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商道 > 电商观察 > 正文

程远:观致很自信,大家也要对它有信心

2016-01-25 09:33出处:程远 [原创]责编:田大鹏

  1月18日,“行·动 2016”观致媒体交流会,选址苏州金鸡湖畔久负盛名的“诚品书店”举行。观致汽车董事长陈安宁、副董事长丹·科恩、市场与销售执行副总裁孙晓东、战略规划和业务发展副总裁谈铮、首席技术官兼新能源事业部负责人鲍勃·克鲁斯以及员工代表,敞开心扉与来自全国的媒体交流。现场令人瞩目的是,这些观致“大佬”脖子上一律系着紫色围巾,公关总监徐宛调侃称,这是观致将要“红得发紫”的寓意。

  开场是观致公关部给媒体的一封“家”书,概述了观致从去年3月启动调整,4月创新咖啡馆展示,8月19日发布品牌:“生,而独立;行,而独立”,完成了运营体系和品牌的梳理后,9月观致销量开始稳定增长,10月观致3都市SUV又率先走完丝绸之路,在米兰世博会亮相。2015年,观致走过了“销量一小步,成长一大步”精彩历程,全年销量达到14001台,同比增长近170%。

  “独立、坚持、创新、敢于不同”,被定义为“观致精神”,是“观致最有价值的财富”,观致产品能够成为国际一流品质、一流性能、和欧洲超五星安全,也都来源于这种精神,同样正是这份精神,推动观致取得了“2015的突破”。

  2016“全新观致在行动”,3月观致5 SUV上市,新的产品线也在规划与实施中,未来的产品阵容将进一步满足细分化的需求。同时,继续秉持“体验式营销”和“零距离”沟通方式,提升单店运营和销售能力,运用更多互联网和电商的途径优化销售的接触面,把握汽车业开放转型的发展机遇,做到资源整合,快速反应。观致汽车表示,凭借“敢不同”的精神、勇于创新的决心、成熟的管理团队以及来自顶级合作伙伴的支持,观致有信心越走越稳,越走越好。

  关于未来观致发展的战略重点,董事长陈安宁称,将“专注于零排放、环保科技、日益多样化的汽车产品,以及自动驾驶科技的应用领域”,“打造最懂中国消费者和市场环境的新能源汽车”。为此,观致成立了两个新的事业部:新能源汽车事业部与移动出行事业部,陈安宁表示:“观致将在传统和智能汽车同时发力,致力打造的是智能化的高品质产品体验,而不是和有些企业一样投机于政府政策”。

  陈安宁认为,全球汽车产业面临着智能化和新能源的转型挑战,很多非汽车企业和汽车企业都在这个方面跨行业试水,但他深信,已经建立起国际一流的产品和技术水平的观致汽车,具有创业企业和创新企业独特的优势,会比非汽车企业更具有造车实力,比传统企业多了智能化思维。

  尽管观致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许多“改变”,但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出现销量压力,观致是“死扛”还是会松动价格,这是包括媒体,舆论议论最多的问题。

  观致市场与销售执行副总裁孙晓东对此断然表示,他们会“扛”,但不是死扛。

  孙晓东说,观致是因为本身的价值,而不是价格才处于这个国际俱乐部里,如果跳出这个俱乐部做事情,观致存在的意义就没有了,奇迹也就不会发生了。观致之所以坚持做这件事,就是希望在这个市场上,从造型、品质、安全,给客人提供的价值以及跟客户的关系上,打造一个能够和国际品牌同台竞技的汽车。从这个意义上讲,观致一定要“扛”,同时在这个前提下,根据市场变化,做价格的应对也是应该的,所以又不是“死扛”。他表示,观致的决心是要做一个真正的跟国际大品牌能够平起平坐的汽车,他十分自信地认为,“现在离这个目标已经非常非常近了,就差一点点”。

  然而,陈安宁则感觉“扛”的说法有点悲观,他认为,观致人是在做自己想做事情,包括双方股东方做投资,都是想打造一个国际品牌,这实际是一种“享受”,也只有在享受,才能做好。他说,观致不是一个简单的在死胡同里钻到底的企业,现在也不是“扛”的状态,绝对是在享受做这件事,也许还需要一点时间,也许要等一等,但这是件非常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在陈安宁看来,全球汽车产业面临着智能化和新能源的转型挑战,很多非汽车企业和汽车企业都在这个方面跨行业试水,他深信,已经建立起国际一流的产品和技术水平的观致汽车,具有创业企业和创新企业独特的优势,会比非汽车企业更具有造车实力,比传统企业多了智能化思维。

