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充电曾经是特拉斯打开销售局面的一个有效手段,并且在美电动车市场取得了成功。如今,时过境迁的特斯拉汽车公司于近日正式对外公布,即将结束其超级充电站在全球范围内无限免费使用的政策。
11月8日,特斯拉在其官网正式对外公布,自2017年1月1日起购买特斯拉的车主不再享有免费使用特斯拉超级充电站的政策福利,该规定对2017年1月1日前完成订单或者在2017年4月1日前完成交付的车主不受限制。
在2017年1月1日之后订购特斯拉的用户可以继续享受每年400千瓦/小时的免费充电额度(约行驶1600公里),超出部分另行收费,具体收费标准将在2016年年底公布,但特斯拉表示该费用会远低于燃油车使用成本,而且所得收入将投入超级充电站的建设而非成为特斯拉的盈利中心,以供应未来更多的特斯拉车主使用。
特斯拉汽车终身免费充电一直以来都是吸引消费者眼球的绝对卖点之一,在全美乃至全球共同关注的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公布之时,特斯拉宣布取消该政策有何深意?透过特斯拉公布的2016年第三季财报显示,首次实现了盈利的特斯拉难道没有能力继续铺开充电站建设吗?今天汽车预言家就为大家解析特斯拉这一举措的“心路历程”。
特朗普上台给了特斯拉“当头一棒”
白宫易主,美国“第一家庭”即将迎来一个由崭新成员组成的大家庭。此前美国主流媒体的预测遭到了美国民众的“实力打脸”,代表草根阶级利益的特朗普战胜了在民意调查统计上始终高于其3个支持点的希拉里,继美国突破性地出现了第一位黑人总统后,再出首位女总统的希望在希拉里这里折戟。
美国的精英阶层们表示很受伤,汽车行业更是“哀鸿遍野”,在宣布特朗普上台的当天,包括特斯拉在内的美国汽车制造商以及将业务转移到墨西哥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的股价均收到了重挫。其中,通用汽车公司股价下跌4%,跌幅最大;特斯拉股价下降了3.3%;德尔福收跌6.4%等。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这种情况?其实这与新一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策偏向息息相关。
特朗普在竞选总统期间就希拉里推进再生能源发出了反对声音,更表示未来当选总统后,在能源政策上新一届政府将更加倚重传统能源,电动汽车方面的购车优惠政策或将消失,碳排放交易也会随之受到影响。
按照此前美国政府出台的政策,只要生产电动汽车的制造商还没有达到联邦政府规定的税收减免截止期限,消费者在购买电动汽车时,就可享受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优惠。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消费者选择购买一辆指导价为3.5万美元的特斯拉Model 3,在政府补贴的情况下可以节省20%的成本。20%的成本节约对于市场的驱动力非常可观。
有销量统计,2015年全美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3万辆,特斯拉在美的销量达到2.21万辆,在全美新能源汽车中占比18%,在特斯拉全球销量中占比超过40%。不得不说,作为特斯拉“大本营”的美国市场的任何变动均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
超级充电站建设成本居高不下
作为汽车界的“新秀”,特斯拉自2003年成立以来也已有13年历史了,而今年特斯拉终于首次实现了盈利。
特斯拉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相比去年同期净亏损2.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41亿元),截止2016年前三季度,特斯拉营收达到了22.9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3.96亿元),同比增长145%,创下历史新高,集团净利润为219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6亿元),企业成功止损转盈。
据业内权威人士分析,在特斯拉第三季度的22.98亿美元的营收中,有21.48亿美元来自汽车交易,1.39亿美元则来自特斯拉当季度通过向其他车企出售碳排放积分获得,这也成为了其营收同比增加的主要来源。如果没有碳排放交易的话,特斯拉依然会亏损超过1亿美元。
特斯拉目前在售的Modle S 和 Modle X 作为旗下的高端车型溢价能力尚可,而2017年下半年特斯拉推出的廉价车型Modle 3投产后将担负企业走量的重任。而对于特斯拉公司来说,随着它的业务从提供少量的豪华电动汽车转变成提供针对大众市场的汽车,它就需要给其用户提供发达的充电站网络。此外,特斯拉预计到2018年要实现每年交付5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因此特斯拉必须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商业战略来。
如今特朗普上台后汽车碳排放交易有很大可能被取消,而失去了盈利来源之一的特斯拉的处境必定堪忧,“羊毛出在羊身上”的老话证实了建设超级充电站的成本必定会回落在消费者身上。
特斯拉中国市场销量惨淡 充电收费无疑雪上加霜
除了以上两方面对于汽车的影响,在美国总统竞选历史上,没有一次不拿中国说事,这一次也不例外,其中当然少不了近年来美国不服气的“中国汽车零配件倾销”等事件。
“2015年中国的销量出奇的差,”这是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对去年中国市场表现的评价。前三季度销售三千余辆的成绩与其定下的2015年年销1万辆的销售目标相去甚远,这也直接影响了特斯拉将2016年销售预期下调至5000辆。遥想特斯拉入华初期,马斯克曾信心十足地表示,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特斯拉全球最大的市场,贡献三分之一的销量。如今,马克斯的声音犹然还在耳边,中国市场的表现却给了他实实在在的“一记耳光”。
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眼下中国的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比亚迪秦、唐、宋等混动车型在市场颇受欢迎,销量持续攀升。为何在美国市场享受“香饽饽”待遇的特斯拉在中国却遭遇了滑铁卢?
