是说现在的三元也好,加石墨、硅材料不可能做到一块二以下,如果现在销售成本在1块5、6,基本上处于这个利润的平衡点。如果不加大新材料的研发,动力电池可能就会从太阳能这个行业的教训,随着今年的竞争,大量资本的投入,大量的价格的压入,可能就导致整个明年可能如果没有新的体系出来,预计明年就变成动力电池行业亏损,所以说这个是对做电池材料是非常严峻的。
动力电池材料涉及到太多的过程,所以要降成本有几个方向,从材料产业链整合,这样也可以降低成本,但这只是一个方向,这只能是规模有一定的大,才具备这个能力。材料成本最大一部分除了现在就是说石墨、电解液现在都还有下降的空间,但正极材料特别是目前三元材料基本上占了整个电池的30%以上,目前由于三元材料上涨的20万亿吨基本上占了整个电池材料成本的40%,所以说现在很紧迫需要尽早量产,研发下一代低成本、高油量正极材料。因为,目前磷酸铁锂基本上无论从电池的性能,无论从成本基本上做到了极限,当然可以说随着你的规模化上来成本会下降,但是这是有限的,毕竟做工厂做实业的材料成本是占了整个成本的50%到60%,其他动力电池大概5~10%是人工成本,还有财务成本5%,管理成本百分之一,其他的就靠规模化。规模化的矛盾和数码电池不一样,投资硬件投入要五个亿以上,随着规模化、自动化程度也大,财务成本实际上也更大。
磷酸铁锂基本上从安全、技术方面都相当成熟,三元材料这两年进步非常大,十年前的500次到现在超过两千次以上。锰酸锂有成本优势。但是目前做磷酸铁锂的公司在这方面的研发还不够重视。富锂锰这个材料也是,希望今年能够小批量产业化,能看到的就是要尽快把这个材料产业化,不是亏本做生意。因为碳酸锂基本上是一个垄断价格,因为碳酸钾碳酸钠非常便宜,也就碳酸锂1/10的价格。磷酸锰锂的材料到目前做的不错,但是现在量比较少,需要其他的磷酸铁锂厂参与这方面工作。
那怎么做到长寿命?从材料到工艺到同样的材料怎么去搭配?包括店家有几百种添加剂,选哪一种合适的,每家电子厂需要很多东西,还有包括其他的因素等等,还有工艺。因为要做好动力电池是一个非常大的系统,从材料、工艺、电解液等等,还有特别是在强调一下工艺,这个可能是到目前大家讲的比较少的,中国的电池和国外的电池差距在哪?特别是产业化研究、技术水平、功率、密度都不差,甚至还走到前面,但是前几年主要是的自动化程度工艺控制不如国外,但这两年进步非常大,主要是数码做的比较多,但数码都是小厂,舍不得投入。
2017-05-25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田大鹏
5月17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五届“国际电动汽车及关键部件测评研讨会”在江苏常州召开。
本届研讨会以 “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为年度主题,聚焦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热点与测试评价技术,针对电动汽车整车集成测试评价技术、电动汽车关键部件开发及测试评价技术、电动汽车测试评价共性技术、电动客车测试评价技术、电动专用车测试评价技术等议题展开深入剖析。
会议期间,邀请包括科研机构及行业领导、测试评价技术领域专家、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技术负责人等,共计500余人参与会议。寰球汽车V讯网作为重要合作媒体参与直播报道。
以下为湖州南浔遨优电池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光森大会演讲实录:
按照国家规划到2020年要求动力电池要达到成本小于1块2毛钱一瓦时,但是随着国家补贴的下降,对动力电池的成本要求可能比这个还快,预计可能2018年就有这个要求.去年的动力电池的平均价格都在两块千瓦时以下,今年对销售价格可能达到了一块到两块之间,所以说特别是今年做电池是最痛苦的一年,叫上挤下压。