  对长期以来人们担心观致没有盈利回报,会不会让投资外方对观致失去信心。作为以色列投资方代表,观致汽车副董事长丹·科恩在现场表示,以色列集团投资的理念是按照人类发展的大趋势为基础的,不仅仅投资汽车,也投资其他产业,包括矿业、化工等,他说,“我们每一项投资都是基于对历史或者经济发展趋势做出的判断,每个投资都是长期的,有些企业已经投资了几十年,观致才八年,后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同观致一同走过”。

  他同时表示,当年投资观致的时候,是基于对汽车产业两大趋势的判断:第一,是中国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这个已经实现了;第二条是中国会在世界舞台上技术会更具领导地位,这是我们愿意投资的。“八、九年前,我们和奇瑞决定合资的时候,有一点是艰辛不移的,就是不是仅仅投资一个简单的汽车制造公司,我们的愿景就是要设计从技术上革新或者引领汽车的制造和设计。制造一个有世界水准汽车仅仅是观致汽车走的第一步,完成第一步以后,我们现在开始讨论下一步观致的未来市场”。

  交流会另一个亮点是发布观致新能源计划。依照计划,2017年观致第一代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投产,2020年基于观致新能源的GEV平台的第二代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面市。观致首席技术官兼新能源事业部负责人鲍勃克鲁斯称,依此流程开发的观致3系列获得各专业评级机构的一致好评。他还透露,他们即将在以色列成立一个前瞻性研发中心,对前瞻性的科技进行各种各样的研发,燃料电池也会成为一个可行的技术方案,他认为,到那时观致就会从中受益。

  作为投资方代表和副董事长,丹·科恩介绍说,早在观致成立之初就确实有做电动汽车的愿景,而且这个愿景一直在我们的心中,是我们战略的一部分,但是新能源车也是车,先得把造车弄明白了,才能说别的,所以这么多年来,一方面我们新能源的梦没有放弃,一方面集中精力做当时该做的事,就是把车做出来。现在车造出来了,并且得到大家的认可,新能源的时机也越来越成熟了,现在我们就要在新能源方面注重发力。他同时强调,“作为一家汽车公司,观致肯定不会放弃传统车业。现在观致的传统车业务蒸蒸日上,销量在增加,新产品在投放,特别是今年将要上市的观致5 SUV,我们寄予很大的希望,相信一定会成功”。

  整个交流会上,每一位观致高管的讲演都是真诚的,也是信心十足的,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给我们时间,我们会成功的”。我相信,大家这一点“大度”也是会有的。

责任编辑:田大鹏 

程远:观致很自信,大家也要对它有信心

2016-01-25 出处:程远 [原创] 责编:田大鹏

  1月18日,“行·动 2016”观致媒体交流会,选址苏州金鸡湖畔久负盛名的“诚品书店”举行。观致汽车董事长陈安宁、副董事长丹·科恩、市场与销售执行副总裁孙晓东、战略规划和业务发展副总裁谈铮、首席技术官兼新能源事业部负责人鲍勃·克鲁斯以及员工代表,敞开心扉与来自全国的媒体交流。现场令人瞩目的是,这些观致“大佬”脖子上一律系着紫色围巾,公关总监徐宛调侃称,这是观致将要“红得发紫”的寓意。

  开场是观致公关部给媒体的一封“家”书,概述了观致从去年3月启动调整,4月创新咖啡馆展示,8月19日发布品牌:“生,而独立;行,而独立”,完成了运营体系和品牌的梳理后,9月观致销量开始稳定增长,10月观致3都市SUV又率先走完丝绸之路,在米兰世博会亮相。2015年,观致走过了“销量一小步,成长一大步”精彩历程,全年销量达到14001台,同比增长近170%。

  “独立、坚持、创新、敢于不同”,被定义为“观致精神”,是“观致最有价值的财富”,观致产品能够成为国际一流品质、一流性能、和欧洲超五星安全,也都来源于这种精神,同样正是这份精神,推动观致取得了“2015的突破”。

  2016“全新观致在行动”,3月观致5 SUV上市,新的产品线也在规划与实施中,未来的产品阵容将进一步满足细分化的需求。同时,继续秉持“体验式营销”和“零距离”沟通方式,提升单店运营和销售能力,运用更多互联网和电商的途径优化销售的接触面,把握汽车业开放转型的发展机遇,做到资源整合,快速反应。观致汽车表示,凭借“敢不同”的精神、勇于创新的决心、成熟的管理团队以及来自顶级合作伙伴的支持,观致有信心越走越稳,越走越好。

  关于未来观致发展的战略重点,董事长陈安宁称,将“专注于零排放、环保科技、日益多样化的汽车产品,以及自动驾驶科技的应用领域”,“打造最懂中国消费者和市场环境的新能源汽车”。为此,观致成立了两个新的事业部:新能源汽车事业部与移动出行事业部,陈安宁表示:“观致将在传统和智能汽车同时发力,致力打造的是智能化的高品质产品体验,而不是和有些企业一样投机于政府政策”。