事实上,这与特斯拉自身的营销策略以及中国的市场政策环境有关。
特斯拉依照美国市场情况推出的“家庭充电为主,公共充电为辅”的策略在中国市场遭遇“水土不服”,相比地广人稀的美国,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但汽车使用集中在大城市和生活区,拥有私家停车库的仅占少数,而且私人充电桩安装率低,充电桩不兼容、充电难等问题都制约着特斯拉在华的广泛推广。
除了硬件设施不给力,特斯拉企业的软宣传也是“不及格”。传统四大媒介(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以及互联网上甚少见到特斯拉投放广告的身影,就连机场、高档酒店等场所也看不到其相关的宣传资料和展车。
借势营销更是与特斯拉固守的的“只靠用户口碑传播、不做任何付费投放”理念相违背,使得原本与天猫“双十一”合作促销特斯拉汽车的计划被马克斯直接叫停,致其“胎死腹中”。
而说起特斯拉尤为关注的口碑营销却成为其一个“反证”。毕竟“隔行如隔山”,从特斯拉的车主反馈来说,特斯拉在科技感上所做文章十足,但内饰塑造上,以及乘坐感受上还是略显稚嫩,而且,坐进车内完全感觉不到一辆大十几万的车的豪华感;除此之外,特斯拉最引以为豪的汽车续航里程在冬季也难掩其劣势和限制。比如特斯拉续航里程最远的版本,理论里程约为500公里,而在冬天开空调状态下就会缩水到300km多一点,“作战半径”极其有限。
特斯拉车主可终身享受免费充电作为其最大的卖点之一,“超级充电站”30 分钟即可提供270 公里里程,是家庭充电桩效率的10倍,解决了车主“半路没电”的焦虑。然而,明年充电站收费政策落实之后势必会进一步影响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明年,特斯拉在中国的销售目标会继续跌破5000辆吗?
2016-11-15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周燕妮
免费充电曾经是特拉斯打开销售局面的一个有效手段,并且在美电动车市场取得了成功。如今,时过境迁的特斯拉汽车公司于近日正式对外公布,即将结束其超级充电站在全球范围内无限免费使用的政策。
11月8日,特斯拉在其官网正式对外公布,自2017年1月1日起购买特斯拉的车主不再享有免费使用特斯拉超级充电站的政策福利,该规定对2017年1月1日前完成订单或者在2017年4月1日前完成交付的车主不受限制。
在2017年1月1日之后订购特斯拉的用户可以继续享受每年400千瓦/小时的免费充电额度(约行驶1600公里),超出部分另行收费,具体收费标准将在2016年年底公布,但特斯拉表示该费用会远低于燃油车使用成本,而且所得收入将投入超级充电站的建设而非成为特斯拉的盈利中心,以供应未来更多的特斯拉车主使用。
特斯拉汽车终身免费充电一直以来都是吸引消费者眼球的绝对卖点之一,在全美乃至全球共同关注的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公布之时,特斯拉宣布取消该政策有何深意?透过特斯拉公布的2016年第三季财报显示,首次实现了盈利的特斯拉难道没有能力继续铺开充电站建设吗?今天汽车预言家就为大家解析特斯拉这一举措的“心路历程”。
特朗普上台给了特斯拉“当头一棒”
白宫易主,美国“第一家庭”即将迎来一个由崭新成员组成的大家庭。此前美国主流媒体的预测遭到了美国民众的“实力打脸”,代表草根阶级利益的特朗普战胜了在民意调查统计上始终高于其3个支持点的希拉里,继美国突破性地出现了第一位黑人总统后,再出首位女总统的希望在希拉里这里折戟。
美国的精英阶层们表示很受伤,汽车行业更是“哀鸿遍野”,在宣布特朗普上台的当天,包括特斯拉在内的美国汽车制造商以及将业务转移到墨西哥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的股价均收到了重挫。其中,通用汽车公司股价下跌4%,跌幅最大;特斯拉股价下降了3.3%;德尔福收跌6.4%等。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这种情况?其实这与新一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策偏向息息相关。
特朗普在竞选总统期间就希拉里推进再生能源发出了反对声音,更表示未来当选总统后,在能源政策上新一届政府将更加倚重传统能源,电动汽车方面的购车优惠政策或将消失,碳排放交易也会随之受到影响。
按照此前美国政府出台的政策,只要生产电动汽车的制造商还没有达到联邦政府规定的税收减免截止期限,消费者在购买电动汽车时,就可享受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优惠。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消费者选择购买一辆指导价为3.5万美元的特斯拉Model 3,在政府补贴的情况下可以节省20%的成本。20%的成本节约对于市场的驱动力非常可观。
有销量统计,2015年全美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3万辆,特斯拉在美的销量达到2.21万辆,在全美新能源汽车中占比18%,在特斯拉全球销量中占比超过40%。不得不说,作为特斯拉“大本营”的美国市场的任何变动均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