涉及到电池的价格下降了20%以上,但是成本居高不下,特别是三元材料从一年多前的12万亿吨到了今年的20万亿吨,当然随着经济上有劣后股的原因,最大原因碳酸锂这个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从最早的3万到现在的13万一吨,这个可以从某个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利润可以看得出来40%的纯利,所以说碳酸锂目前基本上处于垄断。
电动车发展这么多年,还不断的有安全事故发生,还有要求成本,因为电动车要和传统车比较,动力电池的成本要求非常敏感。当然电池是对里程一百多公里就够了,但是从目前的发展,两百多公里以上的电动车,特别是中高端车,是很难有达到用户的要求,所以需要提高能量密度,电池还需要尽量要少维修,稍微说还有要求电池还要从南到北,要求的电池高温也好,低温也好,还要对环境,还要求充电最好一分钟充好。
磷酸铁锂目前由于政策导向,大巴还主要以磷酸铁锂为主,但在其他的物流车、乘用车应该来说基本上90%以上就以三元材料为主,毕竟磷酸铁锂有它的好处,相对安全性确实比三元好,从工艺安全性,三元会比磷酸铁锂好。所以说同样的工艺三元材料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很小,随着三元材料的提升,如果配合石墨的话,容量能够达到250前后。实际现在最大的压力,动力电池的研发投入远远不够,因为目前的体系很难,就是说现在的三元也好,加石墨、硅材料不可能做到一块二以下,如果现在销售成本在1块5、6,基本上处于这个利润的平衡点。如果不加大新材料的研发,动力电池可能就会从太阳能这个行业的教训,随着今年的竞争,大量资本的投入,大量的价格的压入,可能就导致整个明年可能如果没有新的体系出来,预计明年就变成动力电池行业亏损,所以说这个是对做电池材料是非常严峻的。
动力电池材料涉及到太多的过程,所以要降成本有几个方向,从材料产业链整合,这样也可以降低成本,但这只是一个方向,这只能是规模有一定的大,才具备这个能力。材料成本最大一部分除了现在就是说石墨、电解液现在都还有下降的空间,但正极材料特别是目前三元材料基本上占了整个电池的30%以上,目前由于三元材料上涨的20万亿吨基本上占了整个电池材料成本的40%,所以说现在很紧迫需要尽早量产,研发下一代低成本、高油量正极材料。因为,目前磷酸铁锂基本上无论从电池的性能,无论从成本基本上做到了极限,当然可以说随着你的规模化上来成本会下降,但是这是有限的,毕竟做工厂做实业的材料成本是占了整个成本的50%到60%,其他动力电池大概5~10%是人工成本,还有财务成本5%,管理成本百分之一,其他的就靠规模化。规模化的矛盾和数码电池不一样,投资硬件投入要五个亿以上,随着规模化、自动化程度也大,财务成本实际上也更大。
磷酸铁锂基本上从安全、技术方面都相当成熟,三元材料这两年进步非常大,十年前的500次到现在超过两千次以上。锰酸锂有成本优势。但是目前做磷酸铁锂的公司在这方面的研发还不够重视。富锂锰这个材料也是,希望今年能够小批量产业化,能看到的就是要尽快把这个材料产业化,不是亏本做生意。因为碳酸锂基本上是一个垄断价格,因为碳酸钾碳酸钠非常便宜,也就碳酸锂1/10的价格。磷酸锰锂的材料到目前做的不错,但是现在量比较少,需要其他的磷酸铁锂厂参与这方面工作。
那怎么做到长寿命?从材料到工艺到同样的材料怎么去搭配?包括店家有几百种添加剂,选哪一种合适的,每家电子厂需要很多东西,还有包括其他的因素等等,还有工艺。因为要做好动力电池是一个非常大的系统,从材料、工艺、电解液等等,还有特别是在强调一下工艺,这个可能是到目前大家讲的比较少的,中国的电池和国外的电池差距在哪?特别是产业化研究、技术水平、功率、密度都不差,甚至还走到前面,但是前几年主要是的自动化程度工艺控制不如国外,但这两年进步非常大,主要是数码做的比较多,但数码都是小厂,舍不得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