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非常感谢柳实先生为我们大家所做的演讲。其实今天之前,在定我为主持人的时候,我当时就问陈哲,你怎么请我呢?因为你出过事。而且呢,我在今天我才知道,原来是沃尔沃发明的安全带,我要感谢沃尔沃,因为安全带的原因我在去年的5月12号捡到了一条命,所以今天站在这里给大家主持节目。交通安全理念有时候光宣传是没有用的,我身边很多朋友,开车从来不系安全带,自从我出了事,他们到医院看过我之后,至少到现在他们都系安全带了,我也希望所有的来宾一定要系安全带,否则当你迎面的车逆行撞过来,你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种交通安全理念,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我国飞速进入到汽车社会,这是在几年当中发生的变化,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汽车安全理念的进化?下面,进入我们今天论坛的第一场讨论。我们有请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主任张金换教授,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先生,新郎汽车副总监高巍先生,凤凰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刘晓科先生。有请主持人腾讯网汽车中心总监王秋凤女士。
王秋凤:很高兴,非常荣幸能够来主持这场论坛,所以非常高兴吴老师和主办方给我这么一个机会。大家都知道,其实在我们做汽车的时候,我想安全是基础,是一切技术的来源。所以我才说今天我们这场论坛是非常有意义的,意义在哪儿呢?整个汽车发明100多年,中国最近十年汽车市场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整个市场保有量已经非常大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发现一个现象,中国人的安全意识是非常淡薄的,所有才有中国式过马路,包括乱扔垃圾,等很多不安全的行为出现。所以今天借着这场论坛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来做一个呼吁,首先呼吁我们广大消费者真的是把过去买车的大啦,炫耀的消费观进行切实的转换,真正转换为关注汽车的安全,关注汽车产品本身。我还想呼吁我们的政府领导,我们的企业,包括在座的很多媒体同仁,因为我们站在汽车的前沿,我们一起来向观众传达更多的安全意识作为我们的责任,来切实的为整个汽车社会的安全来添砖加瓦,共我们自己的一份能力。最后我还想呼吁我们汽车企业,我们要安全技术陪伴整个汽车的发展也100多年了,想在这个领域一下子颠覆性创新是困难的事情,我想汽车安全研发的道路和坚持的道路是一条非常寂寞的道路,我们呼吁汽车企业能够耐得住寂寞,在这条道路上沉下心,踏踏实实为我们真正安全创新,产品创新做努力,在这里我们也感谢过去几十年对安全上的坚持,让我们知道安全作为汽车的理念,把它作为一种信仰去坚持。
下面我们开始我们今天的论坛。我们刚才已经看过短片了,我看的时候身上的鸡皮疙瘩已经起来了,非常惊醒的一段视频。第一个问题我想提给张老师,一提到汽车安全的发展历史,应该非您莫数,您从70年代已经开始研究汽车安全领域的内容了,那个时候汽车安全技术和状况是什么样的?包括过去三十年,汽车安全技术主要取得哪些方面的进步?
张金换: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汽车安全高峰论坛,刚才主持人也想让我谈一下关于汽车安全的中国发展的历史,这个话题对于我来说实在太大了。其实最适合于谈中国汽车安全发展历史的,我想大家都知道,那应该就是我们的黄胜民教授,但是他不幸于去年过世了,他也是中国汽车被动安全的创始人。我简单介绍一下我的情况,我是1976年的时候就在黄老师这个课题组,那个时候他就带领着我,我的毕业设计课题就是解放牌卡车方向盘摆震的课题,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也经历了中国汽车安全的发展,可能从某一个层面来说可以是这样说。在70年代那个时候搞汽车操纵稳定性和平衡型,那个时候各个汽车厂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实验。80年代就是搞汽车的震动,那个时候叫做模态分析,那个时候整个国际社会模态分析也是国际的研究热点。到了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时候,汽车的安全开始进入中国。其实清华大学从80年代末的时候,那个时候就开始我们汽车碰撞的1:10的比例模型,那个时候黄老师就带着我们在做了。到了92年黄老师带领我们课题组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汽车碰撞实验台,从那个时候开始翻开了中国汽车碰撞被动安全演绎的新的一页,那个时候汽车安全就是几根槽钢和几根橡皮绳组成了碰撞壁,我们在那种情况下组成了中国汽车第一撞。我们一路走来,从92年开始到现在经历了20多年,中国被动汽车安全发展到现在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非常简陋的第一个汽车碰撞实验台,到现在全国50个碰撞实验台,而且规模越来越大,从阵撞到各个角度的碰撞,从这个角度说中国汽车安全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汽车安全从那个时候到现在将近30年的时间,最大进步就是从被动安全到主动安全。
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在90年代的时候某一个老师买的汽车,我们系里面人特别惊讶,怎么还有人买得起汽车啊,那种情况下,大家关心的是一旦发生碰撞的时候我的车怎么得到保护,当时车的前保险杠和后保险杠都非常粗,就是为了保障自己的汽车。但是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随着车辆越来越多,交通事故发生越来越频繁的情况下,从对车的保护过渡到对人的一个保护,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一个历史的进步。从车的结构到安全带98年公安部强制实施驾驶员要系安全带,一直到后来前排司机副司机安全气囊是基本的配置,我觉得20多年汽车安全的发展最深刻一点从被动安全走到了主动安全这个角度。
王秋凤:我想张老师在提到,刚才一直说朱老师在这方面的研究,但是朱老师不着急。这一块我想问一下您,包括中国汽车工业在全球也是非常瞩目的,但是大众安全理念跟不上,包括对技术的理解,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为什么技术在进步,但是我们理念和观点跟不上。
刘晓科:应该说我非常同意您这个观点,我认为我们近年汽车安全的发展超过民众对于安全意识发展的速度了,90年代大家说对于车辆来说更多是要保护车辆,对人的注重更少一些。据我了解,今天很多民众还存在这样的观点,首先是我的车怎么样,而不去关注人。究其原因来讲,我们汽车社会发展的时间,对于中国来讲,汽车大发展大跨越的时间也就是近十年,就是中国汽车黄金十年,在这个期间民众对于汽车认知的积累是非常薄弱的。对于汽车主要是炫耀车,而不是安全性,对于汽车还是很奢华的配置,而不是很有安全性的设备,很多人把行驶的安全寄托于车辆本身,而不是自己的安全驾驶意识。包括很多行人的观点就是车不敢撞我,实际上大家都知道不是车敢不敢撞你问题,而是车怎么能够避免撞人。具体来讲,如果解决这样的问题,我觉得还是总体水的问题,无论是政府也好,还是说媒体也好,还是车主也好,民众的交通安全意识里面多做一些引导,多在普及宣传方面花自己的精力。
一辆汽车如果脱离了安全技术的支持,其他的无论是豪华、奢侈这些都一文不值。