超级充电站建设成本居高不下
作为汽车界的“新秀”,特斯拉自2003年成立以来也已有13年历史了,而今年特斯拉终于首次实现了盈利。
特斯拉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相比去年同期净亏损2.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41亿元),截止2016年前三季度,特斯拉营收达到了22.9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3.96亿元),同比增长145%,创下历史新高,集团净利润为219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6亿元),企业成功止损转盈。
据业内权威人士分析,在特斯拉第三季度的22.98亿美元的营收中,有21.48亿美元来自汽车交易,1.39亿美元则来自特斯拉当季度通过向其他车企出售碳排放积分获得,这也成为了其营收同比增加的主要来源。如果没有碳排放交易的话,特斯拉依然会亏损超过1亿美元。
特斯拉目前在售的Modle S 和 Modle X 作为旗下的高端车型溢价能力尚可,而2017年下半年特斯拉推出的廉价车型Modle 3投产后将担负企业走量的重任。而对于特斯拉公司来说,随着它的业务从提供少量的豪华电动汽车转变成提供针对大众市场的汽车,它就需要给其用户提供发达的充电站网络。此外,特斯拉预计到2018年要实现每年交付5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因此特斯拉必须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商业战略来。
如今特朗普上台后汽车碳排放交易有很大可能被取消,而失去了盈利来源之一的特斯拉的处境必定堪忧,“羊毛出在羊身上”的老话证实了建设超级充电站的成本必定会回落在消费者身上。
特斯拉中国市场销量惨淡 充电收费无疑雪上加霜
除了以上两方面对于汽车的影响,在美国总统竞选历史上,没有一次不拿中国说事,这一次也不例外,其中当然少不了近年来美国不服气的“中国汽车零配件倾销”等事件。
“2015年中国的销量出奇的差,”这是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对去年中国市场表现的评价。前三季度销售三千余辆的成绩与其定下的2015年年销1万辆的销售目标相去甚远,这也直接影响了特斯拉将2016年销售预期下调至5000辆。遥想特斯拉入华初期,马斯克曾信心十足地表示,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特斯拉全球最大的市场,贡献三分之一的销量。如今,马克斯的声音犹然还在耳边,中国市场的表现却给了他实实在在的“一记耳光”。
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眼下中国的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比亚迪秦、唐、宋等混动车型在市场颇受欢迎,销量持续攀升。为何在美国市场享受“香饽饽”待遇的特斯拉在中国却遭遇了滑铁卢?
事实上,这与特斯拉自身的营销策略以及中国的市场政策环境有关。
特斯拉依照美国市场情况推出的“家庭充电为主,公共充电为辅”的策略在中国市场遭遇“水土不服”,相比地广人稀的美国,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但汽车使用集中在大城市和生活区,拥有私家停车库的仅占少数,而且私人充电桩安装率低,充电桩不兼容、充电难等问题都制约着特斯拉在华的广泛推广。
除了硬件设施不给力,特斯拉企业的软宣传也是“不及格”。传统四大媒介(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以及互联网上甚少见到特斯拉投放广告的身影,就连机场、高档酒店等场所也看不到其相关的宣传资料和展车。
借势营销更是与特斯拉固守的的“只靠用户口碑传播、不做任何付费投放”理念相违背,使得原本与天猫“双十一”合作促销特斯拉汽车的计划被马克斯直接叫停,致其“胎死腹中”。
而说起特斯拉尤为关注的口碑营销却成为其一个“反证”。毕竟“隔行如隔山”,从特斯拉的车主反馈来说,特斯拉在科技感上所做文章十足,但内饰塑造上,以及乘坐感受上还是略显稚嫩,而且,坐进车内完全感觉不到一辆大十几万的车的豪华感;除此之外,特斯拉最引以为豪的汽车续航里程在冬季也难掩其劣势和限制。比如特斯拉续航里程最远的版本,理论里程约为500公里,而在冬天开空调状态下就会缩水到300km多一点,“作战半径”极其有限。
特斯拉车主可终身享受免费充电作为其最大的卖点之一,“超级充电站”30 分钟即可提供270 公里里程,是家庭充电桩效率的10倍,解决了车主“半路没电”的焦虑。然而,明年充电站收费政策落实之后势必会进一步影响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明年,特斯拉在中国的销售目标会继续跌破5000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