  陈安宁认为,全球汽车产业面临着智能化和新能源的转型挑战,很多非汽车企业和汽车企业都在这个方面跨行业试水,但他深信,已经建立起国际一流的产品和技术水平的观致汽车,具有创业企业和创新企业独特的优势,会比非汽车企业更具有造车实力,比传统企业多了智能化思维。

  尽管观致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许多“改变”,但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出现销量压力,观致是“死扛”还是会松动价格,这是包括媒体,舆论议论最多的问题。

  观致市场与销售执行副总裁孙晓东对此断然表示,他们会“扛”,但不是死扛。

  孙晓东说,观致是因为本身的价值,而不是价格才处于这个国际俱乐部里,如果跳出这个俱乐部做事情,观致存在的意义就没有了,奇迹也就不会发生了。观致之所以坚持做这件事,就是希望在这个市场上,从造型、品质、安全,给客人提供的价值以及跟客户的关系上,打造一个能够和国际品牌同台竞技的汽车。从这个意义上讲,观致一定要“扛”,同时在这个前提下,根据市场变化,做价格的应对也是应该的,所以又不是“死扛”。他表示,观致的决心是要做一个真正的跟国际大品牌能够平起平坐的汽车,他十分自信地认为,“现在离这个目标已经非常非常近了,就差一点点”。

  然而,陈安宁则感觉“扛”的说法有点悲观,他认为,观致人是在做自己想做事情,包括双方股东方做投资,都是想打造一个国际品牌,这实际是一种“享受”,也只有在享受,才能做好。他说,观致不是一个简单的在死胡同里钻到底的企业,现在也不是“扛”的状态,绝对是在享受做这件事,也许还需要一点时间,也许要等一等,但这是件非常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在陈安宁看来,全球汽车产业面临着智能化和新能源的转型挑战,很多非汽车企业和汽车企业都在这个方面跨行业试水,他深信,已经建立起国际一流的产品和技术水平的观致汽车,具有创业企业和创新企业独特的优势,会比非汽车企业更具有造车实力,比传统企业多了智能化思维。

  对长期以来人们担心观致没有盈利回报,会不会让投资外方对观致失去信心。作为以色列投资方代表,观致汽车副董事长丹·科恩在现场表示,以色列集团投资的理念是按照人类发展的大趋势为基础的,不仅仅投资汽车,也投资其他产业,包括矿业、化工等,他说,“我们每一项投资都是基于对历史或者经济发展趋势做出的判断,每个投资都是长期的,有些企业已经投资了几十年,观致才八年,后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同观致一同走过”。

  他同时表示,当年投资观致的时候,是基于对汽车产业两大趋势的判断:第一,是中国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这个已经实现了;第二条是中国会在世界舞台上技术会更具领导地位,这是我们愿意投资的。“八、九年前,我们和奇瑞决定合资的时候,有一点是艰辛不移的,就是不是仅仅投资一个简单的汽车制造公司,我们的愿景就是要设计从技术上革新或者引领汽车的制造和设计。制造一个有世界水准汽车仅仅是观致汽车走的第一步,完成第一步以后,我们现在开始讨论下一步观致的未来市场”。

  交流会另一个亮点是发布观致新能源计划。依照计划,2017年观致第一代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投产,2020年基于观致新能源的GEV平台的第二代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面市。观致首席技术官兼新能源事业部负责人鲍勃克鲁斯称,依此流程开发的观致3系列获得各专业评级机构的一致好评。他还透露,他们即将在以色列成立一个前瞻性研发中心,对前瞻性的科技进行各种各样的研发,燃料电池也会成为一个可行的技术方案,他认为,到那时观致就会从中受益。

  作为投资方代表和副董事长,丹·科恩介绍说,早在观致成立之初就确实有做电动汽车的愿景,而且这个愿景一直在我们的心中,是我们战略的一部分,但是新能源车也是车,先得把造车弄明白了,才能说别的,所以这么多年来,一方面我们新能源的梦没有放弃,一方面集中精力做当时该做的事,就是把车做出来。现在车造出来了,并且得到大家的认可,新能源的时机也越来越成熟了,现在我们就要在新能源方面注重发力。他同时强调,“作为一家汽车公司,观致肯定不会放弃传统车业。现在观致的传统车业务蒸蒸日上,销量在增加,新产品在投放,特别是今年将要上市的观致5 SUV,我们寄予很大的希望,相信一定会成功”。

  整个交流会上,每一位观致高管的讲演都是真诚的,也是信心十足的,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给我们时间,我们会成功的”。我相信,大家这一点“大度”也是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